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易观分析
作为数字经济领域极具前瞻性的内容,《数字经济全景白皮书》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数字经济进行全方位解读与复盘,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下把握方向,寻找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数字经济全景白皮书》再添新篇章。2021年,新消费依然是资本宠儿,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均创近年新高;但下半年起,行业投融资降温,CVC投资潮起,行业进入整合期。食品、餐饮、个护美妆、酒水饮料领跑。未来,新消费依然是资本关注重点,但投融资将趋于理性,不再一味追踪赛道热点和完全初创的企业,而是更关注企业内在价值和确定性强的企业;品类分化愈加明显,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剧。
2021年新消费行业投融资概况
- 2021年新消费依然是资本宠儿,行业投融资数量及金额创近年新高
2021年,新消费仍然备受追捧,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包括餐饮、食品、酒水饮料、个护美妆、宠物消费、家居百货、数码家电及服装服饰等八大行业新消费融资事件数量共726例,同期全行业融资事件数量共8045例,新消费投融资占比达9.02%,为近年占比最高。
据睿兽分析数据,截止2021Q3,新消费行业获得融资金额已远超2020年全年,同样创造了2017年以来融资金额新高。
- 新消费领域融资事件数量及融资金额均创新高的背后,是新消费对资本的吸引:
在共同富裕、经济内循环、科技引领供给侧改革及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及教育产业踩下急刹车,而消费产业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及消费升级的主方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新消费、新态势、新格局的演进速度;中国正面临的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结构转变,为新消费的涌现提供了底层土壤;移动互联网、短视频、5G技术等的快速迭代,加速了新消费的快速普及及深化;
同时人群迭代、细分升级带来的底层“推力”,力量变迁、生态重组形成的产业“拉力”及数字革命、模式升级构筑的内生“动力”共同构成了三大产业力量,推动中国新消费行业的崛起;
从全球视野来看,随着全球经济中心、消费中心的转移,中国即将成为新的世界级品牌孕育中心,吸引着全球各品牌的目光。
- 下半年新消费投融资降温、回归理性
2021年上半年,新消费投融资一路高歌猛进,成全行业投融资最火热赛道;至7月,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最高峰,下半年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下降,行业降温,回归理性。
一方面,在美妆、茶饮等多个赛道,已经诞生出新消费头部品牌,市场规模及用户数遥遥领先,并有品牌成功IPO,使后进入的品牌跑出难度加大;而食品、餐饮等领域,融资数量及金额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不少投资机构已提前卡位,但也推高了品牌估值,新的机构进入会越发谨慎;
另一方面,已上市的各赛道新消费“第一股”们,市值一路下跌,截止2022年1月,逸仙电商市值迭超80%,奈雪的茶市值迭超60%,泡泡玛特自2021年3月起,股价一路向下,距最高点已腰斩。左手高估值,右手市值却持续下滑,资本开始重新审视新消费投资逻辑。
回归到商业本身,过去5年,随着90/95后渐成消费主力,新消费品牌因满足新一代消费者需求,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崛起带来的红利而快速崛起;但传统巨头经过多年的观察、学习、模仿,在2021年下半年掀起各自的反击战,其中2021年双11即是新旧品牌间爆发的第一场“全面战役”。新旧攻防开启局面下,商业回归本质,新消费投融资也回归理性。
- CVC与产业资本、投资机构并行出手,行业进入整合期
2021年新消费投融资不仅吸引着专业投资机构及产业生态平台的眼光,更吸引着已在市场有较高知名度的新消费品牌们,他们一边接受机构投资,一边创建CVC对外投资,通过入股或收购等方式,或在纵向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壁垒,或横向拓展业务范围,夯实品牌实力。
新消费品牌成立CVC,是新兴产业生态红利逐渐消退的情况下,后浪品牌面临前浪品牌的集体反攻,在主营业务增速趋缓下,寻找第二成长曲线的途径之一;也是拓展业务范围的便捷途径。而与此同时,后起的新消费品牌出圈难度加大,或面临被收购、并购,行业进入整合期。
