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从金融40年发展,看科技与产业共舞 | 战略地图

金融行业,是个天然数字化的产业。在全社会都在聚焦于数字化的冲击和挑战时,金融行业早已在这条路上奔跑了 40 年之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摘自钛媒体与阿里云共同出品的《云栖战略参考》,4位来自银行、保险、证券的资深技术专家,仔细回顾了金融行业 40 年的发展,以及金融行业变革与金融科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专家介绍:

  • 李炯  杭州银行副行长
  • 何支军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 刘伟光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肖良华中国人寿数据中心总经理助理
  • 肖良华  中国人寿数据中心总经理助理 

从本文四位金融领域资深技术专家的回顾里,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有两大分水岭:1990年被认为是中国金融格局建立的第一个分水岭。金融行业开始进一步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第二个分水岭是2012年,以余额宝的出现为标志,以前在线下并不存在的新物种,在新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涌现出来。 

四位专家在他们二十多年金融科技领域的工作中,见证了中国金融科技变革的里程碑,也有对未来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前瞻性思考。而金融与金融科技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印证着中国经济和商业四十年汹涌澎湃的发展历程。

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阶段

李炯:银行业的变革跟中国经济是密切相关的,可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建国到1979年,是大统一的阶段,没有进入市场化、商业化的金融,是符合那时的社会需求。

第二个阶段,从1979年开始到1994年,设立人民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一些股份制银行出现,走向市场化、走向企业化。

第三个阶段,从1994年到2012年,市场化深化期。1994年,国家举行了一次金融体系深化改革会议,城市商业银行就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如杭州银行。大量、多种形态的金融机构纷纷出现,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

第四个阶段,从2012年至今,进入创新阶段。首先,美国次贷危机以后,国际世界对金融体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其次,2012年以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新高度,对金融提出了新要求。举例来说,2012年之前,金融科技还是在补课阶段,把常规成熟的业务从线下往线上搬。2012年,以“余额宝”面世为标志,以前在线下并不存在的新物种在新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出现,新服务模式出现。 

何支军:中国资本市场虽然建立的比较晚,但信息科技的起点高、发展快。沪深交易所成立之初,经历了短暂的人工交易时期后就迅速采用了电子化交易方式,并率先引入小型机和卫星通信网、上线新的交易系统,建立了覆盖全国证券交易的网络。 

证券登记结算系统也是如此,建立之初就全面实现了无纸化,系统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1991年最早的结算系统是基于微机系统,通过Novell网互联。这个阶段,系统的处理性能较低。 

第二阶段,1997年左右,为支持快速增长的结算业务量,引入了IBMAS400小型机,开始建设全功能的证券结算技术系统。证券登记结算系统进入了小型机阶段。 

第三阶段,2001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系统的处理模式也从初期主要以日终处理为主(集中在闭市后进行清算、证券过户、资金交收、权益登记与分派分红等的处理),到日间实时开户、实时逐笔全额结算RTGS(RealTimeGrossSettlement)等业务的持续推出,证券登记结算系统的业务处理进入全天候运行阶段。 

第四阶段,2012年以来,证券登记结算的非交易类业务办理从线下向线上转型,证券登记结算系统引入分布式技术架构,应用架构逐步前后台分离,传统的后台登记结算业务继续在小型机上处理,非交易类的前台在线业务开始放在X86分布式平台处理,技术系统发展为混合型架构。 

第五阶段,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开源、开放技术应用于登记结算系统中,部分核心业务系统如RTGS逐步从AS400平台剥离,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引入金融科技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证券登记结算系统的发展也进入全面向分布式自研创新架构转型的阶段。 

刘伟光:银行、保险、证券三个行业,有一些共性。

第一代科技系统的建设都是跟着国外的“最佳实践”,属于拿来主义的时代。但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第一批金融信息化人才,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形成了自有理念。 

