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钱寻找爱情,靠谱吗?|钛度热评

最近,几元钱的脱单盲盒在年轻群体中意外走红。

在不少app和小程序中,用户注册个人基本信息后,只需购买几元钱的盲盒就能获得陌生异性的信息和联络方式,如果拆出不来电的异性也可以直接放弃联系。

拆盲盒的惊喜感和当代都市青年的脱单需求发生了激烈碰撞,脱单盲盒也成为获取爱情的一种巧妙途径。

脱单盲盒生意究竟赚钱吗?在盲盒脱单的刺激下,用户在收获爱情的同时,也可能付出更多未知的代价,例如脱单失败、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陷入“杀猪盘”等陷阱中。脱单盲盒到底是不是一个伪需求?

本期《钛度热评》栏目由「钛媒体」和「子弹财经」联合选题,特邀资深媒体人一起就话题“一元钱寻找爱情,靠谱吗?”进行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观点集锦。

子弹财经高级编辑李丽:

从目前来看,这种“脱单盲盒”更多是一种噱头,类似于网络漂流瓶,个人信息的缺乏以及无法确保真实性,很难开出用户喜欢的类型。

无法对用户提前进行分类和精准推送,这是脱单盲盒的缺点,但也是优势所在。可把它看作随机性非常强的交友新模式,可以图一乐,还不到可以“脱单”的程度。

但是换一种角度来说,作为商家可使用其作为引流新方式,比如做相亲的平台,可以用一块钱的“脱单盲盒”吸引来客户,后期再慢慢转化。不过,这里面可能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商家也要谨慎。

商业数据派编辑文斌:

这是我亲自尝试过的,在夜市地摊里,2元钱一个小纸条,但拿到的信息加不上好友,后来有同样尝试过的朋友说,这种地摊是个噱头,许多纸条都是摊主自己编的。

后来这种模式还出了一些小程序,通过小程序每个人都可以云摆摊,但是通过小程序摆摊是要收费的,十多块钱。摆摊的人把小程序分享到朋友圈,别人拿取信息3块钱一个,平台还要抽成,我试过之后,拿到的信息能搜索到人,但根本加不上…

整体来看,方式挺有意思的,但并不新鲜,还是信息二手贩子的套路。与其把它当做是一个商业模式,不如说是一种行为艺术。

因为很多年轻人参与这个事情的目的可能不是交友,而只是单纯的猎奇,觉得有意思,或者排遣一下单身的情绪,并不会把它当真。

如果非要把它看做商业模式的话,那么信息真实性和个人信息保护应该是它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国单身交友的市场一直都是很大的,也由此延伸出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现在街头巷尾经常能看到有人发传单,贴广告,上面就是各种单身交友社群,我加过成都的一个社群,我加进去的时候这个群已经有200多人,编号已经到了129号了。

此外还有许多人通过共享文档收集信息,这个就类似广告牌,或者公示板,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信息公布上去。

相对交友盲盒而言,这种本地社群的模式显然更加具有确定性,个人信息选择性的公布也更有利于保护,这个可能才是真实的交友需求。

元一资本安吉拉:

“1块钱买不了上当买不了吃亏”脱单盲盒用户花了1块钱的预期未必是为了脱单,也就图个乐。

花个1元钱,交个新朋友,感觉不靠谱可以直接拉黑。不用像相亲那样,顾及谁谁谁的面子,至少也比某些擦边球YP神器的目的单纯地多。解救不少资深社恐青年。

不过,脱单盲盒确实会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面对这样的新生事物,玩家多留心,商家要诚心。

未来,随着“脱单盲盒”线上线下业务的同步进行,也许小小的创意会改变当前互联网相亲的逻辑,当然也需要有关部门对其信息管理和经营行为进行监管。

黑马公社祖恒:

