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投资,该现“曙光”了

钛度号
价值投资从未真正流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薛洪言

这两年追高买入医药板块的投资者,账户盈亏大多还在水面之下。2021年6月末的高点至今(2022.7.25,下同),申万医药生物板块累计涨幅-28.5%,在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倒数第二,倒数第一为美容护理。

2020年下半年之后,随着茅指数的一路走高,价值投资理念盛行。埋伏多年、一朝翻番的故事几乎遍地都是,颇为励志,也颇具蛊惑性。当时,对于医药消费领域的白马龙头,市场过度看重其中长期的“长坡厚雪”效应,对短期估值容忍度高,甚至一些投资者明知高估还秉持“以时间换空间”的心态高位买入。

从后续发展来看,“均值回归”再次证明了自己,追高买入普遍追高被套,既便打着“价值投资”的大旗也是一样。其实,很多以价值投资之名的买入行为,并非真正的价值投资,一如巴菲特所说,价值投资从未真正流行。

时至今日,医药板块跌幅已达30%,叠加业绩增长消化估值,成功实现从估值泡沫向估值洼地的转变。结合经济环境和板块基本面等因素,当前医药板块也该重现曙光了。

为什么跌?跌到位了吗?

从2019年以来,医药板块的行情大致分为三段:

2019年初-2020年7月,随同大盘从熊市底部逐步回暖,新冠疫情爆发后,医药板块作为疫情受益股一度迎来加速上涨期,2020年7月末达到阶段性高点,板块市盈率分位处于2016年以来的最高点。

2020年8月-2021年6月,医药板块处于高位盘整期。受前期赚钱效应带动,市场活跃度逐步抬升,个人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加速入市,医药板块个股和主题基金备受个人投资者青睐。这一阶段,板块整体估值较高,市场开始交易医保控费逻辑,波动加大、充分换手,个人资金加速流入,机构资金开始流出。

2021年7月至今,医药板块整体处于下跌期。这一阶段,大盘持续高位震荡,板块轮动加剧,茅指数式微,宁组合崛起。受医保控费制约,在各轮次集采的灵魂砍价刺激下,医药板块投资逻辑恶化,资金加快流出。从2022Q2基金半年报来看,医药板块仓位已降至近10年来次新低,仅略高于17年Q3水平。

不过,就医药子板块而言,适用的逻辑各有不同,这段时间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

2019年至今(截至2022年7月25日,下同),医药生物板块整体涨幅61%,当前市盈率分位6%(2015年以来,下同)。其中,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板块累计涨幅较大,分别为143.9%和95.3%;医药商业、中药涨幅较小,分别为5.6%和28.7%。从估值看,各子板块估值均处于历史较低位置,2015年以来分位值均低于30%。

当然,低估值从来不是投资的充分条件就医药板块而言,优秀的长期基本面才是支撑医药投资信仰的核心因素。低估值,只是提供了更好的买入时机。

人人都会生病,且人们愿意倾尽财力为健康付费,所以,医药消费是典型的刚性需求,结构上看,还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总需求不断扩围,具有典型的长坡厚雪属性。如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总结美股历史时就发现,20世纪后半段美股表现最好的两个部门是卫生保健与日常消费品部门,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13.76%和13.36%,跑赢标普500指数2个百分点以上。

着眼于中长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收入水平提升两大逻辑,我国医药板块具有非常好的长期增长前景

202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超 2.67亿人,占比18.9%,较十年前提升5.2个百分点,老龄化不断提速。老年人人均医药费用支出远高于年轻人,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提速意味着全社会医药健康开支将持续扩容。此外,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共同富裕社会的逐步推进,中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健支出也将趋势性抬升。

穿越医保,这些子板块更具想象空间

中长期前景无虞,但在医保支出压力变大的背景下,市场担心医药企业毛利被强力压制,变成纯粹的化工企业,这便是主导本轮医药股下跌的“医保控费”逻辑。

这个结论似是而非,结构层面部分正确,推至全局便会一叶障目。从子板块层面看,很多细分领域都不受医保控费的影响。

1、创新药产业链

企业发展需要适度激励,尤其是医药这种创新驱动型产业,如果企业尝试了100次后成功推出一款新药,却无法靠这款新药的利润弥补另外99次失败带来的损失,那么没有企业愿意进行医药研发。因此,对于真正的医药创新企业,医保支付需要考虑对企业的合理激励,否则无疑杀鸡取卵,把整个医药创新产业拱手让人,这显然并不现实。

