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多伦多大学的Steven Mann被认为是“可穿戴计算之父”。Steven Mann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尝试制作能够记录周遭事物的眼镜,只不过之前的设计是一个头盔。随着时间的推进,他的头戴式智能眼镜越来越轻巧。最终,能与电脑和网络相连接的EyeTab问世时间比Google Glass早了13年。
可是从去年谷歌推出Google Glass后,可穿戴设备才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引起众多企业的跟进,目前已有不少公司推出了眼镜、腕表、鞋等各类穿戴计算设备。三星和谷歌都有各自的智能手表开发计划。甚至微软也已经在其R&D实验室中研发智能手表。
可穿戴设备为何会在此时被重视起来,原因是微型处理器、屏显技术、APP等软硬件条件更能够支撑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同时,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可穿戴设备的运行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让可穿戴设备具备了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传输能力,而其也不像过去发明者做的那般笨重,便携性大为增强了。
根据目前各大公司对穿戴设备的研发,实际上把可穿戴设备分了两大类:一类是一种通用性设备,其应用是对智能手机的替代,它可以满足你的多个需求。比如,谷歌的眼镜、苹果的手表,以这两个科技公司的实力,其可穿戴设备一定要代替,至少是部分代替智能手机的功能,让用户“换一种方式看世界”。
另一类可穿戴设备是针对人群某个需求的深入渗透。比如手环,它能让你了解自己的睡眠情况、运动情况并给出建议。又比如鞋子,它能记录你的运动情况,甚至为你导航。它们都只解决了你某一方面的需求,但它能提供的服务更加深入和贴心,它能让用户“更清晰的看清自己和世界”。
可穿戴设备是人与设备链接的最直接方式,其市场需求巨大。正如张小龙所言:
“微信目前已经解决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的通讯问题,未来,我们还希望解决人与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的通讯问题。”
而这无疑会引发一场数字设备的革命。
可以想见,人与设备的连接和沟通可以完全由智能手机完成,将传统设备进行改造,使之能与智能手机连接并传输数据,由APP提供人机交互的软件界面,一系列传统的设备都可以与普通用户实现沟通与交流,而且通过智能手机对数据的手机实现大数据。
目前,这一应用最多的领域就是医疗方面,电子血压计已经实现了与手机APP相连接并能将数据进行储存、比较,并传输给医生。相关厂商通过后台记录,可以产生“大数据”应用。当用户数超过百万,就可以分析性别、年龄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关系;当用户数超过千万,并且有较广的地域范围就可以分析出高血压与地域分布的关系。
医院里的B超仪也仅仅是一个探头连接了一台电脑并成像显示,利用手机完全可以实现B超家用化,并实现与医院医生的线上诊断和互动。在这个领域,如果能实现大数据支撑,未来我们的家用B超仪完全能给用户提供基本的影像观测结论,只用将结论自动Email给医生,医生就能实现诊断了。
在2012年的冬天,北京的雾霾测验装置非常流行,很多人都买来测测自己身边的PM2.5浓度。如果这个检测装置能与相应的手机APP链接,那么全北京或许会多出很多用户自发的检测站,气象站也能借助这些数据得出更多关于PM2.5的信息,将有效促进北京未来三年治理大气环境。
你可以把这些新创意看做可穿戴技术,也可以看做物联网技术,但其本质都是利用传统设备与智能手机的相连,最大限度的提高传统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呈现力,实现人机交互,并形成大数据应用,反馈并支撑可穿戴计算的发展和改进。
【作者微信公众账号:bjwwwlll。微观察,小处入手,一堆杂弹,关注互联网、商业、新闻、历史与文化】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可穿戴设备论坛http://www.znkcd.com
太酷了这个! 整的是未来战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