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狠砸130亿搞研发,联想贴上“技术”标签了吗?

钛度号
联想很想撕掉身上的代工标签,但搞研发光靠砸钱是不够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价值研究所

5月27日,联想财报新鲜出炉:总营收71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全年净利润达到20.3亿美元,同比暴涨72%。虽然营收增速对比起上一财年不算太惊艳,但利润端的表现令投资者欣喜。周五高开高走的股价,也足以表明资本市场的态度。

在整体数据之外,联想多元化策略的成果以及营收结构的改善,同样值得投资者关注——尤其是此前一直在烧钱的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和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难得全部实现盈利。

不过,如果就此认定联想已经完成多元化转型、摆脱PC依赖症、撕掉代工标签,未免有些过于武断。从营收结构来看,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依然占据绝对大头,上一财年收入623亿美元,占比超过87%,47亿美元的经营溢利也创下历史新高。

换句话说,现在谈联想转型、贴上技术标签,似乎还为时尚早。

可以肯定的是,联想的转型计划不会停下,在研发上也会继续大洒金钱。不过对联想来说,光烧钱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找准发力方向、有针对性地投入。

营收、利润双增,主业三驾马车齐奔腾?

5月26日,联想公布2021/2022财年全年及第四季度(截止2022年3月)财报,整体数据向好。

受良好的业绩推动,周五亚盘时段联想高开高走,截止港股收盘时涨逾3%。从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对联想这份成绩单相当满意。而细看之下,联想这份财报最大亮点来自利润端:全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且实现了自2014年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和IBM X86服务器以来首次主营业务线全面盈利。

先来看营收的情况。财报显示,截止2022年3月31日的完整财年,联想总营收71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从营收增速的角度来看,联想的表现不算太惊艳——作为对比,上一财年联想营收同比增长19.8%,创下近十年之最。

而从分地区收入来看,部分海外市场也开始显露疲态。数据显示,联想中国区实现营收同比增速为29%,美国地区收入增速24%,但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的收入同比仅增长15%,除中国外的亚太地区收入甚至小幅下滑了1%。

不过正如前文所言,联想在利润端的表现更值得投资者欣喜。数据显示,全年净利润达到20.3亿美元,同比暴涨72%,不仅超出市场预期,较上一财年也高出两个百分点;税前利润则录得27.78亿美元,同比增幅也高达56%。

(图片来自联想财报)

在整体数据之外,联想的营收多元化策略的成果以及营收结构的改善,同样值得投资者关注。尤其是此前一直在烧钱的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和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全都实现盈利,更是一个标志性时刻。

其中,ISG在下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全年营收达到71亿美元,同比增长13%,稳坐集团第二把交椅。

相比之下,SSG利润率进步较大。上一财年,联想SSG实现收入和经营溢利分别为54亿和12亿美元,同比增长30%和40%,经营溢利率达到22%。其中,运维服务的收入增长最快,达到63%,支持服务和项目和解方案服务的营收同比增速都在20%以上。

看到这或许有人要问,在SSG和ISG的全面爆发下,联想是不是可以摆脱PC依赖症了呢?

价值研究所认为,事情也没有表面上那么乐观。

从营收结构来看,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依然占据绝对大头,上一财年收入623亿美元,占比超过87%,47亿美元的经营溢利也创下历史新高。此外,从同比增速来看,IDG上一财年的18%也要优于ISG的13%,联想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业务上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而从联想过去一个季度的产品开发、业务扩张情况来看,PC硬件也还是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借着疫情抬头之后居家办公模式的普及,中高端PC需求出现明显上涨,甚至游戏电脑产品收入也较上一财年同期增长了37%。

总的来说,联想短时间内想完全摆脱对PC硬件业务的依赖并不现实,而且为了给ISG、SSG业务输血,联想还必须抓住PC市场难得的回春期。

不过将目光放到市场大环境内,联想PC业务面临的挑战也并不少。

Canalys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联想在中国PC市场占有率为37%,所占份额比第二名戴尔12%和惠普的8%相加还要高。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季度428.9万台的PC出货量和去年同期的427.6万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进步,这也侧面印证PC市场早已触及增长天花板的事实。

可以肯定的是,联想还是想摆脱PC依赖症、撕掉身上的代工标签,也不会放弃对ISG、SSG业务的支持。这一点,从不断增长的研发投入中就能看出一二。

只不过,转型路上的种种障碍,光靠砸钱搞研发就能解决了吗?

