文|盒饭财经(ID:daxiongfan),作者|何伊凡、谭丽平
2021年,还适合创业吗?
经历过2020年疫情的一番“摧残”,2021年不确定性持续加强,这个问题,成为许多创业者、投资者心中的疑惑。
就像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
“创业和投资,没有春夏秋冬。重要的不是环境,是你独特的贡献和价值。”
近期,盒饭财经(ID:daxiongfan)约访了清华大学教授、现任中关村龙门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他告诉我们,一年四季都是风景,机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000年,年仅37岁的徐井宏参与了清华科技园建设有限公司(启迪控股公司前身)的筹建,并担任首任总裁。仅用5年时间,清华科技园就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大学科技园。此后他投身于企业运营和创新创业事业,还曾任紫光股份总裁、董事长,清华控股董事长,亚杰商会荣誉会长等职务。2018年,徐井宏发起创立中关村龙门投资,帮助卓越企业,在最关键的节点,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从学者转身到企业管理者,后来又创业、做投资,他一直在为科技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与此同时,他见证了千万创业者的生死,致力于将自己20多年的管理、投资经验总结成一些规律,探究如何让创业者少走一些弯路。
核心观点:
1、创业和投资,没有春夏秋冬。重要的不是环境,是你独特的贡献和价值。
2、无论做企业还是创业,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只有一个地方:市场。
3、创业者,有三组词要分清楚:投资和投机、价值与估值、梦想与幻想。
4、投机也会收获,但一定会在另一个时间点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没有例外。
5、风口上的猪即使飞起来,风一停就掉下来。本来是只活猪,掉下来就变成死猪了。所以猪永远是猪,只有雄鹰有翅膀,无风也可以飞翔。
6、创业怎样少走一些弯路,我们总结了一些规律,12个字:把握本质,遵循常识,聚焦关键,即“简约商业思维”。
7、创业者需要几项最重要的素质:对商业敏锐的判断、对商业路线有独特的创造能力、顽强的意志、强烈的使命感。
8、企业的失败是有共性可取的,企业的成功充满着个性。
9、2014年之后,中国的创业者是全世界最幸福的。
10、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我父亲教会了我们读书,母亲教给了我们两件事情,一个叫善良,一个叫坚强。
以下为访谈实录:
01 创业没有春夏秋冬,机会无时不在
何:您2018年曾说投资行业中创业公司可能会死掉一半,2019年大家又说是寒冬,2020年寒冬好像终于来了,2021年温度下降的程度则更高、更猛。我们应该怎么样描述当前的创业环境?
徐:其实我从来都没有用过寒冬这个词。你说的那件事应该不是2018年,是2016年。那时艾问传媒请我做演讲, 叫做“创业不死法则”。我说,创业哪有不死的,创业死是普遍的,活才是个别的。
做企业,实质就是做出对市场价值,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有益的价值,那才可以活下去。但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有一定的周期性,企业还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化。
那时我说,其实大家今天看到的所谓独角兽,甚至包括各种投资机构,两年之后,估计他们中有一半连影子都见不到了。
我在2015年、2016年的时候经常泼冷水。那时很多孩子找我说要创业。首先我是赞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但是我觉得随波逐流创造不出一个好企业。所以创业前首先想一想,你能够为未来、为市场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这样你才会有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实际到了2018年之后,大家都说创业、投资的冬天来了,我又反其道而行。我说创业也好,投资也好,没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是风景,机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重要的不是环境,环境会有一定的作用,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能不能通过你的创造,为世界更加文明,人们更加幸福,做出你独特的贡献和价值。
何:换句话就是,你给别人解决了什么问题。
徐:对。
何:您这个看法和当时的主流看法,其实节奏点上有一些差异。
徐:首先我不认为是主流的看法。对于那些特别冷静、成熟和专业的人士来讲,跟我的观点应该基本差不太多。看把什么定为主流,如果说把一窝蜂的东西就叫主流,那我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一直强调要冷静。
02 创业者必须要分清三组词
何:其实2016年市场还比较狂热,OFO也好,泡沫经济也好,为什么当时在最热的时候,你预计到可能会降温?
