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伯虎财经,作者 | 李下
今年5月,越南总理访问美国,中间找到了苹果CEO库克,当面要求他把更多的越南公司纳入苹果供应链。库克表示,苹果有兴趣与符合该公司标准的越南厂商合作。
公开资料显示,越南现在已经有31家公司的16万人为苹果生产iPhone、AirPods、iPad、MacBook等设备。
两个月后,因为忙于造车很久没在公共场合露面的雷布斯,抽空亲自发布了旗舰手机小米12S,定价不菲,不过料堆的也十分诚意。不仅拿到了台积电4nm工艺的骁龙8+芯片,还有了一个新搭档徕卡。
自去年全面对标苹果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这天为了提醒员工不忘初心,在发布会现场雷布斯特意喊出了“对标iPhone在小米内部不是口号”的新口号。
紧接着,在发布会第二天,就有媒体报道小米要去越南建一个20万平的基地生产手机,投资额8000万美元。小米很快证实了这一消息,只是补充了一下说,越南只是公司在东南亚的产品布局,并非整个生产链迁往越南。
看来,小米对标苹果已经不仅不是口号,而且已经跟注到了供应链上。
对标,就要做全套的
虽说是去越南生产手机,但并不是小米亲自下场,而是由一家叫做光弘科技(DBG)的电子制造公司代工。
官网显示,这家公司1995年成立于广东惠州,初期主要生产电子元器件,2017年于深交所上市,目前在嘉兴和印度设有生产基地,并有一个香港物流中心。有相关人士表示,小米在香港主要由DBG运营。
小米表示,近几年来因为疫情导致进出口物流成本增加,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出货成本上升。“小米和合作伙伴携手,本着压缩流通成本、提高供货效率的策略,实施本地生产。”
而小米来到越南也不只是为了生产智能手机,还包括一些数据传输设备、电路基板等零部件。
到这就有聪明的读者要发问了,为什么是越南呢?
那么请打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越南北部不仅接壤中国的广西、云南,东部更是被中国南海紧紧环绕成一条狭长的“S”海岸线,这样的条件,不搞外贸,名副其实的是违背祖宗的决定。
据《越南经济》报道,2022年一季度越南货物进出口总额176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7%,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同期增长10.7%。
地理位置优越只是一方面,能吸引人过去的最重要的是人。
截至2021年底,越南全国人口达到9820万,平均年龄是32.9岁。根据浙商证券的研报数据,2020年越南制造业的人力成本2.99美元/每小时,不及中国的二分之一。
这些年,国内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许多企业开始把出海作为一条新增长线,年轻而且人力成本低廉的越南自然显现出活力,从而成为国内的一片投资热土。
一个例证就是房地产。作为一个城市经济的风向标,今年4月,难得一现的李嘉诚携旗下地产公司长实集团出现在越南胡志明市,与当地市长谈投资房地产事宜。
回到手机上来,作为雷布斯的对标苹果,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前几个月在社交平台表示,AirPods Pro 2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在越南量产。今年还有媒体报道,苹果正讨论把iPad的生产从中国转移到越南那里去了。
从上一个十年开始,歌尔股份、立讯精密、裕同科技、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美盈森、伯恩光学等“果链”企业都陆续在越南设厂。据说富士康计划在越南投资7亿美元为老客户苹果建组装厂。小米既然要对标,肯定是选择做全套。
另外,作为小米全球化上的头号对手,尤其是在这些发展中国家最大对手三星,2009年就进驻越南,2019年关闭中国的最后一家手机工厂——广东惠州工厂后,更是把越南作为生产重地,如今这里承担三星全球智能手机产能的近一半。
以上种种因素综合起来,小米进入越南是必然选择。
大环境下的供应链转移
这已经不是小米第一次外出建厂。今年2月份,在中阿领导人见面后,就有媒体报道小米要在阿根廷南端的火地岛建厂——具体可见《雷军放1000亿大招,小米偷跑去南半球建厂》。
小米最早出国设厂的地方是印度。2015年小米投资35亿美元联合富士康在印度设立生产线,如今小米在印度已经有7座工厂,为当地贡献了2万多的就业岗位。
一般来说,驱动手机厂商去国外建厂的因素主要是成本,比如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等,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关税。
对于各个国家而言,他们为了发展自己的工业,都会要求手机厂商把零部件运过来到自己的国家组装生产,政府为了鼓励外资进来,也会给与关税优惠。
比如孟加拉国,就制定了提高进口手机关税、降低零部件进口关税和免除消费者购买的增值税的政策,对于智能手机整机的进口税率为57%,但是对于进口需组装的零部件,则只收18%,以此鼓励手机厂商进来建厂,提供就业。
还有一些就完全是 政策强制 了,比如之前小米进入的阿根廷。阿根廷政府为了扶持本国制造业,规定所有想在当地销售的手机厂商,只能把零部件运到当地再组装,才能进入本国市场销售。
除了成本和政策考虑外,这两年又有了新的考虑因素:分散风险。
小米此前大部分手机生产集中在中国和印度,但这几年印度似乎对中国企业不怎么友好。这不最近,印度以涉嫌洗钱为由冻结的vivo账户上46.5亿卢布的资金(约合人民币3.9亿)。
小米就更惨了,今年1月印度财政部对小米开出了5.6亿的天价税单,这个“五一”印度又说小米涉嫌“非法汇款”从而扣押其555亿卢布的存款(约合人民币48亿),估计小米这8年在印度赚的钱都没有这么多,最后外交部也出来说话了。
这种风险不仅存在于营商环境里,还体现在这两年因疫情导致越来越不稳定的供应链。最典型的就是这次上海长达两个月的封锁,直接导致苹果第二大iPhone代工厂商和硕停止其在上海的组装营运。作为对供应链十分敏感的库克,自然想要分散这种风险。
作为小米,应该也是这样想的。
最后:高端与全球化谁先来?
IDC数据显示,自2017年智能手机达到15.66亿台的出货量后,开始逐年下降,2021年因为前一年疫情降幅太大,稍有回升,不过也仍在14亿之下。
智能手机在中国的下降趋势尤其明显。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Canalys),而中国下滑了29.2%(中国信通院)。
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称, 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为28个月, 在2017年,另一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那时国人的换机周期是22个月,不知不觉多了半年。
不管是疫情导致原材料价格上升、用户消费意愿下降,还是手机创新力不足激发不起人们的购买欲,或者仅仅是因为玩了十多年智能手机,玩明白了,总之导致了一个结果:4月份“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你有多久没有换手机了”登上热搜。
如今再想撬动国内存量更新换代难度太大,还不如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提高一下智能手机普及率。
于是小米一面在国内瞄准苹果,铆足了劲高端,另一面又把手掏向第三世界。在这里,小米不仅可以直接把成立前十年在中国的经验复制过去,如今从印度、阿根廷到现在的越南,连工厂都搬了过去。
根据小米自带的基因,也许在实现高端之前,小米产品覆盖整个第三世界会更早落地。
参考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看清“越南投资热土”真相
- 华夏时报:雷军紧跟苹果先“走”一步,小米越南造手机
- 红星新闻:小米开始在越南生产手机,回应称并非整个生产链迁往
- 日经中文网:小米开始在越南生产手机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你用豪掷格局小了哈哈
真是没事扯事,小米建个工程才投8000万就叫豪掷?!这个规模这个词用在我等小民身上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