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短期内不上市。”赶集网CEO杨浩涌告诉投资潮。
杨浩涌并非无的放矢,就在一周前,赶集网的主要竞争对手58同城传出了再次赴美上市的消息,这则消息让沉寂已久的分类信息行业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一 方面是对58同城上市能否成功的热议不休,另一方面,分类信息行业的另一主角赶集网如何应对、是否上市等,大家也翘首以待。
事实上,赶集网与58同城的战争从未停止过。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至今仍然弥漫在公交、地铁等各种屏幕上的广告战火,一个自诩“啥都有”,另一个则标榜是“神奇的网站”。而从目前公开的融资、流量、营收等各种数据来看,双方似乎也从未拉开过明显差距。
抢先上市,似乎正是一个不错的拉开竞争差距的机会。但赶集网却似乎对同行的上市与否并不关心,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几乎未发表任何相关消息。赶集究竟凭借什么对此“视若无睹”呢?
“市场领先,还是上市领先?”
分类信息行业对资金的需求有多强烈?仅从赶集、58同城的海量广告投放以及数以千计的员工规模即可见一斑。甚至在58同城上市消息传出后,就有投资界分析人士公开指出,“其上市的动机可能是因资金链吃紧,无法拉到新一轮融资,不得不流血上市。”
但根据杨浩涌的介绍,赶集似乎没有遇到类似窘况,并且做出了更激进的选择。“赶集目前没有资金压力,也没有因此上市的必要。”杨浩涌表示:“而且从公司长期发展的角度看,非上市状态下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扩张策略,并对不断变化中的市场有更加迅捷的应对。”
“与上市相比,我们目前更看重的是市场领先。”赶集此前未曾公开的两则利好消息或许是杨浩涌的底气来源——去年中完成两轮融资,并于去年底开始实现持续盈利。这让赶集从资金的樊笼中解脱出来。
据杨浩涌透露,赶集网去年中完成的两轮融资一轮来自中信产业基金,另一轮则来自安大略教师退休金基金(简称“OTTP”)和麦格理,这两轮融资总规模高达9000万美元。
而得益于基层招聘等“金矿”业务以及高效的公司运营和管理(赶集员工规模仅为58同城的五分之一),赶集网从去年底实现盈利,而今年将实现全年盈利。“在持续大规模广告投放的情况下还能盈利,对公司的利润率要求更高。”一位互联网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我们更喜欢通过技术和产品的方式,来解决网上用户海量的生活服务需求。”杨浩涌认为,与人海战术相比这才是更健康的互联网企业生态。而这种“轻公司”的特色,更有利于利润率的提高。
赶集不上市,想做什么?
“上市后会有业务不灵活等限制,且将不得不面对华尔街的压力”,上述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也是赶集不急于上市的原因。
但也有分析认为,赶集选择不上市的原因是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尤其是BAT(百度、阿里、腾讯)近年来对本地生活服务的战略倾斜,如淘宝生活、百度地图等尝试,使得赶集不得不集中精力加以应对。
“BAT的布局恰恰说明了市场潜力的巨大”,杨浩涌认为,这些巨头短期内尚不足对赶集形成威胁,而赶集将通过加强差异化优势等举措抢占市场先机。比如逐步扩大在基层招聘等高利润业务的领先优势,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今年赶集招聘的流量已经领先其主要竞争对手30%。
作为赶集流量优势的另一个直接反映,赶集是分类信息行业2013年以来唯一实现PC端流量增长的公司。手机业务则是杨浩涌眼中的另一个金矿,赶集网目前每月2亿访问量中已有接近一半来自移动互联网。
不缺钱、差异化……挂满弹药的赶集网似乎野心勃勃。尽管赶集声称短期内不上市,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市对赶集没有意义。上市更多时候被舆论解读为一道坎。上市成功,不但意味着巨额融资,更是拉开与对手品牌、市场等差距的良机。赶集真的能坚持不上市吗?
值得玩味的是赶集此前的一系列布局。今年初,赶集网宣布将其蚂蚁短租业务正式进行分拆,并获得由优点资本领投的千万美元融资。业内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早先就曾专门分析指出,“借蚂蚁短租的O2O模式,赶集网有可能是为上市筹划。”
同时记者也留意到于2011年加盟赶集网任CFO的李巧恩。在网上查阅她的简历后记者发现,加盟赶集前,李巧恩曾先后担职第九城市、环球天下的CFO要职,并成功带领这两家公司赴美上市。而正是自2011年起,赶集业务发展迎来了新一轮飞跃,并一再传出上市消息。
李巧恩这位成熟的“上市操盘手”选择在这个阶段加盟赶集,很难让人不将之与赶集上市联想到一起。赶集网会不会是她下一个上市作品呢?也许不久之后,小毛驴就会有新的话题。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赶集是个垃圾,上不了市还找一堆理由,有本来和人家58比一比。人家根本不把你放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