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2022政府工作报告来了!坚持稳字当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展望2022年,报告指出,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回顾2021年工作,李克强总理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 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展望2022年,报告指出,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

以下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2021年工作回顾

  •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

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稳步推进。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4%。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

  •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 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

  • 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回顾过去一年,成绩得来殊为不易。我国经济尚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在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方面主要做了八项工作。

其中,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范围。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信贷投放,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幅超过40%。

另外,继续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资供应,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万在校生。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把更多常见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60%。严格药品疫苗监管。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强养老服务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方面,加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集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

2022年发展目标

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 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报告强调,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

  •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拓宽就业渠,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

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 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 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

  •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批大中型灌区。

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

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

积极利用外资。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支持外资加大中高端制造、研发、现代服务等领域和中西部、东北地区投资。

  •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

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

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

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此外,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钛媒体App编辑杨亚茹整理自《政府工作报告》)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