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管财经,编辑丨阿鳅
复星系密集处置资产,让外界对这个千亿巨头的境遇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在先后减持了复星医药及豫园股份两大核心资产后,南钢股份也被摆上了货架。
当人们还在考虑复星下一步会卖掉谁时,复星“快乐”板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复星旅游文化集团(以下简称“复星旅文”)公布2022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延续了上半年的发展势头,复星旅文度假村、旅游目的地运营、旅游休闲服务及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的营业额为112.52亿元。
从大环境来讲,近年来本地、近郊游的需求旺盛,无疑能够助力复星旅文的业绩恢复。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大业务板块中,度假村项目仍占据主要营收,另外两大板块或是遇阻,或是正在起步,都多多少少遇到了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三驾马车”当中,只有一架在扬鞭奋蹄。
而复星旅文也加紧在中国市场就度假村项目进行布局,不仅旗下Club Med正式启用频频中文名“地中海俱乐部”,还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了Club Med Joyview。
显然,复星旅文正在寻找新出路。
“薛定谔”的复星旅文
10月19日,复星国际发布内幕消息称,拟以不超过160亿元出售合营企业南钢股份60%股权,意向接手方为沙钢集团,双方已于10月14日共同签署《投资框架协议》。
就在几天前,豫园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复星高科技全资子公司复星产投拟将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转让给浙江青展,转让股份占总股本的5%,总价12.49亿元。
实际上,这并不是复星系第一次减持豫园股份,根据相关公告显示,自8月26日起,“复星系”一共通过减持豫园股份套现约16.86亿元。
根据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复星集团出售或减持资产的次数已经超过了10次,而套现金额更是已经超过了300亿。
在此之前,复星国际曾抛售了持有复星旅文2.26%的股份,引得复星旅文股价出现波动,当日跌超20%,市值也跌破百亿港元。
不过,复星国际方面随后透露,“复星旅文基本面向好,而由于自持的股比较高,减持主要为增加复星旅文的股票流动性,并在目前市场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增强集团安全垫,未来暂时不会有减持动作。”
但反观复星国际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确定的是,其自身资金流确实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数据显示,2021年末,复星国际的资产规模增至8063.72亿元,总负债为6031.58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4.8%。今年上半年,复星国际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上升至76.635%,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71.13亿元,而公司短期借款额度则飙升至1236.92亿元。
而也有一种说法是,“复星系”出售资产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还债,同时也是为其他重点项目储备资金。
但目前来看,复星国际“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业务板块中,几乎都能看到甩卖的动作,连核心资产复星医药都在名单之中。
如此看来,不仅仅是复星旅文,复星系所有资产都成了“薛定谔的猫”,没有“不能卖”的说法,但具体会不会卖,还要依照集团战略而定。
三驾马车两驾掉队
首先要说明的是,复星旅文正在加速回血,业绩正在回暖。
根据前三季度业绩数据,复星旅文度假村、旅游目的地运营、旅游休闲服务及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的营业额为112.526亿元。
亏损也在收窄。2022上半年,复星旅文实现收入64.17亿元,同比增长近130.69%;归属于公司股东亏损1.97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亏损额20.1亿元相比,减亏幅度18.1亿元,净亏损收窄约90%。
细数复星旅文的业务构成,度假村业务由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野奢精品度假酒店Casa Cook、新世代潮流度假酒店Cook’s Club等高端品牌组成。
旅游目的地则包含了高端一站式娱乐休闲及综合旅游度假目的地三亚·亚特兰蒂斯,综合型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复游城、旅游目的地专业营运商AIbion爱必侬等品牌。
旅游休闲服务及解决方案板块负责提供基于度假场景的服务及解决方案,主要有泛秀、迷你营、托迈酷客和复游会四个品牌。
但是,不难看出,不管是旅游目的地运营还是旅游休闲服务及解决方案,都没有扛起拉动业绩的大旗。从近年三季度来看,在112.526亿元的营业额当中,Club Med就占据了91.353亿元。
首先,文旅+地产模式成为过去,亚特兰蒂斯显然已经不能复制。按照行业内的说法,亚特兰蒂斯采用的是“重资产轻投入”的商业运营模式,是典型的“文旅搭台,地产唱戏”。
亚特兰蒂斯开发配套地产项目并提前进行预售,保障亚特兰蒂斯资金回流。随后,将业主手中的房产回租,交由爱必侬品牌管理,并收取租金收入6%作为管理费用,以此实现闭环。
项目可以复制,但三亚只有一个。海棠湾的独特地理优势无法复制,亚特兰蒂斯的品牌知名度夸张点也是无出其右,因此,无论是丽江复游城还是太仓复游城,都很难实现亚特兰蒂斯的效果。
截至2022年上半年,太仓复游城可售套数1424套,已售出980套房源;丽江复游城可售套数482套,只卖掉了68套。
