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救不了纪录片

或许纪录片不是困在了题材里,而是困在了年轻人身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道总有理

“未来总有一天,一位科学家将与外星人对话;另一位科学家,将发现星际航行的秘密……也许那位科学家,就是你。”

当刘慈欣在科学纪录片《未来奥德赛》首发预告说出这段旁白时,B站的弹幕顿时被网友一排排“来了来了”“打卡打卡”给刷屏。11月份,B站宣布从今年年末到2022年将陆续上线21部纪录片,翻看B站任何一部纪录片,无论题材如何,弹幕排面都得先激动地走一波。

年轻人变了,从《舌尖上的中国》与《人生一串》带火传统街头烟火的那一刻起,他们的下饭剧榜单里就多了无数部枯燥且有趣的纪录片。 据统计,90后和00后成为当前纪录片的主要受众群体,去一年B站纪录片累计观看人数达到了1.3亿,累计时长超2.5亿小时。

纪录片在年轻群体间迅速蹿红要追溯到2018年。

这一年,《如果国宝会说话》戳中网友们的萌点,《人生一串》掀起烧烤江湖的草莽风云,《风味人间》继续“舌尖”话题……彼时,中国纪录片产业投入规模达到46亿元,爱奇艺、B站以及腾讯优酷纷纷亮起目光,流媒体的纪录片投入从2013年投入占比仅为4%,至2018年占比已达24%。

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爱优腾渐渐褪去热情,只有迎合年轻人的B站还在坚持,可惜年轻人与小破站都未必能将纪录片“奶”起来,反而像是成为了深陷营销热情的B站的又一个噱头。

被利用被嫌弃的纪录片的一生

一直以来,纪录片多多少少与商业主流绝缘。这是纪录片自诞生以来就携带在骨子里的基因,它们的出现往往不回避任何现实痛点,不掩饰丝毫广泛的生活矛盾,泛意义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大于传统影片的商业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影片就是纪录片。1895年,巴黎卡普辛大道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内正式公映了好几部纪录当时真实生活的实验性影片,包括《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等。

真实性是纪录片最关键的形式核心,也正因为如此,纪录片成了历史上不少导演追求艺术的必经之路,是电影工业发展史里现实美学的缩影。就算在1920~193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进入全盛时期,依旧有一部分人在坚持纪录片。

彼时纪录片导演以“艺术家”自居,纪录片一抓一大把。比如最热衷纪录片的约翰·格里尔逊有《飘网渔船》,P.罗沙拍了《交接点》、《船坞》,H.E.安斯戴与A.艾尔顿合拍《住房问题》,伊文思一部《博里纳日》……

但那个时候,无论电影人如何狂欢,纪录片始终困在导演们自己的艺术幻想之中。直到1922年,“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问世,这部纪录片在某种意义上拉开了世界纪录片征程的序幕。

随后是1956年,一部关于二战的纪录片《夜与雾》被推至纪录片电影史上的至高位,并在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奖。坦白来讲,《北方的纳努克》《夜与雾》两部纪录片彻底扭转了影视领域单一的娱乐性质。

国内的纪录片电影大约拍摄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镜头下基本都是一些大众社会风貌或者历史人物传记。1953年7月,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摄制新闻片和纪录片的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百万雄师下江南》《非洲之角》《在激流中》随之诞生。

可泛娱乐化主宰影视市场不是一朝一夕,在这种宏观语境下,纪录片一直空有美名,谁也不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2010年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纪录片制作方主要为CCTV10、CCTV3、上海纪实频道、重庆科教频道等纪录片频道,多为电视台机构。在年轻人涌入B站追纪录片时,几乎没人对这种片子感兴趣。

2010年,中国纪录片频道收视率最高的上海纪实频道,平均收视率仅为0.2%,BBC纪录片的经费成迷,国内的影视资本却不乐意烧一把冷灶。直到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横空出世,平均收视率达到了0.59% 。

据悉,《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次国度特色出圈,该片创下了单集25万元的销售纪录,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覆盖领域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长时间备受冷落的纪录片市场被“舌尖”大幅度激活,资本这才闻风而来。

就在“舌尖”播出一年之后,据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统计,2013年民营机构的投入总量为3.77亿,较2012年的2亿元增长88%。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再次迎着国潮走红B站,纪录片在视频平台一时间炙手可热。

B站出手最快,一举获得145 部纪录片版权;爱奇艺与BBC、CNEX等纪录片出品方搭上了同一条线;优酷与美国国家地理共同出品中国版《被点亮的星球》;腾讯视频也与包括BBC在内的14家国际机构合作牵手合作。

