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人均GDP全国第一的宜居城市,为何对年轻人还是吸引力不足?

人均GDP全国第一的无锡,藏着一大发展瓶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首席商业评论

2020年人均GDP全国排名第一,多次被评为宜居城市,江苏省的无锡市一度被认为是中国二线城市的明星。近十年成功的经济转型、芯片产业的逆袭发展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商业氛围,理应吸引更多年轻人,但又是什么因素让年轻人觉得吸引力不足?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束以后,中国城市的人口和经济面临了又一轮的重新排名和洗牌。许多自媒体除了在关注一线城市之外,都把焦点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一座江苏城市的身上,那就是无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无锡市的常住人口为746.2万,2020年无锡全市的GDP总量为12370.5亿元。两者相除的结果为16.58万元,即无锡这座城市的人均GDP。这个数字如果刨去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18.09万元),无锡已经位列全国第一。

依据这个排名无锡不仅超越了北京、上海、深圳这些超一线城市,同时还把隔壁的苏州给比了下去。其实无锡的人均排名第一并非偶然,在2019年的全国人均GDP排名中,无锡已经以人均GDP18万排名第三。一般来说GDP的总量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而人均GDP则更能衡量一个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

当然还有一个桂冠值得关注,那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无锡从2017年~2019年连续三次入选宜居城市前十。

作为一座苏南的二线城市,在全国而言,无锡的光芒显然不比隔壁的苏州,经济总量也略逊于宁波这样的长三角次中心城市。

无锡的优势究竟在哪里?人均GDP排名第一之下的无锡还面临着什么发展困局呢?

转型的无锡,经济如何触底反弹?

说到无锡最先能想到什么呢? 几个5A级景区:灵山大佛、拈花湾小镇和鼋头渚。城市环境好,绿化多。商业发达也是无锡的特点,崇安寺商圈至今名列全国三大商圈之一。当然更主要是经济发达。继长沙之后,无锡在2018年成功突破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的“门槛”。成为了中国第14个GDP万亿城市。

追溯历史,无锡除了江南的太湖风光和景秀文章外,还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工业城市。根据1936年的统计,无锡就拥有315家工厂和1407万元的资本总额,这个数字可以在当时的中国城市中居第五位。到了建国后,无锡诞生了无锡柴油机厂、无锡油泵油嘴厂(现威孚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厂等大型工厂,继续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即使在2016年,无锡的第二产业的占比也达到了41%以上。

传统工业部门在2010年后开始面临转型压力,这同时也是对一座城市发展的考验。2014年,无锡还出现过GDP增速在江苏13个设区市中垫底的尴尬局面。

到了2017年无锡的工业部门完成了从纺织、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制造产业到汽车、设备、计算机等新兴优势制造产业的转变。这个巨大的转型背后显然是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仔细研究一下无锡经济地域总量构成,会发现有50%来自下辖的江阴、宜兴两市,这是两个持续盘踞中国县域经济前十强榜单的地区,仅仅是江阴的经济总量就能与不少地级市相当。

江阴市2020年GDP为4113亿元,不仅占无锡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GDP还常年在国内各县级市中位居第二,经济总量仅次于苏州的昆山市。虽然通过钢材、化工到上市公司而成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已经深陷债务风波。但其他的无锡的民营企业近年来的发展仍有令人刮目相看的增长点。

2018年,海澜集团成为了无锡第一家营收破千亿的企业。到了2020年,无锡全市的上市公司累计166家,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市值一度都在江苏省排名第一。2020年,无锡上市公司总市值1.2万亿元,成为江苏省首个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万亿且跑赢GDP的城市。其中还有12家企业入围全国500强企业。

从细分领域看,医药生物和电子两个行业几乎占到无锡A股上市公司全部市值的半壁江山。

药明系旗下的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还名列江苏省上市公司市值的前两位。在所有转型工业项目里,最值得称道的显然是无锡的半导体产业。由于国际贸易摩擦的大背景,半导体产业在整个电子产业的重点地位不言而喻,而无锡从2018年就开始布局扶持政策。

