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本质是流动性,没有流动就没有经济本身。在经历几十年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的底层发展逻辑正在发生改变。在机器替人、技术替人的趋势到来之时,企业家们纷纷转向,从而重塑了经济增长模式,依旧保持了中国商品低廉的价格优势。
在此之时,“专精特新”技术受到了一致赞同。如何将“专精特新”注入实体企业,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方向。在失业与技术进步的话题中,林宁先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真正的商业运作是生存的王道,要让创造价值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并在国家认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互换当中实现商品流通和市场竞争,这是当下尤为关键的事情。”
除此之外,林宁先生还对新能源、反垄断、对外开放等话题分别作出了精彩阐述。
以下为林宁的致辞实录,经钛媒体编辑整理:
大家好,我是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的林宁。感谢主办方钛媒体的邀请,很荣幸参加2021 T-EDGE 全球创新大会的交流。
众所周知,经济的本质是流动性,没有流动性就没有经济。我们整个社会文明的演化其实都在运作商业的流动性,只要存在某种交换和流动 ,他就是商业的一种形态。当我们真正进入商业与金融并存的循环时,整个金融的系统就如同商业的骨骼或者血脉,会支撑起我们的商业,并让所有的价值和价格发生交换和流动,所以金融系统对现代经济社会很重要。
本次大会以“新逻辑”为主题,开宗明义地指出:2021年,在经历几十年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迅速而猛烈的变化,中国的政策方向,正在从过去追求速度和规模,向着更加关注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坚定调整,并会对各种产业和资本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什么是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呢?我个人认为,经济的底层逻辑就是经济发展最基本、最原始的流动性原因。所以,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社会原因,过度激励或约束流动性,都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形式和内容发生根本调整和变化。
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自古以来的生存无非是吃喝玩乐和劳动,没有什么更多事,就算世界到了末日,中国的老百姓同样有人能找到生存方向。其中的底层逻辑就是人多劳动力不值钱,可以靠劳动力便宜带来的流动性维持低成本生存和发展。
为什么现在这个逻辑行不通了?是因为被过往的市场经济逻辑洗脑后,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发生了变化,每个国人都觉得自己很值钱,纷纷离开实体经济想挣空穴来风的更多钱,导致实体经济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挣钱越来越难。
如今中国的大环境变了,光靠旧有的圈钱方式越来越行不通,搞不好还会被抓起来。只能将经济的底层逻辑换回来,人的成本高去人,事的成本高去事,目的就是要降成本。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用新技术来替代人。因为对大多数实体企业来说,成本低产品才好卖,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道理。所以,中国经济底层逻辑的核心点就是,成本要永远比别人低。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政治经济挑战大环境,倒逼中国经济今天的底层逻辑既要成本低,还要高质量,才有可能突破重围走出去。于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高质量发展方针应需而生,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经济的底层逻辑。
很多人至今对中美关系紧张的长期性、严峻性、残酷性思想准备不足,其实中美关系紧张的性质并不仅仅是贸易战、科技战、生物战、气象战、金融战、粮食战这么简单,美国正在发动的是一场丧心病狂、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亡我中国之战。除非中国人民甘为人奴,其它所有善良的期许都是自欺欺人。所以,无论美国现在怎么说或怎么做,充其量是扮像红脸或者白脸的把戏而已,对此国人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活水需要可持续流动,唯一不二的选择就是依靠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大无畏精神,将专精特新的技术结晶注入行行业业实体企业,不断打磨,不断升级,不断更新,通过低成本发展要求下的高质高产高效率技术路径,冲出封锁,走向世界。
