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国内已有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宣布涨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5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6%,但新能源车销量增长105.2%,新能源汽车价格销量双涨反映怎样的市场状况?
曾经的新能源汽车头部“蔚小理”如今在销量上已经被比亚迪、五菱等传统车企超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格局将会怎样发展?
国常会确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产业链上游企业股价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还将带动哪些产业活跃?
价值研究所编辑林之柏:
量价双涨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原则,前者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基础充电设施普及提振了消费者信心,后者更多是归因于供应链危机。
其实现在的市场状况,无论是对“蔚小理”还是比亚迪这样的传统车企,又或者哪吒、零跑这样的新势力来说,供应链都是最大的挑战,甚至特斯拉也不例外。
从供应链、经销渠道的体量来看,比亚迪、吉利这一批传统车企发力做新能源,对“蔚小理”基本上是降维打击,光是生产线这一条双方就不在一个水平,前者的优势太明显了。但新势力的新,还在于它们的智能系统、品牌定位和服务体系,比如蔚来对客户的有求必应,这就是差异化优势。
未来的格局演变其实不难推测,转型的传统车企销量、占有率肯定会有很大优势,这是先天条件决定的,但“蔚小理”也依然会有自己的拥趸,双方的较量会一直持续下去。
至于对产业链的拉动作用,万亿宁王这种例子可遇不可求。但有几个待爆发的风口还是值得关注的,比如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碳中和,废旧电池等配件的回收利用就是一条很有潜力的绿色产业链,二手新能源车交易同样如此。只不过现在新能源车主体市场仍在爆发期,供应链的重心都集中在头部车企身上,上游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许等整个行业进入成熟期、发展后期之后,这些环节才会被更多资本和创业者留意到。
野马财经高远山:
就目前来说,几家头部新能源汽车中,蔚来、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均已实现上市,仅余威马汽车还在寻求上市。
业内专业人士透露,对该行业企业来说,谁先上市谁就拿到了进入下半场的入场券。如果资金需求解决不了,且企业一直未能实现盈利,资金链就会断裂,结果可能就是惨淡出局。 此外,上市节奏同样关系着造车新势力的成败。
据汽车行业协会邓经权介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岔路口,大佬们的观点不一。目前有小波折,总体在向前发展。前期在资本市场的助推下,提前把行业预期透支了。行业里面有个二八定律,二是像比亚迪和长安和几家新势力,八是来风口炒概念圈钱的。现在资本炒作退潮,一些裸泳的都出来了。一个行业不可能同比3-5倍的一直发展,技术沉淀还是需要时间验证。
立方知造局运营官夏诺:
今年春天以来,虽然经历疫情期间汽车市场销量的大幅下滑,但挡不住后续新能源汽车领域产销双增的热势头。近期国常会关于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等动作,都在提振汽车市场。
除了国内循环,中国新能源汽车高端形象出海,将会改变海外市场对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低质低价”的固有印象,提升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燃油车时代出口受阻的中国汽车,将在新能源时代迎来转机。
未来新能源汽车也要看核心部件——锂电池。这是一个技术、资本密集行业,现在各家锂电池厂商扩产能,与车企合作建厂,为的是通过规模化生产压低成本,并与下游大订单捆绑。锂电池厂商也在探寻新的市场,上游原材料涨价,锂矿等资源稀缺,便推动锂电池回收业务。
秒评车创始人于江:
全民电车时代还比较远, 这个涉及到的不只是汽车行业,更需要结合国情,我国目前汽车+新能源产品共多少辆?单日运行车辆共多少辆?针对这样一个用车量级,充电基础设备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就我国目前的频繁用车人口量级来说,现有的社会基础设施还无法满足对全民电车的憧憬。
蓝媒汇联创兼运营总监岳轻:
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是天下苦燃油车久矣。特别是在我国备受困燃油车各项专利掣肘的背景下,自主发展新能源车产业的好处无需多言。换句话说,未来全球不确定,但全国范围内一定是新能源车的天下。
根据有三点:一是自主产权,新能车让我们绕过了太多专利掣肘,能吃到产业链红利的大头,不再为国外打工。二是占据了技术至高点——电池,甚至在软件上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所以未来能进一步控制全球产业链发展。三是符合绿色发展的政策主线,在国际上说话也硬实。
新能车产业链是个巨大蛋糕,它完美承接了原来燃油车产业链的硬件配套厂商,像玻璃、座椅、铸件、智控等;同时也补充了软件配套,像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影音娱乐等;还有不能忽视的电池、储能、快充、高压电站、换电等;而更上游一些的还有矿石采挖与精炼,像锂、钴、镍等。这条产业链能提供海量的工作岗位不谈,巨大的市场也会推动各链条的技术升级,实现产业链共振。也就是说,原本燃油车市场有多肥,新能源车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飞速发展三年后,新能车市场其实已经逐渐固定下来了。比亚迪和五菱分别针对不同的阶层走量,蔚小理则更进一步寻找细分填补空白。未来比亚迪、五菱更多的是价位量产式,而蔚小理更多的是服务定制式,双方看似直接竞争,但在市场蛋糕足够大之后,自然会各自划分。目前的竞争不过是在蛋糕做大的期间,各自跑马圈地、抢占用户群体的心智罢了。
