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造车的腾讯,要为车厂“搭梯子”

汽车
不造车,交个朋友。

1
当百度、华为、阿里等互联网大厂,都纷纷以各种方式下场造车后,腾讯选择了一条不太相同的路线进入汽车行业。

6月24日,腾讯发布了行业首个专为智能汽车定制的一站式云解决方案——腾讯智能汽车云。该产品集成了自动驾驶研发与运营工具链、智能座舱研发、智能驾驶地图、运营服务等多方位能力,试图通过提供贯穿全流程的数据安全及合规服务,为客户降低架构复杂度,获得一站式解决方案。
1

“不造车是腾讯坚持的定位。”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改善用户出行体验,是腾讯不变的方向。腾讯将发挥C2B能力,和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为汽车行业提供低门槛的定制化平台与工具链,让云成为智能汽车的新生产力。

显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数字化直销模式在成为汽车行业的标配后,主机厂面临的新挑战是如何管理日益增长的线上数据,以及保证数据安全。新的变革下,腾讯希望成为汽车数字化的新基建,为车厂“搭梯子”。

车云一体化,构建新生产力

如果说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是燃油车时代的核心资产;那么在新能源化的智能汽车时代,数据毫无疑问就是每个车厂最重要的竞争筹码。

这也就意味着,如何管理和使用手中的“筹码”,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家车厂的成与败。从目前的行业趋势来看,汽车产业的竞争正在从单车智能向云端延伸,也就是数据使用、管理、维护的效率竞争。

一方面,随着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渗透率的不断增长、汽车自动驾驶能力的升级,带来了庞杂的“数据海啸”,需要通过“上云”进行更高效、低成本的数据存储、计算和模型训练,以加速研发迭代。另一方面,汽车企业也在借助“上云”,打通研发、生产、销售、运营、车后服务等各业务环节的数据通路,优化改进业务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因此,实现车云一体化的数据驱动成为车厂竞争的关键。

根据腾讯公开的“车云一体化”战略布局,腾讯的方案在车端推出了智能座舱TAI、智驾地图、高精地图、智能场景引擎、车载小场景等产品及能力,助力车端智能进化。在手机端,基于日活超过10亿的微信应用,腾讯推出微信“腾讯出行服务”小程序等产品,实现手机与汽车场景的连接。

“不仅是微信能力的上车,我们也会把车主的服务能力和汽车企业进行共享,帮助他们更好地打造与用户的长期触点。”腾讯副总裁、智慧交通和出行总裁钟翔平对钛媒体App表示,比如汽车企业可以将微信作为汽车的电子钥匙使用,用户就能将车辆使用权利用微信临时分享给家人或者朋友。
1

而在云端, 腾讯智能汽车云一站式集成了自动驾驶研发与运营工具链、智能座舱研发、智能驾驶地图、运营服务等多种能力,通过“一朵云、一站式”的方式为车厂降低架构复杂度。

例如,针对自动驾驶研发的全流程,腾讯智能汽车云提供了以数据和计算为核心的全套工具链:包含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标注,模型训练,仿真与评测等。同时,云端模块可以无缝连接本地研发环境,实现从算法开发到发布测试全流程的自动化。

基于此,腾讯的车云一体化方案实现了从云端、车端、移动端的数据闭环,车企在生产和研发的效率也因此得到提升。

坚持不造车,持续“交朋友”

事实上,除了智能汽车云这个新的产品,腾讯在多年以前就开始陆续布局汽车出行行业。从最初的车联网生态建设、再到腾讯乘车码,最后到车云一体化,整个过程中,腾讯选择的路线都是坚持不直接参与竞争,去做一些基础建设层面的升级改造。

“腾讯整体从2018年拥抱产业互联网以来,就确定了我们作为数字化助手的定位——广泛地面向多行业提供服务。面对汽车出行这个领域,我们也一直强调践行此定位。”

钟翔平对钛媒体App表示,在出行领域,腾讯坚持的是三个核心基本点。首先,腾讯的数字基础设施,例如云服务、地图以及一系列的数字科技能力,这个是腾讯智慧出行的一个基座。其次,就是用户连接和用户服务能力,第三个就是生态的连接能力。腾讯智慧出行持续的方向就是聚焦于基础设施,实现用户连接、用户服务和出行生态的广泛连接与建设。

比如,在车企销售环节,腾讯利用企业微信这样的平台,以及平台上的数字化平台工具,帮助车企进行更精准的用户的连接和服务;在车路协同上,腾讯和天津的先导区完成了路网建设,并发布了该领域标准性的白皮书。

