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携国产新冠首药赴港上市,真实生物的“单押”风险不容忽视丨IPO速递

若能成功上市,真实生物未来数年的股价走势,都取决于阿兹夫定这一单一药品的上市销售表现。

图源自视觉中国

图源自视觉中国

为了拿下“新冠口服药第一股”名号,真实生物正在疾速冲锋。8月4日,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拥有国产首款新冠口服药的真实生物,上市计划异常“匆忙”。10天前,公司旗下的阿兹夫定片刚获附条件批准治疗新冠肺炎新增适应症,8月2日,阿兹夫定片才正式投产,8月9日,阿兹夫定片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

大额亏损、几无收入,与港股18A制度下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一样,真实生物的财务数据乏善可陈,公司最大的亮点就是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真实生物若能成功上市,其未来数年的股价走势都要依靠这单一药品上市销售表现。 

对真实生物来说,手握国产新冠口服“第一药”,又在巨亏之中,目前确实已是最佳上市时机。但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进入2022年,不少企业的新冠相关业务已经很难讨得资本“欢心”,甚至背负了担忧。

新冠口服药能为真实生物争取到多少资本的支持,还要打一个问号。不过,真实生物也在推进阿兹夫定片进入医保,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二级市场的态度。从行业角度,阿兹夫定片的获批似乎一路顺畅,但伴随这一药物的争议,至今也没有休止。

等不起了,追赶新冠“红利”末班车

根据招股书,真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仅在2020年10月、2021年8月有两轮融资,合共7.13亿元。至今,公司还未实现创收,但钱已经不够花了。 

在真实生物的其他收入及收益类目中,公司2020年初至2022年5月末累计收入989.5万元,其中有643.4万元为汇兑收益净额,另外还有93万元的政府补助以及122.6万元的银行利息,以及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 

相较于这些微薄收入,真实生物在支出上大方阔绰,尤其是研发费用高昂,这也是未实现营收生物医药企业的共同之处。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5月末,真实生物累计研发支出为2.84亿元,其中仅2022年前5个月就支出1.14亿元,同比大增714.29%,超过以往单个年度的研发费用。

钛媒体App制图;数据来源:招股书

2022年前5个月的研发支出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在于第三方合约成本同比增长了7倍,以及员工成本翻倍增长,第三方合约成本主要包括向CRO、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的付款,及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产生的检验费。 

在国内,真实生物于2020年4月获批开启阿兹夫定治疗COVID-19的III期临床试验。2021年,新冠疫情在国内基本得到控制,感染者较少,其III期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工作也随之放缓,2022年以来,阿兹夫定的III期临床试验按下加速键,3月,真实生物完成在中国进行阿兹夫定治疗新冠肺炎的III期临床试验,相关的研发开支也水涨船高。

单从研发角度来看,真实生物正在将处于早期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转入更后期的临床试验,并将临床前方案推进至临床试验,并继续扩大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以治疗更多适应症,可以预见,未来其会继续产生大额研发开支。

2021年7月,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阿兹夫定治疗18岁以上HIV-1感染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NDA),根据有关批准,针对这一适应症,真实生物需要定期提交安全报告及自批准日期起五年内提交III期临床试验报告,今年6月,真实生物启动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完成。

预计,未来真实生物的研发开支还将继续增长,与此同时,阿兹夫定新冠肺炎适应症商业化在即,同样需要巨额的销售及分销投入。

但是,真实生物却陷入了财务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过去两年多的巨额亏损,2020年至2022年5月末,真实生物累计亏损5.66亿元,其中仅2022年前5个月就亏损2.18亿元;另一方面是公司资金捉襟见肘,截至2022年5月底,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约2.63亿元,即使按照以往的“烧钱”速度,这些资金也支撑不了太久,甚至可能到不了明年,就已经见底。

图源自招股书

 

图源自招股书

真实生物在招股书中直言,“我们现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足以让我们完成当前所有候选药物的开发或将当前所有候选药物商业化推出并投资额外项目。因此,我们将需通过公开或私募股权发行、债务融资、合作及授权安排或其他途径以进一步取得资金。”

在公开市场寻求资金支持是真实生物当前的最佳选择,凭借着阿兹夫定片附条件获批治疗新冠肺炎的利好消息,真实生物这一研发管线单调、多款产品处于早期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或许能在资本市场获得高估值。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新冠相关业务帮助不少企业在二级市场创下新高并助推业绩暴涨,到了2021年,这些企业股价走低、业绩同比大降,今年以来,市场更是对新冠相关业务的可持续性增长充满担忧,那些尚有主业的上市公司都受到此类悲观情绪的波及,真实生物完全依赖新冠肺炎市场,是否会受影响,还要持续观望。

显而易见的是,就在真实生物官宣阿兹夫定片附条件获批治疗新冠肺炎的同一天(7月25日),复星医药(02196.HK/600196.SH)也官宣了与真实生物达成独家商业化阿兹夫定(新冠病毒、艾滋病治疗及预防领域)的合作。这一消息没有助推该公司股价上涨,7月26日,复星医药A股收跌3.11%,H股收跌2.71%,合作宣布至今,复星医药港A股价走势都是总体下滑的态势。

