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人造肉再现融资,细胞肉前景有多大 | 新消费观察

“未来商品化后的细胞肉产品,不会和现在的牛肉猪肉长得一样,而是全新的,会有全新的形状、口感和包装,烹饪的方式也会不一样。”

2013年,世界上第一块细胞培养肉面世,因克服了植物肉“不是肉”的缺陷被寄予厚望。8年后的2021年,细胞培养肉迎来全球投资大爆发。

据美国推广新替代蛋白的行业研究机构好食研究院(Good Food Institute)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约有107家专注细胞培养肉开发的初创公司,仅2021年就新增21家;到2021年底,累计吸引投资逾19.3亿美元。

而在国内,继植物肉融资潮降温后,人造肉赛道中的细胞培养肉板块,近两年也开始出现融资。

近日,细胞培养肉公司极麋生物宣布已完成20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梅花创投和番茄投资共同领投,绿叶投资、佳沃创投及其他个人投资者跟投,而其种子轮由蘑菇街创始人陈琪个人投资。成立4个月后,极麋生物研发出中国首块细胞培养牛肉,并预计将于5年内实现商业化量产。

整个细胞培养肉行业也在迎来利好信号。11月16日,一家通过培养动物细胞开发出实验室培育肉的初创公司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关键安全批准,这是实验室培育的肉类首次获得美国FDA许可。有业内人士告诉钛媒体APP,这意味着该企业研发的细胞肉产品距离在美国出售不远了,或将推动全球其他国家的细胞培养肉市场准入。

极麋生物创始人曹哲厚对钛媒体APP表示,当下的细胞培养肉赛道与十年前乃至二十年前的电动汽车发展非常相似。从市场接受度的角度来讲,尽管消费者仍需要经历一个接受的过程,但这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扩产能和降成本是核心挑战

极麋生物研发的首块细胞培养牛肉,其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动物身上提取干细胞,把单颗细胞在体外扩增,在实验室环境下扩充到肉的形态。

在常规可食用肉类中,牛是生理结构最复杂的动物,一旦细胞培养牛肉的技术实现突破,极麋生物表示,可以很快将成功经验应用到其他品类细胞培养肉的研发,迅速丰富终端产品类目。

极麋生物创始人曹哲厚告诉钛媒体APP,细胞培养肉产品相较于屠宰肉类,具备批次一致性、口感更好、成本可控、营养成分稳定等优势。但真正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仍需要解决不少问题。
图片为细胞培养基制备

图片为细胞培养基制备

首要挑战是复制真正肉类的质地和形状的技术成本难降。这是细胞肉走向工业化最核心的阻碍。真正意义做到大规模生产,需要低成本。而当前的技术研发实际上也是在围绕着如何降低成本。

从2013年首个细胞培养肉产品的几十万一公斤到现在的千元,细胞培养肉的成本已经实现近百倍的下降,但这还远远不够,以屠宰生肉的价格相比,一公斤猪肉30元上下,而一公斤牛肉100元左右。

据极麋生物介绍,细胞种子方面,其培育的牛成肌细胞可以繁殖超过30代,且在今年3月时通过提取包括牛在内的五种动物细胞并培育出七种稳定扩增的细胞种子;细胞微载体与无血清培养基,相继在今年4月、5月获得成本控制上的突破,前者可以较低价格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后者针对牛各类细胞增长的成本已降至每升百元级别。

曹哲厚表示,极麋生物降低成本的一个技术路径是,怎样去更好的模拟大自然来实现肉的生长。国内外技术存在很大差距。从原料的角度来讲,国外细胞培养肉企业已经在用一些植物提取物,例如通过谷物的提取物来提取细胞需要的营养成分。从产品品类的方向来看,会做出牛肉、海鲜等不同选择。

到现在为止,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做到完全解决所有的问题。背后源于目前已知的所有科学领域的经验都无法直接复用,这意味着团队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模式和细胞学、食品科学、工程学多学科的探讨碰撞才能有所突破。

图为跨学科示意图,图源:PBS Terra.

图为跨学科示意图,图源:PBS Terra.

当前,曹哲厚对极麋生物的未来规划是,预计将在2022年整体建成细胞系基础,在2023实现食品级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和食品级植物支架的可商业化。

在完成基础商业化后,极麋生物预计在2024年发力生物反应器,完成1000升的前量积累,并预计五年后,即2026年实现整体初步商业化规模生产,培养基成本预估成本在7元每升,细胞培养肉成本预计达到百元级别。

曹哲厚预计,50年内,细胞培养肉能替代掉70%到80%左右的屠宰肉市场。

细胞肉,不再是诗和远方?