第二阶段,金融系统的集中化。银行系统经历了两次主要的集中阶段,1993年开始,银行全面推进城市综合网建设,实现“省集中”模式。考虑避免技术栈单一,分别由不同分行承担IBMZOS/AS400、Unix、优利A系列机等版本研发;2000年后,国有大行开始推进全国数据大集中,省分行系统建设全部集中到总行,建立南北两个数据中心运行模式。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化比电信行业更早(电信1999年开始做系统集中化)。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期,虽然很多软件、硬件还是拿来主义,但我们对国外软硬件技术的掌握和对系统的理解都比较强了,具备系统规划能力,比如同城灾备、异地灾备、两地三中心的规划,开始进入一部分组装国外的技术产品,而主要核心应用产品自己开发的阶段。 

第四阶段,2000年之后随着技术发展,技术的选择变得更加丰富。除了主机的封闭系统外,开放系统有了更多选择,比如操作系统,有IBM的AIX、惠普的HP-Unix、LinuxSUSE;数据库有IBM的DB2、Informix,还有Sybase、Oracle。到2010年,逐渐形成了几个固定的组合,银行业非常流行的“IBM全栈”:IBMsystemZOS大机/AS400+IBMAIX+DB2+IBMShark存储;保险和证券业逐渐形成的“IOE”架构:IBM的POWER系列小机+EMC存储+Oracle数据库,2010年就是“IOE”最辉煌的年代。 

第五阶段,2015年以后,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涌入,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崛起,银行开始拥抱PC端网银、移动银行,手机终端也可以炒股了,金融领域逐渐诞生了更多新物种。由于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银行考虑“IOE”架构已经不能够完全支撑金融服务的快速创新,开始逐渐尝试基础设施向X86架构和云架构的转型,应用向分布式架构转型,以此支撑海量高并发、不可预测的业务增长。 

最后一个阶段,2020年之后,行业有敏捷可控研发的能力需求,下到芯片和服务器,上至应用、软件平台化的能力,要全面自研。 

金融和科技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李炯:金融业务跟信息技术有天然的契合性。金融体系几乎都是虚拟化的业务,这是一个行业特征。其他行业很少有所有产品、服务、管理、运行都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完成的。 

而且银行和信息系统发展历程也非常类似,都是不断的专业化分工分层:从一家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地方银行;从一家保险到财险、寿险,现在还有更细分的健康险、运费险;从一体机到存储、数据库、计算、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我认为金融体系和科技的发展迭代都是被由内向外生长的需求推动的。 

刘伟光:某种程度上,是业务的发展,倒逼了技术的演进,必须用新的技术来拥抱新的业务发展。 

2015年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包括网银、手机银行走的最快,所以他们也最早开始研究怎样在开放银行时代引入更多容器、微服务技术来敏捷开发,用云计算能力来支撑未来零售业务的爆发。这是非常典型的现象,因为对业务有预判,就提前做科技的准备。 

保险公司也一样。人保做健康险,这其实就是互联网保险业务,它就需要具备类似腾讯、阿里巴巴一样的技术能力。以前保险公司自己制定产品、定价,现在要在场景中嵌入保险产品实时定价,客户随时下单,就需要引入大数据分析、AI算法,快速开发产品、快速定价。 

何支军说“早期的交易结算非常简单,每天做日终结算”,但现在有很多二级市场、期货、各种贵金属的交易和结算,需要在瞬息万变中进行准确的交易结算,这些要求肯定倒逼科技能力。 

肖良华:金融科技不能唯科技论,毕竟我们不是科技公司。 

中国保险业已经进入科技深度赋能行业发展的新阶段,科技要为业务管理赋能。围绕这些战略,需要将金融科技作为“重要生产要素”,贯穿保险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一是科技赋能销售。利用云视频、大数据、社交化技术将生产单元、指挥中心构建成扁平高效、整体统一的体系,强化线上线下一体的平台化业务。运用数字技术拓展线上增员、线上培训、线上展业新方式,例如我们的AI智能销售培训在疫情期间调用超过1000万次,充分使用了混合云的技术。 

