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创头条,作者|徐明辉,编辑 | 六耳
20年前,OICQ用户量暴增,彼时还是真·普通家庭的马化腾,兜里只剩下1万块。
在开源无望的情况下,pony ma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增资减薪,要么卖掉腾讯。
几个创始人牙一咬,薪水减半追加个人投资,但效果犹如杯水救燎原;马化腾欲300万元“卖儿子”,谁知收购方连底线都没达到,最多只给60万元。
在当时看来,QQ就像今天的元宇宙,“这玩意儿看不明白!”
要说还是搞运营的人见多识广,不像程序员只会屏蔽外链。曾李青(腾讯五虎之一)向马化腾建议,“你得去找更疯狂的人!”——他们管自己叫venture capital,简称VC。这些人不care眼前得失,赌的是未来。
不同于其它行业,VC圈有着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
如果说PC时代成就了熊晓鸽,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成就了沈南鹏。进入2020年,“PE一哥”张磊也开始下场做VC,“野蛮抢项目”的操作让同行直呼“伤不起”。于是,“张磊被边控”的假消息引来一阵暧昧的骚动。
江湖总会有血雨腥风,江湖难免也会有风吹草动。
01
上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开始吹满地。一个叫张晓彬的年轻干部被国家科委派去斯坦福大学交流,学习美国的投资经验。
张晓彬背景不凡,他是前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原名张广印)之子。1984年回国后,张晓彬向中央提议建立创投公司。
彼时,美国IPO市场迎来一波小高潮,LSI、康柏电脑、渤健(Biogen)等相继上市。创投公司获得的回报可观,喜笑颜开。
张晓彬的建议很快获得批示。一年后,中国第一家创投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创”)在北京西城区虎坊桥成立,国家科委出资2700万元,张晓彬担任董事长。
虽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但是中创直到破产也没有薅到一个叫得响的项目。
当年四通要融资,中创团队进驻调研。一顿操作猛如虎,中创最后却给了个“如果有风险,与他们无关;如果有利益,他们得大头”的方案。气得四通的老大当面飚出:“这算哪门子的风险投资,你们应该叫保险公司吧!”
VC投资是一门技术活,进入时偏企业早期,赚的是胆识和前瞻力的钱。彼时,中国创投市场还够不上江湖,亟需更多的玩家参与。
1991年,一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湖南湘潭人,从美国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博士毕业了。他叫熊晓鸽,父亲跟黄继光是战友,一起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毕业意味着择业,是留在财富浓度更高的美国,还是回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熊晓鸽陷入了思考。
那一年,上交所开始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深交所也正式营业。互联网在中国萌芽,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城市正在崛起。由于在美国攻读博士期间,熊晓鸽曾经在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工作,担任《电子导报》亚洲版的主任编辑,他结识了众多硅谷科技公司、风险投资商。
“做一份关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国际性杂志”成了熊晓鸽最初的梦想。巧了,熊晓鸽正好认识懂传媒,又懂资本的大佬——IDG董事长麦戈文。关键老麦还是半个中国通,几乎每年都会飞几次中国。
在好友的怂恿下,熊晓鸽给这位只见过两次面的老外写了封信,成功争取到面试机会:“我只知道中国大有前景,可是也不知道到底能给你赚多少钱。如果你愿意聘我,可以先付我和现在卡纳斯公司同样的工资,但我有一个要求,我要直接向你汇报。
02
没想到,麦戈文不仅爽快答应了,他还告诉熊晓鸽中国的风险投资孕育着更大的机会。
