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网剧工场,作者丨拉面虾
2020-21跨年之际《爱情神话》登陆院线,一举冲成“2021年华语评分最高影片”之一。
虽然顶着“爱情”和“神话”这两个让人遐想连篇的词,但这部商业气息并不浓郁的电影讨论的不只是“爱情”,距离成为“神话”也路途遥远,可它的烟火气息还是能感染不少观众,作为内地影节创投作品,《爱情神话》也为后继者们树立了标杆。
01 《爱情神话》的数字神话
截至1月17日上线第25天,《爱情神话》已突破2.36亿票房,目前预测内地总票房为2.47亿。这一数字放在中国电影市场并不出众,但作为青年导演的处女作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从观众大盘来看,《爱情神话》受众明确,不算是全民向的影片,观众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年龄层主要分布在20-30岁及40岁以上。以元旦档热映日1月2日为例,一线城市当日票房1477.5万,票房占比19.2%,其次是二线城市418.1万,占比3.1%,其中作为影片故事发生地的上海成绩尤其突出,票房1194.2万,占比高达42.2%,排片占比28.9%,居于城市票房榜第二位的北京市为167.7万,只占了上海市票房的一个零头。
比起票房,《爱情神话》的口碑成绩似乎更加突出。刚上线没多久,影片就登上豆瓣2021年度电影榜单·评分最高华语电影前列,也是热门爱情片榜首,喜提8.3分,看过人数达24.8万人,其中32.6%的观众打出五星、52.2%打出四星,想看人数11.1万,短评条数9.5万。微信公众号大多也是正面评价,其中包括人物、南都周刊、澎湃新闻等国内重点媒体,也有北戴河桃罐头厂、四味毒叔、和毛利午餐等业内较知名的文娱自媒体。
《爱情神话》是导演邵艺辉的处女作,但不管是演员阵容还是出品方都十分豪华。这部作品最初在FIRST创投会被马伊琍挖掘到,随即推荐给徐峥,徐峥又找到吴越,雪球越滚越大,最终阵容包括了徐峥、马伊琍、吴越、倪虹洁等富有经验的演员,演技精湛且对剧本更有把握。影片出品方包括上海电影集团,是上海电影的中流砥柱,也是海派文化的发酵重镇。
《爱情神话》的讨论部分集中在对于上海市井生活的生动反映,尤其刻画出上海文化中的精致、包容的一面,徐峥等人饰演的上海市民小资但善良、喜欢讽刺但不挖苦,较好地刻画出上海群众的精神面貌,因此也有人认为徐峥之于上海,像伍迪艾伦之于纽约。此外,《爱情神话》也体现了其他面向,比如中年爱情、新时代女性形象、对性多元的包容、对艺术的热爱执着等。观众能够感受到生活气息,也能跟随影片思索时代课题。
02 从影展到院线
《爱情神话》在正式登陆院线前曾入围2020年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会,获得十万元现金赞助,并于2021年3月正式开机。《爱情神话》的口碑和票房放在国内院线并不算多么亮眼的成绩,但作为一部出身电影节的作品,确实给中国青年导演很大的鼓舞。
导演邵艺辉在第十四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获奖
我国大陆目前举办的电影节展包括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等,各大节展会在开幕期间进行竞赛单元影片公映,并于落幕前进行奖评,部分电影节展还设有创投板块,片方会携带未完成的策划或样片前来寻找投资人,同时也借助平台的力量进行宣传,这类影片的导演年龄普遍不高,对打出名声的需求超过得奖。前者如魏书钧导演的《野马分鬃》,该片曾入选“戛纳2020” 官方片单,也曾在2020年平遥国际电影展放映,获得最佳男演员荣誉,最终于2021年11月26日上线大陆影院。《爱情神话》属于后一种情况,类似作品还有周子阳导演的《老兽》,获得过2016年FIRST创投会剧本类嘉奖,并于2017年上映。
纵观2021年上映情况,不难发现这类影片比例并不高。今年票房十万元以上的影片多达400部,而影展作品上院线的影片仅不到20部。
2021年影展国产影片院线上映及票房情况:
根据饼图数据显示,在这17部影片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影片票房集中在1000-5000万元区间,四分之一不及100万元,也存在一定比率成为爆款。综合来看,该类型票房体量总体较小,但成本也相对较低,一般在百万元左右,在加上各项基金扶持、影展奖金等资金后,基本可以做到收支平衡,而且对于青年导演的前一两部作品来说,在业内打响作品的口碑比立刻盈利的意义更大。
03 艺术与商业的鸿沟
每年各大影节影展贡献的作品近百部,为何普通观众能在电影院看到的却屈指可数呢?
首先,大多数电影人熬不到上线那一步就放弃了。
邵艺辉的从业经历部分解释了青年导演生存的艰难。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碰上影视寒冬,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一边写着小说一边卖着电子烟,并靠着公众号打赏过活,好在她的剧本被马伊琍发现,迎来一个事业的小高潮。
可是大多数导演并没有这么幸运,能坚持电影为事业的是少数,携带作品在影展亮相的已经非常幸运,能获得在影院上映的机会并市场反映良好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其次,艺术电影在国内受众人群小,电影走出电影节后常走入艰难处境,口碑难保,票房成绩也难出彩。
曾作为2020年唯一一部中国大陆入选戛纳的电影《野马分鬃》,票房为1174.6万。这部影片口碑明显呈两级分化,持肯定意见的观众认可导演视听语言上的天才创造力,也认为主演周游状态很好、收放自如;持否定意见的认为内核单薄,尤其对于女性角色刻画平面,部分迷影向内容也被归类为掉书袋行为。
于今年1月7日上线的《一江春水》曾获得第15届FIRST最佳剧情长片提名,上线12天票房仅134万,互联网上讨论的水花几乎为零,目前豆瓣评分仅2270人。如果换成一部合家欢式商业电影,这种成绩无疑是让小公司破产式的灾难。
并且,投资方的犹豫也是文艺电影难以打开市场格局的重要原因。
对于没有大导演、没有大明星,甚至没什么主线剧情的非典型商业片来说,进入市场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类小成本的风险试验品一般难以被万达、博纳、华纳等大型连锁院线品牌接受,而私人院线或非公开放映难以获得可观票房,片方在宣发方面再努力也难以弥补观众买不到电影票的局面。
毫无疑问,从资本的角度看,引入一部低成本的文艺电影无法做到百分百回本,但这样的做法无意间也屏蔽掉了不少好作品。《爱情神话》成为口碑爆款也说明,观众对于优质作品是可以做出回应的,将相差不大的商业电影塞给观众反而有害,既剥夺了观众的选择多样性,也让市场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局限。
如何将艺术和商业电影有机融合,是中国电影市场走向成熟重要迈过的一关。
前提条件是,票房成绩甚至豆瓣评分的好坏都不能客观反映作品好或不好,而是体现观众审美的差异。票房几十亿的电影不乏套路式商业作品,宏大制作作品的格局也不一定就打开了。当然,票房失利就去指责观众品味不够是没有意义的,影片门槛有高有低,不同口味的观众会走向自己偏好的影片。一个健康的影视环境应该是百花齐放的,那些小众、难以解读的影片应该拥有更大的空间。而作为投资方和各大院线公司也应该给予更多耐心,眼光看得更长远。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听了5分钟的方言,听的我尴尬癌都犯了,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