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kindle退场,剩下百万用户正在“自救”

钛度号
终究要成泡面盖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三节课,作者|海绵老北鼻,编辑|海绵老北鼻

虽然今天的这个话题有些迟,但还是想把此文献给所有包括老北鼻在内的kindle党。 

从“阅读神器”到“泡面神器”,kindle在中国市场的没落,从名称上就显露端倪。 

在今年年初,就有传言称“kindle或将退出中国市场”。 

而在6月2日,亚马逊kindle服务号正式发布公告: 亚马逊将于一年后,即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 

除此外,亚马逊方表示,对于已购电子书,用户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载,并且在此后可以继续阅读。 

kindle电子书和电子阅读器届时也停止出售。 

消息一出,kindle党们炸开了锅。 

虽然老北鼻是纸质书的拥护者,但是kindle电子书也陪伴了我不少日夜。 

kindle进入中国9年,曾经红极一时,就连附加功能的“泡面盖子”都被人广泛讨论至今。  

受人推崇的阅读神器,真成了吃灰的泡面盖子。 

kindle究竟如何风光一时,搞到如今黯然退场的局面的? 

剩下的我们这些kindle中国用户,又该何去何从? 

曾一度历经辉煌如今黯然退场 

2013年,kindle一登陆中国,便攻略电商市场份额,一时风光无两。 

在此之前,以“汉王”为首的中国本土电子书阅读器生产商并未将其放进眼里。 

他们曾一度以为这是个外来的“奢侈品”,不足以撼动他们大众消费品的地位。 

但kindle承载住了亚马逊借助硬件打开中国图书市场的期望,以图书品类为支点,进一步撬动了中国图书市场份额。 

凭借着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kindle在入华前几年的销售成绩非常漂亮,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 

不仅如此,亚马逊的CEO贝索斯在kindle一进中国,便实行低价甚至亏本卖kindle的策略,几乎直接压垮本土硬件生产商。 

这也是亚马逊的一贯策略:用低价迅速占领市场,再通过增值服务来盈利。 

此外,kindle中国电子书店的书籍总量增加至将近70万册,较2013年增长了近10倍。 

直到现在,微信读书的电子书数量也只有50万册,与掌阅旗鼓相当,但都不及kindle电子书库的储备。 

电子阅读器的载体,也为大众提供了阅读便利。 

庞大的选品、持续走低的价格、快速配送的便利,成了kindle拿下中国市场的三大法宝。 

2013年到2018年,kindle阅读器在中国已累计销售数百万台,中国成为亚马逊全球kindle设备销售第一大市场。 

中商产业研究院显示kindle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间的3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7亿元。 

kindle也曾在中国占据65%的市场份额,一度是国内电子阅读器的龙头老大。 

接近纸质书的水墨屏阅读体验,kindle也一直在优化其功能:从界面触屏到字体排版。 

但随着数字出版市场的日益庞大,kindle的产品体验也不再突出,甚至渐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整个中国数字出版市场的竞争日益增加,国内多家企业纷纷入局。 

多看、文石、掌阅、小米、科大讯飞陆续推出自己的电子阅读器。 

甚至在产品性能、阅读体验上比kindle毫不逊色。

 就连kindle的水墨屏产品优势,都越来越被本土化产品赶超。 

以微信读书为例,就在庞大电子书用户的基础上,推出水墨屏版的APP,并附赠无限阅读年卡。 

尽管激荡的水花不大,但微信自带社交功能属性,让不少用户对其有好感,甚至跃跃欲试。 

早在2008年,索尼紧随其后推出了加入触摸屏和LED灯光的墨水屏阅读器;

在2017年初,海信手机率先推出了首款水墨双屏手机,在此之后,海信每2年就会推出一款新的阅读手机。 

华为也以MatePad Paper进军墨水屏平板市场; 

汉王科技等多家厂商争相推出了最新的墨水屏设备。 

其他电子阅读器厂家也在Kindle的原型上不断探索各种可能,甚至在产品设计上青出于蓝。 

虽然kindle身为先行者,但其水墨屏的精髓不再是一家独有。 

此外,国内的电子书阅读APP发展迅猛。 

根据蝉大师对2020年1月—2021年3月的中国区App Store数据研究发现,阅读类应用每个月会增长2600万次下载,远远超于kindle在中国区的销售数量。 

这得益于智能手机的发展及功能更加丰富,使得用户对kindle的体验感不佳。

kindle甚至依旧存在格式单一、刷新率低、功能单一等诸多问题。 

免费阅读的模式近年来也强势崛起,使kindle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战果的希望彻底落空。 