盲盒脱单就是赤裸裸地割韭菜,通过吸引用户进来,但是这种不确定性的交友就意味着成功配对的概率微乎其微。想提高配对率怎么办?那就购买店家服务,店家通过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提高配对率,这本质上就是传统的婚恋市场”盲盒化“。想通过”盲盒脱单“交友?但在店家眼里,你或许只是一颗韭菜,还是一颗已经到了通过”盲盒“交友的地步的韭菜。所谓的交友需求,只是成为店家收割你的工具罢了。

地产情报站主编陈欢:

付费版漂流瓶,低配版百合网,随机版婚姻介绍所。
你以为1块钱能行大运抽个天选之子,其实这个概率还不如花2块钱买注双色球。更何况,1块钱只是诱饵,商家真正想要的是拉你花几万块当会员,私人定制另一半。这其中不仅有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你怎么知道商家“定制”给你的另一半,不是个托儿……

野马财经副总编辑缪凌云:

从盲盒交友的基本功能来看:

无论是线上抽取还是在街头、酒吧、咖啡厅、大学等场景的线下抽取,其本质还是属于流行已久的陌生人交友范畴之类。并且,与传统以APP为主的陌生人交友不同,该形式成本更低、场景更加分散随机,会导致监管、管理上难度的增加,进而会放大陌生人交友的弊端。

一是信息的真实性,无论是商家编造信息吸引用户,还是别有用心者编造信息筛选目标人群的可能性都无法避免。

二是信息的保密性,对使用者(消费者)来说,如果使用该类平台信息泄漏难以避免,除了阅读相关信息授权协议之外,更应该注意自我保护,有条件地筛选披露信息。

从盈利模式来看:

最基本的是付费查看资料,这一手法与付费漂流瓶、付费匹配等既有模式并没有区别,只不过包装了“盲盒”的噱头,增加新鲜感,再加上收费并不高,在短时间内能够吸引一些好奇之人。

其次是通过新奇的模式,将用户吸引过来形成流量,然后进行后续商业转化。

但这两种模式,客户留存都很重要,想要能够持续,信息真实性(用户体验)、信息保密性(用户安全)依旧是个问题。

从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来看:

其一信息倒卖不必追叙;其二因管理不善,成为被不法分子利用的灰色地带,平台运营者若不能及时处置,甚至有意包庇也可能受到牵连(如被认定为帮助犯);其三如存在编制虚假信息的现象,虽然向单个用户提供,因数额特别小,不会触碰到诈骗相关门槛,但如果将一定数量的信息打包向其它合作方“出售”,或者总体获利较大时,那么这一过程,除了信息泄露外,亦有可能存在涉嫌诈骗的问题。

村事话务人创始人张震宇:

脱单盲盒不是多么新鲜的东西,其内核就是漂流瓶的复刻,又起了个足够新潮又吸引人的名字!实质上就是一场游戏!

单从形式上看,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好奇心,但实际能不能承载社交和婚恋的实际需求,暂时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发展到最后可能真的就成“男/女朋友是抽奖抽的”!又是一场娱乐至死的闹剧,只是肥了一部分钻空子的人。背后隐藏的风险没人能预估!

再看这个游戏只是一部分人缓解焦虑的安慰剂,社交有社交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信任感才是基础,而一场廉价的游戏只是满足部分人的幻想与欲望而已,到底能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不能说没有,但是概率不会比网络游戏更高!

从道德法律层面看,无非又是在物化和外化友情观和爱情观,往往在社交与交际的实际过程中并无帮助,根本无法缓解焦虑!游戏的形式又像吸毒一样会让人产生一定迷幻与依赖,当谜底揭晓时也就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更何况可能会有人利用这种方式干起违法的勾当!这里面的风险不得不深思。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

脱单盲盒不算啥创新,利用的是当下年轻人脱单焦虑、猎奇心理而衍生的生意,本质上和付费漂流瓶,甚至是和电商一元包邮都是类似的,企业不是通过差价赚钱(售卖虚假信息直接骗钱的情况除外),而是作为一种噱头,作为一个流量工具,先把用户卷进来,后续再想办法收割用户。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脱单盲盒把用户引进来,再通过一对一婚恋服务或者咨询顾问服务等实现商业变现,最终盈利是其目的。但考虑到盲盒的配对成功率,实际上很可能是无法长期持续的商业模式,风口过后又留下一地鸡毛。

