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连线Insight,作者丨韩滢,编辑丨李信
教育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一千万,达到历史新高。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互联网大厂们今年校招的规模和人数都达到了历史之最,但相比于整体毕业生大军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4.2%,相比之下,3月份这个数字为13.6%,失业率增长了6%。
毫无疑问,随着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应届生就业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不少人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难题。
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985院校毕业的研究生白鹭表示,学业和找工作带来的压力让她患上重度抑郁症,不得不接受治疗,正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国外留学归来的郭佳佳则对未来充满了焦虑和失望。
王小利则洒脱得认为,“家里蹲”的另一种说法是自由自在地生活。
当“躺平”“家里蹲”“反内卷”等词语频繁地出现在社交平台上,意味着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一直以来,对于这些现象的讨论都在继续。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发文表示,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表示,“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则直言,“社会需要你的时候,你应该放下自我”。
而当下的年轻人,有属于自己的想法。
面对“家里蹲”的现状,他们有的人乐观面对,有的人是破罐破摔,但共同点是“拒绝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以下是几位毕业生的待业经历,内容经连线Insight编辑整理。
1、985研究生毕业,我一边治疗抑郁症,一边“家里蹲”
白露,2021年毕业,毕业于某985院校
因为抑郁症和工作压力,今年6月毕业后我便开始了“家里蹲”的生活。
我从小生活在高考大省山东,高考考入了本地的一所双非一本大学。
众所周知,在全国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双非大学毕业之后一定是找不到好工作的,别说出省,走出我所在的城市都很困难。
因此,为了毕业找到好工作,我拼尽全力去考一所985院校的研究生。幸运的是,最终我考上了,不过是以倒数的成绩进去的。也是因为入学成绩的原因,研一我并没有得到奖学金。当时,我整个人的心里压力已经很大了,有些抑郁症的倾向。一方面,我一直是别人眼中很要强的孩子;另一方面,985院校学生水平也确实很优秀。
三年的研究生生涯,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和海洋生物打交道,没有时间和外界接触。但令我头疼的是,我的实验做得并不顺利,三年我一直都在积极争取奖学金,为家里减轻压力,可终究事与愿违。
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我一遍遍推翻课题,积累数据,在我还在试验阶段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已经开始写毕业论文了,巨大的差距让我再度陷入自我怀疑中。
也是在那时候,我的抑郁症病情更加严重了。长时间不和外界接触,我好像对整个世界失去了兴趣。
但想想之前的考研经历,我并不甘心。刚毕业时我没有直接选择在家里躺平,而是在努力尝试找工作。
那时候,我只知道自己厌倦了三年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想要和人多打打交道。但我忽略的一点是,找工作和学习不一样,不止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而这三年,我的实习经验几乎为零。
几经辗转后,我先去了一家公关公司,干了两个月。但由于本身专业的不对口,起初我对这份工作并不擅长。再加上公司领导很不友好,经常PUA我。我自己也发现,一下子进入到比较开放的工作氛围中,虽然我喜欢,但我驾驭不了。所以两个月后,我就辞职了。
辞职后,我也在看其他机会,但始终不尽人意。平台上给我发offer的公司都是类似于养殖场的流水线工作,但我实在厌倦了这种机械性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失败,再加上没有满意的offer,对本就神经绷紧的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我变成了一个更加矛盾的个体,我开始害怕工作,抑郁症也更加严重,已经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了。
当“985研究生”“待业”“抑郁症”的标签围绕我时,我把自己陷入到了封闭的环境中。我不愿意和父母、朋友交流;我失去目标,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令我感动的是,父母并没有给我施加压力,他们在等我慢慢变好。
虽然现在结果很糟,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经历我都不后悔。从双非到985,从毕业到找工作,我现在正在积极地接受心理治疗,我想等我和自己“和解”了,我也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寻找新的自己了。
2、社恐的我,不敢出去工作
吴纬,2019年毕业,毕业于某大专院校
2019年毕业的我,已经“家里蹲”三年了。
“社会险恶,先躺为敬”,就是我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我都是别人眼中的“小透明”。样貌不出众,性格不讨喜,没什么好朋友,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我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大三同学们都在学校的安排下实习,但我内心很抗拒,就没有参加实习。那时候,我们的实习单位是北上广这些城市的大酒店,我害怕自己因为身材不好穿不下酒店工作服,害怕工作上的事情处理不好被领导骂。
总的来说,胆小、自卑、懒惰是我的致命伤。没有参加实习,也导致我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索性就破罐子破摔,直接家里蹲到大学毕业。
毕业之后,看到同学们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而我却一事无成。唯一能让我获得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打游戏。枪法准,身法快,我在不知不觉中玩了两个月的游戏,慢慢地陷入无聊的情绪之中。与此同时,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导致我的眼睛遇到强光就很难受,所以我也放弃了唯一让我“自豪”的事。
父母看到我这个样子,挺为我担心的,但他们依旧是鼓励式教育,告诉我不用找太好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但我却觉得养活自己都是很难的一件事,只要不想上班一切都是问题。一个人背井离乡是问题,一个人自己吃饭是问题,一个人自己生活也是问题……
