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小公司的奇葩文化?

员工说是老板,老板说是员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字母榜,作者丨邢思远,编辑丨小克

今年脱口秀大会,邱瑞吐槽老板的段子火了。

他口中的前老板只有两名员工,却永远记不住每个人的名字,不续费公司宽带,团建倒酒论滴,乱改正确代码……情节十分夸张,却让网友大呼真实。

在喜剧里塑造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公司老板形象,很难脱开的人设三要素是:愚蠢、抠门、心理变态。

在现实中的小公司老板和管理层身上,这三种品质不乏映照。他们立权威,设文化,蛮横要求员工“懂事听话”,奇葩公司文化比比皆是。

“控是什么概念?”

“把握节奏。”

“答对了丹丹。你要想出一套好的思路,这里面有几层关系,怎么才能把节奏控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客户手里。”

“具体怎么弄呢李哥?”

“我比你大十几岁,我还是该不要脸就不要脸。”

以上对话,是直面派目击某企业管理现场时所记录的,每字每句都出自现实,却又如戏剧。

类似对话我们还记下许多,比如:

“小何,大儿子是不快出来了?”

“嗯。”

“那奶粉钱在哪?是不是在客户那儿?”

吴超告诉直面派,他是一名二本应届毕业生,去年末入职一家初创公司,来公司没多久,就赶上年会。让吴超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参加年会之后,才被告知没有资格参加,随后因违规参加年会,工资扣掉几百。而这只是克扣的开始,原定2000元的实习工资,先被告知因公司效益不好改为1200元,再以迟到、工作量不达标等理由数罪并罚,一个月下来,到手60元。

1

遭遇奇葩公司文化的员工,通常会做出三类选择。

第一类是意识到了上了贼船,很快辞职。

吴超领到60块工资即辞职,离入职还不到一个月。办离职时,还为了500块钱与上司争得不可开交,他说这次工作经历极大挫伤了他的自信心。

22岁的李爽对直面派提及她的踩雷经历时说,她学的广告专业,大四忙着搞毕业论文答辩,面试几次表现也不太好,均未得到offer。毕业后,通过社招渠道进了一家公司。

入职第一天,李爽被HR叫去要按指纹,HR告诉李爽,每天要打卡4次,每天早晚各一次、中午两次,只要忘记打卡一次,就要扣掉50块工资,两次则变成150元,如果是三次以上直接按旷工处理。另外,员工每月须交50元,美其名曰团结基金,也就是脱口秀段子里讲的AA团建。

最让李爽不能接受的是洗脑,老板要求上级频繁考察下级对企业文化规章的背诵情况,定期考,也会在下班前突击考,背不出来要被扣钱。因此李爽工作到第3天就提出离职。 

这些年轻人自以为清醒,火速逃离奇葩公司,但现实往往是这家不行,换另一家也差不多。

据直面派调查,反复遭遇奇葩公司洗礼的年轻人多数学历并不光鲜,他们知道哪些大厂有令人艳羡的工作氛围,也听说过一些小而美的公司,但在自己手机里招聘软件发来的那些面试信息,都来自陌生公司。

第二类是被成功洗脑的员工,在奇葩公司长期工作,形成了PUA惯性。

回忆刚入狼窝,被奇葩制度羞辱时,王晨告诉直面派,他第一秒的想法是拒绝,但随后看到其他人表现顺从,在那种“所有同事都被洗脑”的环境下,王晨一个人很难坚持自我,只能显得“事儿多”“不合群”,而且他需要这份工作,无力再承担求职付出的时间成本。

不少年轻人都是在集体情绪和经济压力下,放弃了尊严和独立思考能力,从屈从到习以为常,渐渐成为奇葩企业文化的践行者。

一位知乎网友爆料,一家位于北京通州马驹桥,销售自酿啤酒机器的公司,为了把公司企业文化搞出特色,凝聚员工人心,规定每天早上9点到9点半是公司团队建立感情的特殊时间,具体形式是员工排队接受老板的依次亲吻。

这难免让人想起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桥段,而公司一多半是女员工,很多人一开始不好意思,但在那种奇怪的集体仪式氛围下,很多人如羔羊一般,沉默地站在队伍里。

第三类遭遇小厂奇葩文化的年轻人,则如鱼得水。他们通常具有强烈的表演型人格,顺应面试官,入职以后则会继续顺应领导,从被奴役到奴役他人,是他们从小便谙熟的权力路径。

今年年初,一则视频火爆全网:黑龙江某高校,查寝学姐们个个西装笔挺,开场那位用古惑仔式的腔调,对学妹们如是训话:“以后看清我们六个的脸,我们来了就是查寝了,看清工牌,除了我们六个谁管你们都不好使,明白了吗?”此时另一名黑衣女生帮腔:“我介绍一下,这是咱生活女工部部长张美玉,来,叫学姐!”于是学妹齐呼学姐。

当张美玉们从学校毕业,进入职场,好戏可想而知。

晓君就是这样的戏精,毕业后她找工作磕磕绊绊,发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最后误打误撞终于得到一家外贸公司的面试机会。