脱单盲盒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滥用,带来潜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后,对于参与到脱单盲盒中的企业或个人都应该更加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年轻人一方面想脱单,另一方面碍于生活圈子窄,工作忙,通过脱单盲盒就成了新的选择之一,但也应该认识到脱单盲盒更多地是一个噱头,对信息的真实性都很难辨别,最终脱单成功的可能性不可能高。真想脱单,与其脱单盲盒,还不如周末多参加免费的面对面的相亲活动。如果面对面的都不想参加,非得指望脱单盲盒,要么目的不纯,要么活该被割韭菜。

泓锦观察主笔吴泓锦:

对于脱单盲盒这件事情,我们的看法是:很看好!很担心!有出路!

很看好的是它巨大的需求——一方面中国年轻人的脱单需求一直居高不下,线下部分无论是传统的红娘还是父母亲友都满足不了大部分人的需求,而线上所谓的婚姻交友平台很多陷入到套路和“猎杀”,使得很多人耗费巨资却一无所获甚至人财两空而望而却步。因此,基于信任基础上推出好玩的“脱单”盲盒瞬间爆火也就顺理成章了。

为什么又很担心呢?因为脱单不是一时爽的事情,是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辈子的事情,因为盲盒而这样有脱单需求会瞬间“爆单”,但一定会吸引合法的不合法的打着“脱单盲盒”口号披上这一层外衣来寻找“猎物”的独狼甚至群狼,如果没有防火墙制度设计和特定防御措施,不仅你的私密信息被各种套卖,而且“脱单盲盒”里出来的很有可能是现代“潘金莲”或者“翟欣欣”!

有出路是因为“盲盒”带来各种惊喜和刺激,有可能在满足用户社交需求同时,带来特定工作同好乃至人生伴侣需求,这一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它如果在确保安全基础上,结合都市人喜欢的快闪和特定时代主题营销,如果还能绑定时代主角人物和主流品牌和平台形成深度和系列联动,将很可能成为一种时代现象和风潮。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

说实在,看到所谓的脱单盲盒,实际上就是一种新型的社交手段,借助盲盒这种带有一定神秘性的特点的产品来实现一种社交的噱头。

首先,我们看到所谓的脱单盲盒,实际上就是将单身男女的一些信息放在盲盒之中,对于大家来说不知道自己拆出来的会是什么样,到底是心仪的心上人还是完全不靠谱的东西,实际上是不明确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脱单盲盒就成为了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东西,所以才让大家感觉有一种乐此不疲的感觉。
其次,这种所谓的脱单盲盒和不少社交平台弄的一些脱单游戏的玩法基本是一致的,就是借助这种信息不对称所带的神秘性,增加大家的一种情感,或者说荷尔蒙的分泌来,最终实现一定的吸引用户的目的,我们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吸引用户的玩法而已。

第三,对于这种所谓的脱单盲盒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风险就在于脱单盲盒到底有没有信息泄露的可能性,而且这些所谓脱单盲盒里面的信息到底是主动提供的还是说是被人泄露出来的,这可能才是最大的问题。

互联网观察家牛金鹏:

最近很多年轻人都玩起了脱单盲盒,他的市场潜力还是在的,并且也很吸引人,但盲盒信息的真假很难分辨。

首先,脱单社交虽是刚需,但脱单盲盒很危险!现代人节奏过的都非常快,需要更多新鲜有趣的新玩法,而且很多人想谈情说爱、结婚,但是又接触不到更多的异性朋友,并且由于我国目前的特殊情况以及涉及到经济、工作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根据央视财经报道称,“中国单身人数已经超过2亿人”,这是多么庞大的数据支持!而且婚恋社交市场一直都存在并且很旺盛。脱单盲盒虽然属于现成的资源集合,可以立马就得到线索。但资源的真假尚不能保证,而且涉及用户私密敏感信息过多。难免会被当成韭菜被割也说不定。