1993年,熊晓鸽拿着麦戈文给他的1000万美元,成立了“太平洋风险技术基金”。此时的沈南鹏正在花旗银行的格子间里积累经验;张磊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大三学生。
不过,熊晓鸽很快就遇到麻烦。
由于行业发展滞后,中国创投并没有成熟的退出渠道。熊晓鸽开张7年颗粒无收,这要搁现在,早被LP喷成翔了。
直到1998年,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成思危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中国风投行业才迎来曙光。这份提案也被称为“一号提案”,在我国风投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
90年代末,《证券法》正式实施,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日渐完善,互联网热浪也从美利坚向中国袭来。马化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上线了OICQ;李彦宏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回国创办了百度......在此之前,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已经势如破竹。
熊晓鸽紧追风口,在中国互联网市场接连投下了搜狐、当当、金蝶软件、搜房、易趣、百度、腾讯等数十家如今都耳熟能详的公司。
从千禧年开始,这些互联网公司陆续登上纳斯达克。到2005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IDG已经从中赚回了平均5倍的收益。单是百度一个项目,IDG就赚了约1亿美元。
熊晓鸽在创投圈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
“IDG最值钱的资产不是投过百度和腾讯,而是吃过比别人更多的亏。”成功人士熊晓鸽不经意间也会给朝拜者来一碗鸡汤滋补一下。
其实,熊晓鸽本应该有更能布道的项目。
当时,IDG投资腾讯正好赶在了第一波互联网泡沫前。2000年4月,微软垄断案宣判,互联网公司股价开始下跌。之后两年,纳斯达克指数从5100点下降到了1100点。
由于互联网行业的持续萧条,熊晓鸽有了撤出腾讯套现的想法。南非一家叫MIT的传媒巨头最终成功拿到当时腾讯46.3%的股权(盈科20%+IDG12.8%+其他主要创始人13.5%),成了腾讯上市背后最大的赢家。
如果当初没有退出腾讯,IDG最值得吹的恐怕就不是投中李彦宏了。
03
腾讯熬过了凤凰涅槃,中国互联网行业在经历泡沫破灭的短暂痛苦后迎来形势一片大好。
于是,更多更猛的玩家来了。
2004年,在硅谷银行的组织下,来自全球顶级风投机构的25位投资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考察。在北京,他们到中关村科技园听创业公司路演;在上海,他们参观了中芯国际和张江科技园。几天行程下来,大佬们做出了同一个决定——入华。
不过,想要在中国站稳脚跟,寻找一个“懂产业、懂投资、更懂中国”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快到不惑之年的沈南鹏,进入了红杉资本的视野。
从花旗银行离职后,身为“华尔街精英”的沈南鹏也选择了回国发展。抱着“把传统旅游业和互联网结合”的心态,沈南鹏和梁建章等人创办了携程网,之后他们又创办了如家酒店。值得一提的是,携程拿到的第一笔投资,正是来自IDG。
2005年初,携程在丽江召开管理层会议,时任携程CFO的沈南鹏在会议间隙找到梁建章:“我现在找到一个更好的机会,要跟你‘分手’了。”
沈南鹏加入红杉之后的首秀就是投了周鸿祎的360。彼时,沈南鹏尚未形成方法论,多是在熟人圈子里找机会。
这与早期IDG的打法颇为相似。江湖曾将其归为“选手派”,该流派以“赌选手”著称,对“连续创业、海外名校背景、互联网公司担任过高管”这三类创业者标签尤为偏爱。后来,从IDG裂变出来的其它投资机构,也多走的是“盯人”路线。
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瓦伦丁(Don Valentine)显然不会认同市场给予的归类。他遵循的是“不赌赛手,赌赛道”的策略。
2010年,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B站、小米、美团、快手、大众点评、字节、滴滴,一大批后浪踩着时代的红利走到了台前。那个时候,但凡做好准备的VC,都有躺着数钱的机会:晨兴投了小米、快手,经纬投了陌陌,高榕有拼多多,金沙江有滴滴、饿了么......
