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异观财经,作者 | 鬼神前鬼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2日,携程集团(纳斯达克:TCOM及香港联交所:9961)公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至此,途牛、同程旅行和携程今年二季度的业绩报告全部出炉。
从三者公布的二季度业绩看,受到疫情的反复影响,几家在线旅游平台的营收均受到不同程度地重创,“寒气入体”的OTA们,距离“回暖”还有多远?
OTA“寒气入体”,Q2营收大幅缩水
二季度,国内多个省份出现了反弹的情况,因而导致国内旅游业市场波动,携程、同程旅行和途牛的业务均受重创,三者营收规模呈现不同程度的缩水。相比较而言,作为OTA绝对头部的携程,受到冲击的程度最小,途牛受到的冲击则最大。
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携程集团营业收入40.16亿元,与上年同期的58.92亿元相比,减少31.8%,较上一季度的41,11亿元,减少2%。
值得一提的是,同程旅行终结了此前连续五个季度同比增长的良好态势,二季度营收大幅缩水。数据显示,同程旅行二季度营收13.2亿元,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23%。
途牛是三者营收缩水最为严重的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途牛营收3695.7万元,与上年同期的1.61亿元相比减少77%,与上一季度的4147.9万元相比,减少11%。
三者营收构成有所不同,业务多元化程度不一,因此疫情对三者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
携程的核心业务主要包含交通票务、住宿预订、旅游度假、商旅管理及广告和金融在内的其他业务。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携程住宿预订收入13.57亿元,同比减少45%,环比减少6%;交通票务收入17.63亿元,同比减少15%,环比增长6%;旅游度假业务收入1.22亿元,同比减少67%,环比减少2%;商旅管理业务收入2.1亿元,同比减少46%,环比减少5%。其中,只有交通票实现了环比正增长。
同程旅行的收入主要由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业务收入。2022年第二季度,同程旅行的住宿业务收入达5.44亿元,同比减少26.8%,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41.2%;交通票务服务收入同比减少49.8%至6.2亿元,环比减少39.1%,在总营收的占比为47%。
按业务划分,途牛跟团游业务二季度营收为950万元,同比下降92.5%;其他业务营收为2740万元,同比下降20.4%。公司称,跟团游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疫情影响;其他收入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公司向各旅游局提供广告服务的费用减少。
由于途牛旅游出境游产品在总业务量中占比过高,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途牛的出境游业务受到重创,对总营收直接影响。
今年上半年,OTA平台们的业绩承压,与疫情多点复发有关。无疑,疫情的持续让国内旅游市场面临发展困境。
2022年8月24日,文旅部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2第二季度,我国旅行社分别组织和接待国内游游客871.73万、822.76万人次,同比下降72.62%、77.93%;组织和接待国内游客1,843.12万人天、1,542.93万人天,同比下降77.63%、81.27%。
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国内疫情出现局部地区反弹,旅行社国内游组织和接待人次进入下降通道,并随着疫情散发影响逐渐深化。此外,旅行社组织和接待人次在国内游客人次中占比持续走低,2021年末达5.28%,2022年上半年下降至1.97%。
“回暖”信号释放,谁能率先走出“寒冬”?
进入下半年暑假、以及中秋、国庆均是旅游高峰期,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在线旅游行业有了“回暖”迹象,本地游景气度可望持续攀升,中、远程旅游市场也将逐步修复。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秋假日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0.73亿人次,同比下降16.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6.8亿元,同比下降22.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6%。三季度,旅游市场整体变现平淡,但环比出现良好的复苏势头。
携程数据显示,5月中旬至6月末,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华南和华西酒店预订率先恢复,并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6月下旬,携程集团国内酒店预订量已完全恢复并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那么,携程、同程旅行、途牛,谁能率先走出“寒冬”呢?
