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大学生,开始卷HR实习

钛度号
跨专业实习的人,目的只有一个——上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新周刊,作者|陈碗几

到了大三的暑假,小D才意识到,是时候找一份大厂实习,充实下自己的履历了。连夜制作个人简历后,她投递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HR岗位。

看到手机显示陌生来电的时候,她正躺在沙发床上等漫画更新,“我好像没点外卖呀”。对方表明自己是某某大厂的HR,她猛地一下坐起来。

电话里,对方邀她做“1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这是小D第一次做正儿八经的英语自我介绍,尽管她本人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到了线下面试那天,她未来的直系领导对她耳提面命——该如何使用STAR法则(情况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来讲述自己的经历。

小D承认,自己被这么细致的职业教育给“震慑”到了。她所就读的大学素来重学术,而不重职业辅导;重升学率,而不重就业率。有关“工作”的疑问一直是她和她同学们的底层焦虑。

直系领导的一番教育,让她感觉自己将来可以在这份实习里学到“和‘工作’这件事有关的技能”。面试通过的结果一出,她立刻答应了这份offer。

在这之后,小D发现,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找一份HR实习,是“上岸”的捷径。  

HR实习,谁都能做? 

翻看找实习专用的App,在“HR实习生”一职的岗位要求里,几乎所有公司都写着“专业不限”“经验不限”。 领英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HR从业者职业发展报告》显示,在全部HR行业从业者中,仅有19%的HR从业者在校时主修HR相关课程。《2021人力资源从业者现状调查》中显示,其他职位转型成为HR的数量已经占到HR总数的50%左右,“去当HR”,成为不少职场人转岗的优先选择。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再次印证了这一跨专业入行现象,目前高校毕业生中,求职人数排名第三的职业便是“人事”,相当一部分的非科班出身应届生,将人事岗位纳入自己的秋招投递“射程”。 

跨专业入行HR的风气同样吹到了大学生的实习阶段,和小D一样,跨专业进行HR实习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在她三位有过实习经历的舍友中,三人的第一份实习无一不是和人力资源相关。 

领英的报告中显示,63.7%的参与调查的HR都认为,沟通能力是胜任这个职位的重要技能。HR行业重实践而非理论,重软实力而非硬知识,这些特性被归纳为是“入行门槛低”的表现,这便给了非科班出身的求职者以契机。

沟通能力被高达63.7%的HR从业者认为是重要的技能。/来源:领英《中国HR从业者职业发展报告》

除了行业“护城河”低外,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那些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竞相奔向HR实习生的岗位呢? 

弄清楚“工作是怎么一回事”

Sandra是某985大学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她的第一份实习是在大二暑假时,到某大厂做HR实习生。之所以做出这一选择,是因为当时20岁的她希望弄清楚“工作是怎么一回事”。 

入职当天上午,正式员工给她和另一位实习生讲解公司的架构和业务。这场小型培训会的最后,那名正式员工给两位实习生看了一份“被淘汰的候选人”简历,让他们找出简历上和岗位要求中不匹配的地方。 两人看了几分钟都没找到,正式员工有点抖机灵地说道:“因为她的外貌不过关。”

Sandra心里马上冒出“就业歧视”这个词,但她怕被嘲笑自己是“学生思维”,只能回话:“嗯嗯,原来是这样。”这就是她在HR实习的第一个小时里,接触到的“就业市场真相”。往后的实习日子里,她发现,在HR部门内,大家从不避讳谈论“房间里的大象”。 

入职第三天,领导让Sandra参与公司某岗位的社招工作,由于部门正式员工人手不够,她甚至还要给面试者进行初面。社招,指的是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候选人。因此,20岁的Sandra每天要和比她大七八岁、甚至大十几岁的人打交道。

有一次,她和一位男性候选人进行电话沟通。挂电话前,对方突然笑着来了一句“你的声音好甜啊”,她这才知道,原来对方一直用“观看”的方式来看待她的礼貌态度。她开始意识到,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HR,自己必须强硬起来,才能被平等对待。

