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风声OPINION(ID:ifengopinion),作者 | 维舟,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有朋友来问,我前两年失业之后,是怎么度过难关的。他这几年来可算年少得志,因此这番话由他问出口,我多少有点意外:“你不必担心吧?就算现在说‘35岁以上招工不要’,你一个90后,也还年轻着呢。”他认真地说:“其实,90后也30出头了。何况,现在没有哪个人是不可替代的?每天醒来都有点不安。”
不知不觉间,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6月份,全国城镇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达19.3%。没人想失去工作,但看到周围朋友的新消息时,自己会想,该如何是好?
在生活的风险面前,为什么会陷入焦虑?只有了解这种焦虑的根源,才能知道我们该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好好活下去。
失业焦虑的根源
普通百姓对“失业”焦虑恐惧,情有可原,毕竟这对大多数人家来说都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的数据,全国约有3/4的家庭有储蓄,但其中储蓄最低的25%家庭,支出仅够负担1.5个月。这还是疫情之前“正常状态”下的数据。
现实,实实在在摆在每个人面前,也难怪老一辈那么偏好“稳定”的工作,因为这样才能有一份让人安心的收入,总比闲在家里好。然而,现实越来越“求稳”的心态,反而会导致人们陷入愈加严重的心理危机。
想一想就能明白:一家公司能兴旺几年,一个行业兴旺十几二十年,一段太平盛世或许能有三四十年;然而,一个现代人要活七十年。换句话说,几乎没有什么安稳的局面能延续我们一生那么长,期间难免会发生各种不可预测的变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地考编考公,想要转身拥抱“铁饭碗”。
在1990年代的那一波下岗潮中,最难以适应的便是那些在单位里干了大半辈子的中年人,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全面的心理危机:明明是铁饭碗,自己一直以来也都勤勤恳恳,为什么到头来却被下岗?对这种违背期待的意外风险,他们在心理上没有准备过预案。
只要环境不出现变动,他们确实是没什么忧虑的,因为有绝对的安全感,不需要担心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麻烦;然而,一旦未来情况发生变动,个人规划就处处陷入被动了。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心态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屈抑自我,因为越是安稳的好工作越是难得,以至于你基本上就没别的选择了,最好一直待在那里。在我们社会的一个常态是:一方面,“不能欺负老实人”;另一面,如果你不愿被欺负,却可能会被看作是刺头。这就意味着,你必须要委曲求全,才能换来暂时的安稳。
一旦你对工作待遇稍有抱怨,就会有人说:你不满意可以辞职走人啊,想干的人有的是,别一边占着位子,一边嫌事多钱少。这背后的逻辑是:每个岗位上的人就像一个机器零件,是可替换的。所以,它根本不觉得你走了会影响全局的运作,马上就能找到人来接替。在这种情况下,它自然理直气壮,掌控着议价权。
越是依赖某种静态的组织结构,人就越是畏惧改变。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企待下岗员工:理论上他们是铁饭碗,干得再不好,国企也不能裁掉他们;但国企也在改革,当他们实际失去岗位后,国企又必须安置他们,就只能尽量替他们找再就业的岗位。然而,这批人很多都不会去,而是宁可在家拿最低工资,熬十几二十年,靠那么一点点收入,熬到在体制内退休,再拿退休工资。他们早已习惯了,宁可这样原地呆着,失去了尝试和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很多人之所以在失业之后陷入焦虑、抑郁,经济上的窘境只是表征,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于:他们长久以来都习惯了“在一棵树上吊死”,又或“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只给自己留了一条活路,当出现意外时,瞬间发现自己走投无路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农业社会的心态:农民过的就是孤注一掷的生活,他只会种地,甚至没有想过还有其它生活可能,虽然他也知道会有天灾,但他要么以一种宿命论的态度接受下来,要么就默默死去,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另谋出路。
但到了今天,要在风险社会中生存,需要一种更灵活的生活方式。
越早确立起自我意识越好
看看疫情对社会的冲击可以发现,大部分人对风险社会是非常不适的,出现风险,本能的第一反应是回头寻找绝对安全,但在一个风险社会里,其实是没有绝对安全感这回事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遍历性世界,上一次失败总结的教训,下一次不一定用得上。所以,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教训本身,而是那种对风险预判的能力。这一点,中国社会还刚开始学。
反过来说,怎样才能有真正的安全感?你要么让自己变得不可替换,在组织里具备独特的价值;又或者,你能有其他选择,即便这里被替换掉,随时可以在别处找到机会,甚至是更好的机会。在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个人一定要给自己多留个选择余地。就好像船只的密封舱一样,一个进水了,靠着剩下的一个,仍然不至于沉没。
现在许多打工人都担心工作问题,怎样才能缓解这种危机感?不妨设想下,如果你现在突然失业了,又或者说,虽然没失业,但自己的精力已经没办法像年轻人那么拼了,那么,你有什么办法谋生?
和朋友说起这一点,她说自己认真想过了,感觉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好像只能重新学习一个。确实她之前一直扑在工作上,现在状态的暂时安稳也有个前提,就是精力仍跟得上,不会被行业淘汰,但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其实就缺乏选择。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没有足够的家底和选择,那你最好随时多为自己准备一条退路——即便是公务员,也不知道将来还是不是铁饭碗。
归根结底,这需要一个人养成独立性,要清楚不能依赖任何外力。现在不乏这样的女性:虽然家里很有钱,甚至老公直说“你上班挣的那三四千块钱也不是钱,还不如留在家里带孩子”,但对她们来说,自己挣的钱才是自己的钱,谁也不知道将来发生什么。
这当然不容易做到,因为能有人依赖感觉还是很舒服,“能依靠的,为什么要自己辛苦赚”,对很多人来说,不到逼不得已,不会独立——独立多辛苦啊,首先就得对抗自己的惰性。
从本质上来说,那种寻求绝对安全的渴求,其实就是一种依赖心理;但活在这个时代,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外部的风险是无法由我们自己来掌控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保持一个牢固的自我内核,在充分预见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前方的不测做好准备。
这需要的不只是努力,甚至也不完全是技能,而是对自身利益的清楚认知。虽然在我们这个社会,“利己主义”似乎常常不是什么好词,但适度的自私是健康的人性体现。
很多人之所以在失业之后陷入抑郁,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公司在裁员时,一般都是根据绩效评定来裁的,尽管这有时仅是一个借口,只是为了节约成本或干脆是为了除掉领导不喜欢的员工,但还是难免会对人们的自我评价产生微妙的影响,因为它暗示“你的失业是自己的所作所为造成的”。
如果你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就不至于因为这样的打击而产生自我否定的念头。
我一位朋友曾向我感叹,在遇到了向她咨询心理问题的各色人等之后,她发现,中国人的很多心理危机,其实是自己就没有重心,“所以我唯一能帮他们疏解的,就是建议他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越早确立起自我意识越好。有了自我意识,等于已经有了一颗扎根的种子,无论种子今后的命运如何,至少自己能有滋养,不会太过荒芜,以至于迷失。”
失业并不可怕,失去自我才是问题所在。谁都不能保证一辈子不遇上点风浪,与其恐惧失业带来的风险,不如想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又能做什么。在这个自我审视的过程中,明确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这样的人是难以被轻易打垮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设法靠自己活下去。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