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钛资本研究院
2021年,全球医疗健康融资额约81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0%;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达到2192亿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时,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医疗行业危机中蕴含机遇;公众意识正在发生变化,疾病预防、治疗、早筛领域将迎来机会;生物医药领域的新知识与新技术,也不断催生新的历史机遇。
如何看待一级市场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趋势?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智慧医疗等方向上有哪些一级市场投资的机会?最近,钛资本投研社邀请到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董事长郑玉芬进行分享,郑女士是科技部、工信部生物医药领域评审专家,“2016年度十大医疗创新人物”,2007年开始在中国从事医疗行业风险投资,已完成近70家企业的投资,累计交易金额近五十亿元,投资了爱康国宾体检(KANG)、泛生子基因(GTH)、健康界(872612)等企业。她也是生物工程学学士、管理学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目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候选人。
01 中国医疗产业图谱
在二级市场,2020年超额涨幅之后,2021年经历了回调。在全球市场,医疗健康融资同比增长了70%,数量和金额都有增加;中国的投融资总额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2000多亿人民币,其中生物医药板块拿到了最多的融资,达到1090.83亿,其次是器械与耗材,超过了300亿。
医疗产业图谱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赛道和领域。
第一是原料端,其中原料药,中国几乎涵盖了95%以上的原料。但是医疗器械挑战较大,因为很多关键技术,包括核心零配件,还没有实现国产化。
第二,在研发生产阶段,创新药值得关注。对于一些有刚性临床需求的药物,中国在疗效和副作用这些方面无法和海外大药企媲美,因此这一部分值得我们投资。
第三,在流通端,CSO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中国的CSO与海外的大药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大部分业务都来自海外。
第四,使用端即医疗服务。首先,连锁专科仍然值得关注,如眼科连锁行业生成了普瑞、何氏眼科等多家上市公司,还有三博脑科等。同时我们也要去评估这些专科医院是否会因为疫情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机会在这样条件下,获得更好的估值,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一个平衡。其次互联网普及也带来了一些独特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02 行业总体发展趋势
首先,国内集采更关注创新产品,而不是同质化产品,推动了很多医药企业转型。
第二,中国养老进程在加快,需要国家用创新手段解决。
第三,疫情给大家带来了“强基层”的机会;公共卫生体系基层的诊疗能力、硬件条件良莠不齐,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第四,疫情推动了民众意识转变,预防和治疗在未来五到十年会受到重视;如疾病的早筛类项目,肿瘤早筛有望通过一些指标的影像学检查,帮助患者发现早期的肿瘤。
2022年,我们会延续自己的投资风格,以A轮为主,同时确保稳健性。顺应宏观大环境的变化,我们会选择刚性的临床需求,较少关注消费医疗,因为前者的抗周期性和风险波动会小很多;最后我们会整合行业的资源,赋能科学家创业。
约印内部分三个小组:生物医药组重点布局最新的方向和领域,包括细胞治疗、核酸类、蛋白类药物;医疗器械组关注创新型器械,我们认为仍然处于蓝海状态;数字健康市场空间巨大,催生“腾笼换鸟”的联动平台,长期看需求旺盛,规模效应明显。
03 细分领域:生物医药
在过去三五年中,生物医药领域的成熟度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在疾病应用上还在缓慢推进。我们目前在判断为技术尚未成熟的领域,不会落子,直到出现让我们意识到风险降低的拐点。下面列举几个我们认为值得重点关注的点。
首先,免疫疗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其次,在传染病领域,例如HIV抗体、病毒细菌感染、肿瘤癌症,有新型的抑制剂被研发出来,值得重点关注。
第三,在再生医学领域,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干细胞的发展,但考虑到相关要求,以及干细胞的副作用尚不明朗,我们仍持一个比较谨慎的态度。
最后,关注自免领域、神经生物学、精神类疾病。
04 细分领域:医疗器械
2021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接近一万亿,IVD、心脑血管、影像、骨科、眼科都是非常不错的医疗器械赛道。
