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四海》,飙车失灵

钛度号
越来越熟稔的操作,是韩寒跳不出的惯性。

图片来源@豆瓣

图片来源@豆瓣

文丨圈内新知,作者丨樱木,编辑丨月见

拍电影赚钱很难吗?对于韩寒来说,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从第一部电影上映算起,9年以来,韩寒从来没有让任何一个投资人失望过,《后会无期》6亿票房、《乘风破浪》10亿票房,到《飞驰人生》时票房来到了夸张的15亿,逐步递增的认可度,连续稳定的输出,在近几年暗淡冰冷的内娱电影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保障。

抛开历史,仅仅是在疫情反复的2021年,韩寒也以超人的速度复制着他的成功,监制的《扬名立万》在几乎没有任何明星的条件下,靠剧情和完整的类型片制作,硬是杀出一条血路,上映46天获得9亿的票房的成绩。同时还完成了自己第四部作品《四海》,以及果麦传媒上市等事宜,当然,这一切还建立在他是一个专业赛车手和作家的基础之上。

可以确定,马上要40岁的韩寒,不仅没有丝毫中年危机的忧虑,并且多栖发展进入自己的黄金时代,追宁浩,赶徐峥,几乎要成为内地娱乐版的“钢铁侠”。

1、失意文艺腔是否一劳永逸

盘点韩寒几部电影,几乎都是在讲失意文青的故事,而更有意思的是,韩寒似乎根本没有改变这个趋势。每一部都是上一次的进化,从早期的金句式的文艺,到后面开心麻花感的文艺腔,不断的重复的怀旧金曲,加上永远做不完的青春梦想,这个套路韩寒最是驾轻就熟。

宏观上来讲,毫无疑问韩寒还是那个可以精准拿捏时代情绪的人,在疫情过后,经济明显受到影响的当下,讲述小镇青年打拼的故事显然能收获更多的流量,如果内容包含喜剧、青春、梦想、爱情、怀旧等类型片元素几乎将观众覆盖面拉到了最大。

只是,这样的故事,经得起不断重复吗。从第一部《后会无期》到今天的《四海》,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每一次都是对于特定人群的量身定制,剧情始终演绎着相同视角的价值观:小人物、经历打拼、完成逆袭。穿插着各种各样的段子、笑话,以及对于韩式价值观的传递,几乎已经成了批量生产。

接着就是同样重复的歌曲营销,以《四海》为例,两款主题曲都是文艺青年最喜欢的路数,一首找来了摇滚圈的顶流痛仰乐队,《无法离地的飞行》无论从歌词端还是音乐性上,还是煽情的路线,另一首一首翻唱了日文爆款青春歌曲《小小恋歌》,并刻意的把歌名改成了《爱和喜欢的区别》,韩寒亲自作曲,回应了第一部《后会无期》里的金句,喜欢就是放肆,爱就是克制。为了突出音乐的重要性,专门举办了宛如艺术人生一般的《四海》歌会。看上去一切完美,可是这与第一部时,朴树的《平凡之路》的造势配搭邓紫棋的《后会无期》简直一模一样。当然,韩寒的保留曲目《奉献》,这一次换成了《故乡的云》

苦了一年的文艺青年当然非常受用,只是这样的小聪明,其实是某种程度上的创作偷懒,韩寒当然清楚粉丝的爽点在哪里,同时,他也知道人们对于他的预期是什么,于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用恰当的姿势“挠”一下观众,然后不断重复即可,赚走钞票。

2、麻花式喜剧只能保住下限

同时的在重复的,就是喜剧元素。如果说小人物的文艺腔调是韩寒电影的气质,那么麻花式喜剧就是他的内核。沈腾+尹正的配合几乎已经成了韩寒电影的固定模式。

当然,这一条路线也是摸索出来的,《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的尝试让韩寒意识到,喜剧还是需要专业的方式来展现,虽然自己讲段子,写笑话没问题,但是一部电影的时长没办法用纯段子去支撑。

于是,第三部我们看到了很经典的麻花式的喜剧段落。但是,一味地模仿,以及为了达到大众喜剧+运动励志的主题,最终拼凑出的效果,就会使故事逻辑性,出现很大的问题。

澎湃新闻曾有这样的论述:

韩寒在叙事上的提升无法掩盖《飞驰人生》逻辑的问题和镜头切换的凌乱。一些观众在观看本片时会觉得电影有刻意感、零碎感,正是由于这部电影在推动故事时还是运用了许多套路感很重的台词、情节的巧合。