另外,脱单盲盒属于短期投资效益,长远看不现实。其实不管是做婚恋社群还是做线下婚介所,这个生意只要你做的好,可以持续长达十几年甚至会更久。而且婚恋介绍项目时间越久、口碑传播就会越好,用户也会越多。但是付费脱单盲盒社交在线上的生命周期是极短的。用户的好奇新会慢慢减少,一旦用户丑的次数多了,难免会失去兴趣。而且无论是信息的真实性、服务专业性、品牌持久性,都是无法和其他持久的品牌比拟的。真正想脱单的早就通过各种身边渠道进行联系,而且还靠谱真实。其次就是线上的项目会被封杀、链接会被屏蔽,毕竟涉及了很多敏感信息,并且线上盲盒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信息的泄露和虚假。短期玩玩还行,时间久了我觉得还是算了。

零壹增长创始人罗超林:

聊聊对“脱单盲盒生意”的认知:
三个关键词,脱单+盲盒+生意。脱单,用户很明确了,有脱单需求的(以及伪脱单需求,甚至交友需求,直至性需求)。盲盒,营销手段罢了,人为制造惊喜、刺激、猎奇、未知、欲望、锦鲤等各种欲望情绪,这点很扎用户心理,同样也把更多用户阻挡在外(能看透盲盒一词玩法的用户,也不少,或许更多)。生意,基本上都是不持久的,以短平快来大钱为主。我们看到过哪个做得好的企业,把自己的事情称之为生意吗?都是事业的。说白了,这就是短期解决小部分用户的特定需求,进而带来的特定功能或服务,时间久了也就见怪不怪,不需要或者有别的替代品了。
“盲盒脱单生意”有价值吗?有。用户社交需求是自古以来都有的,特别是未知的社交需求,但这样的需求不会持续。所以不适合做成核心产品服务,或主营产品服务。结合其短暂需求的特征,如设计成围绕主营产品服务的快闪功能、或者产品服务促销手段的创新,限时推出进而引爆市场,最终出圈带来热搜或超话,反而是一次不错的营销事件、引流销售策略。

做+脱单盲盒设计,不做脱单盲盒+。

脱单盲盒这事,玩玩就好,认真你就输了。(更不用说各种潜在违规、擦边球、信息套用等情况)

电商钩沉主理人井寻:

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有一个最核心的原因——懒。

这个社群只是一个典型性代表。实际上,或许是因为工作太忙,或许是因为享受单身的自由,很多人都处于一种“想谈恋爱”又“懒得去谈”的波粒二象性中。

然而,在手机的社交软件中,他们积极滑动、翻阅着每一个人物,和少数Match的人物大多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成了“日抛社交”,添加了微信好友的,大部分也成为了沉默的“列表好友”。在满足一部分社交欲望后,像是完成了窥探外界的任务,蜷缩回自身的壳中,密不透风。

有时候,敲开这些单身外壳的密钥,来自于外力。长辈的压力、社会的共识、周遭的环境,都成为适婚年龄男女的紧箍咒。相亲也好,介绍也罢,亦步亦趋地按照大众惯有经验往前走,能跳脱出去和自己和解的,始终还是少数。

行业观察者克里:

随着人们的社交圈子越来越窄,距离越来越远,做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陌生生意,远比打工赚得多且更易做到。对于“脱单盲盒”,也可以做一个区别于大众版1元/个的差异化盲盒,这种“脱单盲盒”质量更优,且有一定的门槛。

《钛度热评》是由钛媒体推出的热点事件观察栏目,主要邀请对不同行业发展、不同商业模式有着独到见解、深度观察的媒体人和行业从业者,通过多角度解读全面展示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如果你关心最新趋势、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想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交流观点,欢迎添加《钛度热评》社群小助手微信:taiduzhushou,加入《钛度热评》社群,跟我们一起打造一个思考者的社群,让有价值的思考被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