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零跑率先发布无电池包CTC技术 引领动力电池进入3.0时代

零跑科技董事长朱江明在演讲中说:“ 我本人是一个工程师,重视研发,喜欢创新,零跑自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在核心技术领域走软硬件一体化的全域自研发展路线。把智能电动汽车作为一个电子产品来打造。”

钛媒体消息4月25日下午,“智能时代·源力觉醒·零跑智能动力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发布会”(以下简称“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在线上开启。零跑科技董事长朱江明在现场宣布将对智能动力CTC技术免费开放共享,与全行业共享全域自研最新成果。

国内首个量产CTC 零跑引领全球动力电池进入3.0时代

在去年的广州车展,零跑发布了智能动力技术及旗下的智能电驱,并开创了“智能汽车完全体”概念,即“只有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动力三位一体,才能实现全车智能控制”。此次智能动力CTC技术的发布,补全了零跑智能动力的最后一块拼图——智能电池。

基于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洞察,在行业还普遍处于传统模组1.0时代向CTP大模组技术过渡之时,零跑汽车先人一步,实现了CTC技术量产落地。以智能手机的集成式电池设计为灵感,零跑的电池研发团队从2016年开始着手研发电池、底盘一体化集成技术。经过6年攻坚克难,零跑汽车最终在CTC技术的研发潮流中,拔得头筹,自研出国内首款可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零跑科技电池产品线总经理宋忆宁在这次发布会上分享道:“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即cell -to -chassis,是指将电池、底盘和下车身进行集成设计,简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前沿技术。通过重新设计电池承载托盘,使整个下车体底盘结构与电池托盘结构耦合,创新了安装工艺,真正做到了Less is more。通过减少冗余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减少零部件数量,在提升空间利用率和系统比能的同时,让车身与电池结构互补,使电池抗冲击能力及车身扭转刚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应用车身结构作为电池包外部结构,取消了电池包的部分结构设计,从这个意义来说,搭载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的零跑C01,将成为全球首款无独立电池包的电动车。

软硬件双重创新 可持续进化的能量母体

用户需求是创新的指南。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作为零跑智能动力体系下最新重要突破,通过软硬件双重创新,为产品全面赋能。同时,它还兼具高适配和强拓展属性,可实现快速柔性化生产,未来更兼容更高电压平台及各级别、类型的车型,具备不断进化的潜力,成为“可持续进化的能量母体”。

在空间方面,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在硬件、结构设计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取消电池上部结构,减少冗余的结构设计,整车垂直空间增加10mm,电池布置空间增加14.5%,使得车内空间布置更加灵活实用。

在续航方面,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相比传统方案具备更好气密性,可以提升电池保温性能、电池可布置空间等,同时基于创新性软件应用AI BMS大数据电池管理系统带来的能耗经济性管理,综合提升整车续航里程10%。随着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的不断进化,未来可以实现“加油式”充电——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200km。

在性能方面,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可以为整车带来扭转刚度提升25%,轻量化系数达到2.4,提升20%。车身扭转刚度越高,抵御共振能力就越强,意味着整车能够拥有更加出色的驾控性能,更好的底盘响应效率,对NVH性能也能有所助益。

在安全方面,零跑在开发过程中针对于智能动力CTC技术,进行了多轮严苛试验,如底部球击、挤压、热扩散等将近30项试验,确保电池安全,其中有8项安全测试结果远超国家标准;同时,基于零跑AI BMS大数据智能电池管理系统,零跑可以为用户提供触达电芯级别的实时云端安全保护,在电池安全、电池寿命、电池性能层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新技术不应是壁垒 而是带动产业向上突破的阶梯

在新能源赛道上,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防止“卡脖子”。零跑科技董事长朱江明在演讲中说:“ 我本人是一个工程师,重视研发,喜欢创新,零跑自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在核心技术领域走软硬件一体化的全域自研发展路线。把智能电动汽车作为一个电子产品来打造。”

有技术实力,更有企业担当。“新技术不应是壁垒,而是带动产业向上突破的阶梯。”,朱江明重磅宣布,将对智能动力CTC技术免费开放共享,让全球消费者共享技术进步红利。他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行业崛起也不是一家一人之事,交流、互联才是中国汽车赶超全球的关键。

7年坚守全域自研技术路线,零跑已进入技术成果加速涌现阶段。零跑智能动力CTC技术将在零跑的C平台电动中大型轿车零跑C01上,率先量产应用。这款新车是零跑汽车品牌向上的旗舰车型,它将进一步完善零跑汽车产品矩阵,即将在近期开启首秀及亮相。

业内人士分析,在传统汽车时代,长期以来,中国品牌是以市场换技术。零跑汽车率先量产智能动力CTC技术,证明了在智能电动汽车的新赛道上,中国品牌开始站上C位,实现“以技术夺市场”,有望持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编辑|王振超

本文系作者 王振超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