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兴衰史:致那些牛逼闪闪的日子

从博客时代、门户时代到垂直新媒体,发展至今,面对的还是老问题:如何处理和PR的关系、如何降低PR侵入性仍是媒体普遍要面对的问题,目前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过去所谓的软文模式不是好模式。

 

钛媒体注:钛媒体编辑在业内的各种发布会上,常常有机会和专注于科技领域的网络媒体同行交流。如今,科技圈儿的新媒体同行们,有的编辑本身就是博客写手和专栏作者;有些是早期门户的资深网编,有些已经在见证门户科技博客的转型,还有不少已经开始经营自己的微信自媒体。同行们的职业生涯,基本上代表了从博客、门户、垂直科技门户以及垂直自媒体的不同媒体形态。

钛媒体8月末举办的第一期季度笔谈会中,十几位贡献颇丰的作者也围绕IT博客的形态进化展开了讨论。受沙龙的启发,钛媒体作者柳华芳希望简单明了的对IT类博客的发展历程做一梳理。有兴有起,有颠覆有创新——来看看科技博客的这段还远未完结的“妙史”:

科技博客进化史

 

第一回:方博士的“博客网”兴起,写作变得空前流行

方兴东博士的博客网、以及横戈他们的博客大巴等博客网站崛起并拿到投资,木子美、芙蓉姐姐等网络红人借助博客平台名声大噪。后来,木子美也加入了博客网,人其实很文静,文当然很风骚,写作变得空前的繁荣和流行,憋了太久的各种青年们终于大泄于天下。

博客网走的是明星路线,偏媒体化。方博士当年融资千万美金,那是汇率是8左右;而博客大巴更倾向于纯粹的独立托管平台,国外的blogger.com 被谷歌收购,后来被墙了;wordpress.com则和博客大巴类似。当年,博客网进行了很多盈利方式的尝试,品牌广告、广告联盟等等都试过,最后效果一 般,而新浪网推出了博客平台,博客网过去的重视用户大规模地迁移到了新浪博客,而博客网在技术和体验上都不如新浪博客,这样子博客网就衰落了。

紧接着,各大门户都推出了博客产品,搜狐博客、网易博客、QQ空间等等,最不像博客的Qzone偏向于韩国“赛我”的模式,各大门户都投入了很多精力来运营博客产品,但是都不赚钱,博客更多承载了UGC的作用和媒体价值,只有腾讯把这类产品用虚拟增值服务模式做的赚钱了。

无论是博客网,还是博客中国,都没有在门户入侵后快速调整定位,最终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几乎消失了。新浪博客则利用媒体优势打造一个个百万名博、千万名 博,博客成为一个获取人脉资源和自我品牌成长的最佳平台,刘兴亮、王冉等都崛起于新浪博客,我本人由于不善交际,最后只勃起、没崛起(小编本想提醒作者注意节操,但发现所谓“形象化描述”莫过于此 QAQ......)。

 

第二回:Donews和Techweb的那些日子和月子

大约2006年底–2007年之间,donews和techweb两家科技博客为主的垂直媒体打的热火朝天。donews作为过去的老大,在出现一些新竞争对手后有点失了方寸,当时techweb做的时间不是很长,在双方口水战中,techweb成为行业知名媒体站点,并后来基本上超越了donews。

但是,donews、techweb两家口水战的时候,cnbeta这个小网站也在口水战里了,最后口水战的结果是techweb、cnbeta火 了,donews没有及时地改进社区类产品,用户的活跃度有所下降。chinabyte在这场媒体争霸赛中开始保持了良好势头和热度,后来没动静了。

techweb做了线下行业沙龙-IT龙门阵,对抗donews 5G 白话,线下活动对techweb的品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大胡子老祝成为科技互联网媒体界炙手可热的大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IT龙门阵是IT大佬必 参加的行业沙龙,刘兴亮作为主持人赚足了人气和人脉,炳叔的偶尔主持标志着techweb 的五六年内的巅峰。

Donews则在一系列变故中曲折发展,并逐步进入王乐时代。王乐时代的donews扩大了规模,还启用了大量新人,并将donews从过去的小而美模型转化为科技媒体公司的正轨上来。然而,王乐的压力很大,因为虎嗅网、钛媒体、pingwest等一大堆科技类博客媒体出现,他们身上呈现着很多老 donews时代的影子,王乐时代的donews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techweb了,donews和techweb需要面对新模式媒体的挑战。