今年5月,上海华虹隆重庆祝无锡基地提前实现月投片4万片目标。华虹宏力执行副总裁徐伟曾对媒体说:目前发展集成电路仍然需要国有企业先发挥主导作用,因为集成电路项目投资额太大、见效慢。而华虹选择落户无锡发展不仅在于无锡已经布局的5G物联网产业更在于资金层面的支持。2018年5月30日,无锡的高新区就牵头成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无锡高新区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和总规模25亿元的无锡志芯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应用资本的力量扶持产业发展是无锡扶持芯片企业的独特策略。

截止2020年,无锡的卓胜微、华润微、长电科技等三家芯片企业已经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的500强。

在资金扶持的同时,无锡还注重产业的集约化发展。2018年,中电海康与无锡市政府签订相关协议,确定在无锡设立中电海康第二总部基地,协议中的一项内容就规定要支持生产制造类企业优先采购无锡本地设计企业的芯片产品,同时还对采购额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适当补贴。大中小芯片企业都有机会,这或许是大批半导体企业扎堆选择无锡的原因。

宜居的无锡,还有人选择离开?

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对人口的虹吸效应。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无锡常住人口相较于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十年净增108.77万人、增长17.06%。这个增长率对于人口长期在江苏省排名第五的无锡来说是惊人的,增幅仅次于人口已经破千万的苏州。

而人口的大幅度增长随之而来的便是房价、教育等一系列的问题。

网上曾有文章戏称无锡房价曾涨幅全球第三。说的是2017年无锡以22.9%的涨幅高居全球房价涨幅第三,中国房价涨幅排名第一!工资没涨,房价先涨,是不少人对无锡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吐槽。但十年增加了100多万人口,2成多的涨幅似乎也不算奇怪。但另外一个数据却能引人深思。2010年到2020年之间,无锡的户籍人口仅增加了42万。在这10年里,苏州市仅户籍人口就增加了106万,南京也增加了64万。

可见无锡存在的问题是常驻人口转化为户籍人口的比例较低,合理的猜想是这部分人并没有最终选择留在无锡,他们放弃了落户机会,甚至是把无锡做跳板转向其他一线城市。对比2020年火热的房地产市场,苏州加码出台的一系列限购措施,以及南京新盘的疯抢,无锡的18000~24000元/㎡似乎还不算离谱房价,也能间接印证这种猜测。

实际是无锡的房价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坚挺。今年7月,无锡作为江苏省首个二手房指导价试点城市。公布的当月二手房交易量立刻出现了环比上月26.91%的降幅,单价也应声下跌了0.3%。

还有一个维度能说明一个城市发展程度,那就是教育。

众所周知,无锡所在的江苏是中国教育的大省。根据搜狐城市《近五年中国重点城市小学生人数变动情况》的数据显示:

无锡2020年小学生的在读人数为42.3万,近五年增幅为26%。这个增幅已经和人口906万的沈阳差不多了,还略高于南通、厦门等东部城市,总体居全国前列。但另一项数据对比却让无锡和其他城市拉开了差距,那就是高校的数量,目前的无锡仅有13所大专院校,这个数字在全国30座重点城市中仅高于南通和东莞,如果统计大学生的在读人数那仅有12.4万,仅多过深圳的11万。考虑到深圳是一个历史仅有40年的城市,且近年来深圳大力发展合作办学和研究生教育,南方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水平大学拔地而起。到2025年,预计深圳的高校数量可达到20所,在读学生人数也能稳稳翻倍。到时候无锡的处境将更为尴尬。

