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下坡路:台湾文化产业为何再难辐射东亚

钛度号
台湾文化产业输在哪?

文 | 文化产业评论

8月10日,国务院台办、国务院新闻办联合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引发强烈反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台湾文化产业,包括影视、音乐等在两岸三地中都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但近十年来台湾地区却少有文化产业可以辐射整个东亚,文化输出能力可以说是越来越弱。曾有台湾地区资深媒体人发表评论称,现在的台湾年轻人聚会吃的是韩式烤肉和日式蛋糕,聊的是韩流明星和日本旅行,文化影响力也许只剩韩国的十分之一,台湾地区能拿得出手的流行文化只剩珍珠奶茶和《康熙来了》。

说到台湾的文化,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影视界的台湾综艺、台偶剧,音乐届的李宗盛、周杰伦、张韶涵,以及文创界的诚品书店,饮食界的珍珠奶茶、卤肉饭……这一个个闪烁而响亮的文化符号,不仅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本土家喻户晓,还一度风靡亚洲乃至全球。

而说“能拿得出手的流行文化只剩珍珠奶茶和《康熙来了》”,其实有迹可循。

近年来,台湾综艺、台偶剧等曾经收获一大批两岸粉丝的影视作品逐渐式微,像《康熙来了》这样的现象级节目寥寥无几;年轻人对当下台湾地区华语乐坛最为关注的仍旧停留在20年前出道的周杰伦、五月天;作为对大陆最有标志性的文化输出之一,诚品书店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门店也只剩一两家。

这不免让人质疑:台湾文化产业的输出力和影响力是否已风光不再? 

从“引领者”到“幸存者”,黄金年代已成过去

上世纪80、90年代,正是港台文化熠熠生辉的时代。而造就了港台文化之繁荣与辉煌的,是一批批从中国大陆移居过去的优秀文化人。

1949年前后,许多内地人纷纷移民港台,如金庸、黄霑、倪匡等人到了香港,古龙、琼瑶、李敖、柏杨等人去了台湾,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科幻小说和剧本等文学作品;邵逸夫、王晶的父亲王天林等原上海电影人去到香港,打造了“东方好莱坞”,享誉世界。中国文化及其精神亦因此在港台两地得以延续。

在流行文化方面,台湾地区更是走在前沿,从综艺、电视剧、音乐,到文创、美食,每个领域都曾诞生过足以带动整个东亚文化市场的产业。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珍珠奶茶,一经面世就大受欢迎,还频繁出现在台湾综艺、电视剧中,21世纪初期在中国大陆流行开来,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甚至作为亚裔生活方式的代表,一路火到欧美,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2004年首播的《康熙来了》,历经了从靠节目聊出爆点到靠爆点引爆节目,至2014年,全球网络收看人数达到53亿人次,话题热度在众多台湾综艺节目中遥遥领先。这档趣味性话题访谈综艺节目,虽然目前已停播,但它陪伴观众走过了十余年的岁月,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甚至构成了一代人的话语体系。《康熙来了》的走红,启发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综艺节目的创作者,《国光帮帮忙》《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级星光大道》《大学生了没》等台湾综艺节目应运而生,一度在祖国大陆的年轻人中异常火爆。

不过,自从小S、蔡康永的《康熙来了》在2016年停播后,台湾综艺在内地的影响力越来越低,大多数综艺节目因被批主持人才断层、节目数量锐减、制作水准每况愈下等问题,已难在内地掀起水花,由此也造成了近些年整个台湾综艺市场的不景气。

不只是综艺,作为亚洲偶像剧昔日的“当红辣子鸡”,台湾地区在偶像剧对外输出的能力上也显现颓靡之势。

内地最早一批看偶像剧的人,几乎都是从台湾偶像剧开始的,台湾偶像剧是名副其实的红极一时。千禧年之后,90后的学生时代正是台偶剧的鼎盛时期,期间《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命中注定我爱你》等剧从岛内火遍至大江南北。之后,几部经典的偶像剧更是像接力一样,重播的重播,翻拍的翻拍。

△台版《流星花园》曾被中国大陆、韩国、日本等地翻拍

但似乎是从某个时期起,台偶剧开始慢慢淡出亚洲观众的视线,其荧幕辐射力和影响力逐渐弱化。从2001年《流星花园》的横空出世,到2011年《我可能不会爱你》的体面落幕,台湾偶像剧的黄金年代,约莫走过了十年。自那以后起,观众对台偶剧和演员的整体印象似乎只剩下“回忆杀”“爷青回”“时代的眼泪”了。

△日本版《恶作剧之吻》(日本译名:《一吻定情》)

虽然说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只剩珍珠奶茶和《康熙来了》”有点言过其实,但至少,在影视行业中综艺节目和台偶剧的制作上,台湾地区能够对外输出的崭新、有创意、传播力广的产品越来越少,曾被视为标杆的文化产业正在走下坡路。那些一度引领风骚的文化符号,有如夜幕下陆续熄灭的万家灯火,在夜深人静之中只留下零星几盏。

式微的背后,是谁阻挡了台湾文化输出?