答案恐怕也不会那么简单。

研发投入猛增,联想撕下代工标签了吗?

自从冲刺科创板失败之后,外界对联想科技含量的质疑、猜测就日渐升级,联想也很想通过大规模研发投入,改变留给外界的不利形象。

在财报电话会上,杨元庆再次强调,联想加码研发投入的计划不会改变:

“我们正向三年内研发投入翻番的目标迈进,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可持续的盈利性增长。”

数据不会骗人,联想的确用实际行动和真金白银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根据财报上透露的信息,联想上一财年研发投入达到近130亿元,同比增长43%,创历史新高。从增长曲线来看,过去一年联想的研发投入力度也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联想的研发团队规模也在不断膨胀。根据财报数据,联想上海一财年完成研发人才招募近5000人,杨元庆在去年11月份还透露,联想的中长期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面向全球招聘1.2万硬核科技人才。

乍一看,联想可谓诚意满满,为了搞科研不惜大洒金钱。

但仔细一想,从去年撤回科创板IPO申请、辟谣科技含量不足算起,到设立“研发投入翻番”的目标再到今年一季度落幕,联想的科技升级之路已经走了半年。这半年下来,联想的科研路线是否足够清晰?技术成果真的令人满意吗?

对于这些问题,一时之间似乎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

事实上,联想之所以被诟病科技含量不足,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其身上强烈的“代工标签”,以及多年来远高于营收水平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尤其是处理器芯片、内存及储存器、显示器等核心零部件极度依赖外部采购的状况,联想现在也没有太大改善。

根据财报上透露的信息,过去一年联想将大量研发资金投入到边缘计算、软硬件核心技术、新IT架构和升级低碳技术设备上,这些技术对应的业务主要归属于ISG和SSG两大板块。

实打实的数据证明,联想投入到研发中的资金真的在增加,加大对SSG和ISG业务的研发投入也没有错。但相比这些新业务,联想也不能忽视缺少自研芯片、处理器这样的核心技术这个老问题。

价值研究所就认为,搞技术、重研发,对于联想这样的科技企业来说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找准发力方向、有针对性地投入。

对联想来说,投入的热情和力度不用怀疑,但针对后一点,或许还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当前的策略——硬件是联想的老本行,也是其优势所在,未来也绝不可能丢弃。

事实上,关于联想自研芯片的传闻,也从未断绝。

截止目前,联想旗下的联想创投、联想之星和君联资本三大投资公司已经先后向国内20多家芯片公司抛去橄榄枝。其中,既有寒武纪这样的当红炸子鸡,也有芯驰这样的老牌研发厂商,还有锐思智芯、昂瑞微电子、驭光科技这样的后起之秀,涉及的具体技术领域更是囊括AI芯片、CMOS芯片、嵌入式CPU芯片、IoT芯片和光学芯片等几乎一整条芯片产业链。

当然,PC硬件只代表着联想的现在,要赢在未来,多元化转型是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理性、有长远规划的研发计划也至关重要。

联想要做的,从来就不止投钱那么简单。

新品密集发布,数据中心、云计算谁能挑起重担?