番茄、七猫免费小说移动到免费阅读头部位置,月活达到5000万。 

即便是付费的微信读书,只要19元就能在微信读书包月无限阅读。 

更何况,微信读书里的阅读时长就可以免费兑换无限卡及书币,也能够满足用户基本的阅读需求。 

免费阅读的兴起,降维打击了kindle电子书生态阅读市场。

kindle的电子书,不再具有价格优势。 

从产品迭代上,kindle已经跟不上其他国产电子阅读器的速度; 

从功能上,kindle的综合功能已经比不过像小米、华为等国内产品,电纸书的格式支持种类并不丰富,在操作层面上增加用户成本; 

从营销手段上,kindle比不过微信读书、网易蜗牛读书,相比于后者共享阅读、阅读打卡的玩法,kindle也早已过时。 

在多样化的阅读器产品选择中,用户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甚至在摇摆不定的选择中,部分用户最终还是选择拥抱纸质书。 

尽管kindle电子阅读器的挽歌已经隐约奏响,但还是有一群拥护kindle的死忠粉。 

这帮中国kindle用户该何去何从? 

中国百万kindle用户,该何去何从? 

曾经,kindle被视为文青单品。 

如今,kindle不是在压泡面的路上,就是在二手平台上转手出售。 

电子阅读器的替代品逐渐增多,手机免费阅读的方式逐渐便利,kindle的功能性被取代了,但是不少kindle党对其仍抱有情怀。 

不少用户觉得kindle的便携性和体验感是最好的,而且许多人说电子书的阅读习惯就是从kindle开始培养起来的。 

从无背光的K3、KPW3,到现在的KPW4,“kindle耐用”是kindle死忠粉们最深的感悟,不少人的青春都承载着带有kindle的回忆。 

在豆瓣庞大的kindle小组的组织里,38万个书虫们正企图“自救”。 

Kindle宣布退出中国之后,他们甚至现在就未雨绸缪,积极地另外寻找着外部渠道。

不少“Kindle难民”第一时间涌入电纸书吧,寻找平替。 

在此之前,“kindle吧”与“电纸书吧”这两个贴吧是互不交涉的平行宇宙。 

毕竟,大部分Kindle用户都是“只知Kindle,不知电纸书”(Kindle吧有75万人,是电纸书吧的10倍)。 

甚至有人想到“换区号”的解决办法。 

比较佛系的kindler准备继续坚守国内账号,直到停止服务,但各类功能会随着服务陆续关停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而狂热的kindle死忠粉注意到,kindle设备基本没有锁区的情况。 

这就意味着,国行设备和海外版本的固件是通用的,因此国行设备也可以登录其他地区的亚马逊账号。 

虽然官方的通知没有提及,kindle党们奔走相告,在贴吧、豆瓣等社交平台积极分享此消息。 

注册一个外区的亚马逊账号,就可以继续使用中国区将结束的各种联机功能。 

并不是所有的kindle使用者都有此耐心,嫌操作流程麻烦的部分用户,干脆直接转投其他品牌的阅读器。 

如今,电子墨水阅读器的选择可谓繁多。 

只放眼于国产阅读器范围内,就能看得人眼花缭乱。

十几个品牌、几十种型号,让人难以选择。
甚至下载个APP,也基本能满足爱读书人的需求。 

但对于真心喜欢kindle的用户,kindle的没落,也随着其一代青春告落。 

微博上,kindler的呐喊

有人埋怨kindle其功能单一的难用,无法满足更多的阅读需求; 

有人恰好喜欢kindle其功能的单一,是不受碎片化信息充斥、可以全身心投入的阅读工具。 

无论持哪一种观点,kindle电子阅读器都在中国即将终止脚步。 

但不管是平替,还是拥抱纸质书,阅读永远不会终止脚步。 

写在最后 

kindle在中国市场的没落似乎早有预兆,不少媒体提前为它写好了“讣告”。

kindle的散场离去,有人说是中国的用户抛弃了kindle,有人称是kindle主动放弃了中国市场。

不舍得放弃kindle的用户,并不是没有其他的选择。

人们探讨的,从来不拘泥于阅读的形式和设备的选择。

在我看来,那些kindle爱好者,真正不舍得的,是当初那份选择kindle时投入阅读的热忱,是真正让他们静下心来陪伴的岁月。

但事实证明,光靠情怀的产品,终究是无法继续适配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 

本文系作者 三节课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