目前CVC参与新消费投资,主要有4种类型:
(1)纵向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与主业相互联动、赋能:以泡泡玛特为例,自2021年4月以来,其先后参与汉服品牌十三余、泛二次元零售品牌猫星系、原创动漫IP研发机构两点十分动漫、二次元耳机研发商妖舞等品牌的投资,面对的均为二次元消费人群。
(2)横向拓展业务,突破原有业务范围:以元气森林为例,自2020年12月以来,通过投资轻食主义、Never Coffee、吉德电器等,进入轻食、酒水、咖啡、家电等赛道;而其创始人唐彬森创建的挑战者资本更是已投资近百家新消费品牌,涉足食品、餐饮、家电、宠物等多个赛道,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投资网络。
(3)在原有行业中横向拓展品类,覆盖不同消费人群:以茶饮企业为主,2021年,喜茶、茶颜悦色、蜜雪冰城等纷纷成立CVC,参与茶饮、咖啡、水果茶、果汁等品牌的投资,拓展业务赛道。
(4)并购、收购,打造品牌矩阵:以完美日记为例,其收购小奥汀、EVE Lom等,拓展品类同时,打造不同的消费人群层级,形成多品牌矩阵。
新消费分行业投融资分析
2021年,食品、餐饮、个护美妆、酒水饮料领跑新消费行业投融资。
- 食品行业融资领先,健康、美味、便捷、国潮化趋势明显,速食、保健食品、休闲食品获青睐
食品作为日常必需品及上十万亿的市场规模,伴随着消费升级,不断涌现新的物种及品类,疫情进一步加速了新消费品牌攻城略地的速度。2021年食品成新消费投融资大赢家,全年共发生165例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金额265亿元,其中过亿元融资事件48例;卫龙食品A轮、锅圈食汇D轮、十月稻田B轮分别获35.6亿元、3亿美元及14.5亿元的高额融资,立高食品、南侨食品、祖名股份、欢乐家等多个品牌IPO,共同拉高了食品行业的整体融资金额。
食品行业投融资整体呈现“健康、便捷、美味、国潮化”趋势,与之对应,主打健康的保健食品、植物类食品(含植物基、植物肉等食品),主打便捷的速食及预制菜品牌,消费升级下关注美味的办公室休闲食品和调味品,以及主打国潮的中式点心等烘焙品牌受到资本青睐。除此之外,在数字化时代,专做食品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传统巨头,也获得资本追捧,发生多起IPO案例,其融资金额也更高。
在品牌方面,“新一代保健品品牌”KOOYO在短短半年内,连获4轮融资,增势迅猛;休闲零食巨头卫龙食品在申请赴港IPO前的A轮融资高达35.6亿元人民币,拔得融资金额头筹,CPE、高瓴资本领投,红杉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跟投,投资机构阵容可谓强大;虎头局、墨茉点心局、祥禾饽饽铺等中式点心品牌,均获得超1亿元融资金额,成食品行业冉冉升起的新星,领跑食品行业国潮趋势;抓住疫情下单人居家便捷场景而爆火的自嗨锅,2021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分别获得C+轮及1亿元C++轮融资;主打方便、速食的黄小猪、日日煮、劲面堂也均获得至少2轮融资;在国内调味品牌一直被巨头占领情况下,2021年调味品新兴品牌崛起,川娃子、加点滋味、禧宝制研、口味全等品牌获大额融资;除此之外,主打功能性食品的Minayo、BUFFX、U卡等获关注,或是未来可值得期待赛道。
- 餐饮大额融资占比高,茶饮、咖啡内卷,粉面、地方小吃、中式快餐等成火热赛道
2021年,虽然餐饮行业依然受到疫情影响,不少餐饮企业营收下降,甚至直接关闭门店等,但在危机中,资本市场敏锐的嗅到了新的商机。餐饮行业全年融资事件共104例,融资金额260.4亿元,与食品行业基本持平;过亿元大额融资数量占比约40%,其中奈雪的茶、海伦司、文和友等融资金额居前。
餐饮之所以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并获得高额融资,与餐饮市场标准化程度提高密不可分。过去,餐饮企业受到供应链不完善、食品安全、各地口味不一等问题,无法快速长大,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随着供应链端冷链物流技术的成熟,通过餐企的中央厨房和第三方配送机构的合作,有效解决了跨店配送的问题,使连锁餐企可以规模化复制、扩张;数智化管理时代,使餐饮的各个环节涌现出很多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助力餐企经营效率显著提升;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外卖业务成熟,大大提升了餐企业务覆盖面及使用场景;餐企标准化市场环境走向成熟,显著提升了资本对餐企的想象空间。
