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独家对话云知声创始人黄伟:泡沫破灭,AI 公司未来能否解决亏损难题?|直击·2022进博会

深度
“我相信行业亏损的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或解决。从云知声来讲,整个公司营收、毛利等各项指标都在显著变好。”

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来源:受访者提供)

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来源:受访者提供)

成立十年、估值100亿元的人工智能(AI)行业独角兽云知声,最近动作频频。

钛媒体App获悉,11月7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汽车发展趋势论坛”上,云知声创始人兼CEO黄伟围绕车载芯片以及智能座舱等业务发表演讲。一周前,云知声宣布与京东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云计算、AIoT(智慧物联)、智慧医疗、智能车载等场景中实现 AI 技术的商用落地。

实际上,最近几年,市场围绕 AI 技术行业的质疑声不断。无论是长期亏损、高昂研发投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还是二级市场股价低迷、取代性高、隐私保护等问题,都让曾经的资本宠儿们面临着诸多考验。

而当下,世界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复杂时期,行业趋于理性。那么,泡沫破灭,AI 公司如何解决长期亏损难题?

进博会前夕,很少公开露面的黄伟接受了钛媒体App 独家专访,袒露公司最新业务进展,阐述行业观点,并复盘过去十年执掌云知声的重要历程。

黄伟对钛媒体App表示,尽管目前 AI 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行,但未来亏损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他相信不久的某一天,AI 公司一定会出现盈利增长,从而解决巨额研发投入问题。

“2018年、2019年的时候,外界对人工智能的预期过高;现在,又好像对它比较失望,可能觉得没有你想象当中那么厉害。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里面有一个时间窗口的错配。今天 AI 需求比过去更加明确,应用范围比以前更广,所以我相信,对于大多数的AI公司来讲的话,亏损的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或解决。”黄伟表示,从云知声来讲,整个公司营收、毛利等各项指标都在显著变好。

由虚入实,AI 独角兽解亏损

创立云知声之前,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黄伟,曾在摩托罗拉中国研究中心(MCRC)、陈天桥创立的盛大网络旗下盛大创新院任职。

黄伟回忆起十年前创业时期。他告诉钛媒体App,创立云知声的初衷,是因为所学的专业和研究的课题都与 AI 有关,博士论文也是在研究如何用神经网络来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

“无论我是在摩托罗拉,还是中科大、盛大,其实我们都是在思考,把 AI 技术在手机、互联网等场景中应用落地,至少当时团队在其中不断探索。同时,云知声团队拥有一些技术、行业积累,大家也看到 AI 技术应用前景越来越明朗。”黄伟告诉钛媒体App,“当时给公司起名的时候,我们就相信未来的智能和服务一定发生在云端。云知声创业的十年,其实本身就是数字化的实践者和见证者之一。”

随着 AI 技术发展,如今,云知声成为了一家以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等全栈 AI 技术为核心的 AI  独角兽企业,通过云服务和 AI 芯片,基于云+芯一体化平台,为 AIoT 与智慧医疗两大领域提供智能化产品服务与综合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云知声已拥有超过2万家行业客户与开发者,其中包括华为、美的、格力、长虹、京东、北京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平安集团、世茂集团、吉利汽车、民生银行等多家公司和机构。

去年6月,云知声宣布完成D+轮近1亿美元融资,由挚信资本领投,启明创投、磐谷创投跟投。同时,公开信息显示,云知声投资方还包括京东、奇虎360、高通创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中金公司等基金机构。目前,云知声公司估值接近100亿元。

黄伟接受钛媒体App专访时表示,从行业到公司整体业务来看,当下是 AI 行业相比过去更好的时间段,AI 由虚入实,客户需求更多更明确。但同时,竞争也较为激烈。

“我认为一个市场有很多选手入场是很正常的。有些公司可能利用 AI 技术能力解决自身业务问题,这是非常合理的。但是云知声的定位,可能是要输出一些专业 AI 能力,帮助更多不具备研发 AI 技术能力的企业,或者说有些企业它对 AI 有更高的要求,用一些专业能力帮助他们。”黄伟表示。