广东广播电视台经济观察员郭施亮:
新能源汽车价格销量双涨反映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政策层面上,国常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构成积极的影响。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是长期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车续航能力快速提升、充电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在高油价背景下,新能源车已经逐渐具备替代燃油车的条件。
不过,现在谈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仍然为时尚早,关键在于新能源车技术更新速度快、保值能力不是太强。与此同时,新能源车在配套措施上还是存在不少提升的空间,包括充电桩的普及程度、充电成本高低、续航能力的长短等,这些都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新能源车的续航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同时,随着充电桩的逐渐普及,新能源车的充电问题正逐渐得到解决。不过,从保值的角度出发,高端品牌的燃油车保值效果还是很好的,对中小品牌的新能源车来说,保值效果并不强。或者,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既然选择买新能源车,就要看安全性、续航能力、内饰美观程度等因素,大多数消费者买新能源车很难摆脱车辆逐年贬值的风险。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的发展前景明朗,相关配套措施肯定会越来越成熟。
贝克街探案官记者贝克:
2022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43万辆、33万辆、48万辆、30万辆和47万辆,环比波动加大,但同比增速仍较高,分别为141%、205%、114%、45%和105%。1-5月电动车的累计渗透率达到21%,较21年继续大幅上升。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4月单月渗透率接近30%,而且曾经的新能源汽车头部“蔚小理”如今在销量上已经被比亚迪、五菱等传统车企超越,这主要是因为国常会不断推出相应支持政策,推动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疫情导致的供给不足,3月以来,国内已有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宣布涨价,新能源车企也由此迎来量价齐升。
伴随疫情控制,随着各环节供需情况不断改善以及价格回落,盈利水平已逐步回归,未来行业的周期性将减弱,而随着终端需求的增长,行业将由周期转向成长。其中一体化布局方面,电解液、前驱体环节企业或将无惧价格波动;优选隔膜、三元环节企业因弱周期叠加技术壁垒有望迎来确定性增长;新技术和新材料方面,硅碳负极、导电剂、磷酸铁锰锂等从业企业或将直接受益。
互联网京日记张京科:
新能源车的核心在于能源革命和智能驾驶。如果国产“烧煤”电车不做一些前瞻性预研,那么很可能和手机、家电厂商一样,重新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老路,寄希望于自身庞大市场和在亚非拉的性价比优势,在未来分一杯羹。
但问题是,未来化石能源被限制乃至被取代后,新能源车市场格局可能会呈现与现在市场趋势完全不同的竞争局面。
现在的部分国产新能源车品牌,届时可能会变成移动互联网来临之前的WAP级应用,被时代迅速抛弃,留下大量的工业垃圾。
市场会被全新的、真正的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品牌所占领。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
相比于新能源汽车当前的红火,其实大家更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涨价,从国产的各大造车新势力,到当前的特斯拉几乎都在涨价的过程之中,这件事非常值得关注:
首先,正如之前反复说的,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涨价,实际上还是受到整个成本快速上涨的影响,从成本端的角度来看,因为大宗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直接导致了整个市场的快速上涨,特别是电池的涨价影响,实际上正在不断的推动整个市场价格的提升。从碳酸锂等原材料还是到镍等重要的汽车生产的原料,这一些比较有名的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实际上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在市场的需求没有发生比较大规模变化的情况之下,原材料价格的大规模上涨直接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提升,这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涨价的核心因素所在。
