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五一集体撤档,中国电影还有救吗?

钛度号
被迫躺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市值观察,作者|蓝色多瑙河,编辑|小市妹

这个五一,你去看电影了吗?

与春节档的“百元票价”引热议相似,“没电影可看”成了本次五一假期的“梗”。本次五一档原本计划上映的11部首映影片中,宣布撤档的多达8部。

这些电影公司为何要集体撤档?电影行业还能走出寒冬吗?

消失的档期

业内将“节假日”排片数量与票房骤增的现象称之为“档期效应”。

按照历史趋势,“五一档期”已成为继“春节档”与“国庆档”的第三大档期。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五一档”期间累计取得16.7亿元的总票房、占全年总票房的3.6%,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在经历春节档的开门红后,市场对今年电影行业回暖抱有很高的期望。此前,计划在今年“五一档期”(4月29日-5月4日)上映的新影片数量多达11部,仅比去年同期少一部。

但随着清明档期的惨淡收尾与疫情在多地的持续扩散,多达8部计划在五一上映的影片宣布撤档,由此迎来“撤档潮”。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4月29日,已宣布撤档的影片包括《猪猪侠大电影·海洋日记》《哥,你好》《检察风云》《您好,北京》《保你平安》《遇见你》《我是霸王龙》《迷你世界之觉醒》8部。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今年“五一档”上映的新影片仅有3部,是去年的1/4,其票房预测数据更是显示,五一档期按计划上映的三部首映影片中,合计总票房不足2亿元。

其中剧情片《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排名第一,预测票房超过8000万元、进口动画片《坏蛋联盟》总票房约5000万元、《出拳吧,妈妈》总票房不超过2000万元。

好在,还有包括《笨鸟大冒险》《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小美人鱼的奇幻冒险》《一点就到家》等4部重映片,及1部空降片《珠峰队长》来弥补五一档期的影片内容空缺。

不过,算上上述多部重映片的票房贡献,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五一档”总票房可能最多不过5亿元,也就是连去年的三成都不到。

“清明”与“五一”两大档期的接连失利,预示在这轮疫情反扑中,电影的档期效应也要消失了。

疫情肆虐

这一切与疫情的肆虐无不相关。

据伊恩娱数统计数据,今年开年的前两个月,受春节档带动,我国电影大盘的月票房与疫情前(2018年-2019年)的高峰时期相差并不大。

但自3月份疫情反扑后,影院开始大规模歇业、消费者外出观影的需求也被抑制,3月当月票房不足10亿元,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

▲来源:艺恩娱数

此前,我们在《影视股,寒冬已退》一文中提到:2021年中国电影行业供给端已经完全恢复,影响行业持续回暖的关键因素依旧是疫情。

3月份以来,疫情反复,而且,疫情重灾区还与电影传统的票房“粮仓”的相重叠。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全国影院营业数为5475家,营业率45.4%,一、二线城市受影响尤为严重,上海等疫情重灾区因防疫要求,开门营业的影院数量为零。

▲来源:艺恩娱数

业内人士认为:全国营业率在70%以上、影片上映排放才会有票房保障。

进入4月份,情况稍微好转。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4月份的大部分时间,全国影院的营业率超过50%,较3月份的有所回暖,不过仍旧有近一半影院选择关门歇业。

影院营业率的不足,对一些口碑不错的大片造成明显冲击。以好莱坞超级英雄IP《新蝙蝠侠》为例,3月18日,该影片上映首日取得2095万元的票房,上映三日的累计票房仅超过7000万元。

相较北美市场,《新蝙蝠侠》上映首日便进账5661万美元,随后两天分别取得4326万和3414万美元,三天合计票房轻松突破1亿美元。

同样的片子,相差悬殊的票房成绩,这与国内影院的大量歇业直接有关。有业内人士假设,如果影院营业率恢复到正常水平,《新蝙蝠侠》有望上映5日票房就达到1.5亿元,而该片的累计总票房才1.48亿元。

疫情反扑、影院歇业直接带来的是票房损失。艺恩数据预测,3月份因疫情影院关停带来的票房损失约为3.95亿,损失票房份额30.1%。

除此之外,防疫政策对上座率的要求,以及观众观影热情退却带来的场均人次下降,对票房也形成了巨大压制。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影院场均人次为10.3人,较去年同比下滑22.4%,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低。

为此,电影院普遍提高了票价,今年平均票价为45.4元,较去年净涨了2.6元,但对票房损失的对冲十分有限,艺恩预测今年一季度因场均人次下降带来的票房损失超过60亿元。

长夜漫漫

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是,当前疫情对电影需求端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往供给端转移。

本质而言,电影行业是一个由供需两端共同推动的商业生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观众对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叙事故事形成强烈需求,成就了像《战狼II》《长津湖》等屡破票房纪录的国产大片。

另一方面,电影供给端的创新也会激发观众进入影院消费,比如当年《阿凡达》为代表的3D影片,直接推动3D观影潮流;当然,好故事历来都是电影供给端的活水源泉,比如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光线传媒的《哪吒》等,均成了支撑当时大盘的中流砥柱。

也就是说,需求端被压制,供给端仍然在持续产出,对于整个电影行业而言,无非就是票房滞后、投资晚收回而已。

但本次疫情的持续反扑,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电影供给端的稳定。光线传媒在最近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称:目前市场上的影片供应状况并不理想,原因有三,其一是整个行业的资金出现了较大问题,很多项目不能按期推进;其二疫情导致很多拍摄无法按计划完成,制作周期在加长;其三审查总体趋紧。

一旦供应端持续出现问题,就意味着整个电影行业开始向最冷清的2020年开倒车。

资本市场早已这一预期写进了“K线图”中,Wind“电影与娱乐指数”显示,自1月初以来,不到4个月时间,指数最大跌幅接近40%,指数水平也创下历史新低。

​行业出清能提高头部企业的市占率,但这种“泥沙俱下”的局面也增加了巨头们的经营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收入依赖影院分销的影视公司,如万达影院、横店影视等。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疫情对观众电影消费习惯的改变。相对以前从新电影宣传阶段时的期待,到放映时期的鱼贯而入,目前,在流媒体平台的点播成了观众消费电影的一种普遍方式。

即便时间稍晚一点,但相对于节节攀升的电影票价以及众人聚集的防疫隐患,居家享受大片也不失为一种上上策。

种种变动中,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电影行业最辉煌的时代可能会定格在过去,相关股票的估值中枢也面临着永久性回落的风险。

五一撤档潮看似把电影行业再次打入寒冬,但我们仍然需要坚信,只要把疫情这个根本问题解决,行业的漫漫长夜很快就能迎来黎明。

本文系作者 市值观察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