台湾地区的文化产业在早些年得以风靡一时,一来是因为市场化发展早,各方面比较宽松自由;二来是有一定的人口体量(约2300万),能够支撑起文化产业的发展。彼时中国大陆远没有现在的繁荣,整体还处在满足“口腹之欲”的物质文明追求阶段,文化产业相对弱势。相比之下,红红火火的台湾文化产业自然而然地就频繁向中国大陆输出作品,由此诞生了周杰伦、林依晨、蔡康永这些现象级代表人物。

那么,导致如今台湾地区文化产业式微、文化输出能力越来越弱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前文提到,如今不少人批评台湾偶像剧和综艺缺乏新意、质量堪忧,文化产业评论认为主要来自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文化视野狭隘。2014年起,台湾部分电视节目以及专门播放本土剧的黄金八点档逐渐被《甄嬛传》《大秦帝国》《琅琊榜》等内地剧取代,这些高成本、高投资的内地剧在台湾风生水起。然而,当前的台偶剧依然保持一成不变的套路,久而久之就再也不能俘获观众的心了。与此同时,欧美剧、日韩剧等凭借其独特的色彩和风格,也逐渐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这种情况让台湾偶像剧处境更加艰难。

虽然近年也有一些社会题材的优质台剧比如《我们与恶的距离》《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想见你》等的出现,但涉及中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作品却罕见,这与其因循守旧、不知变通以及缺失文化自信有很大关系;不过,要拍出恢宏大气的影视场景,光有开阔的文化视野是不够的,更需要的还有资金。

另一方面是技术落后。当下,由于大陆方面大力革新媒体技术,深入分析年轻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台湾民众既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大陆社交媒体看到有趣的大陆万象,也可以通过小红书、知乎这样的生活方式类APP获取更多的新鲜知识,还可以通过B站、爱奇艺这样的视频网站观看大陆热播好剧、综艺。这些新媒体平台所承载的网络流行文化,之所以能让台湾青少年痴迷,最直接的原因是好用、好懂、好玩。而台湾地区在创新技术这方面明显已经落后一大截。

归根到底,决定文化发展走向和高度这个“上层建筑”的,还是经济的发展。

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最黄金的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当时承接了欧美产业的转移,和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实现了腾飞。

从经济总量和常住人口来看,亚洲国家和地区当中,与中国台湾最相似的是韩国。根据世界银行和IMF的公开数据,从2000年至2021年,韩国GDP总量由5762亿美元上升至1.8万亿美元,20年增长212%,人均GDP从1.23万美元上升至3.48万美元;而中国台湾GDP总量由3262亿美元上升至7748亿美元,20年增长138%,人均GDP从1.47万美元上升至3.3万美元。

两者的经济发展速度真正拉开距离是2006年前后,自那以后的十多年里,差距则是越来越大。由此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韩国在过去十多年的文化输出能力和影响力超过了台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IMF

而如果与中国大陆相比,两岸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就更大了。数据显示,仅在过去15年左右,中国大陆的GDP总量从2.75万亿美元(2006)增长至17.73万亿美元(2021),增长率达544%,人均GDP从2099美元增长至1.26万美元;而台湾地区在过去15年间的GDP增长率仅约为106%。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IMF

在中国所有省份和城市中,台湾地区2021年的GDP虽然排名进入了全国前十,但优势已不如“黄金三十年”,而是又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只有内地4.4%的水平。不过,其在人均GDP方面的实力依然很强,2021年,台湾地区人均GDP达到3.3万美元,远超内地的其他省份和城市,大约是内地人均GDP的2.6倍左右,但在1992年时,这个数字还是内地的将近30倍。

台湾地区经济的衰退,与其当局政策和历史问题等因素密不可分,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其文化产业和输出的式微。

易势之后,拥抱“大陆”才是出路

回顾以往中国历史,绝大多数时期文化的输出是由大陆向四周地区扩散,只有到了近现代当大陆文明处于落后状态下,才从其它地区输入文化,港台文化风靡一时正是处在这一阶段。换言之,中国大陆被动从其它地区吸收文化并不是一种常态,当大陆文化复兴之后,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辐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现在,这种改变已然发生。近年来,大陆的流行文化开始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流入台湾,并受到台湾年轻人的欢迎,如风靡台湾的大陆社交媒体软件和大陆流行语等。当人们有了更多的收入之后,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就会得到释放,整个文化市场便会繁荣起来,深层次而言,这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