其次,对于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来说,实际上这些涨价的影响是并不太大的,这是因为当前由于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涨,燃油车的使用成本不断提升,再加上国家双碳战略所引导的趋势,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热衷程度,实际上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从整体市场的角度来看,未来购买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市场发展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涨价幅度很高,市场的竞争力实际上在减弱,对于大部分的消费者来说,大家也都需要权衡一下到底是买新能源汽车还是买燃油车,毕竟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是相对比较低的,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素。
第三,从长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涨价风波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的,这是因为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性依然是存在的,虽然当前油价上涨的大趋势依然影响,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还会觉得新能源汽车是不错的,但是一旦国际油价产生下落趋势,而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竞争力又没有足够达成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
贝多财经主理人贾小俊:
某种程度而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在这两年其实是有点慢了下来。
虽然各大车企都在推出新车型,或者加入造车行列,产业链也在逐步成熟。但毫无疑问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依然没有明显下降,反而不少品牌宣布提价,这说明其中的链条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芯片、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紧缺。
当前,芯片是普遍问题,在此不做展开。而就动力电池而言,售价在10W-15W之间的车型的续航仍然主要在400km上下,几乎和2019年相同,而要达到500km甚至更高的话,价格则要明显提升。这就侧面说明,动力电池仍是制约电车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对而言,混动车或者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更快,就连比亚迪都宣布要放弃纯燃油车,全面拥抱新能源也是基于这一判断。除了比亚迪外,五菱、长城、吉利等国产车企也在发力,切换赛道搞智能。
但不管怎么说,市场在适应,消费者也在权衡。就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兼顾了动力、操控和经济性等多个因素。另外,在油价接连上涨的背景下,油耗相对较低的混动车型更受欢迎。
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更受消费者认可,也会加速对产业成熟度的催化。与此同时,也必将有一部分不能适应新格局的品牌退出历史舞台。但就当下来说,“蔚小理”等代表的新势力和传统车企还是百花齐放的局面,在一定时间内仍然会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也会相互成就。
零壹增长创始人罗超林:
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力,全民电车的时代会来,时间则未定。
作为出行工具之一的汽车,也有一百多年时间了。抛开油电能源不说,也没实现全民汽车的时代,按照这个逻辑推论,全民电车应该不会出现。而随着技术提升迭代,电车市场占有率超过油车,就像GDP中三产贡献比例超过一产二产贡献比例,在国家战略背景下是可以实现的。至于未来还会有什么更新的能源,可以替换电、油,这个就看时代发展了。所以很难用远近来描述。
蔚小理与传统车企的PK,最终比的是研发的投入效率,看大家能在多短时间迭代出比友商更综合能力高的汽车,并可以持续量产出来。时代的进步让技术相对普及并更低门槛获得,做出一辆电车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能量产并销售出比油车更低事故率则是壁垒。互联网的打法只是营销层面的动作,车子量产和销售是硬实力。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玩家入局新能源车,传统车企在创始人认知到位下,转型及时下,还是可以重新找回油车失去的市场的。全国整体市场容量足够大,电油转化足够漫长,留给车企时间很充分,当然后入玩家门槛也更高。
电油车最终只是为车里的人看重的服务之一,更多的是在安全之下车里的人还可以做什么。比如无人驾驶技术的精确度、车联网智能度、人车AI交互程度、续航力、节能程度等等功能的实现。电油只是车子的能源形式,低成本便捷获取到能源的同时,大家更关注车子的安全性及各种使用功能。
异观财经主理人杨晓易:
从汽车厂商角度看,布局和入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是被动的必选选择。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2021年10月26日引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在全球关注碳中和的背景下,已经有比亚迪、长城汽车、林肯、宝马MINI等多家车企业宣布停减产燃油车的计划,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必然的选择。
