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热点接二连三,资讯APP如何应对流量洪峰?

只有通过专业编辑来训练算法,算法通过机器学习再反哺编辑,才能逐步实现人脑价值与机器效率的平衡。让算法有温度,让智能信息人文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Paypal每分钟能发生近24万美元的交易,中文互联网每分钟会诞生几亿条信息流。IDC预测,按照互联网发展速度,2025年,在互联网上,全世界每人每天平均将实现4909次数据互动——相当于每18秒产生1次数据互动。

今天,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在持续激增,信息成为生产生活的核心要素,资讯APP、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承载着地球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新鲜事。

信息的爆炸对平台是巨大的挑战,尤其在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形式多元化的当下。不过或许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感受,包括微博和新浪新闻等在内的社交媒体和资讯平台,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愈发游刃有余了。

能力升级的背后,是舆情监测系统和云计算技术的升级与迭代。

“热点总在新浪”背后的密码

作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中文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多次遭遇流量洪峰带来的服务器承载压力。虽然微博也会根据峰值部署服务器,但因为部署周期长,加上,热点事件突发的偶然性,准确估计服务器的使用量十分困难,若服务器储备过多,则容易造成服务器浪费。

如何应对流量洪峰带来的挑战,是中文互联网发展至今,每一个国民级APP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个资讯APP容易崩,表面上来看,因为短时间内大规模流量涌入拥堵而至。

而这背后更值得思考的是,当前,市面上的信息流产品有很多,图文资讯和短视频等超级APP,不断分割用户的屏幕时间,但直到今天,我们会发现,为何社会热点事件总是在新浪旗下的产品引爆?

带着这些疑问,近日,钛媒体APP找到了微博首席运营官、新浪移动首席执行官王巍,他指出,这背后其实是生态协同和人机协同的功劳。

在新浪体系下,生态协同包括了两大主要部分,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

所谓内部协同,就是新浪集团的产品矩阵,包括新浪新闻APP、手机新浪网、PC新浪网、博客等产品与社交平台微博进行打通,形成协同共振的力量。

这其中,有新浪与微博的内容、数据和账号体系的打通,还有强化基于用户兴趣、动态化场景,网状知识图谱,以及社交关系的机器学习和产品创新能力。这些能力,让热点内容实现了更人性化、更高效的分发和传播。

而外部协同,主要是指拥抱和依靠生态合作伙伴,与他们形成一个庞大的全景生态网,而这张网能够不断地伸缩扩张,网罗更多的合作伙伴,聚合全网流量。

王巍告诉钛媒体APP,随着智能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浪系的合作伙伴也随之拓宽了维度。他们不仅与传统的内容平台媒体、自媒体合作,还与手机厂商,诸多车企,以及其他智能设备、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的厂商等,都展开了深度的合作。

他们将这些合作伙伴,引入到新浪和微博的生态中,实现更多渠道、更多场景的分发,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信息服务。

多元的内容分发渠道,为新浪平台上的内容,增加了更多触达用户的可能,进而强化了用户看新闻首选新浪的认知。

老编辑+新技术:人机协同让算法拥有价值观

热点引爆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人机协同”,可以简单理解为,编辑经验+算法技术辅助。

“新浪20余年的内容运营积淀,和专业编辑的丰富经验,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在王巍看来,在拥有“老编辑”专业经验加持的前提下,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识别等新兴技术,使得新浪大大提升了内容运营的策、采、编、审、播全流程运营效率。

“鹰眼系统”,就是微博在信息采集这个环节中,人机协同应用最经典的案例。

作为新浪独创的线索采集系统,鹰眼系统其背后依托的是,新浪20余年沉淀的内容数据,以及微博10年来开放的社交媒体数据。这些数据,让新浪集成了业内领先的热点线索供给“资源池”,进而构建了包含百余种典型事件传播模型的“知识图谱”。

鹰眼系统负责人鄂佳告诉钛媒体APP,“鹰眼”运作的逻辑是,以微博、新浪新闻内容为核心,采用大数据、实时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结合编辑、运营、自媒体、销售业务等场景和需求,辅助及时发现全网或者具体领域的热点,还包括事件衍生的热点。

这也是为何微博热搜,一直是全网衡量事件热度标配的最本质的原因。

那么,鹰眼系统是如何落地到具体的热点事件的?举个例子,在年度大热影片贾玲新作《你好,李焕英》上线之时,结合影片主题和内容,鹰眼系统精准捕捉和定位到了各大优质头部自媒体生产的内容,并且快速分发了“妈妈”“母亲”等自媒体热议内容,力求做到对娱乐热点不断泛化。

资讯平台助力热门影片的线上宣发,是互联网技术对娱乐内容产业的革新的表现,因为它取代以往传统电影宣发时期,全国各地线下路演活动中,演职人员奔波、繁琐且重复的工作。

云技术升级,保证公众娱乐体验

如果说《李好,李焕英》在微博场景内线上宣发模式,是互联网技术之于产业进步锦上添花的体现,那么,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如何让产品承接住远高于日常峰值的瞬时流量,以华为云为代表的云技术支持,则是危急时刻的雪中送炭。

王巍在谈及今年1月的某个突发热点事件时,仍心有余悸。

他告诉钛媒体APP,该热点在新浪平台引爆之后,微博短时间紧急扩容了2000台华为云服务器,但流量仍呈现上涨趋势,最后在华为云团队的积极配合下,紧急为微博又调配了2000台弹性库存,给微博热点保障工作吃了定心丸。

最终,微博峰值扩容四千多台华为云服务器,助力微博成功应对了突发热点事件造成的洪峰流量。

华为以云云协同能力构建的华为信息流引擎(HNC)为基础,利用不同形式,智能聚合、分发各大权威媒体平台的资讯内容,打造多平台内容一站式体验。

资讯产品需要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算力,新浪新闻便决心与华为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今年6月,双方签署了信息流生态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核心议题就是,在媒体内容智慧分发、媒体信息化领域进一步深入合作。

华为云在媒体机构云化、智慧化方面提供丰富的云原生能力——基于华为信息流引擎便捷、多元化的媒体生态智慧能力,为新浪新闻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智能更精准的浏览体验和更优质的资讯。

不过,在人机协同的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平衡人脑价值与机器效率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在资讯行业,算法模型支配新闻分发量级,算法推荐取代编辑审美的现象,并不少见。这还引发了一些内容创作者,自嘲已经沦为了“算法打工人”。

这一局面已经被越来越多行业人士反思。

在追求以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的前提下,如何做到让AI更有价值观,也是新浪团队在重点思考的问题。

王巍告诉钛媒体APP,新浪集团董事长曹国伟先生曾多次强调,要求大家必须坚持正向价值观,并提出要让AI更有价值观的理念。“只有通过专业编辑来训练算法,算法通过机器学习再反哺编辑,才能逐步实现人脑价值与机器效率的平衡。这才是我们在做的人机协同,让算法有温度,让智能信息人文化。”

新浪团队始终清醒地意识到,算法的价值观,就是人类的价值观。无论AI发展得多么先进,它最终都要在人类社会中落地,都要考虑终端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所以,以人为中心的AI发展道路,才能让技术真正成为我们的伙伴,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新浪多年来,也一直践行着这样的理念,用资深的编辑和资深的审核团队,努力地去训练AI,努力使我们的算法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王巍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