徐:价值判断。这个特别简单,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创业,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只有一个地方:市场。
那时候我就跟创业者们讲,有三组词要分清楚。
第一组,叫做投资和投机。投资投的是未来,是能够看到这个企业的产品、服务,会成为市场真正所需要的。而投机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情,你看见这个企业好就蜂拥跟进去,这只是盲目而已,而且即使投机行为,在某一个时间点可能会有所收获。
何:投机也会有收获。
徐:投机也会收获。但是所有投机行为,一定会在另一个时间点以更加惨痛的代价为结果,没有例外,所有投机行为最后一定是会遭到惩罚的。所以我一直鼓励,所有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不要投机,永不投机。
第二组词,叫价值和估值。估值,是有科学依据的。一个企业到底值一千万,还是一个亿,十个亿,要经过深刻的尽调和判断才能得出来。
那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现象,比如我们看好了一家企业,我们认为他可能只值两千万。但是其他投资者一看,徐老师他们机构都看中的企业,一定有巨大前景,所以就会找他谈,我们给你更高的,给你五千万,另外一个投资人说我给你一个亿。
何:这是实际上发生的。
徐井宏:当然。但是他真的不值一个亿,最后一个亿投资进去,大家的投机心理就产生了,创业者也会由此产生心理变化,会比原来狂妄。原本如果两千万,他慢慢走,可能真的能发展成一个亿的公司。但你给他投资一个亿,他拿这些钱迅速用、盲目投,企业最后死掉了,一个亿也白费了。
何:创业者要克制住自己。
徐:是一个双向的东西。所以在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创业项目,整体估值都高于实际价值。你会看到这几年,即使有一些好公司,发展还不错,但上市就破发了。所以估值,是投资人给的,到底值多少价值,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应该清楚的知道。
第三组词,叫梦想和幻想。梦字,上面是两个木,成林,这代表物质,下面是朝夕的夕,代表时间。梦想是什么?是通过长时间投入,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行动,才能够实现。幻想是什么?幻字,左边是个乱搅丝,右边是横折钩,所以左边是乱的,右边是空的,这就叫幻想,胡思乱想,又空洞无物,所有的幻想一定会破灭。
所以要拥有梦想,要有价值判断,要做真正专业的投资,而不能投机,不盲目迷信估值,不幻想,这样才可能有更好的前景。
03 见证太多创业者生死,我总结出了12个字
何:您刚说的这几点都特别关键,但往往常识最宝贵,我们也最容易背离常识。我记得您经常说三句话,把握本质,遵循常识和聚焦关键。看似很简单,但一般人很难做到知行合一。回归到这三点,再结合您刚刚说的三组词,如何在实践当中做到?
徐:我卸任清华控股董事长之后,也一直在想,离开了原来的平台,我用一种什么方式来做。我的未来将依然致力于创新创业,我对这件事太热爱了。
何:这是梦想。
徐:叫梦想也好,叫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人生追求也好,这是我真正热爱又需要去做的事情。经过这两三年新的探索,基本成型,就两件事。第一件,投资,投资是对创业者最直接的支持。第二件,我觉得需要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出规律。因为我从做清华科技园开始,就和创业者朝夕相处,看到千千万万的创业企业起起伏伏,生生死死。我应该告诉年轻人怎么能够才能少走一些弯路。当然,创业不掉到坑里是不可能的,但重要的是不要掉太深,自己能跳出来。
我们梳理之后,称之为“简约商业思维”。就是你说的12个字,把握本质,遵循常识,聚焦关键。都有具体的定义。
如何把握本质?
就商业而言,商业本质就是把三件事做好:第一,产品或服务,是市场需求的,是面向未来的;第二,企业的运营成本是低的、效率是高的;第三,既然面对市场,传播一定要快、准。把这些短板补上,离成功的概率就更高一些。
比如企业的本质,就是战略、战术、战斗,战略的制定,战术的确立,战斗的组织。做好这三件事,企业就能做好。
别听那么多新词,容易把人搞糊涂,首先还是要抓住它的本质。比如第二曲线,就是第二后续业务的准备,因为产品和服务都有周期,在周期走到下发点的时候,就把新产品、新业务准备好,那就可以继续持续,并不复杂。再如数字化管理,回归最基本的五项职能,就是计划、组织、协调、激励、控制,这五件事你做好就行。没有一个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每个企业都不一样,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谷歌管理比较自由、苹果管理有严明的纪律,但都不妨碍它们成为一个卓越企业。
至于常识,常识有太多了。举个例子,你要创办一个企业,然后你会有合伙人、员工、资源方和供应链,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但其实,只要你做企业,你和所有这些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最常识的关系,都是交易关系。有人认为哥俩好怎样都行,最后无一例外,几乎都走不下去。所以一旦构成交易关系,有一个顺序是不可以改变的,法、理、情,以法律为基础,辅之于理,动之以情,这才是对的。但我们经常会反过来。
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还有好多其他常识。我曾经做过一个创业三十六忌,一忌随波逐流,二忌空中楼阁,三忌半途而废,四忌得意忘形,五忌见利忘义,等等。遵循常识,虽然不能保证成功,但不要违背,能让创业者少走一些弯路。
聚焦关键,就是抓主要矛盾。企业是分阶段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形态,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一样。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有的企业可能必须做融资,有的企业需要做研发,有的企业做好销售的准备,都不一样。当你用力没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企业的提升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由于整个资源配置不合理,可能走不下去。
何:您有几次特别华丽的转身,从学者到管理企业,后来又做投资。每件事做的都很漂亮,你觉得背后是什么在支撑你?
