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可以看作是近些年影视市场中,主旋律作品最为风光的年份,其中特别又以电影《长津湖》斩获57.75亿元票房,跻身中国影史总票房冠军为标志。
《长津湖》背后的出品、发行方阿里影业(HK:01060)于6月1日发布了2021/22财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阿里影业实现营收人民币36.52亿元,同比增长 28%;净利润人民币1.5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17亿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收入大幅增长,一方面得益于集团对内容的持续投入,使电影和剧集的品质和数量得到提升,以及受益于报告期内有效的防疫手段,使电影行业逐步走出阴霾;另一方面是集团深耕IP领域并与平台内容紧密联动,使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同比提升。
阿里影业当前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内容,科技,IP衍生及商业化。业绩公告显示,报告期内电影和剧集内容收入大幅增加,内容营收人民币19.48亿元,同比增长37%。科技业务收入人民币12.64亿元,同比增长12%;IP衍生及商业化收入人民币4.4亿元,同比增长43%。
电影票房收入260亿元,占国产片票房71%
目前阿里影业的内容业务主要由电影内容、剧集内容和其他内容。
报告期内,内容部分录得收入约人民币19.48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4.25亿元增长37%;录得经营利润约人民币3.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院线收益水平下降。
报告称,阿里影业秉持“小人物、真英雄、大情怀、正能量”的价值观,紧扣百年建党、抗美援朝70周年、抗击疫情等重大题材,出品和发行了多部作品,例如体现英雄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长津湖》和《水门桥》,以及抗疫温情题材《穿过寒冬拥抱你》。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总票房收入为429亿元,同比增长约人民币67亿元,恢复至疫情之前的73%。
报告期内,阿里影业一共参与出品、发行影片44部,收获票房超人民币260亿元,占国产片观影票房的71%。
其中8部影片进入了同期国产片票房前10,比如说,《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成为2021年国庆档的冠亚军,以及《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和《奇迹》包揽今年春节档票房前三名。
在剧集部分,阿里影业采取了工作室的模式建立与平台、作家及各合作方的联系。在报告期内收获市场认可的作品有由敦淇工作室打造悬疑类作品《重生之门》,正片播放市占率第一;自制剧集《今生有你》在CCTV1、CCTV8和优酷平台播出,台播收视率破1,并取得正片播出市占率日冠军和周冠军。
影视2B业务逐步走出疫情影响
阿里影业的科技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平台票务、数智化业务以及其他构成。
受益于电影市场走出疫情影响,科技部分录得收入为人民币12.6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1.27亿元增幅12%;录得经营利润约人民币4.31亿元,同比下降7%,主要由于市场恢复带来营销费用的增长。
阿里影业的平台票务部分包括2C平台淘票票以及2B平台云智。淘票票当前在集团的定位票务平台,也是面向消费者的观影决策平台。21/22财年,淘票票一个重要的动作是,与大麦联合推出了“淘麦VIP”会员体系,打通了电影和演出的场景。
而云智则是对影院提供的经营管理服务的数智化产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影院经营管理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报告期内,云智继续保持行业出票影业数量的第一名。
此外,阿里影业2B的业务还有由宣发平台“灯塔”、营销全案设计“黑马”、内容营销机构“淘秀光影”组成的宣发矩阵,以及,推动影视制作工业化升级的云尚制片,将剧组运营、财务运营、拍摄进度全面产品化管理。
在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领域,阿里影业先后创立了潮玩品牌“锦鲤拿趣(KOITAKE)”和潮流IP商品零售品牌“另物(KOILAND)”。 另物利用多年积累的IP基因,搭建了线上线下的IP好物集合店,线下商店已辐射商圈、学校和社区,打造了超千款商品。
阿里影业旗下IP交易及创新平台阿里鱼服务的IP数量和授权客户数量持续提高,签约新IP增长120%,客户池稳步扩大。
对于未来发展,阿里影业计划从这三个方向重点布局:1、深度布局全品类娱乐内容,提高电影、剧集等多品类的内容生产能力,向市场稳定输出优质内容;2、扩大科技平台服务范围,助力于全行业的互联网化、数字化升级服务,探索IP衍生及商业化的多重业务形态;3、聚焦高质量增长,关注业务的长期价值,降本增效。
此外,阿里影业在业绩报告中表示,预期明年将利用自身内部财务资源为其业务计划提供资金,但亦可能在合适的机遇及条件出现时寻求外部财务资助。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李程程)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