要获得这些“职场老炮”的尊重,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打扮成大人模样”。直系领导婉言提醒Sandra要“穿得职场一点”。于是,她每天去上班前都会往包里塞一件薄外套,走进公司前,把外套套在自己的“辣妹吊带”外,下班踏出公司后,再把外套脱下。 

为了给行业内经验颇丰的应聘者面试,她还在网上学习了一些“大厂黑话”,以备不时之需。尽管到现在她仍对“S级”“A级”“转化率”等术语云里雾里,但这并不妨碍20岁的她用“易立竞式”(注:易立竞,主持人,以提问犀利著名)语气向30岁的求职者发问:“您在上一段工作中,为什么没有做到S级?”——她宁可被看作是“不好说话”,也不愿再被评价为“声音好甜”。 

Sandra的“策略”奏效了,部门领导认可她的办事能力,求职者也把她当专业人士看待,在回答她问题的字里行间,努力寻求她的认同。渐渐地,Sandra觉得自己摸到了职场的门道:要想胜任这份实习,无非是做好两件事——懂黑话+足够“普信”。前者能让自己在面对“职场老炮”时说得上话,后者能让自己“看上去很专业”。

尽管在HR岗位上做出了一点小成绩,Sandra却并没有要在这个行业深耕下去的想法,她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有关“职场为何物”的答案。“干得太得心应手了”,因此也就没有了在同一岗位上继续探索的欲望。 

HR实习:进大厂的最快通道?

和Sandra的“浅尝即止”不同,语言专业出身的Bexter自大二开始接连从事了三段HR实习,从国内某行业龙头公司,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再到500强外企。做出这一连串的选择,原因之一便是——HR岗位需求量大。 在问答类平台,有关“××大厂为什么随时随地在招HR实习生”已经成为一系列话题。 

以曾经吸纳HR人才最多的互联网行业为例,在国内互联网红利见顶的情况下,HR部分细分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受到了挑战。2021年12月,字节跳动宣布正式撤销“人才发展中心”团队,在网传的裁员公开邮件中,字节跳动对该部门的评价是:“一些部门和团队的工作,变成‘过家家’的游戏……但没有实际创造很大价值。”这番不留情面的言论不仅在字节跳动内部引起轩然大波,也在国内人力资源行业引发热议。 

缩减HR部门的人头数,成为互联网大厂寒冬下的自救方式。然而,为保证业务部门的正常运转,HR部门的工作量并未见得减少。 此时,招聘大量的部门实习生便成了最具性价比的方法。用招聘一名正式员工1/10的价格,招聘到一名能力不亚于应届毕业生的实习生,这是不少大厂的精明账。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厂的HR实习岗和大学生可以说是“双向奔赴”。

社交平台上,不少大厂的HR实习生分享自己应聘岗位的面试经验和在职体验,晒出的一张张工牌引起评论区里几百号人的羡慕。标题中“文科生”“二本”“三本”这样的词语,总能快、准、狠地抓住求岗大学生的注意力,毕竟在就业市场上,这类标签就像是一个个钉子,把他们钉在了应届就业薪资的地板上,而拥有一份大厂实习,几乎是他们将来对“出卖”自己劳动力时,拥有“议价权”的唯一方法。

分享帖中,博主们称HR岗位是大厂里对大学生(尤其是文科生)最友好的岗位,还有人建议大学生拿下大厂核心部门实习应该循序渐进,“把HR岗位作为大厂实习的入场券”,后面再想办法在公司内转岗,就算转岗不成,跳槽到其他中厂的核心业务岗也大有优势。 

然而,Bexter却发现,一旦入了HR这个“坑”,就很难再跳出去。在结束第一份HR实习后,他也尝试过面试一些互联网小厂的海外运营岗位,但始终没有回音,最后,他只能选择在不同的名企辗转,继续从事HR实习。 在某段实习结束后,部门的前辈对他嘱咐到,日后要“进大厂,干大事”。“大厂崇拜”有如毛细血管,占领了社会的心智。