事实上,在医保控费的逻辑下,正是通过对非创新药的灵魂砍价为真正的创新药留出足够支付空间,结构上仍是鼓励医药创新

此外,医药创新服务(CXO)企业作为医药创新的卖水人,主要为药企创新提供研发及生产服务。受益于国内医药创新产业的整体崛起以及海外药企的订单流入,近年来一直处于高景气阶段,未来几年内依旧如此。根据 Frost & Sullivan 报告预测,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1年的298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55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3.1%;而由中国CXO企业提供的全球外包服务的市场(不含大分子CDMO)规模将由2021的985亿元增至2026的3006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

2、消费型中药

很多医药子板块主要依赖消费者C端支付,对医保依赖度低,表现出“医保免疫”特征,更具有消费品属性。典型如消费型中药,具体包括补益类中药和自我诊疗型中药两大分支。前者是主打保健品属性的中药品,如阿胶、人参、虫草等;后者如普通流感、止咳化痰、肠胃调理及部分妇科调理等具有一定的自愈性的疾病,消费者更愿意用中药进行调理治疗。

现阶段,消费类中药的投资逻辑主要有两个,一是医保免疫,其主要市场在医药外,不花医保的钱,自然不受医保控费影响,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型中药消费回暖,业绩边际改善;二是随着消费升级和人口老龄化,人们更愿意花钱也更有必要调理身体,在国人观念中,西药“是药三分毒”,药食同源的中药才是调理身体的最佳选择,市场空间广阔。

此外,政策面对中药产业的扶持,也为中药创新药投资提供了强力支撑。

3、龙头连锁医疗服务机构

眼科、口腔、医美项目等民营连锁医疗服务机构也值得关注。

短期来看,随着暑期“摘镜潮”、“整牙潮”等消费旺季来临,疫情期间被延后的需求有望集中爆发,3季度业绩改善可期;中长期看,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趋势下,眼科、口腔、医美等消费型医疗项目前景广阔。

以医美行业为例,2017-2021年,我国市场规模从993亿元增至1891亿元,年化增速17.5%。随着医疗技术的成熟和网红/直播经济的兴起,医美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6382亿元,是2021年的3倍。叠加强监管带来的尾部出清,市场格局改善,头部企业正迎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躬身入局

我们常说“时间是投资的朋友”,并非买入之后收益会随时间线性增长,事实上,短期的波动和亏损(甚至大幅亏损)难以避免,只有拉长投资期限、耐心持有长坡厚雪赛道,时间才能成为投资者的朋友。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整体处于低位,板块长期逻辑无忧,短期基本面边际改善确定性强,正是长期资金布局的好时机

历史上看,医药板块牛股辈出,“三年五倍”、“五年十倍”的案例层出不穷,但五倍股、十倍股的另一面是很多个股多年不涨,甚至沦为价值陷阱。考虑到很多医药企业兼具消费和科技属性,研究医药个股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更适合通过基金或etf等工具进行投资。事实上,长期持有医药基金带给投资者的收益已足够丰厚。

 

本文系作者 薛洪言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1:46

卡夫亨氏投资30亿美元升级美国制造厂

11:46

诺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1:42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6月1日起正式互免签证

11:42

证监会明日将举办"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

11:36

香港科威特达成24项合作

11:35

凤凰传媒:选举章朝阳为董事长

11:35

小马智行宣布创始人签署自愿延长锁定协议

11:29

宏景科技:签署5.63亿元算力业务合同

11:26

中毅达:公司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市场情绪过热情形及较高的炒作风险

11:25

美年健康:收购十三家公司部分股权

11:25

西班牙政府排除因国家电网遭攻击导致大停电的可能

11:23

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张宝峰会见荷兰农业、渔业、粮食安全及自然部副部长范马丁

11:19

英伟达盘前涨幅扩大至3%

11:16

华特气体: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11:09

海正生材:股东中石化资本计划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11:08

中国稀土:正积极配合中国稀土集团开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相关工作,择机开展并购重组

11:03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围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11:03

中油工程:子公司中标16.01亿美元伊拉克阿塔维油田气体处理厂EPSCC项目

10:58

市场监管总局:鼓励平台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推出更多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务实举措

10:55

浙江省能源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接受审查调查

18
1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