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星TOP20榜单”重磅揭晓,七大维度洞悉四川科创企业发展趋势

从这300 余家企业的数据分析,能捕捉到四川科技企业成长发展的一些轮廓线条。

2022(第三届)未来大会

2022(第三届)未来大会

日前,由川商总会、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上海银行成都分行、国金证券、博源资本等联合主办的2022(第三届)未来大会在成都举行。

“未来之星TOP20榜单”重磅揭晓

本次大会核心议程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未来之星·领航计划成长课堂,从经济形势解读、民企党建引领、企业现金流管理等主题展开分享交流,助力新代科创企业家读懂中国、看懂企业;下半场主旨论坛,从“新科技·向善而生” “新商业·向前而行” “新趋势·向上而立”三个篇章,分享对时代趋势、行业前景、科技创新的新思考与新见解。大会现场,备受关注的“未来之星·川商最具价值投资企业TOP20榜单”重磅揭晓。

据悉,“未来之星TOP20榜单”评选,是川商总会、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起的聚榜单焦高成长性科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公益计划。“2022未来之星TOP20榜单”评选自3月启动征集以来,报名企业超过 1000 家,328家企业入围参选,通过参选企业在赛道优势、韧性增长、价值发现、硬核能力、数智赋能、前景可期七大维度,初评入围100家企业,复评入围60家企业,二次复评30家企业,现场综合复核评出未来之星TOP20榜单。据统计,2021年TOP20榜单的20家企业已经有2家成功上市、1家上市申请被受理,一年来累计融资70多亿元,企业估值平均增长1倍以上。

“经过这几年的反复挖掘和探讨,我们发现,如今的川商正走上创新创造的时代前列,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文创等领域,在川商中间,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创办出一批独角兽企业、聚集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理事长张明贵表示,川商总会推出“未来之星”系列项目,希望打造一个为广大川商及中小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智慧分享平台,一个指引川商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的目标和灯塔,一个持续服务、赋能和陪伴企业成长的全新价值服务生态,让一大批优秀川商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被大众所熟知、被资本所青睐,去影响、服务、带动更多科技型企业、新经济企业锻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穿越周期、逆势生长。

七大维度洞悉四川科创企业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从宏观到微观经历着深刻变革,以智能化为特点,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技术、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兴起。变局背后,是以新的经济方式、新的产品、新的规则和新的业态等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加速向“创新”“硬核”时代演进。

川商战研院认为,变局之下,创新成为关键变量。此次参选的 300余家企业,无一不极具创新因子,他们普遍追求创新突破,成为引领企业不断前进的核心印记,甚至不乏白手起家者;他们大多在新兴产业“潮头竞风流”,但也不乏一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尽管他们的命运和商业成就仍有待观察,但属于他们的时代大幕正在徐徐拉开。从这300 余家企业的数据分析,能捕捉到四川科技企业成长发展的一些轮廓线条。

赛道优势: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全线发力

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人工智能三项领域的企业数量占到近23%。在细分领域中,芯片半导体、数据流通、人机协同、基因测序、光电科技等新兴细分赛道不断涌现。

在行业竞争中,88.3% 的企业位于细分领域排名前 10%。企业在光电镜片及设备、基因测序技术、Ku 波段相控阵等细分领域 6 项高精尖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韧性增长:“穿越周期、逆势增长”凸显

面临复杂环境,多数企业面临生存紧迫的境地,抓住时机,推进高端产品研发进度,深耕专业领域,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2021年,超78%的企业实现营收增长,其中四分之一的企业呈倍数级增长,充分展现企业强大生存韧性与经营能力。另外,企业净利润率整体较高,主要分布在10%—20%、20%—40%区间,充分体现了企业较高的发展质量。

价值发现:过半企业有明确的融资或上市计划

截止2021年,参选企业发展阶段主要处于成长期阶段,过半企业有明确的融资或上市计划。融资估值方面,融资轮次分布较为均衡,完成B轮融资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比26.7%,其次为IPO前。最近一次融资中,80%以上企业估值在2亿元以上,超过28.1%的企业计划三年内上市。

人才驱动:初步构建梯度人才引擎

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初步构建梯度人才引擎。68.3%的企业具有博士团队,83.3%的企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团队。8家企业核心创始人来自于世界500强高管。

硬核能力:攻坚多项“卡脖子”技术

参选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比21.7%,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占比38.3%。值得一提的是,参选企业在新材料(球形氧化铝)、装备制造(索桥核心受力部件)、生命科技(分子育种)等“卡脖子”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取得多项成果。

数智赋能: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智生产力孕育发展

多数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生产、营销、管理等各环节均已开启。48.3%的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43.3%的企业在推进“双碳”战略中完成更新设备与技术。

前景展望:高端人才成关键变量

根据研究梳理,依托技术优势将引领科创能级持续提升,高端人才成关键变量,75.0%的企业以高端技术为核心优势,61.7%的企业对高端人才有强大需求。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廖凯平)

本文系作者 廖凯平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