首先,随着器械的发展,切口和手术的精准度都在大幅提升。很明显,手术的趋势由大的开放性的手术变成微创的、切口很小的的手术。所以微创外科有很多投资机会,包括手术机器人等,目前国产化水平只有20%到30%,有关注的价值和空间。
第二,心脑血管和肿瘤的临床刚性需求还有很多没有被解决,包括五官、神经科等,规模超过700亿,增速超过20%。
第三,在体外诊断领域,体外诊断试剂是医疗器械中最大的细分领域,规模接近900亿,每年的增速超过了18%。其中POCT技术,也就是即时检验技术值得关注。这类技术在国内的大医院中都得到了普及,下一个机会在于小型化,服务于2万多家县级医院。
第四,我们在关注有没有更好的技术可以代替PCR技术,规模化地完成检测任务,例如基因芯片等,但目前这些技术成本太高,我们还在观望中。
05 医疗服务和数字健康
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应该还会有一些比较好的连锁机构能够脱颖而出。就投资逻辑来说,要投刚性的临床需求,同时要考虑到消费医疗和医保平衡支付,最后要考虑合规性、盈利模型、可复制性等因素。
我们观察到,在医疗服务领域,基层的医疗服务中心虽然数量很多,但质量较低。
而在专科连锁医院、区域医学中心、三甲医院领域会有一些增量,包括康复、三方检验、影像中心等连锁性机构。目前仍处在市场的培育期,看起来利润表现不好,但还是有非常多的发展机会。
我们也看到一些赛道已经饱和,如高端妇产、眼科、中医连锁等,龙头公司基本都已经上市。
还有一些赛道也有不小风险,需要谨慎甄别。如医美需要判定医生技术的真实性;口腔单店容易盈利,但一连锁可能就要亏损。我们投资过脑科例如三博脑科,或者肿瘤领域的陆道培等壁垒比较高的专科。
在智慧医疗领域,院内的医疗信息化已经成熟了十余年,我们更看好院外场景、医疗和工业领域的结合场景、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它们代表未来的方向。
比如物联网在二级医院的使用。县域医院物联网化,这当中有不错的机会,甚至是指数级的增长。AI和机器人管理也是不错的方向。大的三甲医院一年的搬运量多达上百吨。如果能够用机器人代替人力,不仅节约成本,也控制了院内感染。
06 约印投资案例分享
约印的初心是:在20年后,我们能够与世界最先进的诊疗技术平齐。经历了六年多的发展,我们在一点点地践行这一理想。我们的投资以早期A、B轮为主。目前上市的企业有多家。一家是泛生子基因,在2020年6月19号纳斯达克上市,收入已经是国内处于头部的企业了,回报率达到50多倍。
另一家是亚虹药业,顺利地在科创板上市。每年我们都会更新投资地图,把投资方向非常清楚地列出来,重点布局蓝海阶段的企业,精准赋能。我们也会以较好的性价比投资Pre IPO的项目。
第三家企业是天科雅,专注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的。这个公司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我们就做了机构天使;它们于2017年1月成立,在今年的二月份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估值已经到了20多亿,由建信信托和阿斯利康和中金一起来领投。它的产品,即实体肿瘤免疫治疗,拿到了MDR,人体治疗后的效果非常不错,近期正在准备上市。
最后有一个院士孵化的产品,捍宇医疗,专注心脏瓣膜治疗。我们投资之后,临床进展非常顺利,得到了市场比较好的认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专业和稳健的投资风格,让所投的企业更加卓越,和企业一起实现共同成长和共赢。
问答
Q1:如何看待临床医生发起的项目,投资人筛选这类项目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
A:我会从三个方面进行筛选。第一,科学素养能力。这个企业的科学家是哪来的?技术的领先性如何?从科学角度进行评估。第二,商业化能力。这个产品的必要性和未来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第三,销售能力。这个产品能否卖个好价格,能够向全国快速推广?这涉及到销售能力和CEO的商业整合能力。如果商业整合能力很好,代理商愿意做销售,公司本身有很强的团队,那就很好。对于一家早期企业,这三根柱子都要有雏形才可以,或者缺少一些销售和商业化能力,那也可以。但如果第一根柱子就立不住,那就不行。最后,还要关注产品的单一性的问题,能否有源源不断的产品被开发出来。如果只有一个产品,那就要评估是否是重磅产品,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Q2: 如何看待介入和生物瓣膜市场的迭代?
A:我总体看好这个方向。围绕心脏相关的疾病都没有被解决,几家已经上市的产品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但没有拿证。归根结底,要看公司是否有持续的研发能力。企业如果没有后续的故事可讲,就很难支撑高估值。但话说回来,任何一个医疗器械和药品,在吸纳大量资金以后,不管在材质上还是在成本上都会向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Q3: 这两年由于新冠的影响,医院的收入在降低,对这些信息化的投入下降了很多。您从投资的角度怎么看这个问题?
A:这一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从物联网这个赛道上看,去年的收入在大幅增加。举个例子,集采之后,很多小厂家或中型医疗器械厂家不具备直接给医院做配送的能力,就不得不依托于院外的这些互联网企业,让它们化身第三方服务的公司,用物联网体系来管理、配送院内的最后一两公里。医疗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新的产业格局变化。物联网公司会抓住了这样产业格局机会,成为新的利益获得者。
Q4:如何看待POCT家庭检测,哪根柱子更重要?