按照钟翔平的说法,腾讯在智慧出行和交通的方向上希望将车、路、云都能够连成一张网,通过用户的一个ID就可以更好地进行一码通行;基于云端的基础设施,实现一云共建;基于一张数字化的地图,让整个城市的交通调度都能够一图统览。因此,腾讯一直在出行领域坚持“数字化助手”这一角色。

而在汽车产业上,腾讯也秉持这一理念——坚持不造车,持续交朋友。

根据车云一体化的战略部署,腾讯选择在上海首先开设了智能汽车云华东专区,这是行业首个专为自动驾驶与智能汽车领域而建设的专有云平台。基于云专区,腾讯智能汽车云能够提供全栈物理隔离,保障相关数据的安全可信、自主可控。同时,云上组件将针对行业特殊需求进行定向优化,真正做到专云专用。

在弹性及兼容性方面,腾讯智能汽车云在专有云基础上,提供订阅式模式,车厂可按需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扩缩容,享受与公有云一致的资源弹性。同时,腾讯智能汽车云继承公有云一致的开放性,持续引入行业内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并支持客户进行个性化创新。

“在汽车行业,腾讯确实和其他几个(互联网)企业有差异。我们一直坚持不去下场造车,也不希望下场做一些看起来控制欲很强的行动。”

钟翔平表示,“数字化助手”这一角色意味着腾讯不是要拥有一个自己品牌的车,而是让更多的汽车品牌面对用户的连接和用户能力都变得更强。因此,腾讯行为方式和与车厂的合作方式跟其他公司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饶翔宇,编辑 | 钟毅)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腾讯科技技术没得比

    回复 2022.06.30 · via h5
  • 坚持不造车,持续交朋友

    回复 2022.06.30 · via android
  • 我觉得不会成功。就像给手机商做应用市场那样,这些科技后面的门槛会越来越低,加上人员是会流动的,最后车厂都会选择自己去做。

    回复 2022.06.29 · via netease
  • 先把爱趣听做好吧 太垃圾了 感觉就是个半成品

    回复 2022.06.29 · via netease
  • 先把爱趣听做好吧 太垃圾了 感觉就是个半成品

    回复 2022.06.29 · via netease
  • 我觉得不会成功。就像给手机商做应用市场那样,这些科技后面的门槛会越来越低,加上人员是会流动的,最后车厂都会选择自己去做。

    回复 2022.06.29 · via netease
  • 造车的决心有目共睹,从这一步步的布局,觉得成功是必然的.

    回复 2022.06.29 · via netease
  • 几乎各个巨头都说要下海造车

    回复 2022.06.29 · via android
  • 这就是造车的决心,不但要造要做就做最好的

    回复 2022.06.29 · via netease
  • 人家腾讯就没说要造车

    回复 2022.06.29 · via h5
更多评论

快报

更多

05:16

军工板块午后震荡回落,中航成飞等多股跌超6%

05:15

高瓴减持百济神州,业内人士:基金到期,LP有分配的需求,系正常退出

05:15

美的生活电器“大调整”:总裁徐旻锋离职,直营负责人加入京东家电

05:11

卡塔尔央行行长会见马斯克,讨论全球金融和投资等议题

05:09

港股乐华娱乐涨超30%

05:09

香港证监会与阿布扎比金管局在监督跨境投资管理活动方面加强监管合作

05:08

通用汽车回应道朗格解散:对该业务进行重组

05:07

帝亚吉欧亚太区前高管费毅衡将出任富邑葡萄酒集团CEO

05:03

首个零碳产业园国家标准预计于今年审查报批

05:01

小鹏汽车法务部:造谣小鹏P7+采用软包电池包账号被判道歉赔偿

05:01

Netflix称其广告支持计划已覆盖全球超9400万月活跃用户

04:59

萨莉亚开设越南首店,计划最早明年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04:58

首程控股:第一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13亿港元,同比上升80.5%

04:57

受美关税影响,丰田、本田等四家日本车企本财年净利润预期合计下滑38.8%

04:56

三菱化学: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锂离子二次电池专利技术许可协议

04:54

宁德时代香港上市零售部分获得119倍超额认购

04:52

蔚来李斌:乐道L90车型将于三季度正式上市

04:51

恒生银行回应裁员风波:受影响员工数占核心业务员工总数比例约1%

04:49

香港:4月访港旅客达384.8万人次,同比增13%

04:46

特朗普:我相信人工智能,我是AI的信徒

46
11
2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