晓君极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刚开始面试时,她会迅速试探,摸清面试官的喜好,然后机灵浮夸地回答问题。当面试官问她是不是个有野心的人,晓君连忙点头,搬出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之类经典语录,再将落点拉回地面,称自己是个脚踏实地,一切听领导指挥,愿为公司无限奋斗的人。

面试官仿佛看到一个年轻时的自己,对驾驭权力的天分,与晓君彼此心照不宣。

2

其实无论公司大小,追溯奇葩企业文化的历史根源,都至少能追溯到我们的秦朝和中世纪的欧洲,皇帝是老板,大臣是高管,本质上一切不过是权力和欲望作祟。 

比如说罗马克劳狄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尼禄,他上位拥有权力以后,就沉弱于享乐和狂欢之中,因为他痴迷于戏剧,甚至要在舞台上表演真实的流血和杀戮,让民众为他的爱好付出生命。

历史上的另一位奇葩皇帝,英格兰女王、法国皇后玛丽一世又因暴行人称为“血腥玛丽”,是公认的史上暴君之一,为了试图将英国国教再次转变为罗马天主教,她残忍烧死了300多名新教徒。

1290年,英王“长腿”爱德华一世,原本欠了犹太人大笔债务,直接索性下令将全部犹太人全部驱除,并将他们的财产据为己有,不仅脱离了欠债者的身份,还得到了一大笔钱。

小公司相比大公司,因缺乏权力制衡与监管,所以土皇帝更好做些。另外,当下流行的某些奇葩企业文化,也能在过去的部落宗教中寻出踪迹。

历史上,在中亚地区曾有一个自称“雅利安”的游牧部落集团,雅利安人统治方法的核心,就是“强调自己的神性”,要突出统治者的神性,维系一定的种姓分工,就是建立起特有的宗教制度。

为了让大众更盲从于宗教体系,管理者会向民众不停地灌输“下等人”理念:“你们不要以为,山的那边来的只是一群白精灵而已,他们是梵天大神的首级变的,生来就是为了传达神谕,统治你们这些下等人的。”

中国历来没有全民性的宗教,于是在某种意义上,企业文化成为一种更无认同障碍的当代职场宗教,供打工人信奉。

如何让员工听从本职工作之外的无理命令?公司文化成为教义。

于是,负责洗脑的人从部落首领变成老板,被洗脑的从部落成员变成员工,在以公司文化为由的强制管控下,多数人都被培养成了温顺的羊,即使遇到品性恶劣的领导或变态制度,也无力反抗。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描述了监狱制度是如何建立的,以及它如何成为一个全社会的纪律制度。他认为监狱采用的规训方法,同样适用于学校、工厂和军队。

在这种体制下,通过分类、锻炼和监测,个人被培养为一个装置,而建立规则的关键是剥夺自由,当然包括行动自由和思想自由。

3

奇葩公司文化的制定者,学历有高有低,既有“大老粗”,也有985硕博。

前者自身学历低,还要手握文化霸权,于是搞出花花绿绿管理学,各种理论往往逃不开道家、儒家等传统文化根基。

吴童刚毕业时曾遇到一个六十几岁的私营外贸企业董事长,小学文化水平,但出口成章,吴童刚来的面试的时候,老板对道教等传统文化信手拈来,把公司夸得天花乱坠。吴童入职后发现公司并没那么好,觉得自己“被老板忽悠了”。他认为领导之所以那么多理论,还是因为内心缺乏自信。

另一类领导,站在公司的学历制高点,他们似乎自认为高员工一等,于是内心不免萌生类似“法西斯主义”的小火苗,对那些在他眼里有又懒又笨又耍心机的员工进行高压管理。

但是,与直面派对谈的几位小企业主有不同意见。

他们对网络上对小公司老板的过分妖魔化嗤之以鼻,认为那是打工人单方面的情绪宣泄,部分内容甚至可以归为虚构和诬陷。

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70后创业者对直面派表示:“媒体报道的都是明星公司,什么一个清北人带一群清北人加油干的暴富故事。同学聚会,我是个失败者的角色,但失败者占大多数,你知道我员工的平均学历吗?不是唯学历论,而是从宏观角度看,这个档次的人才就不可能用谷歌的企业文化管理,否则就什么都别干了。”

还有一位名校毕业的老板所创建的公司,专业性质和工作内容注定了他的主力员工均以“学渣”为主。他告诉直面派,一切都像秀才遇到兵,在进入该领域之前,他从没和这个素质的群体深入打过交道,“我倒是想搞点奇葩制度洗他们的脑,

其实最终一切都要靠钱激励,钱是唯一管用的企业文化。

还有不少小企业管理者在对员工上班划水大倒苦水。邱瑞早期在小剧场演出的时候,也说过另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主题即程序员在公司如何划水摸鱼的经验谈,那些对抗老板的办法,同样得到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

注:文中吴超、李爽、王晨、晓君、吴童皆为化名。

本文系作者 字母榜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