依然有不少人愿意为“把HR岗位作为进大厂的跳板”这类言论买单,他们挤破头,投几十次简历,在每家公司经历2—3轮的专业面试,只为得到大厂里的那一张实习工牌。

今年9月开学后,小D负责招聘同岗的实习生,在每天收到的十几份的简历里,她发现,绝大多数应聘者都和她一样——并非HR对口专业,她甚至还在其中发现了两位同班同学的简历。 

在她看来,HR实习岗位之所以如此“火爆”,“门槛低”只是其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候选人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于是想着“去试试HR岗”吧。 当抱有这种“试试”的想法的人越来越多、投递进来的简历数量越来越多时,HR岗位自然变得越来越“卷”。

在历时一个多月、和几十位候选人进行了沟通后,小D终于招到了一位HR实习生同事——985硕士,研究方向是外国文学。 在今年的秋招中,Bexter也把HR岗位作为自己投递的第一目标。然而,他却发现,过往三段名企HR实习对他找同方向的工作并没有太大帮助。在群面过程中,普通一本出身的他,需要和众多实习经历丰富的985硕士、QS 100海归进行激烈竞争。

秋招已经接近尾声,Bexter在某物流大厂的HR管培岗位走到了终面,而如果能顺利拿下这个offer,在正式从事HR相关工作之前,他必须要去送6个月的快递——公司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晋HR更好地熟悉公司业务。Bexter的某个前任HR实习生——985社科类本硕,秋招阶段只拿到了一家电子厂的HR岗位offer,并被告知入职后需要去“拧一段时间的螺丝钉”。 

今年秋招过程中没有拿到满意offer的Sandra,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太过眼高手低,她打算在明年的春招,多关注下HR岗位的投递信息。 那些跨专业实习、求职的大学生,他们作出选择的出发点或许是为了逃离从未爱过的本专业,或许是对跨专业的真正热爱,或许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或许仅是一场踏入雷池的冲动,但殊途同归,他们的最终目的似乎都是——上岸。 无论岸在何处。

本文系作者 新周刊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6:18

港股收评:恒指涨0.93%,稀土概念股飙升,半导体股尾盘跌势扩大

16:16

14家券商获批“跨境理财通”首批券商试点

16:14

日企再出数据造假丑闻,松下子公司被确认存在93起不当行为

16:13

上海:到2030年上海港保税LNG加注能力达到百万立方米(液态)级,绿色甲醇、绿氨加注能力达到百万吨级

16:11

三菱汽车因刹车隐患提交改善措施,涉及13.8万辆汽车

16:10

大连万达商管:“22大连万达MTN002”回售金额20亿元

16:10

意法半导体三季度净营收同比下降26.6%

16:09

亚马逊美股盘前大涨6%,第三季度利润和收入超预期

16:06

英特尔美股盘前大涨7.6%,第四季度营收展望高于预期

16:02

欧洲主要股指开盘小幅上涨,斯托克50指数涨0.13%

16:01

雷诺拟将生成式AI技术引入下一代车载语音助手Reno

16:00

岚图汽车10月交付10157辆,同比增长67%

15:59

因固定资产贷款管理不审慎等,国开行青海省分行被罚68万

15:59

北京证监局:对远洋控股集团、王洪辉、李明、崔洪杰出具警示函

15:57

团队大裁员?阿里元境回应:业务重心转向元宇宙应用,组织进行相应调整

15:55

铁路部门启动“双11”网购高峰期快件运输服务

15:54

日本10月平均气温达120余年来最高

15:53

香港推出3项措施,优化高才通和优才计划

15:50

英国央行副行长:银行对AI的使用或被纳入压力测试

15:49

索尼据悉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收购其节目《危险边缘》协议进行接触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