而且,我没有在同龄人有竞争力的学历,也没有过硬的技能,即便是做客服接电话我都被劝退过。除此之外,我还尝试过门槛不高的文员工作。可没想到,面试官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会不会做饭,并表示他们的文员是后勤保障工作,和保姆没什么区别。
一次次的失败过后,让我本身就很“社恐”的心理变得更加不自信。为数不多的朋友也都因为忙于工作,很少交流了。每当我鼓起勇气想工作时,现实总是给我无情地来一拳。就像是在时刻提醒我,“我是个废物”。
现在,当听到别人提到工作、面试的东西时,我的想法只有一个,就是逃离。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战胜内心的恐惧,没有一技之长的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或许胆小、懒惰都是我家里蹲的“原罪”吧。
等待着,挣扎着,我已经不自觉地走进了“家里蹲”的漩涡中。
3、拒绝父母安排,对找工作感到迷茫,留学后只能“家里蹲”
郭佳佳,2021年毕业,毕业于某世界排名前50的院校
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去英国留学了。
本科毕业后,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远离束缚我22年的原生家庭。我出生在一个家境还算优越的环境,父亲在民航行业工作,母亲也在体制内工作。再加上我是家里的小女儿,体面和安稳就是父母对我最大的期盼。
但看似和睦的家庭生活,却积攒了我和父母的原生矛盾。高考时,我的分数本可以去一个很好的航天大学,可是父亲的坚持让我报考了某民航类大学,虽然在行业内很有名,但只是一个二本院校。
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让我大学四年的生活更加迷茫和不自信。我的生活似乎在上大学那一刻被按下了暂停键,很久找不见高中那个为了班级第一拼命努力的自己了。
直到大三下学期,我决定毕业之后出国留学,离家里越远越好。本以为换个环境我的心态和情绪会调整很多,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我的计划。
由于疫情,我虽然在英国,但也只能足不出户,在公寓里上网课,事实上并没有太多在国外留学的体验感,只是逃离了父母的“控制”。再加上我本身的性格有些内向,不太愿意和人接触,在国外我基本上是独来独往。
今年三月份,研究生一年学制结束了。国外因为疫情实习经历几乎为零,也没什么合适的工作机会,我不得不回国参加秋招,回到父母身边。
原本我想着读完研究生,我就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是事实证明我错了。由于我没有工作经验,我现在处于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的阶段。在招聘软件上,我海投了几百份简历。但最终,我能看得上,并且对方愿意给我发offer的公司至今还没出现。
更难过的是,父母的观念并没有改变。二十几年来,他们从来不会问我真正想要什么,只是按着他们觉得对的方式给我安排一切。与此同时,他们仍坚持想依靠“关系”,把我安排到航空公司上班,但他们不知道,我是真的不喜欢。
一面是想到其他城市寻找自己喜欢工作的我,一面是想要为我安排好稳定的一切的父母,毫无疑问,我和父母的矛盾也在“家里蹲”的期间升级了。
每天我都陷入与自己、与父母,甚至与整个世界抗衡的状态中。孤军奋战的我把他们都当成了假想敌,只想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自力更生,换一个城市生活。
但事情终究没有按我想象的样子发展。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招聘软件每天也连响都不响一下,什么时候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是个未知数。
4、如果能做个健身博主,“家里蹲”就不是贬义词
王小利,2020年毕业,毕业于某二本院校
不得不说,不上班真的很快乐。在家没有压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但这句话的前提是,找到适合自己“家里蹲”,并能挣钱的方式。
在很多人眼中,我一直是个“不学无术”的小孩。上学时调皮捣蛋,毕业了还不好好找工作。但其实我心里知道,我根本不适合在外面给别人打工。
高中我读的是老家的警校,算是提前进入了“小社会”,在警校的日子里我下定决心要去当兵。警校毕业后,我念了大学,中途选择去部队开启两年的军旅生涯。
或许是因为过早地经历了所谓的社会,又让我很怀念上学的日子,所以我原本打算在部队待满16年,等到退伍安排工作。但临时起意,我决定退伍复学,把剩下的书念完。几经辗转后,我最终回到了校园。
但其实我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退伍复学后,不能一下子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当周围的00后同学围绕着我时,我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迫感,毕竟我比他们年长五六岁,还是有代沟的。
去年毕业之后,我经历了一段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当时手里拿的退伍费已经让我花得差不多,手上没有其他积蓄的我只能伸手向父母要钱,虽然家里条件还可以,但是内心也是非常过意不去的。为了让自己不花钱,我将近一个月没有出门,在家维持“饿不死”的状态,那时候从房间走到客厅,就是我最大的活动量了。
这一个月,我一直在和自己作斗争,可以说是“内耗”十分严重。做事没有效率,也没有精神,曾经的八块腹肌也变成了一块肥肉。
尽管我尝试用互联网赚钱,比如配音、直播,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当时,我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稀烂”。
一个月后,可能是身上“爱折腾”的基因在作祟,我在朋友的帮助和劝说下决定拯救自己。我冷静地思考了自身的优劣势,发现自己有一项还算拿的出手的东西——运动健身。在部队的两年生活里,每天三公里,让我的身体素质已经过硬,而且运动对我来说也是个放松的事情,我便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健身运动的视频。
而且,疫情之后大家对居家健身的重视度明显提高了不少,我的视频很快得到了一些人的欢迎,这样我有了些许成就感。我开始调整状态,每天固定时间起床、运动、拍视频、剪视频,长此以往坚持了一段时间。不仅是我的状态明显变好,视频做得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调整状态后,我也感受到在“家里蹲”的幸福感,不用自己做饭,自由支配时间。虽然现在还没有到变现的阶段,但我相信坚持下去,总会有好结果的。
目前,我还没有出去工作的想法,我打算专心做短视频,将来做一个健身博主。更重要的是,一年的“家里蹲”生活让我很难再出社会找工作了,心里还是会抗拒和不适应。所以,现在我除了“家里蹲”,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我相信,如果能自律的生活,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那“家里蹲”就不是贬义词,而意味着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白鹭、吴纬、郭佳佳、王小利均为化名。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