首先,“寒冬”之下,为了活下去,各家都在严控成本和费用“保命”。
自疫情以来,各OTA平台都有意识地缩减运营费用,以应对“寒冬”。即便是现金储备充足的携程也不例外。数据显示,二季度携程的运营费用为32.02亿元,同比减少26%,环比减少6%。
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携程产品研发费用为17.72亿元,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10%;销售及营销费用为8.26亿元,同比下降41%,环比下降2%;一般及行政费用为6.04亿元,同比下降15%。
同程旅行二季度的销售成本为3.83亿元,同比减少24%。
途牛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450万元,同比下降45.4%。期内非公认会计准则销售和营销费用(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和收购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120万元)为2330万元,同比下降46.7%,主要是由于促销费用和营销人员相关费用减少所致。
其次,为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公司战略,到下沉市场需求新增量。
三年的疫情持续蔓延,OTA们面对疫情影响,也在试图调整策略,各家平台均纷纷布局本地游、周边游等,各大OTA平台在下沉市场寻找新增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同程旅行的非一线城市注册用户占比达87.1%,微信平台上的新增付费用户约61.7%来自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
在目的地文旅消费复苏方面,同程旅行先后与云南、贵州、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地联合开展文旅消费券发放活动。截至7月底,同程旅行平台累计发放消费券规模达2亿元,极大地促进和激活了目的地的文旅消费。
携程也在大力发展周边游以及私家团、主题游等品质休闲产品,二季度携程私家团产品交易额环比增长近2倍。
此外,携程还提出了“旅游营销枢纽”战略,玩起了直播。
今年二季度,携程直播平台观看到成交的转化率环比增长62%,上半年携程官方直播预售交易额环比2021下半年增长近50%;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的开展,二季度,携程星球号旗舰店店内直接交易额环比提升31%,携程口碑榜酒店榜单内容转化交易额环比提升34%。
在会员营销方面,截至目前,累计有超过3000万用户加入携程与酒店共同打造的联合会员计划。累计有24万家酒店加入携程“优享会”,为用户提供包括免费早餐、免费房型升级等附加权益。
途牛则持续拓展直营地接服务。数据显示,2021年,途牛随往直营地接产品交易额同比2020年增长超50%,其中,北京、新疆、云南、西藏等热门目的地随往直营地接产品交易额增长超100%;海南、江苏、广西、贵州、陕西等目的地随往直营地接产品交易额也实现了50%以上的增长。
最后,盈利能力出现分化,携程扭亏为盈,同程由盈转亏,途牛亏损持续扩大。
自2021年Q2以来,携程已连续四个季度亏损,本季度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二季度,携程实现了4300万元的净利润,经调整EBITDA为3.5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自2020年Q2以来,同程旅行连续八个季度保持盈利,然而本季度净利润大幅跳水。
数据显示,同程旅行二季度期内亏损1.35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91亿元。二季度,同程旅行经调EBITDA为2.92亿元,同比减少46.8%;经调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减少73.2%。
同程旅行净利润跳水,与付费用户规模减少有直接关系。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同程平均月付费用户数同比减少22%至2610万,较上一季度的3170万,单季度净流失560万。
三者之中,途牛是最拉胯的一家在线旅游平台,自2006年10月上线以来,至今都还未走出“亏损魔咒”。在疫情的反复影响之下,途牛的亏损情况持续恶化。
数据显示,途牛实现净亏损为1.29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1400万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亏损为1.27亿元,上年同期为1310万元。
今年二季度,携程集团的海外业务延续一季度的趋势、继续保持高增长。总体来看,携程在欧洲和美国市场的收入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亚太市场业务也在快速增长。
从Trip.com品牌的具体业务来看,二季度,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约680%,7月整体机票预订量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约9成;本土酒店预订较2019年增长300%,相比今年一季度的复苏增速高出50%;门票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100%,商品覆盖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500%。今年上半年,租车业务交易额同比增长超7倍。
在明星品牌Trip.com的带动下,携程海外业务整体增长强劲,海外平台机票和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超过50%,海外酒店恢复快于行业;海外目的地玩乐产品预订量环比增长24%,并在2022年上半年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此外,今年上半年,携程海外商旅酒店交易额同比增长540%。
综合来看,三者中携程作为OTA头部,公司体量以及业务多元化、国际化等方面均比同程旅行、途牛具备更多优势,携程或将先于同程旅行、途牛走出“寒冬”。
需要提醒的是,上市之后,携程先后参股或收购途牛、同城、艺龙、去哪儿等,无论谁先回血,携程都将从中受益。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携程提出了“旅游营销枢纽”战略,玩起了直播
因疫情原因,导致国内旅行业市场受创
下半年进入旅游高峰期,看看是否旅游行业“回暖”
都在应对疫情带来的低谷,缩减运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