最初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补贴政策息息相关。随着此前“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国内传统车企就已经开始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国内几乎所有的传统汽车都已涉足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产,甚至还有车企单独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公司。此外,传统汽车厂商的销售渠道、覆盖的用户群体等方面,比“蔚小理”等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更具备优势,所以销量超越“蔚小理”并不意外。
近年来,传统汽车行业生态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主动改变传统的供应链合作模式,尝试与芯片企业合作,或者直接参与芯片投资和研发,这或将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链和生态重构。
新能源汽车量价齐涨,从消费者层面看,一方面与燃油车越来越难买(指标越来越少)、油价越来越高等因素有关。另外一方面,最初的购买新能源车有大力补贴,消费者购车能省钱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后面随着新能源车的续航能力提升、充电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步接受购买新能源车。
从车企方面看,电池、碳酸锂、镍、钴等原料成本上涨、以及国家政策补贴减少,都导致新能源车头部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增,车企涨价是降低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此外,百度、小米、滴滴、华为、大疆等众多企业也纷纷加入造车大军。可以说互联网企业在去年掀起来一波造车热潮。造车的硬件包括软硬件协同、三电技术(电池、电驱、电控)、芯片、操作系统、智能驾驶。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势必会带动产业上下游的发展,比如汽车芯片,细分的话可以分为主控芯片、功率芯片、存储芯片、传感器芯片等。互联网企业大军的加入,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叠加高算力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概念的兴起,SoC(系统级芯片)应运而生,在AI技术的推动下,伴随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未来或大有可为。
比特财经主编邹震:
去年和今年电动车行业的形势,差别很大。去年是销售紧跟潜在客户,今年某些时候电动车总是处于脱销状态,销售是在加价销售,这种加价已经直接演变成厂商的海价行为。其中的原因,更多是政策市造成的。但政策市会不会持续呢?这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表面看来电动车是发展趋势,但在发展电动车的问题上,日本是一开始就是搞油电混动的,就是一开始可以用石油,没油了用电能储备。这样就既节省了能源,又克服了电动车储航里程的问题。但国产电动车上来就是纯电动,用户需要计算里程,避免出现没电的情况出现。这种超前的发展思路,在今天依然在持续,因为新能源中,报废电池的处理会造成二次污染,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很多新能源车的国外先行者,在转向氢能。所以预测新能源车的市场格局变化,可能会因为下一个政策,而产生颠覆性的变化。涉及到的产业,新崛起的厂商,都会有很大变化。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
新能源汽车价格和销量双涨表明用户已经做出选择,是认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和芯片成本等显著提高之后整车必然涨价的。但是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或者一个巧合是,因为俄乌战争等带来的连锁反应,国内汽油和柴油,尤其是汽油接近十连涨之后,已经飙升到了十元时代,已经是曾经五六元时代的双倍了,汽油车的日常用车成本提升,而电价最近几年保持平稳,两相对比,也间接助攻了电动车的销量。
至于新能源汽车头部“蔚小理”被比亚迪、五菱等超越,其实说明电动车已经在中高端和中低端市场都打开了市场,都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五菱代表的更多的是多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对电动车市场的认可,而比亚迪则代表多款车系更多选择得到用户的认可;而“蔚小理”则主要瞄准的是国内的中高端新能源电动车市场。说明如今的电动车市场已经多元化了,全面开花。未来的发展,比拼的也是智能化,是性价比,是售后服务。而且未来会有更多的传统汽车转型加入电动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能带动的产业,比较明显有直接的产业链的上下游,比如芯片领域,比如汽车电池领域,以及和自动驾驶等相关的产业;更远一点还会带动电池回收,电池储能,电动车充电桩,电动车充电站等领域的发展。