比如:五年前活在主角阴影之下的赛车手,刚好就成为五年后要决定主角是否有资格解禁的裁判长;男主角改装赛车却没有钱,于是想到去综艺节目拉赞助,又很巧合的,他的对手林臻东就是嘉宾;还有对绿色恐龙的误会、赛车损伤后的奇迹修复等,都是在借助巧合。这些巧合的累加暴露出作者在创作上的偷懒,因为想不出更好的叙事策略,又急于表现出“笑果”,所以如此。

韩寒补足的办法就是,后半程用自己相对专业的赛车赛事,来快速推进剧情,让人在紧张刺激的比赛和煽情的音乐中快速结束,只是这样的方式,还是体现出了,韩寒喜剧创作力的不足。

换句话说,麻花式喜剧只能保住下限,勉强网罗住粉丝,但电影的内核其实如果深究的话,几乎支离破碎。相同的问题其实还发生在陈思诚的《唐探》系列之中,一旦故事讲不通,就开始反转剧情,这样的修修补补,最终让《唐探3》口碑无限滑落。

这一次《四海》从前期曝光的几个预告片来看,几乎还是麻花式的喜剧梗,不禁让人担忧,会不会延续剧情上的不足。

3、资本化后的韩寒,还愿意创新吗?

2021年,韩寒圈内的好友路金波旗下公司果麦文化成功登陆A股,为了绑定大IP,路金波也给了韩寒母亲公司股份(4%),同时,韩寒自己成立的亭东影业也频频得到圈中大佬的投资融资。

2017年10月,亭东影业获得博纳影业、景荣资本辰海资本战略投资3.1亿人民币。2019年1月9日,亭东影业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为阿里影业。

韩寒在创业的路上其实是吃过亏的,早期的《独唱团》和不太成功One App都让韩寒意识到一个问题,文艺青年式理想化的创业,在资本市场根本没有空间。于是进入电影市场之后,韩寒非常小心翼翼,每一部似乎都在堆叠成功元素,流量明星,喜剧演员,青春怀旧,《乘风破浪》为了赶春节档的进度,节奏飞快,几乎可以用潦草,中间几个桥段对于某部电影的“致敬”也遭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吐槽。

可见,韩寒对于票房成功,以及韩寒式喜剧商业模式的成功非常看重,这就意味着某些创作上的自由度和突破必须让位。细看此次《四海》的出品方,几乎网络圈内知名的大佬,强大的阵容就意味着又是一次不能输的操作。所以,要稳定的票房成绩,要持续的资本支持,不断的重复就不难理解。

再说,电影的创新,其实对于韩寒来说,也没有必要,毕竟,自己作品如《三重门》等还没有被搬上荧幕,在这一部分价值释放之前,相信韩寒也没必要逼自己拍出创新独特的电影。毕竟一旦失败,后面的计划可能就会受阻。

近几年,在公开出现的场合中,韩寒早已褪去了锋芒的外表,大部分时间,都是三句不离宽容、理解、与爱的青年导师形象,对话青年人时,也极尽克制,微笑应对,今日的韩寒早已没必要争论世俗的烦恼。这其实与若干年前,在one app时几乎是一摸一样的。在《中国企业家》杂志2012年的报道中,韩寒坦言:他对自己的商业行为设定了严格的边界,只做自己认为有把握的项目,其实也就是两个::一个是文艺,一个是汽车。文艺方面,《独唱团》谢幕,《ONE·一个》上线;另外,据独家消息透露,一份由韩寒担任主编的“中国最好的”汽车杂志即将上马,投资方已经谈妥了。

大多数人在韩寒和他的电影身上找到了自我映射,或是少年天才,说是青年反叛,或是中年不甘。但,当一切开始顺理成章时,期待就变得奢侈了。没有人愿意当西西福斯,但总有人从屠龙少年变成恶龙。所以,一切的重复,也许在韩寒的角度来看,都是最合理的安排。

在搜索资料时,无意间浏览到韩寒妻子金丽华的资料,其中有一个桥段是这样描述的。

金丽华在松江二中上高中时期,韩寒经常开着摩托车来学校接她放学,然后两人一起兜风约会。金丽华在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之后一直在韩寒身边,担任韩寒首次执导MV《毒药》的制片人。后来,金丽华就成了韩寒的妻子。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四海》之中,韩寒还是否能想起,这段如风往事。

本文系作者 圈内新知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