正如前文所言,PC对于联想的营收和利润来说仍然至关重要,也是联想丢不起的基本盘。但从大环境来看,PC市场的萎缩似乎无可避免。

从最新数据来看,联想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PC出货量是原地踏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市场,其实已经开始退步了。

根据知名数据机构Gartners的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7790万台,同比下降6.8%,联想仍以23.8%的占有率排名第一。然而,排名前两名的联想和惠普出货量分别下滑了11.1%和17.8%,尽显颓势。

(图片来自Gartners)

就目前来看,联想目前的转型策略,主要遵循两条主线:一是打造智能硬件生态,从专注于PC拓展至其他硬件产品;二是加强技术实力,往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利润空间更大的赛道扩张。

这两条路其实都不好走,但被时代巨轮推着向前的联想其实没得选,必须得走。

先来看硬件产品。过去几年联想的硬件业务覆盖范围已经远远超出PC领域,逐渐往智能终端、生活消费硬件等领域拓展,形成自己的硬件生态网。而随着今年一系列新品的亮相,联想仍在不断扩宽自己的硬件赛道。

5月24日,2022联想消费生态新品发布会在线上举行,包括YOGA Life家族和联想小新家族系列,十多款新品集体亮相,覆盖PC、一体机、智能投影仪等硬件产品,以及无线鼠标、无线充电台灯、桌上增高支架等配套产品。

从推出的这一系列新品来看,PC依旧是联想最重要的项目,但多元化策略也在不断推进中。诸如智能投影仪、无线吸拖一体机等生活消费产品,也肩负着为联想开辟新增长点的重任。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是小新520智能投影仪和YOGA家族的YOGA 7000智能投影仪,前者更是小新家族的首款投影仪产品。对于这两款产品的发展前景,联想的野心也不小:以投影仪为问路石,尝试跨出PC端、实现智能硬件产品的生态化连接。

为了配合这个计划,YOGA 7000在功能上不断做加法,除了外观、性能、声响效果之外也十分注重产品的智能化水平。而小新520智能投影仪也有诸如内置TOF激光传感器、CMOS摄像头模组等设计,可以支持自动对焦、全自动梯形校正和自动避障等智能化操作。

在今年4月份的誓师大会上,联想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曾表明,联想将发力DISC业务,构筑一套专属的IoT生态,其终极目标是在竞争逐渐白热化的智能物联网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毫无疑问,这十多款硬件产品也只是联想硬件生态计划的一部分,未来还会有更多新动作。

再来看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这两道“硬菜”。联想要发力B端,这两项业务是突围的关键,ISG和SSG两大业务也是联想真正摆脱PC依赖症的最大希望。

在去年一季度,杨元庆曾说ISG业务已经进入盈利的“最后一公里冲刺”,如今成功兑现若言,可见联想从中下了不少苦功。而两相对比之下,抓住“新IT”风口的ISG业务前景似乎更值得看好。

虽然无法和阿里、腾讯等头部云服务厂商相比,但联想ISG也有自己的优势:在传统的数据中心产品之外,还能提供覆盖私有云、公有云和边缘计算的全套服务,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更加划算。

众所周知,中国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大潮中一直扮演中重要角色,这也给联想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去年,联想就召开了首届中小企业客户大会,集团副总裁、中国区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忠重点推介了联想的中小企业数字化FAST光速引擎。

未来也可以预见,联想还会抓住自己这个优势,继续完善服务、吸引更多中小型企业客户。

写在最后

在公布财报的同一时间,联想CEO杨元庆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内部信,提到了联想未来的目标:

“在新的财年,正如我在誓师大会上所分享的,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投入于创新的加强,投入于服务导向的转型,投入于社会价值的提升,为长久可持续的发展注入不绝的动力。”

客观来说,联想距离完全撕掉代工标签、走上硬科技路线,还有一定距离。这也就意味着,联想未来的发力方向依然离不开SSG、ISG和MBG这几个新引擎,仍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往多元化转型。

属于PC的时代终究会过去,联想很清楚自己必须不断调整策略才能跟上潮流,多元化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在连续七个季度实现净利润增幅超50%之后,积累了大量弹药的联想或许会执行更彻底的转型策略。

能不能成功不好说,至少联想现在已经找准了方向,这已经是一个良好信号。

本文系作者 智能Pro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