无锡高校的短板,除了各种历史原因之外,还有一些令人忽视的原因。

其一是江南大学的辐射效应有限,虽然也顶着211、双一流大学的牌子,脱胎于无锡轻工业大学的江南大学近年来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除了传统的食品化工方面有所继续名列前茅之外,在其他专业领域一直乏善可陈。名为综合性大学,实际的发展走的还是一般理工科大学。其二就是没有搭上合作办学的顺风车,苏州这几年依靠政策和国外大学和国内一流大学合作办学,推出了西交利物浦、昆山杜克两所有品牌影响力的中外合作大学,大学城也初具规模。而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在2020年的寿终正寝,不仅标志着无锡合作办学的尴尬得收场,更凸显了高校整体建设上的薄弱。

由于高等教育明显弱于其他二线城市。很多无锡年轻人到了18岁之后,不得不转向江苏或者国内的其他城市读大学,甚至出国发展,等他们毕业之后再回到无锡工作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高校的缺乏,当地政企的研发的机会也会大大减少,企业留人的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悠闲的无锡,还有快的机会吗?

关于无锡人口还有一个数据,截止2020年,无锡发布无锡60岁以上人口135.6万人,占比26.9%,这个数字要高于苏州的26.02%。接近于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南通。由于城市的环境宜居属性突出,生活节奏悠闲,似乎现在的无锡更适合老年人生活。

另一个对年轻人不够友好的问题是无锡的平均工资相对一线城市比较低,根据职友网的统计无锡2021年的员工平均工资为7200元,位列江苏省第三,虽然和房价的排名倒是基本一致。但相比长三角其他城市,整体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显然是降低了很多。

说起来无锡的城市发展,又离不开整个长三角城市圈的整体发展逻辑。无锡隶属于长三角城市圈,离开上海有123公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上海的经济文化辐射肯定是按远近的顺序,即先苏州、后无锡、常州来发展。这也就造就了无锡城市性格中不温不火的特点。

无锡虽有人口基数较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的弱点。但是这并不影响无锡成为一座宜居的城市。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和经济发达,都是不少人选择无锡的理由,也给了无锡成为一座网红城市的潜质。

从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园,以及首批5G网络试点城市,无锡一直在文化旅游和互联网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今年8月无锡市委市政府的一次动员会上,无锡首次提出要“跳出舒适圈”,突破“地级市思维”。面对之前苏州和南京的发展,和身后南通和徐州的追赶,无锡或许已不甘心继续当“江苏老三”,正准备从定位全国的发展格局中,寻找快速发展的机会。

本文系作者 首席商业评论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5-01-11 23:14

中国稀土集团向西藏地震灾区捐款300万元

2025-01-11 23:02

铁路节前春运车票进入发售最高峰

2025-01-11 22:06

埃及、索马里、厄立特里亚三国外长举行会议,讨论红海局势等问题

2025-01-11 22:04

北汽集团2024年销售超171万辆

2025-01-11 21:56

2024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5%左右

2025-01-11 21:50

国家数据局:着力培育壮大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实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目标

2025-01-11 21:42

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总规模超过2万亿元

2025-01-11 20:13

美商务部长:台积电开始在亚利桑那州生产4纳米芯片

2025-01-11 20:07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引导资金流向优质中小企业

2025-01-11 19:59

1月11日新闻联播速览20条

2025-01-11 19:53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签证互认协议生效

2025-01-11 19:14

何立峰与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共同主持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2025-01-11 18:30

首批自由现金流ETF正式获批

2025-01-11 18:29

贝莱德、微策略和富达已合计买入约1000亿美元的比特币

2025-01-11 18:23

全球首个口服GLP-1RA,诺和诺德诺和忻®在中国全面上市

2025-01-11 18:22

国家医保局召开全国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工作会议

2025-01-11 18:01

中央气象台1月11日18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2025-01-11 17:54

白宫:泽连斯基在通话中向拜登介绍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规划

2025-01-11 17:51

深圳年用电量破1200亿千瓦时

2025-01-11 17:50

高铁“香港熊猫专列”启程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