二是科技赋能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加速创新线上服务内容与方式,服务更快捷、更智能、更多元,实现全流程“无接触”服务。2020年,公司个人长险业务无纸化投保率达99.9%,团体业务无纸化投保推广率达97.9%,智能核保、保全业务自动审核通过率分别达92.7%、99%,新单电子化回访替代率达92%。 

三是科技赋能运营和风控。在反洗钱、非法集资智能识别、全面风险智能管控等方面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了运营与风险管理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四是构筑数字生态。借助数字化平台,构建覆盖内部、外部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社交金融生态圈,构筑开放共赢数字生态。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独特性

李炯:银行的发展有几个特点:

 一、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分工后需要生态体系,银行和银行要通过信息手段来实现合作。 

二、银行的本质是中介,通过中介完成交易意味着交换,我们交换的不只是资金还有信息。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而风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如果所有业务都必须面对面提供完备的材料,这不仅成本高、体验差,而且不一定能做得到。所以现在银行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中介能力。 

三、现在城商行更强调普惠。普惠也会带来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服务的客户多了,而且要求是实时的,那么网点有限、时间有限,一定会面临不见面的、非接触、异步的服务。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这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金融是一个强监管行业。内部和外部的合规、安全、风控需要用技术手段。不可能只有前面是用技术手段做服务,而后面靠人工去完成合规检查、内控检查、风险控制。 

肖良华:保险行业的数字化变革有三大特点:

一是众智,指的是走开放路线,一切人才与技术为我所用。例如我们在行业内率先构建了国寿混合云,就是和互联网头部科技公司进行了互联,在IaaS、PaaS、SaaS各个层面和最优秀的社会力量合作。 

保险行业的数字二是敏捷,指的是灵活应变、快速响应。我们完成了科技产品化变革要立足于责任制变革,追求“快”,但对中国人寿这么大的体量来说,做到快,不是简单的事,所以我们建立了研发运营一体化,原来是被动的“随需而动”,现在转向“科技主动”,这是非常大的变化。组织上研发中心由以前开发为主,转为开发和运营并行,强调谁的产品谁负责运营,数据中心由运维增加了开发职能,也可以开发和运营产品。

三是迭代,指的是技术上不断进化、业务上不断创新。对于一个业务产品来说,应该尽快形成一个原型,进行试用,用三个月左右的周期进行迭代,在技术上要用混合云,开发人员考虑业务逻辑和用户体验,组件可以从混合云里拿,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立足于“众智、敏捷、迭代”,具体做法有三个方面: 

一是“以平台化能力引领商业模式创新”。中国人寿将平台化的业务能力作为“科技国寿”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聚焦开放共享、极致体验,构建数字化平台,公司内叫“EAC”,以线上线下一体的社交化客服触达,打破传统连接的时空限制,形成数字保险业务新模式。 

线下打造数字化职场,线上构建覆盖全国的国寿物联网,实现全国3万个职场的自动接入、智能化和数字化呈现,解决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线上搭建数字化平台,聚焦打造开放保险数字生态,先后投放创新微应用740多个,与各类机构开展服务与活动十七多万项。

二是“以开放式架构拥抱数字保险未来”。构建国寿混合云,形成开放兼容的技术架构。我们按照“大后台+小前端”的IT布局,革新了传统IT架构,两地三中心私有云无缝对接公有云,与三大互联网科技公司全面对接,混合架构进行部署系统,数据放在私有云,应用层放在公有云,满足安全和弹性伸缩的要求,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费用,进一步在PaaS全面混合,按照集成模式部署语音识别、人证核身、OCR等技术,现在全面向SaaS混合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公有云很省钱,带宽无上限,支持秒级扩容,且费用只有私有云带宽的十分之一左右。 

三是“以数字技术应用赋能保险价值链”,利用各类数字技术赋能销售、服务、运营各个环节。 

金融数字化转型中可见的难点和挑战 

何支军:数字化转型中,数据治理是比较核心的问题。如果数据质量不高,即使积累了大量数据,但数据的价值也难以有效发挥。从企业本身来说,数据治理工作最大的问题是它既是技术问题,也是业务问题。数据治理对管理体系和管理架构都会构成挑战,传统的金融机构业务和技术是两条线管理,但数据是一个中间点、结合点,只有技术人员做不好数据治理,只有业务人员也很难做好数据治理。做好数据治理,有赖于企业的组织架构变革。 