台湾地区经济属于外向型经济,对进出口的依赖非常大,对外贸易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01年,台湾地区进出口额为2343亿美元,占当时GDP的80%;2011年,台湾地区进出口总额增长到5897亿,占当时GDP的126%。这十年是台湾外贸高速发展的十年,而最核心的原因是大陆的惠台政策,从台湾进口了大量的商品,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货币,更是最大的贸易顺差地区。

2015年7月1日,中国大陆出台了一项政策,“台湾居民持有效来往大陆通行证,无需办理签注,即可经开放口岸来往大陆”。这项政策对台湾地区的人才产生“虹吸”效应,不光是文化产业,甚至此前台湾地区拥有优势的产业也会逐渐向大陆转移。

事实上,庞大的内地市场现如今也吸纳了不少台湾明星,例如主持界的蔡康永,音乐界的周杰伦,影视界的霍建华等等,到大陆“淘金”的现象在台湾文化产业领域蔚然成风。在经济发展起来后,能真正决定整个中华地区文化产业走向的,是大陆民众的喜好,这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对于各色文化产品的包容性和吸纳度,不容忽视。

△蔡康永担任内地综艺《奇葩说》主要嘉宾

而从大陆和台湾地区双方的文化产品在对方市场的动向来看,也发出一些积极的信号。

比如一直以来颇负盛名的台湾文创,不少到台湾旅行的游客看中的正是台湾浓厚的人文风情。这种人文气息渗透到了台湾岛内各个场所角落,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尤甚。2002年,台湾地区开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经过之后10年的努力在世界华人地区树立了典范。

基于两岸血浓于水的关系,也由于大陆地区开始重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经济转型,对于文化的提升和对创意产业的重视,台湾的经验无疑是最好的借鉴,也为两岸合作开启更紧密的互动。因此,引进台湾文创园模式便成为一个特色模式。目前在规划的几个文创产业园有四川成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园、福建福州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园、陕西西安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园。

结语

从台式文化符号慢慢淡出观众视野,到“佛系““种草”“意难平”“YYDS”这些大陆流行语走红台湾地区,以及大陆的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在台湾地区日益普及,我们所看到的,一边是台湾地区经济衰退导致的文化产业式微,一边是大陆经济腾飞造就的文化百花齐放。大陆在这场对弈中变成了“强势输出”的那一方,仰望者,则变成了台湾。

《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人文涵养,是人们代代深耕、代代相传的结果。换言之,泱泱中华,5000年文化传承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上,有谁会说没有一些祖先遗留的痕迹。如今,中国内地就如一片“新大陆”,在流行文化创作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有着强劲的活力。因而,拥抱祖国才是最好的选择,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两岸同胞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新的语言,这是历史的使命,也是民心之所向。

本文系作者 三川汇文化科技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00:08

事关外卖、主播、代驾等职业劳动关系,最高法作出回应

2024-12-23 23:50

网传36家公司将被退市,证监会回应

2024-12-23 23:02

美国12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104.7,预期113,前值111.7

2024-12-23 23:02

刘世锦:中国需要提高城镇化比例至75%以上,力争十年内中等收入群体由目前的4亿增至8-9亿人

2024-12-23 23:01

美国11月新屋销售总数年化66.4万户,预期67万户,前值61万户

2024-12-23 22:55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决策通过首批子基金

2024-12-23 22:55

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

2024-12-23 22:48

现货钯金日内涨幅达2.00%,现报929.97美元/盎司

2024-12-23 22:45

英伟达涨超2%

2024-12-23 22:45

中概指数盘初涨超0.4%,晶科能源、百度涨超3%

2024-12-23 22:43

美国天然气期货日内走低3%,现报3.635美元/百万英热

2024-12-23 22:4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301调查发表谈话

2024-12-23 22:39

深圳二手房单周网签量超2000套

2024-12-23 22:35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本田涨超14%

2024-12-23 22:28

光伏领域首单数据资产“IPO”落地,涉及金额约2亿元

2024-12-23 22:27

中国前沿:股份合并将于2024年12月27日生效

2024-12-23 22:21

旭杰科技:拟现金收购中新旭德47%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024-12-23 22:20

沃尔核材:控股子公司拟参与竞拍土地使用权

2024-12-23 22:17

京东方A:电控产投拟投资显智链二期基金及显智链企业管理中心

2024-12-23 22:16

地方密集披露明年一季度借钱计划,发债节奏有望加快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