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ID:hkguruclub),作者 | 深鹏,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1901年,一辆德国汽车,被运送到颐和园。
这是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用1万两白银购进的第二代奔驰牌小轿车,作为送给慈禧的贡礼。虽然慈禧在乘坐这辆小轿车的时候显得昏庸顽固、笑料百出,但这辆车的意义,到现在依然振聋发聩,因为它是第一辆进口中国的汽车。
时过境迁,风水轮流转。
100多年前趾高气扬的德国人,或许很难想象,百年后的2022年,一家纯正中国血统的汽车公司--比亚迪,收获了德国最大汽车租赁公司10万辆的订单,闯入了遍地都是BBA的汽车王国。
不要说德国人,就算很多中国人,对这一切都感到恍惚,习惯了几十年的“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语境,不太愿意相信眼前的这一切,也很正常,人都是有记忆的,记忆会固化。
但是,这已经是事实。
过去你们对我(中国汽车)爱理不理,现在,你们都快高攀不起了。
01 中国车,火全球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汽车业,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
今年1-8月,累计出口汽车191万辆,同比增长47.5%,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
刚开幕的巴黎车展,以比亚迪、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中国车企,C位亮相,大放异彩,车辆的售价都去到四五十万,完全和BBA一个级别,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来围观;
除了欧洲,我们旁边的日本也没闲着,丰田汽车今年干的比较多的一个事,就是“拆”中国车,五菱宏观EV、比亚迪汉、比亚迪唐、比亚迪宋,都没有逃过日本人的“黑手”;
还有美国人,那个最霸道的芯片限制法案,英伟达的智能化芯片被限制卖到中国,你以为他们就没打过中国电动车的主意?
......
好像突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就火了。
其实不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占比超过一半,中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世界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也是世界第一。
能有今天的盛况,远的要追溯到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1992年曾经上书国务院,建议中国的汽车产业,可以跳过传统燃油车时代,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并以此实现新的超越。
8年后的2000年,原科技部万钢上书国务院,和钱学森一样,他建议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汽车产业。
和钱学森不同,这位早年毕业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系,在奥迪担任开发工程师长达10年的致公党人士,深入汽车一线,并亲眼目睹中外差距,也更明白外国人心里打的算盘。在他心中,合资政策、“市场换技术”的美好愿景,已经死亡,除了全力押注新能源汽车,中国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所幸,国家接受了他的建议。2001年,科技部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并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纳入国家"863"计划。
2008年底,科技部、财政部等四部委正式发布"十城千辆"计划,计划到2012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比我更清楚了,20年前的星星之火,现在已成燎原之势。
02 地产下,汽车上
过去20年,尤其是2008年之后,得益于国内快速的城镇化,中国经济的脊梁,毫无疑问是房地产。
房地产的繁荣,绝不是单单限于地产行业,钢铁、建筑建材、有色金属、煤炭等的直接和间接投资都被带飞,同时,装修、家电等耐用品消费行业也随着房地产蓬勃发展,还有商业、消费、娱乐......
上下游都加一块,占GDP的比重超过30%,甚至说,过去10年的兴起的全民消费大时代,很大程度是拜房地产所赐。也可以说,是房地产,让最多的中国人成为富人。
不过,相比之下,房地产所揭示的道理,更有意义,那就是,只有发展自己的产业,才能够将最大的利润留在自己手里,让自己人享受得到。
在房地产大发展之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20年进程,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但为人诟病的是,简单粗暴的加工制造业,大笔的利润都被外国人拿走,中国人只是赚取末端非常微薄的利润。
当然,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谁叫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但是房地产改变了一切,因为房地产所涉及的生意,中国人大部分都可以做,即使开始不能做,学习一下也不难,拿下这些生意,也就拿下了当中的钱。
只是,房地产是有周期的,上涨周期大家都过得红红火火,但是下行期,就很难受,就如现在,相信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这里不多说了。
最重要的是,房屋的使用年限很长,一旦过了全民购房的大时代,要等下一个同样的时代,就是数十年甚至百年后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房地产大涨期满,转向收缩的时候,经济要脱层皮的原因。
其实,我们现在还在经历这个阶段,这也是很多人感到悲观的地方,因为房地产熄火之后,中国经济靠什么去支撑,关键是,又有谁能支撑得起?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之前,真的很难有答案,但放在现在,答案或许已经呼之欲出,那就是新能源汽车。
03 中国新能源车有多香?