二是IT服务保障能力的挑战。系统处理性能方面,随着数字化的普及,特别是本次疫情以来,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增加,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业务量显著增长,对企业的技术系统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系统的构建和交付方面,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日益频繁的业务创新及变更需求,传统的系统架构、开发手段也需要进行迭代升级,系统的构建效率和质量面临挑战。而且随着数字化的深入,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技术架构日趋复杂,彼此之间的牵连关系也更加复杂,隐藏也更深,同时外部的攻击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企业的系统运维比以往面临更多挑战。 

我是证券行业的第一批程序员,1993年参加工作,能深切感受到过去和现在差异很大。现在技术领域分工非常细。当年我刚参加工作时,每个人都是“全栈工程师”,不仅做开发,还要做运维。现在开发肯定是单独做,即便是技术开发,也分得很细,大数据、分布式架构等等。这有技术发展越来越深入的原因,也有一部分理念的原因,我们需要改变靠堆人、堆代码解决系统及架构问题的思路,其实“烟囱”建得越多,后面的问题越多,这是一种技术上的粗放管理。 

肖良华:在数字化发展过程当中,都必然面对网络安全问题,比如互联网化、云化使得网络安全管理难度加大,但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要兼顾发展和安全的平衡。要先明确一点:很多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而不是选择不发展来应对。 

李炯:第一,目前银行有一个特点:产品和服务极其同质。因为银行是强监管、全监管的。那么大行和地方银行差距在哪里?大行越来越有综合经营的趋势,是金融集团。小行目前可能看不出来,但互相之间会拉开很大的差距。这跟金融科技没关系,这是银行业本身的挑战。

第二,科技最大的挑战是规模效应。大行的系统投入大,使用人数多。小行投入的规模和用户量都没有可比性,这让地方银行完全处于劣势。

第三,不管科技也好,金融也好,核心的竞争力都是“人才”。这也让地方银行跟大行产生了巨大的差距。

第四,数据开发的挑战。目前我们数据服务和数据运营的投入应该占科技整体投入的1/4~1/3,这两年还会加速投入。 

数据跟其他的技术开发不一样。例如开发信用卡系统,投入几百人团队,以月为单位开发完成,后面的维护工作量会大大减少。但数据不是,建了一套报表系统,人会越投越多,因为数据每天变化,量越来越多,应用开发越来越多。今天建立了一套报表分析跑3小时,5个月后可能跑6小时,但要一直优化它,不能超过3小时,因此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其他业务系统,运行应该是收敛的,除非大版本更新,它应该是稳定的;而数据系统既不稳定,也不收敛。 

数据平台和数据应用也很特殊。再举个例子,一套全世界最先进的信用卡系统,A银行发1亿张卡,B银行现在只发100张卡,系统的使用是一样的,只是性价比高低的差别。但数据不是,如果对数据的运用水平不高,但建了全世界最好的数据系统,它是完全没有用的,对业务没有价值。所以数据的软件、平台、工具需要跟应用能力保持一个相应的水平。只有数据应用和运营的能力提升了,对技术的要求才会提高。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科技创新 

肖良华:我们处在一个全面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文化追求的是“平等、开放、共享、协作”,我们在数字化转型当中也特别强调开放共享精神,鼓励充分借助外力提升科技水平。

社会协作分工也有利于专业化运作,金融企业没必要生产服务器、开发操作系统,很多技术是可以充分借助外力,但是在架构上、在数据上还是要强调可控。 

我们正在发展的“国寿混合云”技术就是比较典型的内外混合的技术架构,我们可以构建符合监管要求的金融科技架构,同时又充分利用领先的互联网科技成果。 

李炯:杭州银行1996年成立时,并没有提出自研创新,当初科技水平也没那么高,但行里制定了信息技术建设方针:自研创新为主,合作为辅。二十多年来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差异化能力就是技术可控的比例非常高。 