纪录片真的火了吗?资本一味地迎合能将曾经无人问津的片子带到主流文化的风口之下吗?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公众形象调查》显示,48%的城市居民不知道纪录片,28. 3%的公众近半年内没看过纪录片。

这个数据似乎与纪录片市场想象得有些出入,何况《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显示,纪录片行业整体的盈利比例仅5%~10%左右。如今距离“舌尖热”即将过去十年,无论是后来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是《人生一串》都再也没有重现过当年的辉煌,资本俨然变成了昔日的“约翰·格里尔逊”。

纪录片困在题材里?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经这么形容纪录片,在沉默的镜头下,任何渺小的事物都能被无限放大。早期纪录片从来不缺素材,19世纪末,纪录片导演的镜头里,可以装下一整个世界。

比如俄国的沙皇加冕、英国的英王亲临奥林匹克开幕式、西班牙的斗牛、澳大利亚的竞走……一一被搬上大银幕,南极冰川,沙漠雨林,地球的角落里隐藏着无数等待挖掘的秘密,《北方的纳努克》就是导演弗拉哈迪随着一个探险队到加拿大探矿,记录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据说当时拍了3万英尺的底片,可惜后来一场火灾付之一炬。

纪录片秉承着客观主义,时至今日,内容更加细分,人文历史、太空科幻、从市井烟火到山山而川,每一种镜头痕迹都能俘获一票忠实粉丝。只是有些遗憾,这几年随着资本入局,纪录片的题材反而越来越匮乏。

诚然,纪录片从来安贫乐道,资本盯着这一领域无非是想趁着热度轻松复制无数个爆款,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舌尖上的中国》后时代,美食主题在五湖四海的中国味里被打捞了一个遍,年轻人的纪录片榜单中能不能下饭是第一要素。

不可否认,美食纪录片的确容易出圈。《人生一串》破了B站的纪录片播放记录,《风味人间》播放量破9亿,一时间,各大平台都是“满汉全席”。腾讯视频有主攻火锅主题的《沸腾吧火锅》;爱奇艺有《此食此客》《天下一锅》,还打造了中国首部“史食”纪录片《饕餮中国》;优酷推出讲述市井美食的《江湖菜馆》。

即便年轻人再能吃,面对一桌桌的互联网流水席也会实难下咽。但没办法,企鹅影视纪录片部就曾透露过,美食类纪录片是最受关注、更容易收回成本。美食独霸纪录片市场的局面直到2020年以后才被打破,这一年,抗疫纪录片取而代之。

《人间世》、《中国医生》一度跻身华语剧集榜单TOP5,均分超过9.2。接下来资本的动作分外熟练,很快爱奇艺推出《我的硬核社区》;优酷先后推出了《冬去春归》、《第一线》;腾讯视频也推出了《医者2020》。

此外《正月里的坚持》《第一线》《终南山》刷屏抖音快手。在中国纪录片产业服务平台发布的调研中,48.86%的纪录片从业者表示参与过抗疫题材的拍摄,计划参与的从业者占比53.41%。

纪录片相辅相成了这么多年的形象性与思辨性,到了资本这里,统统化为制造爆款的工具,毕竟长视频平台早在几年前就陷入了泥沼。纪录片并不是资本手里的傀儡,然而从这一题材跳到另外一个题材,短时间内都是换汤不换药。

资本可能忽略了,这些年我国纪录片不止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二十二》在微博引得何炅、吴京、舒淇、李晨等一众明星艺人的转发支持,排片从1%上升到1.2%,没多久又增至1.5%。央视纪录片《鸟瞰中国》也曾摘得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金奖,《河西走廊》豆瓣评分9.7分。

这些片子没有那么强的趣味性,也未必能在短视频里一传十,十传百。

很明显,纪录片的题材一旦偏离年轻人聚集的流量轨道,资本的反应显然就没有那么热络。腾讯视频V世界大会上,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毫不避讳地将纪录片的核心用户锁定在年轻人身上,“ 跟传统理解的纪录片市场有所不同,我们希望做泛纪录片的市场。只做给年轻人看,核心是18到29岁的年轻人,激发年轻人对纪录片的观看欲望。”

或许纪录片不是困在了题材里,而是困在了年轻人身上。

纪录片越来越不像“纪录片”

纪录片行业里有一个共识:大家不约而同地转行去拍综艺了。

而真人秀的圈子里,纪录片的痕迹也越来越清晰。淘金地一般的影视行业,纪录片是出了名的“盐碱地”,投入和产出严重不对等已经成了心照不宣的事实。在国产剧流量演员五官乱飞,特效连五毛都嫌多的当下,纪录片制作的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却居高不下。

