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云栖大会,并未如2013年发布5K飞天云计算服务,2016年五新战略,2017年城市大脑和达摩院成立,2018年成立平头哥,2020年发布无影云电脑、小蛮驴,2021年发布倚天710芯片那样,继续发布酷炫的技术和产品,成立高级的研究机构。对比往年被吊高的胃口,今年的大会从技术角度来看,难免会让人感到有些平淡。
我从2013年开始参加云栖大会,中间仅有一次缺席,作为最早的参与策划者,我们还有幸在云栖小镇埋下了一块刻有ITValue字样的石头做纪念。一晃将近十年了,我目睹云栖小镇从几栋楼几条街,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也经历了最初几千人搬着椅子坐在操场上被风吹得灰头土脸地但依然满腔热情地开会,到几万人穿梭在几个月就盖好的现代舒适的会展中心人潮澎湃,摩肩接踵的热闹场景。回忆这些年参加云栖大会的感受,我倒是觉得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今年反而是云栖大会孕育很大变化,很关键的一年。
在阿里智能云总裁张建锋的发言中,有两个点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他预测未来80%的应用都是由业务人员来开发,另一个是Serverless技术的成熟,云越来越趋向电网化,按需付费,同时运维成本越来越低。
如果把这两个观点结合在一起看,很容易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的代表,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技术应用的门槛已经降低到了一个临界值,算力即将普及,对社会生活的大规模渗透即将开始。
换句话讲,以前人们要解决计算的问题,需要从技术入手,技术是有门槛的,所以一方面大家都愿意倾听新技术的解读,这也是之前来云栖大会这一类技术峰会的主要预期;另一方面每一次技术进步也的确都在降低应用算力的门槛,终于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在2022年到了一个转折点,技术逐渐成熟进入平台期,与应用开始脱钩——用户的注意力逐渐从技术,转移到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上——这就像我们都在用电,但其实只有少数人会去关心发电、传输的技术一样。
这个苗头其实已经比较清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凝晖在随后的发言里更是做了理论上的总结,他认为基础设施的普及是时代的标注之一——农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交通网,工业时代是能源网,信息时代是互联网,我们现在进入了智能时代,基础设施就是算力网。同时,标准化与高级抽象是基础设施化的关键,所以集装箱就是对运输容器的标准化抽象,电力就是对能源的高级抽象,网页就是对信息的高级抽象,而云计算正是算力网演化的过程,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是终局我们已经能够看到。
此前我们面临的很多无解问题,都是因为算力不足,而随着算力供应的充沛,仿佛手上突然掌握了一个全新的强力工具。这时候,有了新锤子的我们,会发现很多钉子问题都可以重新定义。这个定义能力的根基,就是我们的想象力。
早年电力刚刚出现的时候,大家能够想到的用途无非就是照明和动力,所以除了爱迪生和特斯拉等一票天才在研究如何在纽约装电灯之外,还有一路人马在研究如何用电力代替牛马拉磨。
百年之后,电力的应用之广,早已大大超越了当年最伟大发明家的预言,电视、计算机、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乃至健康码这些大大小小用途,都是人类想象力和认知不断迭代的结果。
现在的算力,也正处在当年电力代替牛马和燃气灯的阶段,出发点还是解决眼前的问题,算力未来能够带来的改变依然还隐藏在一片迷雾之中。而这片迷雾,很大程度上都是我们对固有问题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持续思考带来的认知局限。
云计算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算力的大规模生产和输送的问题,这从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对很多固有问题的限制条件,让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下有了解决的可能。在这个范式下,解决问题的难点不再是技术,而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我们自己需要认识到,很多问题在算力供应发生质变的前提下,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问题本身都要重新定义。
例如现在很多AI的使用场景都是巡检,巡检是典型的算力不足时代的权宜之计,利用人力按照一定频率去检查故障、隐患的发生。用机器人、无人机加图像识别去代替巡检是最直接的路径,但这只是节约了人力,真正对于关键节点的监测时间依然有限;如果换了传感器加算法的思路,其实就变成了蹲守模式,更有效更可靠;但如果把更大范围收集的数据汇总分析,发现了故障发生的规律,从更上一层的源头去优化,从根本上杜绝了故障的发生,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所以,支撑这些思路改变的是算力,而改变这些思路的,是想象力。
在这届云栖大会的主论坛上,几位嘉宾也提供了很多极好的场景,在我看来,这些炫目的想象力,才是继技术之后,能够让云计算继续闪亮、继续创造价值的第二曲线。
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龚新高就提出了计算物质科学的三大科学挑战:
- 挑战1: 波函数的精确计算及相位调控,电子态的真实波函数及相位决定了体系的量子行为和过程基于DFT的当代计算物质方法无法给出真实波函数和相位;
- 挑战2:强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计算和模拟,强场如光场、电场、磁场等条件下,体系远离平衡态基于微扰理论的方法不再适用;
- 挑战3:大关联尺度下的动力学模拟,训练模型需要新的发展思路,尤其是要考虑到知识化、轻量化、伦理道德和实施落地的需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也描述了对人脑进行数字建模的难度:
- 数据量巨大,以细胞分辨成像哺乳动物完整大脑将会获得巨量研究数据,单个鼠脑就可达10 TB 量级的数据;如果成像人脑,数据光盘叠起来可高达9900米,超过珠峰;
- 数据难解析, 脑内结构复杂,包含神经元、胶质细胞、血管等,仅1立方厘米就含上亿神经元,而且数字化重建还主要依赖人工,重建所有人脑神经元需要几亿人年的工作量;
- 数据难整合,不同的动物个体、研究层次和策略、数据类型和质量都不同,缺少细胞水平的定位基准信息、脑立体定位图谱和整合技术,如同在缺少数字地图、卫星和手机时,难以精确找到目的地。
这些宏大的问题,都是配得上巨量算力的想象力。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崂山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在发言中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包含了一切,推动人类进步。
为什么说2022年的云栖大会很关键?
因为我看到这次大会的主论坛上,除了张建锋和张勇,其余的嘉宾谈的都是未来,没有项目,没有甲乙方,都是关于想象力。阿里云打开了一个市场,正在慢慢把主动权交给客户,这就是最大的变化。我今年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大平台的能力化是个大趋势,所谓大象无形,巨型公司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就要学会如何化身能力,陪伴客户成长。
我问阿里云智能副总裁刘湘雯,每年云栖大会大家都是拼命做到极致,你们怎么能保证下一年还能突破自己。湘雯说,诀窍就是我们到客户中去学习。张建锋3年前刚刚接手阿里云的时候,就提到“被集成”,就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参见:钛媒体独家对话行癫:最详解密阿里云顶层设计和底层逻辑-钛媒体官方网站(tmtpost.com))。
可以预见,云栖大会越来越会从技术大会,变成创新大会,生态大会。大家不仅需要技术交流,更需要想象力的高维碰撞,需要更深入的交流和互相启发。
这才是劳师动众线下开会的意义。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开始自娱自乐了
哈哈,想象力和洞悉力……可不可以不这么精准……
想象力真不错,你们看懂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