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要闻一:比亚迪又一款新车型亮相成都车展开启预售,国产新能源车品牌崛起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机遇
比亚迪护卫舰07有望于8月的成都车展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售,且新车有望9月底正式上市。护卫舰07定位中型SUV,在动力方面,该车将搭载比亚迪DM-i插混系统,搭配磷酸铁锂电池组。
机构人士指出,插电混动车型多与燃油车型相竞争,低油耗的比亚迪DM-i平台车型和吉利雷神智擎Hi·P平台车型销量表现优异,随着护卫舰07、星越LHi·P等新车型上市,插电混动车型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也为内资零部件供应商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产品升级提供了机遇。
相关上市公司
天龙股份(603266)的产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系统、摇窗系统、座椅系统、仪表系统、空调系统等,公司的轻量化功能门板产品间接供应比亚迪多款车型,座椅电机刷架产品间接供货特斯拉。
泉峰汽车(603982)主营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逐步形成以汽车热交换零部件、传动零部件、引擎零部件为核心的产品体系,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汽车,为比亚迪供应变速箱阀板终端配套比亚迪DMI平台。
必读要闻二:德国电价高达555欧元/兆瓦时创历史新高,欧洲户用储能装机未来复合增速有望持续超100%
近日,德国交付的基本负荷电价上涨13.3%,创下555欧元/兆瓦时的新高,德国明年交付的电力价格首次达到500欧元/兆瓦时。同时,德国2022年10月、12月、2023年第一季度及2025年的电力价格同样创历史新高。欧盟将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欧盟煤炭业界先前表示,禁运将导致用煤成本上涨、抬高本地区电价。
券商人士表示,2022年以来欧洲能源价格大涨,电价与传统能源价格高度关联,能源价格高涨推动欧洲居民电价大幅上涨,使欧洲户用储能收益率大涨。电价大涨叠加政策推动,欧洲户储装机预计翻番以上增长,超出市场预期。预计2022年欧洲户储能装机量有望超4GWh,同比增长超150%,未来复合增速有望持续超100%。
相关上市公司
派能科技(688063)主营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产品可灵活满足从家用kWh等级到电网MWh等级的储能需求,公司是欧洲第一大储能系统集成商Sonnen、英国最大光伏产品提供商Segen等海外大型优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
昱能科技(688348)的储能产品可以交流耦合方式与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一起组成微网系统,具有低压组件接入和低压电池接入的安全优点,同时具备自发自用、备用电源等工作模式。
必读要闻三:自带储能本领,在建规模达已投运规模的4倍,光热发电万亿级市场拉开帷幕
光热发电也称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大量反射镜以聚焦的方式将太阳光聚集起来,加热工质,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储存起来,在需要发电时,再利用高温工质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而正因为光热发电特有的光热转换过程,也使光热发电自带储能本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光热项目在建项目规模2595MW,为已投运规模4倍,光热发展大大提速。机构人士指出,按IEA预测,中国热发电到2030年/2040年/2050年装机量分别为29GW/88GW/118GW,据此判断光热发电万亿级市场才刚刚拉开帷幕。展望未来,具备光储一体化优势的光热发电潜力巨大,符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有望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相关上市公司
久盛电气(301082)熔盐管道及设备电伴热系统为公司自主研发的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中电建青海共和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导热油槽式100MW光热发电项目等多个光热发电项目。
安彩高科(600207)光热科技技术团队研发生产的光热玻璃产品用于光热发电,成为国内少数能够批量生产光热玻璃的企业之一。
必读要闻四:解决新能源车充电慢的核心痛点,2022年成800V车型量产元年
得益于高压快充技术在充电补能效率、驱动性能等方面的优势,继2020年吉利首次发布支持800V的SEA浩瀚架构以来,国内车企加快800V高压平台布局。随着800V车型如极狐阿尔法S、阿维塔11、小鹏G9、长城机甲龙于年内陆续上市,2022年成为800V车型量产元年。
机构人士分析指出,800V高压平台对功率器件、连接器、薄膜电容、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耐压要求大幅提升,同时由于高压快充带来更高的散热需求,诸多车载零部件逐步升级。根据我们测算,800V高压产业链涉及元器件、大小三电、电池热管理等9大技术/零部件升级,电驱动集成化、热管理换热方式升级等或加速推进。
相关上市公司
银轮股份(002126)表示,已开发适用于800V高压快充系统的热管理产品,国内某造车新势力即将上市的新车型即搭载了公司为其开发的集成热管理系统,也是国内首款搭款集成热管理系统的车型。
金杯电工(002533)已开发多款800V及以上高压平台用户电磁线,并在多家客户和多个项目中应用。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的加息将取决于获得的信息,并认为在“某个时刻”放慢加息步伐是合适的。
钛小股·钛媒体财经研究院
2022.08.18
下载钛媒体App,关注更多财经投资机会!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