他举例到,智能医疗业务落地中,云知声团队把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相结合,通过医学领域的大规模知识图谱技术,构建出一个医疗领域的“大脑”,帮助医生解决效率和专业问题。

黄伟向钛媒体App表示,2021年,云知声的智慧医疗产品与解决方案在国内落地了超过90家医院,预计今年落地约120家医院。

车市热潮下,“雪豹”芯片Lifecycle出货量将超200万颗

本次进博会上,黄伟重点围绕云知声的车载芯片和智能驾舱业务展开演讲。

早在2014年,黄伟就提出了“云、端、芯”战略;2015年云知声成立团队自研芯片;随后发布了三个系列人工智能语音专用芯片——语音芯片“雨燕”、“蜂鸟”和车规级智能驾舱(语音)芯片“雪豹”,以及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其中,2020年云知声推出的车规芯片“雪豹”,今年已经搭载在吉利 FX11 博越L 等多款客户量产车型中,并落地出货。
云知声北京办公室(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拍摄)

云知声北京办公室(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拍摄)

黄伟告诉钛媒体App,从去年量产至今,“雪豹”车规级芯片整个Lifecycle(全生命周期)出货量将超过200万颗。

“云知声一直都很看好智能汽车业务,上海团队大概在2013年就尝试把 AI 能力和汽车产品结合在一起,研发差不多接近十年,如今每一辆车出厂交付中都带有语音功能。而且,云知声在2014年开始切入后装市场,两三年前进入前装市场。后来我们想把语音芯片在汽车座舱里面去落地,于2018年启动项目、2019年研发、2020年流片、2021年量产并实现软硬件对接。如今基于‘雪豹’量产,云知声的车芯甚至和国外一线(奔驰、宝马或奥迪当中的一家)品牌合作。”黄伟对钛媒体App表示。

从布局到实践、从软件到芯片、从后装到前装、从少量到批量,这是云知声过去十年发展智能汽车业务过程中的成长总结。

但同时,无论是智能语音,还是智能驾舱芯片市场,云知声都面临强敌环伺的局面。“我们更看重云知声自身的能力,在汽车座舱这个产业里面能够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黄伟表示。

当被问及智能汽车业务未来是否会拆分独立,黄伟告诉钛媒体App,汽车是整个物联网生态的一个环节,当下暂未考虑独立拆分成业务。“对云知声来讲的话,中台这一块我们是不会发生大的变动。”

对于目前投资火热的生成式 AI、“元宇宙”等领域,黄伟表示,AI 绘画能够让大众非常直观的体会到 AI 技术能力,尤其是从认知到表达的转变,其中的一些能力有望变成“杀手级”的应用。

黄伟向钛媒体App坦言,真正的从业者,和这个行业外的媒体、资本等,在认知方面可能有一个时间窗口的错配。“某个阶段你以为非常好的时候,它没那么好,然后他变好的时候它以为他不好。直到用足够清晰的数据告诉你,你可能才相信它变好了。但我觉得这很正常。”

“其实在中国的(科技)创新往往是这样。创新有可能会成功,有可能会失败。但我觉得,一个相对比较成功的创新,需要寻找适当的时间点,而且能相对比较准确的看到市场需求,再不断从一个样本成功到规模化复制、延伸、扩展成面。”黄伟表示,“脱钩”现象已经证明,未来,中国的 AI 技术将会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激烈的竞争才会推动AI技术快速发展

    回复 2022.11.09 · via h5
  • AI是烧钱的行业

    回复 2022.11.08 · via iphone
  • AI 绘画能够让大众非常直观的体会到 AI 技术能力

    回复 2022.11.08 · via h5
  • 未来,中国的 AI 技术将会越来越重要

    回复 2022.11.08 · via pc
  • 当下是 AI 行业相比过去更好的时间段,AI 由虚入实,客户需求更多更明确。

    回复 2022.11.07 · via android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