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扣税有重大好消息!
据央视新闻,1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
会议决定:
- 一是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
- 二是将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
- 三是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
本来,过渡期三年结束后,从2022年1月1日起,年终奖就得并入当年综合所得纳税,国务院上述规定相当于将这一到期日又延后了两年,有利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工薪阶层来说是一大利好。
新京报评论指出,全年一次性奖金不计入当月工资奖金,如同政府发放的“大礼包”,是送给共同创造这一奇迹的所有人的回馈。
经济基本面的良好,让政府有足够底气继续实施个税优惠等税收举措。如此,在激励人心的同时,对推动国内消费市场活力也会取得明显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谁是这项政策的最受惠群体?
按照原先的安排,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但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那么谁是这项政策的最受惠群体?从整体收入方面,可以分三种情况看:
- 一是,当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元及五险一金、附加扣除等后应纳税所得额小于等于0元,并入综合所得税更节税。
- 二是,当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元及五险一金、附加扣除等后应纳税所得额在0至3.6万元之间,任何一种年终奖个税计税方式对其影响一样。举个例子,A同学2021年综合所得5000元/月,2021年3月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3万元。按照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的应纳税额都为1050元。
- 三是,当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元及五险一金、附加扣除等后应纳税所得额大于3.6万元的群体。这一群体年终奖单独申报更节税。
总的来说,年终奖优惠政策延续对中高收入者获利更大。
对于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如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当年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后,可能无需缴税或者仅需缴纳很少税款;而如果将全年一次性奖金采取单独计税方式,反而会产生应纳税款或者增加税负。
年终奖怎么计税,是道选择题
年终奖到底怎么计税,是道选择题,毕竟前后两种计税方式相差可能上万元。
进一步从收入结构来看,根据当年工资收入和年终奖的高低,当年工资高于年终奖的群体按照单独计税方式交税更少。
1、对于工资高于年终奖的人来说:
以一位年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扣除三险一金、6万元起征点、专项附加扣除等后的计税税基)15万元的个人为例,假设他的年终奖为3万元,如果合并计税,这3万元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税为6000元,也就是最终拿到手的年终奖是2.4万元。
上述个人同样的情况,假设单独计税(今年仍可选择的计税方式),这3万元年终奖适用3%的税率,缴纳个税为900元,最终拿到手的年终奖是2.91万元。
因此在上述的案例中,年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的个人,按月单独计税可以少交5100元个税。
2、对于年终奖高于工资的人来说:
B公司小李,2020年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免征额等,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年终奖27万元。如果单独计税,小李年终奖共需缴税52590元,工资缴税900元,合计53490元。如果合并计税,则共需缴纳个税43080元。
对小李来说,两种计税方式取得的年收入相差10410元。
总结一下,单独计税对于工资高于年终奖的员工更友好,合并计税则对于年终奖较多的员工更友好。
专家建议,一般对于年薪低于年终奖的人来说,合并计算或许更有利。特别是有一些平时月收入较低的人,可能6项专项附加扣除都无法足额用到,那么把年终奖并到综合所得里,充分扣除,还能缴税更低。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期一年
此外,国常会还确定了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更是提速明显。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2月24日,共有54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由于这部分群体在市场占比越来越大,因此政策的变化也是税务咨询机构和企业高管十分关心的问题。
此次国常会宣布政策延期,意味着,股权激励仍可以按照单独计税原则,即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扣缴方式类似,全额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整体看单独计税,其适用税率发生跳档的可能性较小。
不过需要注意,全年一次性奖金是将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而股权激励收入是直接将收入额的全额乘以根据年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单独计算纳税。
(钛媒体APP编辑柳大方综合界面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日报、券商中国等)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