很多事物听上去矛盾,实际上是合理的。比如杭州银行有自主建设核心系统的能力,也正因为自主建得好、部署实施的经验好,在生态上才能更好的合作,才能与生态建立更好的连接。 自主建得好、部 我们与阿里云也建立了实验室,第一期三年已经结束,又开始 署实施的经验好, 了第二期,结合国家要求,积极主动的跟各大公司、供应商进 在生态上才能更 行新一轮的技术探讨。 

此外,创新的基础是数据。杭州银行一直比较重视数据应用,把数据放在第一位。十四五战略规划专门给信息科技做了战略规划,在大规划下做了一个专项,对信息技术提出的四个定位,放在第一的就是数据集成。数据的工作是信息科技工作的重点,也是全行内部管理、内部提升的一个重心。 

何支军:数字化转型是我们十四五期间科技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 

第一个目标是要提升业务效率、提升投资者的服务体验。虽然交易系统的数字化程度已经很高,但还有非常多的业务要通过线下办理。数字化以后,线下的业务能够转到线上来,好处就是,很多业务可以更加规范。线下办理的业务,不同的券商、不同的柜台,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线上化,就可以采用统一的、标准的处理方式,办理效率会提高很多。 

第二,数字化可以积累大数据,提升业务分析能力。大数据再应用到投资者市场管理、分析资产状况、快速评估风险、找到风险的关键指标,和进行快速预警等方面。 

第三,中台跟我们的数字化转型关系是比较大的。目前为止,证券行业的中台并没有形成很强的市场共识,我只能谈谈个人看法。 

证券行业同银行相比有其特殊性,银行的业务链条大部分是在组织体系内,业务从头到尾能够在自身的体系内完成。而证券行业则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的业务链条是纵向切分的,一笔业务由上下游不同机构共同完成。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个机构承担了一个或者几个业务环节,协作完成整个业务的办理,比如客户要交易股票,券商负责帮助客户下单,交易所负责交易撮合,中国结算负责结算和过户,结算银行负责资金划拨。 

这种业务模式是比较难做中台的。从人工介入角度划分中后台是一个比较好的原则,把需要人工介入、业务流程比较复杂的业务作为中台业务,把无需或仅需少量人工介入、标准化程度很高的业务作为后台业务。传统业务比如交易、结算,一开始就已经电子化了,而且电子化程度很高,基本不需要人工介入,所以它就应该放在后台。对于另一部分业务,比如开立账户、非交易过户等业务就应该放在中台,这些业务的流程是比较复杂、业务周期比较长的。 

不同的企业对中台有不同的要求,把中台做厚还是做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基础设施类金融企业,保障业务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更加重要,会更加关注承担核心业务的后台系统,而中台更多的承担了赋能和辅助作用。对于市场机构而言,更加重视营销和获客,可能会更加关注中台。 

金融业和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 

李炯:首先,金融科技必须得符合金融的规律、规则。 

金融本身就是一个虚拟行业,如果没有规则就会乱。金融科技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技术本身,比如计算、存储;还有一部分是数据识别、收集、清洗、分析的能力。前一种能力已经商业化、产品化。后一种能力,由于每家产生的业务数据都不一样,甚至同一家金融机构今天和昨天的数据也不一样,怎么用好数据,从数据中获得价值,合理的保护数据,在今后的金融业竞争中会起到比较大的作用。换句话说,数据用得好不好,慢慢会让金融业走向分化。 

第二,会不断出现新的技术或者新的的应用。 

怎么用好数据,从金融行业是个强规范的虚拟行业,但技术变化很快,肯定会数据中获得价值,有一些现有的制度无法精确、完整描述的场景,没有来得及合理的保护数据,制定规范的场景。矛盾怎么解决,可能比较考验今后监管的在今后的金融业竞尺度。金融行业提了个概念叫科技伦理: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争中会起到比较大 

但是在用技术的时候需要约束,否则技术会被滥用。另外,的作用银行的大小、区域的差异非常大,确实很多问题不能一刀切。 

但科技本身会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在没有技术的年代,各个地方会有不同政策。未来,很多技术会弱化区域之间政策的时空性限制。 