徐:我也没有觉得做得很漂亮,就是完成了任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做了一个选择,我还是觉得我更喜欢做企业,所以组建了清华科技园,建设龙门投资。从融资开始,那时候没有风险投资,只能找实业、大公司给我投资。同时光热爱也不行,还得有信心做这件事。所以谈不上华丽转身,就是一个接一个任务,我能够把它完成,就去把它做好。
04 创业者是不是孝子很重要
何:我们如果往前看十年,一些活得比较好的公司确实符合您说的这12个字。在当前这种环境下,这12个字对创业者来说更重要?因为在大的形势都往上走的时候,你坐在电梯里面一块往上跑,你也有自己的机会。
徐:你们觉得在大的形势下跟着电梯跑就是机会,我一直认为那就不是机会,他跑上去,最后也摔下来了。
创业是什么?创业的本质,就像我说的叫创造价值。狭义的创业,叫做公司,我觉得这永远只属于少数人。对于大多数人可能更适合去机构工作,或者说做工程师、科学家,创业并不适合所有人。
这个便车是搭不上的,因为你创造不出价值,某一天你一定会被淘汰。我曾经特别反对“风口”这个词。
何:那是2016年前后。
徐:当然我知道雷军说风口时并不是他本意,他是觉得在当时应该把握住这样的机会,但是被大家误解了,所以传出来,就是风口上的猪都能飞起来。当时我就说,风口上的猪即使飞起来,风一停不就掉下来了吗?本来是只活猪,掉下来就变成死猪了,所以猪永远是猪,只有雄鹰有翅膀,有没有风都可以飞翔。所以我觉得任何时候都要想清楚,你能不能创造出市场真正所需的产品或服务。
所以我认为创业者需要几项最重要的素质。第一项,是否对商业有敏感的判断,这要靠大量的知识,当然有些人有一定的天分。但对商业的敏锐度,是一个创业者必备素质。
我一直说,企业是企业家的事业,这句话是有含义的。我在清华的时候,很多教授办的企业,本来项目很好,科技含量也很有前景,但是它不能够按照市场规律和商业的本质去推动,不符合做企业的要求。就像我一直强调,做企业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市场。
第二条,创业者对商业路线独特的创造能力。商场如战场,一家公司研究出一款产品,另一家公司也研究出同类产品,他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那你就只能找死。所以说创业者独特的创造性很重要,具备和其他产品差异化的能力,具备持续运营能力。
第三条,创业真的是一条极其艰难的路,九死一生,一个创业者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敢于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那是做不到的。
第四条,创业者需要有做出卓越企业的强烈使命感。有了这种使命感,你才可以称之为企业家。
这四条素质具备了,可能你才适合创业。当然你可以不用全具备,整个团队具备,也可以。
何:龙门投资投资的创业者,都要具备这些?
徐:那当然。我们现在定义自己为“支持卓越企业的关键一跳”。首先它得是个卓越企业,然后在他最关键的点上,我们去投资、赋能,支持他有新的跨越发展。
对于我们投资的企业,我们当时定义了五个标准。第一条,这个企业具备已经成为或有潜力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细分市场,大概已经在前三名,或者具备潜力很快可以进入前三名。
第二条,企业所在行业有巨大的市场,或者产品的产业链,有巨大的扩展空间,也就是说它未来的市场空间足够大,有1000亿的市场。
第三条,我们还是偏科技,就是希望这家公司有强大的科技研发和储备能力,或者商业模式有巨大的创新能力,就是创新。
第四条,企业主要领导人及其团队,具有企业家素质和稳定性。不止考察他的素质,还要考察这支团队,尤其是主要负责人,会不会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
第五条,这家企业的发展要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协调一致,能够同频共振。
我们团队由不同人组成,我个人主要负责第四条。
何:您负责的这一点特别重要,您是怎样判断这个团队是否合格,他可能会呈现出来各种表象。
徐:其实看人这件事经验非常重要,我也很难讲出来。我的另一个观点是,企业的失败是有共性可取的,企业的成功充满着个性。
第一条,最核心的一点,看他的德性、品行。一个具有博大的胸怀、充满爱的人,才可以做出一个真正的伟大的事业。这点很简单,比如去感受他是不是个孝子,不是孝子,干出来的事也不会是好事。如果他连父母都不能够热爱,他还会爱谁?