在各细分赛道中,主打90/95后新消费人群的茶饮和咖啡无疑仍是餐饮行业最火热赛道,融资数量及金额双双居前;茶饮共获得14笔融资,融资金额高达95.4亿元,咖啡获得13笔融资,金额共47.2亿元; 粉面在2021年也获得极大关注,共获得15笔融资,但融资金额尚较低,共17.1亿元。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主打干净、方便、快捷的中式快餐,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容易规模化复制的火锅等品牌,同样受到资方关注,正成为快速增长赛道。
2021年的茶饮市场热闹非凡;6月18日,奈雪的茶获得58.58亿港币的战略融资,成餐饮领域最大单笔融资,显示出资方对其的期待;6月30日,正式在港交所IPO,成新式茶饮第一股;同样主打高端茶饮市场的喜茶,7月13日获得5亿美元的D轮融资;还有霸王别姬、沪上阿姨等多个品牌融资额超1亿元。
然而光鲜亮丽的背后,奈雪的茶上市即破发,目前市值已持续下跌超60%;喜茶打造“喜小茶”子品牌,并在2022年1月宣布降价;主打国潮、曾经一杯难求的茶颜悦色在11月集中关店89家,并在12月因薪资纠纷,被推上热搜……机构的极力热捧与市场的消极反馈同时发生,茶饮市场迎来转折点,单纯依靠情怀已不足以维持品牌,今后茶饮企业将在产品升级、模式升级、供应链打造、数字化运营等方面比拼实力。
同样热闹的是咖啡市场,中国巨大的咖啡市场规模空间,吸引着资本和创业者的疯狂涌入;瑞幸咖啡在2021年“起死回生”,4月获得一笔2.5亿美元的post-IPO轮融资,并凭借一杯“生椰拿铁”,实现单月超1000万杯的销量,加速了瑞幸实现盈利的进程;与其同样主打高性价比精品咖啡市场的Manner Coffee以3笔融资领跑咖啡赛道,总金额或接近20亿元。此外,M Stand、Tim Hortons中国、西舍咖啡(Seesaw Coffee)分别获得5亿人民币、5000万美元及1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咖啡赛道陷入内卷。
在传统餐饮领域,既有主打国潮的连锁餐饮文和友获得数十亿人民币的融资,又有和府捞面、兰州拉面、重庆小面等粉面类快餐快速增长;而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注重社交餐饮需求、小镇青年有钱有闲的当下,主做地方小吃的夸父炸串、喜姐炸串、永定门电烧烤等则成餐饮市场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 个护美妆赛道依然火热,基础彩妆融资遇冷,护肤、口腔护理、男士理容受关注,成分、消费升级、他消费成关键词
2021年个护美妆投融资依然火热,共获得104笔投资,融资总额152.7亿元,其中超1亿元融资事件39例,融资总额138亿元;热门赛道由过去的彩妆向护肤、口腔护理、眼部护理、男士理容、个护等赛道迁移。
伴随90/95后成长起来的彩妆国货品牌,如完美日记、花西子、colorkey等,引领国货美妆投融资赛道,并借助直播电商、小红书等生态迅猛增长,快速占据细分品类销量第一的位置,成长为“国货之光”。2020年11月,完美日记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更使国货美妆迎来高光时刻,但其上市后市值跌去百亿美金,让投资人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投资趋向谨慎。
2021年,护肤成个护美妆最热赛道,强调纯净、天然、草本、玻尿酸等成分及功能性护肤品牌获青睐。一方面,随着短视频、社交、种草平台等的兴起,用户更容易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变得更加专业,因此更注重产品本身的成分健康与否;另一方面,在追求外表的美丽外,越来越多用户注重悦己,关注皮肤本身状态,更注重护肤产品的品质;在这样的需求下,跑出更多专业的护肤品牌。如医学护肤品品牌贝泰妮(薇诺娜母公司),3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IPO,募集资金30.1亿人民币;专注玻尿酸护肤产品研发的福瑞达生物,获得7.38亿元的战略投资;逐本、溪木源、兰、雪玲妃、林清轩等多个品牌也均获得了超1亿元融资。
行业另一个趋势表现为“消费升级”,除关注基础彩妆外,用户向更高层级的护理需求迁移,口腔护理、头部护理、个护、美瞳等均获得不菲的表现。其中美瞳作为彩妆领域差异化增长的细分品类,可能与疫情下用户普遍戴口罩,眼部成表达个性的重要窗口而备受关注。其中MOODY分别获3.8亿元B+轮及10亿元C轮融资,领跑美瞳品类;KILALA可啦啦、悦瞳、4inLOOK,则分别获得4亿元、3亿元及1亿元人民币融资。
“他消费”则是趋势之三,2021年,男士理容品牌获关注。男士综合个护品牌理然,累计获得4.5亿元融资,并在天猫等渠道获得不斐的销售业绩。蓝系、Tabula Rasa等受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彩妆集合零售店,同样获得不错的融资成绩,共获得9笔融资,总金额约18亿。在国货美妆、海外小众品牌涌现的当下,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线下门店成品牌新一轮厮杀战场,但线下门店经营成本高、需要SKU多,新品牌或小众品牌难以独立承担或运营,集合多品牌多品类的线下彩妆集合店应运而生,获得消费者及资方的欢迎。如HAYDON黑洞,获得1亿美元的A+轮融资,名创优品旗下的WOW COLOUR,获得5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有创新工场,更有IDG资本的加持。此外,还有INTO YOU、B+油罐等多个集合店品牌获得融资。