至于全民电动车时代,看具体标准,如果以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占整个国内汽车甚至是全球汽车保有量的50%以上才算全民电车时代的话,那还路漫漫其修远兮,毕竟燃油车已经发展多年,目前不管是增量还是存量都依然遥遥领先电动汽车。而且不管是“蔚小理”,还是比亚迪、五菱都算不上全球性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企业,和全球性的品牌特斯拉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国内发展,国内竞争,国内“卷”的同时,也期待国产电动汽车品牌们能都早日在欧美市场等全球市场和特斯拉PK,开启全面的较量。
以及,电动汽车想要进入全民时代,还需要较长时间以及较大努力的用户教育,得让用户更乐于接受电动车,目前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电动汽车用户和燃油车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市对立的,暗地里相互较劲,相互鄙视,这并不是良性竞争的表现,毕竟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再者,新能源电动车要想进入全民时代,必须还得解决里程焦虑和冬天焦虑问题,这得依赖电池技术,尤其是快充或者储能技术的突破,得让用户方便充电,快速充电,同时不担心长途没电,以及不用在寒冷的冬天为了保住续航,不敢开空调等等。
不得不说的是,传统汽车企业,传统汽车强国也不会束手就擒,就快速同意燃油车时代转向电动车时代,车企之间的博弈,国家博弈甚至是地区博弈,都将决定全民电动车时代的进程,而这些不仅仅是个人、企业可以决定的,国产电动汽车企业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产品,然后"等风来”。
但依然要看到,相比燃油车时代,中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时代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成熟度、掌控度要更高,尤其是汽车电池等领域,已经全球领先的。甚至未来国内的头部电动汽车品牌可以和特斯拉等在全球一较高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时代,中国对产业链的话语权肯定是要大于燃油车时代的。期待中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能够取得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
螺旋实验室螺旋君:
新能源汽车行业近两年红火异常,各路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但最终能有多少成功站稳脚跟,又有多少能够在电车时代成功崛起,恐怕并不好说。
众多企业以“掘金者”的身份入局造车产业,都想要在电车时代分得一杯羹,但最终能从中收益的,可能还是上下游相关的“卖水人”,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市值能双双突破万亿,也正是依赖于在电池领域的强势地位。
毕竟在油车时代,国内车企的体量再大,也大不过中石油和中石化,同样的故事,在电车时代,可能也会再次上演。
竹阅文化CEO陈伟明:
新能源汽车涨价原因深挖:
1、电池、碳酸锂、镍、钴等原料成本上涨;
2、近期国际局势动荡,进一步刺激市场从油车转为电车的需求;
3、国家补贴力度降低也间接增加了新能源车企的成本。
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政策对于产业的扶持,商务部及时下发通知,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加上在全国主要城市限制燃油车新牌增量的大背景下,这无疑刺激着新能源汽车在各地城市渗透率的提升。
促使顾客购买的考虑有三:
1.养车成本降低:尤其是在目前油价飞涨的时候,对于有充电桩的新能源车主,新能源汽车只能说真香;
2.强劲动力性能:新能源汽车通过动力电池来驱动电机,起步时性能提速远超传统油车,百公里加速5s以下已成为常态。
3.政策扶持:近期出台了一线城市不限牌照,送绿牌的政策,同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取消购置税等,对于拍牌无望等车主是种激励。
但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和燃油车根本上来说只是个互补的关系,比如全国充电桩还没有完全铺开,在3、4线城市就很罕见、保值率较差等因素,让它的发展受限。可毫不夸张的说,新能源汽车注定是我国弯道超车的黄金机会。
新能源汽车对应的“新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但这些领域,我国由于布局较早,其中便有著名的动力电池领域双霸主:宁德时代与比亚迪。
所以说,目前新能源车只能说是在高速发展中,车企以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和跨界造车鼎足而立,消费端显著复苏,但供应链问题犹存,故要成“时代”,还为时尚早。
《钛度热评》是由钛媒体推出的热点事件观察栏目,主要邀请对不同行业发展、不同商业模式有着独到见解、深度观察的媒体人和行业从业者,通过多角度解读全面展示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如果你关心最新趋势、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想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交流观点,欢迎添加《钛度热评》社群小助手微信:taiduzhushou,加入《钛度热评》社群,跟我们一起打造一个思考者的社群,让有价值的思考被更多的人看到!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现在油价还是太贵了
时代还是比较远
目前人们对于新能源电车持一定的态度
电车怎么就是智商税呢?不是比油车划算吗
未来趋势就是新能源大势,走在前端,好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