如今,位处丽江和太仓的复游城的物业销售情况仍谈不上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复星旅文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钱建农曾表示,正在探索复游城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一些战略合作伙伴,来共同投资以及开发项目。
其次,再看旅游休闲服务及解决方案板块,“托迈酷客”平台2020年收入1.837亿元,2021年收入3.579亿元,同比增长95.1%,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其在英国运营的Thomas Cook在线旅行平台,2021年获得了折合人民币3.83亿元的收入。但对比携程、同程旅行的200亿元、70亿元的营收规模,显然仍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其业务发展及推广成本则是不低。2021年,基于度假场景的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板块于2021年的经营亏损为人民币2.676亿元,而2020年为人民币1.402亿元,主要由于Thomas Cook中国和Thomas Cook英国的业务发展及推广成本增加。
显然,上述两大业务板块,在短期内无法承担起业绩助推器的责任。而Club Med,还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Club Med押注中国市场
一个良好的信号是,Club Med正在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22前三季度,Club Med营业额为91.353亿元,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96%的水平。Club Med容纳能力同比2021年增78.5%,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91%;按床位计,全球平均入住率约达61%,同比2021年增7%,与2019同期比差距约5%。
针对这一业务板块,复星旅文的动作频频,不仅旗下Club Med正式启用品牌中文名“地中海俱乐部”,其旗下度假村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复星旅文方面表示,2022下半年,Club Med计划再新开设4家新度假村,由此2022年新开度假村将达7家。同时,2022年初至2024年底,Club Med已签约且计划新开的度假村达17家(其中7家度假村位于中国)。到2024年,连同新开设和翻新的度假村,部分由老旧度假村的关闭所抵消,预计年容纳能力较2019年将增加约18%。
另外,复星旅文方面表示,进入中国市场后,观察到中国旅游消费者结构转变,游客更注重度假质量和深度文化体验,针对此类需求变迁,Club Med结合中国游客和度假分布的属性,推出本地化产品Club Med Joyview。
实际上,Club Med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度假连锁集团,离不开其扩张策略。
据相关研报,Club Med新度假村的布局基本遵循消费升级的步伐,例如,1969年,美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Club Med于同年进入美国市场;1976年,日本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Club Med于3年后进入日本市场;2010年,Club Med进入中国市场,次年中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
而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无疑给这个品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截至2021年末,中国大陆已有8家已开业度假村。有媒体根据其在欧洲成熟市场的覆盖密度来测算其在中国的扩张空间,将2021年末法国、意大利、瑞士、希腊、葡萄牙正在运营的Club Med度假村数量与各国人口相除,得到单度假村对应人口数量,再求平均值,发现目前欧洲每个Club Med度假村约覆盖1000万人口。
保守假设未来中国单个Club Med度假村可覆盖2000万城镇人口,经测算其饱和数量可达45家,较2021年末的增长空间高达37家。
但是,作为一个创立于欧洲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12年,如何在中国市场实现本土化,对于Club Med来说可能仍是一个考题。
首先,作为在国外定位于中产阶级人群的品牌,到了中国市场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四星级、五星级度假村,走高端路线定位,这样的定位差距是否能在保持调性一致的同时,提供更有品质的服务?
其次,曾出现大面积食物中毒事件,对品牌声誉造成的伤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抹平,暴露的管理问题也不是短期就可以解决。如何将国际品牌的高品质管理与服务一直延续下去,复星旅文应该持续思考。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无疑给这个品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曾出现大面积食物中毒事件,对品牌声誉造成的伤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抹平
标题这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市场12年都没能实现本土化
Club Med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度假连锁集团,离不开其扩张策略
在国外定位于中产阶级人群的品牌,到了中国市场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四星级、五星级度假村,走高端路线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