- 服装服饰融资回暖,前浪、后浪交织;细分市场多元化,功能性鞋服、个性潮流、国风品牌获青睐,首饰配饰受追捧
2021年,服装服饰融资回暖,全年共发生62例融资事件,融资金额169亿元;其中过亿元融资27例,融资金额161.2亿元;与其他新消费领域以后浪品牌为主不同,服装服饰行业传统巨头融资金额更高,呈现出前浪、后浪交织的竞争态势。
具体到不同的细分市场:
更关注质量、功能性的功能时装品牌共获得8笔融资,融资金额21.9亿元,其中匹克体育获得3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位居第一;
更关注设计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的个性潮流市场、无性别服饰市场、国风市场等均有品牌获得融资:如主打个性潮流的KNOWIN潮流实验室、BEASTER、多普文化等分别获得超亿元融资;无性别服饰品牌Boise获得数亿元B+轮融资;强调独立自主态度的新锐内衣品牌内外获1亿美元D轮融资;国风品牌十三余,则获得1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
首饰配饰领域,既有中国黄金、菜百股份、曼卡龙、DR等面对较大年龄群体的巨头大额IPO融资,又有面对新一代年轻人的新锐配饰品牌从高集中度市场中崛起,如LightMark、ACC超级饰、LUCYLEE、端木良锦等。
- 母婴市场面向消费升级,零辅食快速崛起
在三胎政策加持及消费升级和人群迭代的驱动力双重推动下,2021年,母婴用品市场在融资数量和融资金额上均创近年新高。共发生融资事件29例,融资金额73亿元;其中超亿元融资事件11例,融资金额68.9亿元。
随着新一代母婴用户对健康、营养的重视,主打健康、营养、少糖、无添加剂的婴童零辅食快速崛起。2021年,该赛道共获得14例融资事件,领跑整个母婴行业,但融资总额仍较低,共5.7亿元;婴童零辅食仍处于发展早期,即将迎来爆发期。
其中哆猫猫、窝小芽、秋田满满均获得2笔融资,总融资金额均超1亿元居前;宝宝馋了获1亿元A+轮融资;小黄象、满分牛牛、蔬格乐等也均获得了数千万元融资。
此外,小鹿蓝蓝作为三只松鼠旗下的婴童零辅食品牌,业绩可观,虽未获得融资,也是婴童零辅食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或可成为三只松鼠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母婴用品领域,关注产品质量、设计、颜值的全品类用品品牌Babycare,近年来业绩突飞猛进,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2021年获得7亿元的B轮融资。
玩具品牌布鲁可,通过打造差异化市场,关注1-6岁婴幼儿积木市场,在众多玩具品牌中突出重围,获得6亿元的B轮融资。
而母婴零售巨头孩子王,经过多年深耕,成功在A股IPO,融资金额6.28亿元。
- 新消费行业未来投融资趋势趋于理性、品类分化、整合加剧
未来,新消费行业将依然是资本市场关注重心,星辰大海,依然可期;但随着新消费进入下半场,来自国际品牌和前浪品牌的反扑将使竞争愈加激烈;在渠道红利衰减、内外对抗及新旧攻防全面开启下,竞争将回归到商业本质,从“重营销”转向“模式、产品、供应链、运营”等多方面的实力比拼。
资方评估及投资逻辑将发生变化,国潮将不再是可以透支的概念,单纯的业绩增长或已不能使资方阔绰出手。新消费投融资将趋于理性:不再一味追踪赛道热点和完全初创的企业,而是更关注企业内在价值和确定性强的企业。
新消费经过5年的发展,不同品类不同赛道表现大不同,以2021年天猫“双11”各细分领域后浪与长青品牌TOP10势力地图上来看,在传统品牌、传统价值、强马太效应领域,前浪长青品牌已全面收复失地;而在新物种、新价值领域,后浪黑马品牌基本站稳脚跟,甚至部分品类已取得明显的领先优势。未来,新消费品类分化趋势将愈加明显。
具体到品牌上,入局更早、已经取得部分规模优势的后浪品牌们,将继续获得资方关注,或将获得较高轮次、更高金额的融资,助其加速出圈;而另一方面,已经跑至细分领域头部的后浪品牌们,也将通过CVC投资,快速攻城略地,参股、收购或并购新入局的品牌,加固自身护城河,强者愈强,而后来者出圈难度加大,行业间的整合将进一步加剧。
面向未来,后浪品牌只有通过数字化深入洞察,满足新消费需求,并通过数智化模式升级,方能快速出圈:
1、定品类:选择行业市场吸引力高、后浪成功可能性高的“双高品类”;
2、选赛道:选择新兴的细分市场,或挖掘目前空白但规模空间大的细分市场;
3、抓趋势:通过深入的用户洞察及产业生态洞察,判断未来发展趋势;
4、转模式:在运营模式、供应链模式等进行数智化模式升级,形成价值闭环。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