A:技术是最重要的。诚然,家庭检测比如验孕、排卵,测完之后还得去医院抽血,进一步确认。但也有一些POCT,例如结直肠癌、肝癌的早筛已经进入到临床阶段,准确性和以前相比大幅提升。这类的POCT一旦突破,肯定可以获得更大收入。因此我还是觉得一定要关注技术。当技术获得突破,准确率大为提高的时候,只要病种比较刚性,就会比较就有比较大的空间进行商业合作。
Q5:细胞基因技术用于免疫疾病和肿瘤治疗风险很高,国内的研发能力总体又没有国外强,您的基金为什么愿意投资这一类早期项目?
A:首先,我相信我所投资公司的科技实力,他们都来自全球前十大生命科学实验室,是领域中基石性的科学家,所以我不担心技术水平或者产品达不到国际级别。其次,我们虽然会投早期,但通常情况下产业化也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还在比较早期的阶段。
Q6:近年来,生物医药的利润空间降低,很多资本转向上游,但上游企业对于下游的具体环节和技术关键并不了解,您认为这是常态还是供小于求导致的?第二,IVD企业的销售和财务数据非常重要,但是拓展基层下沉市场会导致利润率比较低,对财务数据的影响很大,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A:我觉得不用担心供小于求的问题。原来一些核心技术确实会遭遇“卡脖子”的问题,但随着海外工作人员逐渐回国,我们获得了很多好的产业经验,使得一些企业具备了核心能力。关键在于投资人进入的时间点,要做前5%的人,而不是前50%的人,这样才有钱可赚。同时,投资人要有专业的团队,能够看到技术的风险或者产业化的问题,及时帮助企业把这些难点或者风险点有效解决。
对于第二个问题,利润率低是由于IVD市场中的恶性竞争所致。在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以后,前三前五的企业不会为了利润破坏市场,因此不会压低价格。但其它企业会争先恐后地通过降价抢占市场,导致市场不再健康,企业净利润越来越低,投资人届时就会放弃这条赛道。当然,有一些新兴的检测品种还是不错的,我建议大家要把整个赛道仔细分类,继续关注其中的蓝海赛道。
Q7:在科技型公司中,如何平衡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A:诚然,企业家对产品的要求可能只有90%;但科学家一定要把东西做完美。对待科学家,我的第一条心得是要自己判断他们的研究,寻找一些间接的证据来印证他们的研究质量。我们有十几位顶尖的付费顾问,当投资企业涉及到了生命科学里特别细分的领域时,我们就会让顾问评判这些企业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还会从实践的角度,向认识的医院院长和主任询问他们在用的手段、方法、成本、痛点、以及是否会接受新技术。总之,要360度还原这个事情的真实性。
第二,要多和科学家交流。在约印内部的立项会之前,我一定要见到相应公司的科学家、董事长、CEO或者销售总监,因为同样技术和阶段,不同的人来做会得到大相迳庭的结果。在遇到商业问题的时候,要多鼓励科学家。他们的抗压能力往往只存在于科学领域,当遇到不擅长的实务时,投资人要多给他鼓励,毕竟天生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是很稀少的。
第三,在投资过程中,如何从科学家主导过渡到企业家主导是一个艺术。比如,可以给科学家配一个CEO,具体负责产品化和产业化。关键在于企业成立的前三年,技术、商业和销售这三根柱子都必须及时到位。在科学家主导的时候,商务人员和销售人员要进入公司。后两者在匹配时要尽量和科学家在性格、气质、生活习惯上互补。例如,如果科学家在美国呆了20年,给他配的人员就不要太本土;如果科学家是一个比较强势的性格,那CEO的情商要很高,能够化解他的强势气场。
钛资本研究院观察
2022年一些投资机构已经明确不再关注医疗,虽然低于预期的IRR和DPI只是让少部分机构远离医疗赛道,但也让依然不离不弃的坚守者反思:医疗投资要坚持什么不变,要变革什么?
不变的是,看好国内医疗产业,持续关注宏观环境和政策面的变化,从中寻找机遇;变化的是,依据自身的特点和投资逻辑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投什么细分赛道,选择什么阶段的企业。
不变的支撑基础是中国庞大的医疗需求,是中国医疗创新水平的持续提升,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强劲势头;变化的出发点是需要不断加强对医疗行业全景复杂性的认知,顺应环境变化带来的效应影响,细分赛道专业性对投资人越来越高的能力要求。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