不说工程量庞大的头部片子,小成本的制作跨度也永远无法赶超传统影视的流水线速度。例如《大三儿》从筹备到制作完成用了四五年时间,《城市猴子》素材跨度达十年,《长江之恋》在十二个省市进行踩点。

很多体量不大的工作室还没赚钱就倒在了变现的路上,好在综艺成了纪录片人的“收容所”。《奇遇人生》《忘不了餐厅》《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以及央视的《你好生活》看似是综艺,其实拍摄风格与内容早就与纪录片相融合。

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纪录片在向综艺“借光”,要想撬动年轻人对纪录片的兴致,单纯靠几顿烧烤是无济于事的,更高的招数一个接一个。

只拍城市过于无聊,《奇妙之城》立刻去请了肖战,《面包》溯源异国文化,旅途太枯燥,所以节目里有了夏雨跟陈粒。《了不起的匠人》请了林志玲,《百心百匠》彻底是一出“明星变形记”。

传统的纪录片的观众以精英男性为主,但2019年以来,观众群像朝着女性化与年轻化发展,美食纪录片《大地私宴》女性用户比例达到了65%,观察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女性用户比例更是高达76%。

《奇妙之城》,女性观众比例达到了79%,18-34岁的年轻观众比例达到了70%,《我的时代和我》女性观众达到80%,《街舞中国》的年轻观众达到了70%,《了不起的匠人》年轻观众达到72%。

数据显示,国产纪录片的用户构成中,35岁以上的观众只占12%,在某些热门的纪录片中,35岁以下的观众占比能高达95%以上。以往的纪录片无法共情新生代,据说《面包》在2015年去提案的时候,经常碰到一个词叫“网感”,而判断一个节目是否具备网感,则要看团队有多少90后。

这边纪录片请个明星造一下氛围,那边纪录片甚至玩起了鬼畜,《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形式与泡面番如出一辙。不难看出,纪录片越来越不像纪录片,新形式下,除了观众看点在变化之外,这种制作方式显然更节省成本。

另外,纪录片很难再回归阳春白雪,资本的推波助澜让这一领域尝到了商业化的甜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赫然是软广现场,评分只剩下第一季的一半。《人生一串》第二季雪佛兰、维他奶、云南白药牙膏、饿了么争相斗艳。

更财大气粗的品牌方直接定制纪录片,例如《城市微旅行》与《进藏》是宝马MINI的宣传片,飞猪APP有定制纪录片《去南极》。有意思的是,这些品牌纪录片的口碑反而没有软广泛滥的独立纪录片那么烂,《进藏》的豆瓣评分8.1;《去南极》播放量3500.7万次,豆瓣评分8.7。

纪录片挣扎在资本的漩涡里,俗世一脚踩下去,明哲保身很难,两全其美的却也没几个。

【道总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同名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daotmt)。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系作者 道总有理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里面的数据从哪里来的

    回复 2021.11.18 · via iphone

快报

更多

19:00

2连板赢时胜:可能存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回落的风险

18:59

习近平在视察空降兵军时强调 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提高空降作战能力 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空降兵部队

18:58

温氏股份:10月肉猪收入58.12亿元,同比增32.36%

18:56

郑州设立50亿战略新兴产业母基金,首批子基金投资方向公布

18:53

由于软件故障,马自达在美召回31488辆汽车

18:52

阿里巴巴耗资约2000万美元回购161.76万股

18:50

茅台线上平台补贴价格跌破2000元,专家预计茅台价格将缓慢回升

18:49

鸥玛软件:多名高管拟减持股份

18:48

仪表盘故障,马自达在美召回超8万辆汽车

18:44

8连板华映科技:当前市盈率显著偏离行业平均水平

18:36

优必选:首次将人形机器人与无人车协同作业,并在比亚迪工厂应用

18:34

全年内成品油调价将呈现“九涨九跌四搁浅”的格局

18:32

上海累计推出近200万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

18:31

已进驻29家单位,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进驻即将完成

18:29

中国锌原料联合谈判小组季度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

18:27

川发龙蟒:公司当前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同行业情况有较大差异

18:25

特斯拉为德国超级工厂员工加薪4%

18:24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支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行业提质升级

18:21

海底捞:入驻比亚迪两个生产基地,探索团餐市场新业态

18:20

杉杉股份:股东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所持4.3亿股公司股份被冻结,占总股本的19.08%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