这次,我就不拿宏观数据搪塞读者了,比如什么汽车产业占GDP多少,汽车带动的上下游产值有多高,贡献了多少税收,解决了多少人就业,虽然那也很重要,但你会觉得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对,普通人永远关注的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那我就简单地借用隔壁邻居的一个数据。
汽车产业是日本的第一大产业,全国8%的劳动人口从事着和汽车相关的工作,约500万人,你知道这500万人的平均一年收入多少钱?
约合30万人民币。这是不管放在哪个国家都是非常高的收入水平,这也是日本虽然失去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虽然没有踩中互联网发展红利,但依然属于高收入国家的秘密。
所以,别总是觉得日本老龄化了,生育率低了,年轻人躺平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靠着汽车产业,处于妥妥的高收入国家行列。对比我们,我们的房地产产业世界第一,我们的互联网产业也是世界前列,但说到收入......
根据中金公司这项统计数据,中国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数,只有5%,其中月薪2万元以上的,更是只有0.2%,70万人而已,而这70万人,未必人人都达得到30万元一年,和日本500万相比,少太多了,而且人家总人口不到我们的1/10。
如果我们也有500万人,年均收入达到30万人民币,那就真的叫强大。
所以,你明白中国当初为什么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即使投入巨额的财政补贴,都在所不惜了吧。因为这个产业,比起原来那些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两头在外的产业,好太多了吧。
更重要的是,只要这个产业真正发展起来,很多中国人都能够享受到收入增长,钱包越来越鼓的好处。相比起房地产,汽车业的可持续性更强,也更实在,因为房地产毕竟太多的金融属性,炒房固然能够赚大钱,但是也很容易吹起资产泡沫,这种泡沫一旦破裂,整个国家,整体国民都会被带坑里。
这也不由得想起这几天,大会所说的一句话: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很多人或许认为内循环是搞闭关,这样的看法格局不是一般的小,如果站在高一点的格局,你会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搞内循环,然后辅以高质量发展,中国的产业就可以向更高端的方向迈进,而更高端的产业,就意味着更多的利润,劳动人民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生活就可以更美好。
理解这一点,再回头看看这么10年来的产业变迁,以及当初的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扶持战略,甚至现在的限制房地产、互联网反垄断的做法,当中的逻辑,是不是就清晰很多了啊?
04 结语
汽车工业堪称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现在三个最重要的发达国家--美日德,无不拥有强大的汽车工业,也正是汽车工业,撑起这些发达国家经济的脊梁。
而且,与房地产基本只能在国内相比,汽车工业是有机会走向海外的,现在中国的自主新能源汽车频频亮相海外,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就是明证。
虽然有的西方国家设置很多贸易保护,但是也有很多国家,不得不进口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就如中国的智能手机一样,不买中国的,就只能买苹果、三星,虽然有得选,但价格也很贵。
就如30年前外国大把大把赚取中国利润那样,现在的中国,也开始效仿外国,让更多的利润流向中国,而赚钱利器,有中国家电,有中国消费电子,最大的一块,会是,也必定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从这个角度上看,房地产时代,过去就让它过去吧,别为难那一堆钢筋混凝土了,因为,中国经济的新脊梁,已经让新能源汽车撑起来了。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只有发展自己的产业,才能够将最大的利润留在自己手里,让自己人享受得到
中国车,火全球,厉害了
普通人永远关注的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我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
赚钱利器,有中国家电,有中国消费电子,最大的一块,会是,也必定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占比超过一半,中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世界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也是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