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扛起稳信心大旗,一揽子刺激政策先反应在了股市上

5月在欧美股市普遍阴霾的“5月效应”下(Sell in May),上证指数收涨4.57%,深成指涨4.59%,创业板指同样取得3.71%的涨幅,A股从“垫底生”成为“领跑者”;6月以来,大部分指数也已站上60日均线。

超1.5亿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底气所在

超1.5亿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底气所在

随着全国各地疫情的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正在进行时,经济活动也有望逐步企稳。资本市场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继5月下旬市场反弹后,6月以来A股市场表现也是不乏亮点,科创50指数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更是大涨近5%(近日盘中继续上涨超过4%)。

截至钛媒体App发稿,从6月份以来的各主要指数技术形态来看,大部分指数已站上60日均线,这一均线意义重大,被称作为生命线。值得一提的是,科创50指数本轮反弹涨幅已经超过25%,有观点认为,市场已进入技术性“牛市”。

在刚刚过去的5月,A股市场是全球表现最为强势的一个市场。在欧美股市普遍阴霾的“5月效应”下,上证指数5月大涨4.57%,深成指涨4.59%,而创业板指同样取得了3.71%的涨幅,市场形容A股一下子从“垫底生”成为“领跑者”。其间,北上资金月内净流入额超过168亿元,为2022年以来月度最高水平。反观海外市场,纳斯达克指数在5月下跌超2%,道琼斯指数在整个5月接近0涨幅,A股的“厚积薄发”既视感跃然而出。

稳大盘稳底盘,政策频出提供有利支撑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保护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同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提出要统筹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资产,包括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随后,财政部发布《关于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支持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

就在不到一周后的5月31日,国务院又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稳投资促消费等政策、保粮食和能源安全政策、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六大方面,三十三项举措彰显中央稳经济的决心,信心和力度。同一天,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交通部、商务部等相关部委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密集发声,进一步从“执行层面”释放稳经济决心。

那么对于市场直接的支撑来自哪里?归根结底,来自对市场“细胞”,也就是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呵护;来自对市场“期待”,也就是相关行业产业的支持和拓展。

首先,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政策指出,抓紧办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留抵退税并加大帮扶力度,在纳税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6月30日前基本完成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今年出台的各项留抵退税政策新增退税总额达到约1.64万亿元。这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会,甚至整个社会经济而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巨大。而此次总额达1.64万亿的退税政策,对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而言,无疑是重磅利好,有助于经济重新恢复活力。一家物流企业负责人对钛媒体App表示,此前由于物流等方面的限制,企业营收受到严重影响,退税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保留了“等待光明”的机会,让他们可以等到近日复工复产。

其次,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相关文件中都指出,在用好前期降准资金、扩大信贷投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至贷款端,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这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切实营造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可期的进一步降准、有针对性的降息将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宽松自由的金融环境。

再次,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结合中央文件,多个地方地方政府公开强调,支持本地企业赴港上市,依法依规推进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赴境外上市。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进一步释放支持民营企业的信号。对企业而言,IPO和再融资是重要的融资手段。而间接融资,也是股市必须发挥的重要作用。此次国务院政策指出,“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的常态化,实际上就是要科学地把握IPO和再融资的节奏和作用,要适时适应市场情况的变化。

第四,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此前受疫情不稳定影响,尤其是上海疫情对于制造业的打击,一季度及4月相关经济数据不足预期。在中国经济面临承压风险的背景下,通过基建投资来应对,进一步扩大内需,依然是有效、必要且重要的手段。可以预见,基建相关领域将是接下来市场的关注点。

第五,稳定增加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大宗消费。三大利好政策发布,汽车行业受惠首当其冲。除了投资外,刺激消费更是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而汽车和家电,是日常消费中的大项目,这几个领域的刺激消费政策已经在各地推行。其中汽车行业先行,政策细则也最多,包括补贴,增加牌照,税收等等“实惠”,直接带动汽车股大涨,汽车板块主力止住整体净流出态势,六月以来连续回流,累计金额达到44.83亿元,行业指数随之上涨,累计涨幅5.01%。而新能源相关的锂电概念也随之走强,截至6月7日,动力锂电池概念主力资金净流入3.99亿元,净流入额度居前。还有近期食品饮料、消费电子等板块的反弹,也是基于对消费复苏的预期。

持续发力,落地执行为后市打开空间

今年一季度GDP增速较去年已有显著下降,疫情又给二季度经济带来扰动,近期社融、社零等经济数据有所走弱。政策支持之下,未来经济也将逐渐企稳修复。哪些行业将会成为后市热点?

券商分析师对钛媒体App表示,全国疫情已然迈过最严峻的时刻,修复将渐次展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产业将遵循从重点企业到复活外贸、快递物流等企业联动复商复市的脉络展开。

首先也是关系到“血液流动”的关键,在于物流修复,供应链的阻塞将率先打通(物流/港口/电商)。通行将率先解决供应链的中断问题。数据显示,物流、公路货运、海运吞吐等环节的中转阻滞已逐步改善。

其次是制造业的修复,尤其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优势产业。当前复工复产带来的供给恢复还有待检验,需求成为市场复苏的核心动力。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企业营收体量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复苏重点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集成电路及半导体)、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此外生物医药也是重点布局产业。但在供给恢复环节未来要进一步兼顾需求支撑的确定性,当前结构性的需求支撑领域集中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整车)、医药。

值得注意的是,贸易修复也是后市对企业主体起到支撑的重要领域,可以关注中国供给的全球优势领域。

有行业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从出口的权重行业来看,汽车、半导体、医疗器械、消费电子等出口在全国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在近期显著下滑受损。尽快找回中国具备全球供给比较优势的细分类别,这部分外需将更为稳定,为内需提供强韧的助力,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因此未来生产供给的恢复会带来外需及贸易项目的拉动: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医疗器械、分析仪器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领域。

此外,大消费领域的修复或将成为后市最值得期待的热点,报复性消费或带来短期爆发式的市场贡献,但是结构性的“补偿消费”及“政策刺激消费”才是后市得以持续的动力。

事实上,从消费结构来看,可选消费占比高于必选消费,线上消费占比更高,服务消费领先,这也是本轮疫情消费受损的内在逻辑。那么后疫情时代的消费修复,或也将遵循这样的逻辑,可选高于必选、兼顾结构上的黄金、电商、免税等。

据消费研究机构的分析显示,接下来,在后疫情时代的修复过程中,各种对于消费的影响因素和路径更为复杂,包括失业率、收入预期、房地产政策等都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消费。因此,贴合消费群体自发需求的消费将成为后市的主力。例如“补偿性消费”,包括黄金、体育用品、服装、日化等;而从政策驱动的角度,结构发力及地产稳增长受益的消费领域,例如汽车(汽车下乡)、家电(家电补贴)、家具家居等将成为市场的期待点。

总而言之,着力稳市场主体,才能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超1.5亿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底气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微观基础。(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 | 李天真 张洪锦)

本文系作者 RosemaryLTZ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