经济底层逻辑的变化已然迅速转化为市场层面的影响,过去强势的地产、金融、教育以及大数据平台开始发生剧烈震荡,而自主科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等赛道反受利好,专精特新细分龙头和中小企业得到了政策极大关注。所有这些变化的长期影响,将是一系列平衡被打破和再塑造的过程。
比如与新技术关联的一体化工厂。制造业引进了工业数据和ERP管理信息联动运维的生产线一体化管理软件,使得产业链上每家生产企业的用工人数都可能大量裁减。对于企业可以省去大量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效率,迅速提升企业的获客能力和产品竞争力,这便是中国典型的新时代底层逻辑实施路径之一。
但是,打破传统平衡随之而来的代价便是大批的工人要失业。虽然企业的经济上去了,但国家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真正的商业运作是我们生存的王道。要让创造价值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并在国家认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互换当中,实现商品流通和市场竞争,这在当下尤为关键。
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都试图让自己或者自己周边的一切发展越来越好。在这种不断发展的增值过程中,一些东西增值了,而另有些东西势必贬值。所以,要用更大的格局去看待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变化。增值和贬值有时候往往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还会取决于整个环境的需求或对一些应急事件的应变机缘。所以不能单纯的以增值或者贬值来恒定或者评判什么,更不要拿这样的标准作为创造财富价值的评定。
中国有好多东西靠进口。一体化工厂使中国变得不可能只依赖一两个国家的供应链配套就能支撑其发展,很多零部件必须通过全球的产业协作互相弥补。因此,中国必须在全球产业链矩阵中占有可以出口的高地。只有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认可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价值,中国的人民币才会真正有价值的存在。如果我们的货币没有产能支撑,在国际上也没有需求地位,这种货币就只是数字而已。所以,工业一体化导致了中国企业的市场范围和行为必须全球化。只有这么做,才有可能保证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未来一直趋势向上;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才会由低端向高端可持续发展。否则,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未来很有可能会与世界脱轨,这绝对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尽快有一种能被全世界广泛关注并认可的商品主动出口。核心点是,如果中国要在发展中创新未来,我们一定要集举国之力,尽快制造一种可以向全世界大量低价出口并能广泛使用的优质商品,最好是家家可以日常出行的东西。
比如,中国若能生产出类似特斯拉这样性能价格的电动车,而且还能降低成本,高产量出口到全世界,就会给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带来跨越式发展。同时,与中国电动车产业相关联的附属类配套技术也会全面爆发性崛起,其中包括芯片、电池、超导电体和相关材料等,所有这些产品门类跟随支柱型产业的发展也会成为新的经济亮点。
中国现在明显想做电动车或出口电力方面的项目,中国的支柱型产业应该放在电动车上,可以带动附属产业蓬勃发展。所以,中国的产业资金要围绕国家支柱型出口产业的主要产品去投资,或者奔着国家要占据世界主动权的主业去投资;而中国的央国企母基金和政府引导母基金,要支持子基金积极跟随国家队去投资支柱型出口产业的细分附属核心企业。只有这样,中国商品的出口品牌和国际影响力才能大大加强。
现在中国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去垄断,恶性竞争的前提是有一些龙头企业想垄断行业或者垄断资源。中国的生意是最容易形成垄断的,中国新时代底层经济逻辑的出发点,有可能不再允许除了央国企之外的所有私企形成具有垄断性质的大企业。
为什么要去垄断呢?简单的说,这将保护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能够在良性市场结构和秩序的竞争环境中成长,也有利于让产业链末端众多小微企业的市场、技术、人才、资金快速流动起来。试想一下,如果现在要建立汽车产业链和附属产业链,一定是那些大型企业进去接,体外的中小微企业喝不到汤。但是那些大企业的技术不一定就好,因为他们没有技术升级的紧迫感。其状况就像史上把诸子百家都去掉,只剩下一个儒家时,没多久儒家就腐败了一样。如果把诸子百家都留下,有他们天天跟儒家去争鸣,所有的学说都会在进步,因为不进步就会被其它学说给淘汰。新时代的底层逻辑若能把中国变成这样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诸子百家的学说就会互相绽放。
最后还想说的是,中国的国有企业有义务帮助地方政府缓解新时代变革中的就业压力,要把国家的实用技术集中起来,通过国有企业为社会上所有中小微企业和失业劳动者提供新技术启蒙、新技术培训、新技术实习。帮助他们扶上马,送一程,有利于国企和民企间形成互促互进的良好关系。如果把国家有能力的人,和社会上可能会有能力的人放在一起重点发现和培养,即方便国家管理,企业也不会有麻烦。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