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今天,中国科技工作者第一次过上了自己的节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这是中国将人才精神、科技创新融入社会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人才。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靠的是“人口数量”,而以后数十年继续快速发展,靠的则是“人才质量”。可以说,全国科技工作者肩上抗的,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民族使命。
在全球疫情反复和国际形势复杂的环境下,我们迎来了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殊的时代背景为科技工作者们加上了不一样的“滤镜”。
我们看到,一批批科技工作者持续奋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一线,以科学家精神创造光亮,也为我们创造着时代的希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进海尔,近距离观察海尔的科技工作者们给我们绘就了一幅怎样的“群像”。
让国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俞国新曾是一位大学老师,1996年,他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日本,看到了家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让他很受触动。
“我的童年正赶上物资匮乏的年代,那时我就立志一定要让我的家人、国人都过上美好的生活。”
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下,俞国新加入海尔,任超前创新中心总工程师。他发现,长期以来,冰箱通过低温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但国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冰箱不能“冷冰冰”,更要“善解人意”。
“冰箱保鲜不是只通过降温来实现,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大部分水果蔬菜保存相对湿度一般在90%左右,枸杞等中药干货的保存相对湿度一般在45%左右。”
为找到更保鲜的技术方案,俞国新联合4名造纸专家、2名保鲜专家、数名资深博士组成了研发小组,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现了可以控制湿度的纤维。经过3年的深入研究,他们成功研发出HCS生态植物膜,通过海尔产业链推出了干湿分储冰箱,核心技术成功申请了11项国际专利保护,这款冰箱也被行业誉为“首款中国创造的冰箱”。
俞国新并没有就此停止对美好生活方案的追寻。当国家提出雄安新区要建设成直流新城,整个城市从输电到配电、用电,全部都是直流电,俞国新就在海尔平台上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完成了11种直流家用电器的开发,并搭建了业内首个直流用电实体集成测试平台,受理发明专利33项,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止境,俞国新等海尔研发工程师们的科技创新事业也没有止境。
使命源于“工业强国之梦”
任涛林,山西人,80后,2011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在中国企业刚探索“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时候,他加入了海尔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
“我高中、大学同学对我的评价是,我这个人就适合搞学问,适合刨根问底地研究,而且能够静下来思考。”
作为一名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公派留学归来符合留在985高校任教的条件,但他还是选择进入企业,做更实实在在的项目。“我的数据是完全经得起推敲,里面的数据可以为后面学者做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来到海尔,任涛林带了一支80后博士团队,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众所周知,全球工业的标准话语权一直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任涛林团队要做的工作本就不轻松,加上这几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他们的工作每向前推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要推动一项国际标准制定,一般需要多个国家的专家进行多次投票,我们就得与国外专家进行反复地沟通和磋商,来应对投票等环节所遇到的诸多困难。除了专家投票,还需要多轮答辩,每一次答辩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反复思考、反复推敲每个单词。”
每次走上国际舞台,为中国制造企业争取标准话语权,任涛林都会有一种使命感。“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提供了机会窗口,也是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节点。而标准化,正是推动这一进程必不可少的基础与前提,也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中国在全球工业标准中的角色从“跟跑者”走向“主导者”,中国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任涛林等工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正在更新中国的新名片。
为更多人的健康画个“圈”
2022年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大约一周的时间里,海尔生物医疗核酸采样舱已落地上海、成都、北京、武汉、杭州、太原等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城市,500多个区县,5000余家医院、疾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人员密集区域应用,实现了从“采样者找采样点”到“采样服务主动找采样者”,用科技为更多人便捷核酸采样画了个“圈”。
海尔生物医疗的快速反应背后是一群科技工作者,王文明也是其中之一。
2012年,王文明来到海尔,正赶上世界卫生组织找海尔生产一种特殊的冰箱,能在非洲等电力短缺的地方保障疫苗安全,让更多非洲儿童获得基础免疫保障。
“我们最开始攻坚这个项目的时候,欧洲企业希望我们买下他们的技术,因为他们觉得已经有成熟的技术了,而你再花十年未必做得出来。我当时就想,海尔有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技术资源,凭什么做不出来?!”
在海尔平台上,王文明和团队并联全球创新资源,用3年时间研发出一种高效蓄冷和恒温控制兼具、更加可靠的太阳能直驱储冷技术路径,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研制出了我国首款太阳能直接驱动制冷疫苗冰箱,开辟出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目前,王文明团队为一带一路的78个国家送去了中国方案,这种技术已经服务全球4500万适龄儿童,促进了低收入国家基础免疫最后一针的接种率。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
无论是科技大厂还是国家,人才都是创新的根基。留住人才,往往需要多维度的“合力”。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增强、科研氛围向好,以前科技人才从国内流向国外的情况正在改变。数据显示,2015年之前,中国公派留学人才只有13%选择回国。但在2016年至2019年,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79.9%),并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
国内人才也更愿意留下深造。2021年,清华计算机系前10名中9人,前50名中41人,都选择了校内深造,这在以往都很少见。
而在企业层面,很多大厂留住人才靠“高薪”。去年年底,苹果为了留住关键人才,向芯片设计、硬件、软件和运营领域的高级工程师发出通知称,他们将获得5万美元至18万美元的股票红利,以避免他们跳槽去脸书母公司Meta等竞争对手。
而海尔之所以吸引了俞国新、任涛林、王文明等科技人才,不是靠简单粗暴的“高薪”,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平台和资源,让他们在创新的路上不做“孤勇者”。
在海尔的平台上,科研人才有两种发展选择:一种是选择自己擅长的技术领域在平台上创业,成为“创业家”,另一种是发挥专业技术价值,成为行业内的“科技引领人才”。不管选择哪条路,海尔都有相应的资源助力科研人才发展。
在资源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开放的创新体系。在海尔平台上搞科研,可以联动全球一流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的资源,为科研项目提供“加速度”。
此外,还有产业链转化的资源。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创新成果不能转化进入市场的话,就只是实验室里的一个文件或者图纸。海尔在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大健康三大产业形成了产业链布局,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土壤”。此外,进入市场后,用户的使用反馈能及时反馈给研发者,再去修正科研成果,形成了不断优化的正向循环。
除了资源之外,海尔建立了鼓励创新又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对于应用型创新,海尔用市场化的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和用户深度对接,开发出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方案,并且对优秀的创新项目进行表彰奖励。今年4月底,海尔智家就对优秀科技项目及研发人员进行了表彰,这种表彰已经连续举办了5年。而对于投入和开发周期长的基础型研究,海尔也支持科研人员耐得住寂寞,而且宽容失败。
一流的科研人才和一流的平台能否碰撞出一流的创新火花,还要看机制。如果说企业过去主要是开发有形的产品,那么未来企业更应该去开发出“创新生态底座”,让更多的科技人才尽其所能。
在海尔“人单合一”模式下,一个个科研人员、科研团队转化为一个个“创新细胞”,这些细胞不是被动的解决问题,而是以用户为中心,联动全球一流资源共同去发现痛点并创造价值,形成企业“自驱动”和“自进化”的核心竞争力。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致敬全国科技工作者,他们如同大地上的星火,正创造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光;也致敬海尔等支持科技工作者创新的组织力量,他们守护着这些星火,不让一个科技工作者成为“孤勇者”。(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其实我觉得科技工作者们的理想和目标都很简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