红杉资本,则投了除小米外的上述所有企业。
2018年,王兴带着合并后的美团点评去港交所敲钟,红杉收获了20亿美元回报。一时间,沈南鹏成了创投圈最靓的仔。
谁也不是神,都会有看走眼的时候。熊晓鸽会,沈南鹏也同样会有意难平。
2012年,今日头条进行A轮融资时,沈南鹏认为张一鸣要做的产品新浪在做,搜狐、腾讯也在要做,“你一家小公司,没有机会。”直到字节跳动B轮时,沈南鹏才果断出手,如愿上车。
古人曾曰过“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某种程度来说,不少“赛道派”走的就是这个路数,这也是沈南鹏经常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沈南鹏嘴上说着“红杉不会投资一个领域内两个竞争对手”,转眼就投了蔚小理威4家造车新势力中的3家。连马化腾也时常“抱怨”,这几年做投资,走哪都能撞见沈南鹏。
而经常被拿来和沈南鹏对比的张磊,走的就是相反路线。
04
前段时间,“张磊被边控”的消息在资本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
虽然事后证明此张磊非彼张磊,但是此张磊近年来确实太过“耀眼”。无论是投资项目,还是投资金额,高瓴的相对优势愈发明显。
“张磊的打法确实让VC圈害怕,几乎各个赛道,都有他的影子。”创投圈的朋友对创头条(ID:ctoutiao)表示。
起初,高瓴的重点在偏中后期和二级市场。二级市场甚至流行着一句话叫“高瓴出手了”,以此说明某一家公司的机遇。早期All in腾讯,让张磊获利颇丰。后来高瓴资本投资京东、蓝月亮,又让张磊获得了“PE一哥”的称号。
“封神”的张磊开始强调价值投资,同时也盯上了更火爆的VC赛道。
2020年2月,高瓴资本宣布成立100亿元创投基金支持创业者。虽然是创投圈的“新人”,但是张磊丝毫不胆怯,比熊晓鸽、沈南鹏等前辈们表现得都更“饥渴”。
高瓴创投成立一年多,已经投资了超200家企业。IT桔子数据显示:2020年高瓴创投投资了81家企业。今年初到2021年9月,高瓴创投又投了121家。单是今年8月,高瓴创投就投资了23家企业。
在赛道选择上,张磊稍有偏好医疗健康、企业服务和先进制造类企业,其中医疗健康投了71家。此外,人工智能、食品饮料、物流运输、电子商务、区块链等行业,高瓴也有涉猎。
不仅广撒网钓大鱼,张磊出手也十分阔绰。
高瓴创投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集中在数千万人民币和亿元以上。其中,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在数千万元以上的超过了150家。尤其是在智能硬件领域,由于技术方向更容易预判,张磊毫不吝啬手中的money,投资额基本都在亿元左右。
市场上很多人对张磊的评价都是“挺聪明的”,并将高瓴归为“趋势派”,属于研究驱动型投资。用张磊自己的话说,一个是“价值发现”,一个是“价值创造”。
近两年确实是张磊的高光时刻。当一些同行做行业的mapping时就发现:“高瓴无处不在,他们已经把整个行业捋过一遍了......”
不少人抱怨高瓴“野蛮抢项目”,创投同行多是直呼“伤不起”。尤为被市场“津津乐道”的是,张磊赶在“双减”政策前精准清仓好未来、新东方等。
难道就没有方法“治”得了?“网传被边控”的套路简直就如同降龙十八掌,饶是什么磊都能被打得七荤八素的。
05
郭沫若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如果说PC时代成就了熊晓鸽,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成就了沈南鹏。进入2020年,“PE一哥”张磊开始下场做VC,以平均每2天投一个新项目的速度,成为外界口中新的“创投之王”。
2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风云变幻,从只有主板到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多板齐发;从只有上交所、深交所到北交所宣布成立,一个新的时代已然降临。
北交所的定位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而创新型中小企业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和5年前、10年前的创业相比,当下中国的创业主题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可以说一个科技主导的创业新时代已经到来。”在9月11日的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上,沈南鹏说道。
为此,沈南鹏还调整投资布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硬科技的项目超过了红杉投资组合的80%。
接下来的几年,沈南鹏会拿回“创投一哥”的位置吗?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VC圈还有一个“行业派”,或者说“聚焦派”。他们通常只关注少数几个甚至一个行业,并坚持在行业内深耕。
比如最早进入中国的美元基金华登国际,从1997年投完新浪后,陈立武就开始逐步把资金集中到半导体领域。在陪伴中国半导体行业度过艰难的10多年后,2020年半导体站在聚光灯下。彼时大伙儿才发现,华登国际早已默默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半导体帝国。
还有关注硬科技领域的明势资本、线性资本等,都是下一代创投之王的有力竞争者。
有一个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也在以绝对的资金优势重返创投市场。中创之后,深创投在2009年创业板设立前后,已经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比如,合肥国资被市场称为“最牛风投”,投资的京东方、兆易创新、蔚来等,浮盈巨大。
做创投的朋友对创头条表示:“政府在创投这一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已经是创投圈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相比而言,民间资本并没有太多优势。”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重要的参与者、观察家,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联办)总干事王波明认为:“北交所应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30多年来,纳斯达克为美国科技的发展贡献巨大,接连走出了微软、苹果、脸书等互联网巨头。纳斯达克成就了一批行业之王,也成就了一批“创投之王”。
伴随着中国的纳斯达克,谁会困在过去的历史里,谁又会成为新的创投之王?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