目前来看,如何让新冠适应症阿兹夫定为公司带来确定性增长?最重要的途径是进入医保,真实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我们我们计划寻求将阿兹夫定列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

“大胆”的真实生物,不走寻常路

仅凭一款艾滋病及新冠肺炎适应症治疗药物,就开启上市计划,是真实生物最“孤注一掷”的决定。

从研发管线来看,阿兹夫定之外,真实生物进度最快的是抗肿瘤药物哆希替尼。该药物2020年4月获批在中国开展一项治疗晚期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期╱II期临床试验,目前尚处在I期临床,即使进展顺利,也需要3到7年的时间才可能获批上市。

也就是说,真实生物若能成功上市,未来数年内,其公司股价都要靠阿兹夫定来“投喂”,如前文所述,其新冠肺炎适应症存在市场环境巨变的风险。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约50家公司的新冠抗病毒治疗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开发。其中既包括在2020年已经获FDA批准的瑞德西韦、2021年低被授予FDA EUA的莫纳皮拉韦及Paxlovid,今年2月,Paxlovid也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附条件批准,用于在中国治疗新冠肺炎。另外,君实生物(01877.HK/688180.SH)的VV116、海正药业(600267.SH)的法匹拉韦、开拓药业(09939.HK)的GT0918、已经进入III期临床。

请输入图说

从国内来看,海正药业是已有药品销售收入的盈利企业,君实生物是国产PD-1四君子之一,开拓药业仍在亏损,但其招股书在2021年报披露的研发管线中,进入临床实验的由5个品类15个临床试验,增加至7个品类23个临床实验,其中III期临床实验由上市前的2个增加到6个,已更新的3个临床前产品已推至临床前后期。

反观真实生物,研发管线主要涉及HIV感染、新冠、血液肿瘤领域,共12个项目在推进,且大多处于临床前阶段。

图源自招股书

此外,已经获的国药监局附条件批准治疗新冠肺炎的阿兹夫定片本身也还存在争议。

首先,阿兹夫定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III期临床实验共招募348名患者,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74名及174名。这一规模虽然符合不得低于300例的最低标准,但入组规模过小的质疑仍然存在。作为对比,君实生物VV116的III期临床实验实际入组822例患者。

其次,真实生物阿兹夫定引发的副作用也备受关注。阿兹夫定在2021年7月根据一项二期非劣性试验获批用于HIV治疗,这一批准的技术评审报告显示,阿兹夫定Ames试验、体外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体内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此外,大鼠与兔两种常用生殖毒性实验动物中多个结果为阳性。基于此,阿兹夫定的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被认为不可忽视。

8月9日,阿兹夫定片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其中就明确规定,适用于成年患者、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对于该药物用于新冠治疗的安全性,真实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因为有效剂量水平较低,阿兹夫定片更加安全,联合治疗中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担忧较少。 

阿兹夫定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剂量为:每次5毫克,每日1次,疗程至多不超过14天。辉瑞的Paxlovid是3CL蛋白酶抑制剂与低剂量利托那韦的复方制剂,需要服用5天,每天两次,每次300毫克nirmatrelvir和100毫克利托那韦。

关于有效性,根据招股书,在中国进行阿兹夫定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中,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病毒载量变化。结果显示,阿兹夫定有效降低了基准病毒载量,首次给药后第7天临床症状改善的受试者比例阿兹夫定组为40.43%,安慰剂组为10.87%。阿兹夫定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作用,病毒清除时间为5天左右。 

除了围绕核心药品阿兹夫定的讨论,真实生物这家公司的背景也十分特殊。 

真实生物控的创始人及控股股东之一王朝阳,最早是“煤老板”。在2007年,王朝阳与人合伙创立了嵩县聚鑫矿业有限公司并持股70%,该公司现已注销,目前他还持有平顶山市宝源焦化有限公司70%股权。2008年,王朝阳设立兴宇中科,主要在房地产行业活跃,王朝阳还曾因为另一家房地产公司河南省朝阳置业有限公司存在金融借款和民间借贷等问题被限制消费。
图源自招股书

图源自招股书(注:三联创投由王朝阳全资拥有)

插曲发生在2011年,兴宇中科收购了阿兹夫定的知识产权,2012年真实生物成立。不过,王朝阳作为真实生物当前的控股股东之一,并未在公司担任要职。2019年9月26日,王朝阳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并于2022年8月1日辞任。

就在真实生物已经完成的两轮融资中,“倚锋资本”均未缺席。这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且多少有点“神奇”。

倚锋资本创始人、董事长朱晋桥是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荣誉会长、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投资专委会发起人,其发起创始人中还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妹妹任正黎,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均是倚锋资本的高管。

在真实生物之外,倚锋资本投资的46个医疗健康领域项目无一失败,其中前沿生物、众生睿创、和铂医药、亚盛医药等公司也都在布局新冠药物。

从业务到股权关系,疫情以来突然闯入公众视野的真实生物有很多“特别”之处,此次“匆忙”上市的背后是情势所迫,只是资本市场波云诡谲,疫情红利不会长期持续,真实生物的增长之路,终点很近。如果公司能在国产新冠首药销售中赚得大把快钱,丰盈经营现金流后,或许就要考虑通过投资并购来反哺公司单一的商业化产品线。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孙骋)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