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 8月12日消息,中国大陆晶圆代工龙头厂中芯国际(00981.HK、688981.SH)昨晚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2年二季度,中芯国际营收达19.03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归母净利润达5.14亿美元,同比降低25.2%,环比增长15%;毛利达7.51亿美元,同比增长85.3%,毛利率为39.4%。
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12日财报会上表示,营收增长是由于高端模拟MCU芯片及路由器网络芯片需求带领下。利润下降则主要由于疫情对于人员流动的管控,部分工厂并没有在二季度开工,疫情对于产出的整体影响低于预期。
钛媒体App还了解到,由于去年同期中芯国际处置子公司(中芯长电)获得2.31亿美元收益,基数较高,导致本季净利润降低。
与此同时,高膨胀、国际局部冲突等多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动力不足,而且半导体市场本身进入下行周期,部分环节进入去库存阶段,双重周期叠加下也导致了当季利润不如预期。
“双重周期叠加下给市场带来了一些恐慌情绪和不确定性,部分产业链环节甚至出现了‘速冻急停’的极端反映。”赵海军解释称,“速冻急停”是指他们注意到,如大屏电视、手机这类终端公司产品,在市场库存可能只有产能一半或是1/3时候,他们看到市场需求突然减少一半以上,库存还很高,其会立即要求晶圆代工厂停工,因此影响到芯片制造企业营收。
具体来看,中芯国际按应用划分,二季度智能手机占比25.4%、智能家居占比16.2%、消费电子占比23.8%、其他34.6%。按地区营收贡献占比,来自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的营收占比高达69.4%;北美洲占比18.9%,欧洲和亚洲地区占比11.7%。按晶圆尺寸分类,8英寸晶圆营收占比31.7%,12英寸占比68.3%。
由于中芯国际不再公布工艺节点营收,因此并不清楚是否为先进或成熟芯片收入下降。而由于盈利能力受损,公司今年二季度月产能利用率,从上年同期超100%下降到97.1%。但赵海军称,整体产能利用率仍保持在健康水平。
中芯国际表示,本轮周期调整至少要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赵海军称:“什么时候结束,要看接下来宏观经济走势、消费端需求恢复节奏以及行业去库存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集成电路行业需求增长趋势不变,虽短期有调整,但晶本土圆代工制造长期逻辑不变。”
根据财报,中芯国际二季度资本开支超过16亿美元,上半年资本支出共计25亿美元,增加了折合8英寸5.3万片每月的产能,进度符合预期,新厂项目亦按计划推进。同时,今年5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保持不变,将用于推进老厂扩建及三个新厂项目。财报还显示,二季度公司研发投入约1.87亿美元,同比增31.1%。
展望第三季度,中芯国际表示,预计销售收入环比持平到增长2%,毛利率在38%到40%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时隔一年,中芯国际管理层继续“震”变。
11日晚,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为了专注于公司CEO职责,赵海军博士辞任中芯国际执行董事职务,即日起生效。辞任上述职务后,赵海军将继续担任公司联席CEO。
与此同时,前Arm公司总裁、中芯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William Tudor Brown由于其他工作安排,辞任相关职务,即日起生效。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半导体专家、前中芯国际高管吴汉明被任命为董事。
目前,中芯国际两位CEO赵海军、梁孟松均不在董事会名单中,但赵海军仍将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回答投资者提问。
受利润下滑及宏观环境影响,中芯国际今天早盘股价疲软。
截至发稿前,中芯国际港股下跌2.71%,报17.26港元/股;A股略跌0.9%,报43.09元/股,市值达人民币3404.97元。相比去年二季度,中芯A股市值蒸发了40%以上。(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