第三,从技术层面来讲,国家越来越放开金融竞争,地方商业银行肯定会面对各种竞争。

金融科技需要提供品种丰富、快速迭代的技术能力,所以我们也在调整基础架构,考虑分布式、容器化的改造。其他行业的企业考虑分布式、微服务,可能更多的是考虑高并发;但对地方城商行来讲,这方面的压力并不大,更希望在市场上领先,能更快推出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生态层面上,金融和科技都有一个特点:从当初的大一统、封闭的体系向解耦的体系发展。用技术手段实现生态构建,在形式和速度上,会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建立各种不同层次和维度的生态合作,一定是充分利用了技术。以前银行的运行跟外部不连接,是个孤岛。现在几乎所有银行都有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银行作为中介,以前靠人交换信息,现在通过系统来进行信息交换。银行是一个枢纽,背后连接的是不同的机构、部门、企业、行业......这是今后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肖良华:中国人寿在金融科技融合创新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国寿混合云”不仅有效满足了全集团业务发展对科技资源供给的迫切需求,更通过引入区块链等外部成熟服务实现了科技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从去年8月到现在,我们对国内数据库产品提出了开发需求,有力促使国内数据库适应大型金融业务运行场景,这些都对产业侧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也是我们自身技术革新和优化的大好时机,比如分布式架构的形成,此前我们主要采用集中式架构,会用到高端的小型机、存储和集中式数据库,未来,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分布式架构,采用标准的低端机架式服务器,硬件成本降低到以前的十分之一,不仅架构灵活也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这都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何支军:证券行业信息科技的未来发展,个人认为有三个主要方向:

一是技术架构的云原生转型。构建更加灵活高效和有弹性的技术系统,以合理的成本,支撑业务的快速发展,应对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是证券行业信息科技未来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实践证明,使用云原生技术架构,采用服务化的应用开发理念,是解决以上挑战的可行路径。我们已经看到,不管是行业核心机构还是市场机构,都已经在架构转型的路上。 

二是信息系统的精细化运维。随着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证券交易结算业务越来越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业务的稳定性、业务的连续性深度依赖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安全运行无小事”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因此,精细化运维将会是行业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面对日益复杂的技术栈、持续增长的系统规模和捉襟见肘的运维人员矛盾,需要持续构建以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精细化运维体系方能有效应对。 

三是金融科技全面深化应用。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StabilityBoard,FSB)将金融科技界定为:通过将金融和科技进行融合的方式,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进而对整个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证券行业对于金融科技的应用,较大程度上受限于业务场景,只在部分业务场景应用较为深入,因此,全面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金融科技仍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我认为未来信息系统的建设将进入精益化的时代,精益化的目标是未来信息系统更加低成本、易维护和有弹性。 

在各个系统的各个层面,前台、中台、后台都要追求精益化,不能像以前粗放式地堆人、堆代码、堆系统,“烟囱式”的系统建得越多,后面的运维问题就会越突出。 

金融行业的信息系统只有通过精细化的业务领域建模,精细化的服务功能和接口设计,才能提升它的标准化能力和服务能力,才能在未来取得优势。当然这也是一个系统化的大工程,需要业务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

刘伟光:得技术者得天下,未来谁把技术运用的好,谁就会在数字金融发展当中,真正的一骑绝尘。 

举个例子,现在银行为什么在消费金融领域的贷款做都做不起来?因为大家都缺数据。缺数据就没法做风控,其实把银行的数据连在一起,这个事就能干了。所以多方安全加密计算、区块链技术解决联合建模问题,就能解决银保之间、银银之间、保险和保险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甚至包括银行和互联网数据交换的问题,这个市场将会真正被点燃,而且不良率会下降,业务推广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合规。 

比如,未来供应链金融,如果运用区块链技术,穿透供应链金融上下游,这个场景会有巨大的腾飞,这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也会有很大的助力。 

甚至还能解决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医院和患者之间互相不信任的关系,会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