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线下消费医疗的投资逻辑:单店盈利×持续扩张

钛度号
疫情的后时代,随着健康需求升级和求美消费成长,该行业具有长期的高景气,产品和服务将具有很强的成长韧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芳博士

消费医疗,具有消费和医疗的双重属性,泛指:非公费的、非保险覆盖的、消费者主动选择实施的市场化医疗项目。

万亿市场规模的消费医疗,如何细分?

消费医疗拥有万亿市场规模,可以分为三大板块:

  • 专业医疗服务:眼科、齿科、辅助生殖等;
  • 医疗美容:医美、植发等;
  • 健康管理:体检、孕产、运动保健、营养心理等。

行业空间=潜在用户×渗透率×客单价×消费频次

以下是2021年我国消费医疗市场规模及其增速:

(数据来源:爱美客、大麦植发招股书、头豹研究院、36氪、中商产业研究院、智研咨询、观研天下、观研报告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其中,体检、保健品的复购率相对高,潜在消费群体最大,因此拥有最广阔市场。

但专业医疗服务的需求刚性更强,客单价也较高,因此市场也不容小觑。

医疗美容行业属于改善性需求,渗透率相对较低,未来的成长空间较大。

除了保健品不一定有线下店,其他医疗服务的消费场景通常为线下店。

线下消费医疗的投资逻辑=单店盈利×持续盈利

乍一看,这和餐饮、理发等线下消费的投资逻辑似乎很像。

对餐饮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考这篇《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为何餐饮公司比不上美国?》。

也可借鉴本篇对于单店盈利和持续盈利的拆解。

线下消费医疗如何单店盈利?

线下消费医疗要实现单店盈利,需要深刻理解收入和成本的结构。

  • 消费医疗的收入=量×价=门诊次数×客单价

第一,量的逻辑:参考消费医疗渗透率和公立民营市场份额

渗透率较高的消费医疗板块,收入的量较高。

社会办医的限制和门槛的政策性降低,民营医疗可以补充公立医院的不足。

(数据来源:锦欣生殖、爱美客、大麦植发招股书、头豹研究院、智研咨询、灼识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艾媒咨询、Frost & Sullivan、国家卫健委、锦缎研究院)

目前体检中心的渗透率最高,达到31%;而植发的渗透率最低,仅有1%。

当然,对标发达国家水平与行业成熟阶段,医疗美容的未来提升空间可观。

关注医美的朋友,可参考《颜值经济:万亿市场,制造美丽》。

第二,价的逻辑:DRGs和自费项目

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疾病)诊断相关分类。

它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把病人分入500-600 个诊断相关组,然后决定应该给医院多少补偿。

DRGs是产生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目前国内部分区域试点。

这一费用支付制度的改变,将影响公立医院医保付费的方式和价格。而消费医疗服务都是自费项目。

因此,医疗消费者会在公立和民营医疗的医疗价格中做选择。

  • 消费医疗的成本=医护人工+药品耗材+折旧摊销

第一,医疗护工是影响毛利和管理费用的关键

大多消费医疗公司都会用合伙人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做长期绑定。

一来降低工资成本,二来避免培养的人才被友商高价挖走。

第二,药品耗材的降低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来借助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集约化采购降低成本;

二来自主研发耗材,自建供应链体系(物流、仓储等)。

第三,折旧摊销主要取决于资产的轻重和扩张的速度

线下消费医疗如何持续扩张?

第一,管理层禀赋

管理层来自于医生创业,还是非医生创业,会体现不同的医疗专业水平。

管理层是家族式管理,还是职业经理人团队,会体现不同的管理的专业水平。

通常,医生创业的管理深度更深,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广度更广。

第二,竞争壁垒

  • 先发优势:具有典型的区域属性

先占领区域的消费医疗品牌,比后来品牌的区域市场知名度和用户黏性要高很多。

例如,何氏眼科作为本土品牌,在辽宁省地级市实现了全覆盖,而爱尔眼科的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即便更高,2021年在沈阳的收入仍低于何氏眼科。

例如,观察2021年的收入体量,成都的爱尔眼科比普瑞眼科早成立3年,前者的收入是后者的2倍。而武汉的爱尔眼科比普瑞眼科早成立8年,前者的收入是后者的6倍。

  • 规模效应:供应链和覆盖率更完善

用户体量大意味着采购体量大,向上游采购的成本就会因规模而降低,如果自建供应链体系或者自主研发耗材,回本的周期也较短。

同时,规模越大的公司,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品牌认知度也越高。

一方面覆盖的区域更多,另一方面在单个区域的市场占有率更高,都会形成医疗消费者的信任。

第三,扩张模式。

线下消费医疗项目的扩张模式有两种:收并购和自建。

收并购非常看重:并购基金的规模、股权结构、LP资源和与母公司的风险隔离程度。

自建则需要注意:一方面,医疗品牌会否因快速扩张而引起质量下降而导致声誉受损;另一方面,扩张中的医护人才供给、成本以及流失问题。

综上,对于消费医疗领域,我的观点是:

疫情的后时代,随着健康需求升级和求美消费成长,该行业具有长期的高景气,产品和服务将具有很强的成长韧性。

可关注单店盈利和持续扩张能力较为突出的一二级市场标的。

本文系作者 芳博士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你好,能授权国药小租服务号转载这篇文章吗,我们现在转载不了

    回复 2022.09.06 · via pc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