 

第三回:门户科技博客的那些事儿

四大门户科技博客中,新浪科技博客影响力最大,搜狐IT博客更重视通信博客、网易科技博客主做精品路线没有大规模拉人;而腾讯当年的科技博客有流量、没行业影响力。无论是donews、techweb,还是门户科技博客,都成就了很多人,我本人也是受益者,写博客成为我自己思考、总结、研究、探索的一部 分。

四大门户科技博客鼎盛时期,新浪科技管博客的是龚民(现在是新浪微博的xx总监),搜狐IT管博客的是陈中(这哥们比较能折腾,弄了个鞭牛士,后来去了桔子酒店,现在又出来,不知道干啥了),网易科技博客最早谁负责我不记得了,应该是李鑫或张娟吧。这批编辑也是博客时代的受益者,他们积累了比科技记者还要广泛的人脉资源,这波人现在混的也都不错了。

再后来,科技博客出现严重水化现象,刷博客点击量到百万,然后到处张罗生意的一类博主出现,博客编辑对内容失去了控制力,推荐机制也没有任何创新, 导致一个很长时间段的门户科技博客质量普遍下滑。大约2009、2010、2011这三年,我本人写博文数量就很少了,当然主要是发布在 it.liuhuafang.com独立博客上。这期间科技博客领域出现了不冷不热的半萧条状态,可能数码类记者或博主由于长期有厂商赞助会保持热度,当 然更主要原因是大家都在微博上玩了。

 

第四回:Techcrunch带来群体性幻想

Techcrunch在美国很火,流量很大,模式简单,内容聚焦于创业和创新,没有像国内垂直媒体一样什么内容都做,这反而让tc汇集了大量创业者和忠实的用户,tc feed也是当年最牛逼的订阅源。

2008年,见到李开复老师,当时说过自己也想做个techcrunch这样的中文网站,但是内容成本很大,而且版权问题难解决,当然自己没折腾这类网站了。

新浪微博火了以后,tc模式有了很好的传播平台,而随着国内投资环境转好,投资人对tc模式也愿意投资,他们意识到了创新文化和思想引进的重要性。

tc是一个产业创新环境的外部表现,国内在李开复离开谷歌做创新工场后,天使投资一下子热起来,加上移动互联网、微博的火爆,国内互联网和产业创新一下子涌现的更多了,国内接入国外先进模式的速度也越来越快,tc的存在土壤已经成熟了。

 

第五回:品牌化的群体博客-自媒体站点的涌现

在36kr\pingwest\tmtpost\huxiu\tech2ipo中间,创始人背景有刚毕业的学生、财经记者、天使投资人、草根创业者等等,定位都各有不同,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面对的问题还是老问题,如何处理和公关的关系,如何做到降低公关的侵入性,这是媒体普遍要面对的问题,目前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过去所谓的软文模式不是好模式,我个人更倾向于自媒体平台可直接帮助企业或公关公司承办主题活动、发布会、沙龙,越公开透明的组织方式越能降低公关的侵入性。

深度、广度、新鲜度、专业度是生存和成长的基本保证,过去IT博客时代,尤其是门户科技博客往往过去评论化,缺乏专业深度,意见领袖更像是资深的消 费者,虽然这看似符合公共的需求,但是对于媒体平台来说是很要命的,用户和读者始终需要一个具备成长价值和学习价值的平台体系。

博客虽然有强烈的观点属性,但是,我个人认为不应该画地为牢,不应该忽视其新闻性、知识性、探索性,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只成为评论员,而应该努力深入到产业或企业成长的细节里。这也是我为什么在钛媒体沙龙里反而建议其创始人赵何娟不要太重视我这样的观点型博主的原因,因为每个人都有观点,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思想,而事实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有思想,我们总不至于像北京国安球迷们那么直白的表达方式。(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柳华芳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已转载部分段落。

    回复 2013.09.07 · via pc
  • 感觉前面都是回顾历史,最后两段才是精华。

    回复 2013.09.07 · via pc
  • 【看女神,你懂的】▇▇▃▂ t.cn/z866rkj ▂▃▇▇ ←【复制打开】(未满18勿进)(害羞)

    回复 2013.09.07 · via pc
  • IT博客,我今年才开始,他开始记录我的成长。

    回复 2013.09.07 · via pc
  • 历史前半段八卦好多啊

    回复 2013.09.07 · via pc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