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投“落幕”后,互联网新增长在何方?

钛度号
抛开大环境的变化,从互联网企业自身来说,提升人效也是必要之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文娱眼

前不久根据多家行业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旗下战略投资部被解散,涉及员工约百人。字节方面称,战略投资部员工将分散到各条业务线中,相关业务和团队还在进行规划讨论。同时,腾讯减持京东及东南亚“小腾讯”Sea、阿里巴巴退出优酷股东……互联网巨头大手笔“买买买”的策略似乎正在不断收缩。

而原本通过战略投资实现疆土扩充的互联网公司,需要对增长点进行重新评估。当这条增长曲线变得不再突出,以字节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在2022年又将找到哪些新的增长路径?

当“买买买”失效

行业变化莫测,而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针对某一热门行业及时布局的最好办法,便是花钱直接购买已经在行业中扎根的企业。通过资本力量采取企业并购或控股,互联网巨头能够以最快速度掌握到该行业的优质资源。

透过资本,不难看出诸如共享单车、区块链、元宇宙等热门行业都逃不过互联网巨头的布局。

作为当下风头最盛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字节跳动通过独有的算法体系+复制裂变,打造出抖音、火山等超级APP强大的内容矩阵,被外界称为“张一鸣的APP工厂”。在此基础上,字节跳动同样采取资本模式进行快速扩张,通过一系列战略投资将业务延伸到游戏、电商、企服、教培、金融等多个领域。

从2014年以数百万人民币并购图虫网开始,字节跳动就开始利用战略投资不断开疆拓土。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数量超过200起,涉及文娱、地产、医疗、教育、科技等各行各业。

从投资节奏看,2015-2017年字节的投资数大致维持在10个、2018-2021年其投资数分别达到了18家、32家、41家和70家。从投资偏好看,战略投资部前期比较注重与主营业务的关联,用以补齐内容短板。这一阶段,公司布局了较多的内容类媒体项目,比如极客公园、华尔街见闻、新榜、每天读点故事、多说等资讯平台和自媒体。

在教育板块,字节先后收购AI学、清北网校、极课大数据等多个教育项目并给出教育业务的预算:“每年百亿,持续五年”。但2021年随着国家双减政策,导致字节的教育业务遭遇较大影响。

在游戏板块,本身并无游戏基因的字节通过战略投资获得业务能力。根据Tech星球报道,2020年游戏业务为字节跳动来40-50亿元的营收,成为公司第四大收入板块,去年3月更是以40亿美元天价收购沐瞳游戏。

此外,在新消费领域字节投资了Manner咖啡、懒熊火锅等项目;在医疗领域投资了美中宜和、爱瑞奇迹等项目;在互联网工具领域投资了石墨文档、坚果云等项目……仅在2022年开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字节就投资了5家企业。能够看出,字节在内容和短视频等核心业务稳固布局的基础上,不断以多点开花的策略的确为其找到了新增长点。

如果不是突然裁撤战投部,能够预见字节在今年依旧会出现新的投资高峰。

逐渐收紧的增长通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的规模已达8.88亿。另一方面,作为字节跳动的拳头产品,抖音APP的DAU(日活跃用户人数)已经突破6亿;根据去年四季度数据,快手主站与极速版合计达到3.6亿的DAU。

不难看出根据用户规模,短视频领域增长空间基本已经见顶,MAU(月活跃用户人数)增长已接近天花板,整个行业的阅读活跃用户也渐趋饱和,未来核心要看MAU向DAU的转化与留存。这同样也是腾讯、阿里、京东等其他互联网巨头所面临的问题,公司要想维持高速的营收增长,就必须输入新的血液,而投资就是最便捷的方式之一。战略投资是大厂突破市场天花板的一个绝佳手段,有数据显示,腾讯2020年对大约100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收益便增加了1200亿美元。

但另一方面,2021年以来在国家政策影响下,互联网行业逐渐迎来收紧:去年6月起《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陆续实施。同时反垄断指南等政策相继出台,APP侵害用户权益及互联网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加速互联网企业合规发展进程。

2022年伊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严格规范平台企业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落实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严格审查股东资质,加强穿透式监管,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和关联交易管理。严格规范平台企业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督促平台企业及其控股、参股金融机构严格落实资本金和杠杆率要求。

其中多项内容直指互联网战略投资,不少业界内人士认为,这一信号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国家持续对互联网巨头收紧的大方向。尽管官方尚未证实,但有关大厂投资失速的话题已十分火热。如果按照消息中“平台用户超过1亿或去年营收超100亿的企业的上市及投融资活动需要进行前置审批”的政策标准,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甚至小米的战投部门,都将受到影响。

相对应的,腾讯方面目前已经接连减持了京东和Sea Ltd的股份,特别是对于京东的减持几近清仓,腾讯还放弃了投票权不参与决策。阿里张勇也退出微博董事会,一批互联网巨头们接连“疏远”被投企业……不难看出,在国家反垄断的背景之下,互联网巨头正在失去一个重要增长点。

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应对这一行业变化,一些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尝试变化,其中之一便是将原本独立出资的形式转化为GP身份,成为更加纯粹的私募基金。通过私募股权基金的身份,以正规军的身份进行投融资。

从近半年以来在中基协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一些变化:包括华为旗下哈勃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小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六零(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字节跳动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纷纷转化为GP。

但是结合当下整体环境及国家指向,不难看出互联网已经过了疯狂增长的“黄金时代”。2021年一级市场投资来看,以硬科技、人工智能、医疗大健康将是主要的投资阵地,而模式创新类型项目迎来了低潮期。

同时随着近两年以来国内外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定义和观念也正发生变化。比如互联网企业到底是不是科技企业,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创新?由于平台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互联网+的所谓商业模式创新,还有没有必要?

在数字经济大发展、政策环境整体向好的同时,2022年消费领域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垄断、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也将持续受到监管部门关注。反垄断的目的并非限制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而是创造公平的竞争性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引导资本向技术创新而非简单模式创新流动。

就这一点判断,互联网行业仍然充满发展机遇。而唯一确定的是,互联网企业更应关注“脱虚向实”充分利用数据优势服务于生产端的价值创造,构建经济产生数据、数据赋能经济的良性循环生态。

 

本文系作者 文娱眼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