第二条,企业的第一领导人,要有感召力和领导力。在今天任何一件事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一定是一支团队共同完成,领导人如何团结大家一起去创造事业,这个能力极度重要。即便创始人对市场的判断稍弱,但是他能够请到一个特别棒的市场专家来和他合作,就是他的本事。
何:刚刚说的几个维度,您觉得自己现在哪项特别强,或者说几项都是比较综合。
徐:我自己其实没有强的。我曾经定义自己不是一个合格企业家,我曾经找自己的问题,有三不,不富有野心,不精于生意,不擅长交际,不了解我的人,基本都不大信。我有团队,我没有雄心壮志,但是交给我一项事情,我看到了他的方向,我还会坚定不移的在里头闯。
05 中国创业已从狂热到理性
何:过去20年,中国的创业潮分为几个阶段?
徐:我没有太去细分。改革开放40年,2000年以前只要有胆量,就可以做出事业,那是时代的特征。一开始是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兴起,城镇主要是贸易,那时候物资还短缺。1992年之后,房地产兴起,只要你敢拿地,就赚钱。第三批,就是做金融,资本市场兴起。2000年前后,兴起了一批以互联网应用和互联网技术为创业方向的企业,中国开始从原来的发展状态走到一个新的状态。大概经过十几年再往下走,就到了2014年,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阶段。
我在2000年前后做了清华科技园,一直渴望中国有一个行业能够兴起,这个行业就叫创新服务业,或者叫科技服务。因为那时候我到硅谷去考察,发现发达国家对于推动创新创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社会发展社会氛围。2000年左右,我曾经在一个活动上,说中国的创业者是全球最难的。中国的创业者必须是一个绝对的全才,他什么都得懂,他又要懂科技创新,要懂企业管理,又要懂这个营销,又要懂人力资源,还要懂很多很多规则,对他的要求太难了。但到硅谷的时候会发现他如果在某一方面有强大的能力,就会有各种社会资源一起来支持他。
所以我希望能够有一个面对创新的服务的行业。这件事在2014年之后,我觉得实现了。不只是说创业者,大量的年轻人具有了创业精神,各个区域具备了创业文化,面向创新创业的服务机构和组织风起云涌,很成熟。这是一个好的状态,有太多的人和资源来支持创业者,到这时候,我终于可以说,中国的创业者是全世界最幸福的。
何:所以从2014年延续到现在,中间有没有其他的阶段可以分的?
徐:没什么可分的。非要分的话,中国创业已经从狂热,进入到更加冷静、更加成熟的阶段。
06 父亲是我人生第一大导师
何:刚才我们交流的时候,您特别谈到了善良,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但一个人底层逻辑的形成,往往和他成长有很大关系。之前看到有关您母亲的故事,很感动。童年,对您一生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徐:其实很难去总结出来,有些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对于家庭教育,我认为不是要灌输孩子多少知识,而是作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家庭氛围的日常熏陶。孩子最强的一个能力就是模仿。
生命中有很多对我产生巨大影响的导师,第一个是我父亲。我生长在黑龙江的一个边远小镇,父亲是读书人,从我懂事那天起,父亲只要回到家里,就看书。看到爸爸读书,我们兄弟姐妹也会拿几本书,这就是熏陶。
我母亲就教给了我两件事情,一个叫善良,一个叫坚强。我父亲出事之后,她以瘦弱的身躯支撑起全家的生活,她那么瘦弱的身体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同时从来没有失去过对他人的爱与善良。我妈妈去世前几年在我这里生活了几年,去世的时候,清洁工人还找到我说要去向阿姨告别,因为平时力所能及的在帮助他们。
所以尽管我们兄弟姐妹四个长大之后,大家的性格、追求各有不同,但有两点是一致的,善良和坚强。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