实际上,今年以来,国内植物肉企业的融资并不顺利。人造肉是不是伪命题?在环保和动物保护理念之外,怎么能让更多消费者接受与认可细胞培养肉,需要讲出更为创新的产品力和新故事。

对于细胞培养肉产品形态的想象力,是曹哲厚提到最多的词。利用细胞肉技术,团队能够做出营养成分达到科学配比的牛肉产品,也能根据消费者需求做出定制化的产品形态。例如定制澳洲和牛牛排的等级,做到无论是M3还是M9级别,其牛排产品的成本和销售价格都是一致的。曹哲厚提到,未来,极麋生物产品的销售将不止面向B端餐饮供应商,也将延伸至C端。

参与极麋生物种子轮投资的蘑菇街CEO陈琪也对钛媒体APP表示,在他看来,未来商品化后的细胞肉产品,不会和现在的牛肉猪肉长得一样,而是全新的,会有全新的形状、口感和包装,烹饪的方式也会不一样。

不过,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不只有技术研发上的降低成本和创新产品力这么简单。在供应链生产端,细胞肉量产需要扩充产能,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资金建设规模化工厂,和相匹配的经济高效的供应链基础设施。

在监管方面,针对细胞肉消费市场,目前新加坡已有法规准入。而在今年11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最新宣布,该机构首次批准了由人造肉企业Upside Foods生产的用鸡肉细胞培育的肉制品供人类食用。

公开资料显示,FDA认为Upside Foods公司在实验室培育的鸡肉可以安全食用,不过其还没有被批准销售。FDA宣布,其已经“评估了提交给该机构的信息,目前对该公司的安全结论没有进一步疑问”。Upside Foods公司之外,Mosa Meat、Aleph Farms和Meatable等一批公司也在研究这种食品技术,目前实验室培植肉还没有在美国销售。

图片为细胞培养鸡肉块,图源:Eat Just

图片为细胞培养鸡肉块,图源:Eat Just

国内当前则尚未出台细胞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且对细胞培养肉产业还没有明确规划。对于政府来说,关注的重点是其中可能存在风险和安全问题。国内市场准入处在空白阶段,仍需企业和相关部门多方联同推进。不过,最近这份FDA标准的出台,一定程度上讲,是细胞培养肉行业一个巨大的里程碑。

曹哲厚表示,FDA标准的出台代表了细胞肉这个产品品类准入条件已经有了普遍共识,国内的企业能更好的去和国内的监管部门沟通,获得相应的积极反馈。“剩下的就是要想办法从产品力、产量和成本上下更多的功夫,让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产品。”

细胞培养肉听上去有点像诗和远方,尤其是在当下消费投资冷却的环境下。对于曹哲厚的团队来讲,之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其实是资金。而在技术方面,最难的是未知,曹哲厚说,“尤其是你不知道的一些点,它到后面可能会变成阻力。”

“我们知道我们在尝试与攻克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我们有信心打通细胞肉的生产链条”,曹哲厚表示,“将来,消费者或许会吃到大熊猫、羚羊、长颈鹿甚至犀牛肉。”

一场关于肉的食物革命

目前,细胞肉市场表现较好的企业有美国的Upside Foods、Finless Foods、BlueNalu,荷兰的Mosameat和Meatable,以色列的Aleph Farms、Future Meat Technologies和SuperMeat,英国的Higher Steaks等。

资本市场上,世界首家、目前唯一一家专注细胞肉的上市公司,是2018年成立于以色列的细胞肉科技公司MeaTech,它于2021年3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致力于使用3D打印创造培养肉。从产品实际销售情况来看,目前全球仅有美国细胞肉公司Eat Just的细胞培养鸡肉产品,在新加坡获批销售。但有业内人士告诉钛媒体APP,新加坡的被获批销售并不是大量销售,只是小量试运营。

今年4月, 人造肉类领域中最大的公司之一,美国的Upside Foods(前身为Memphis Meats) 完成4亿美元融资,迄今为止在细胞培养肉行业融资金额最高。自2015年创立以来,Upside Foods总共融资6亿美元,而其参投者包括泰森食品 (Tyson)、嘉吉 (Cargill)、个人投资者比尔盖茨、美国“风险投资之王”约翰杜尔等。

而在11月14日, Upside Foods公司首席执行Uma Valeti最新宣布,利用细胞技术人造肉即将量产。

可以看到,国外大型肉制品企业早已布局细胞肉企业。在退出Beyond Meat后,食品巨头泰森食品 (Tyson)依然在投资专研“细胞肉”的Memphis Meat。五年前,泰森食品 (Tyson)就投资了第二家细胞肉公司,来自以色列的人造肉公司 Future Meat Technologies,且在去年持续投资了该企业。

国内细胞肉企业起步则较晚,相关公司屈指可数。伴随着国外细胞肉企业的新起之秀追赶,未来,距离国内头部细胞肉企业出现还有多远?

陈琪告诉钛媒体APP,长远来说,人造蛋白一定会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蛋白摄入来源之一。虽然现在大众认知还有分歧,但人造蛋白更环保、更干净,早晚也会更便宜。在更遥远的未来,人类想要在月球、火星生活,想要离开太阳系展开星际漫游,人造蛋白技术也是必备。

陈琪提到,细胞肉(人造动物蛋白)行业现在还是非常早期,目前的挑战是如何持续的降低成本,提高制造的技术水平,早日进入真正的生产阶段。和很多高精尖产业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出上下游和配套技术,细胞肉技术也会衍生出很多可以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技术和产品。

一场关于肉的食物革命,已经在悄悄打响。距离消费者吃到定制化量产的细胞肉,或许不会等待太久了。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柳大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好希望有块地自己养殖

    回复 2022.11.19 · via h5
  • 估计以后养殖出的肉类就要贵起来了

    回复 2022.11.19 · via h5
  • 继植物肉融资潮降温后,人造肉赛道中的细胞培养肉板块,近两年也开始出现融资。

    回复 2022.11.18 · via h5
  • 真正的人造肉来了

    回复 2022.11.18 · via pc

快报

更多

12:27

特朗普提名文斯·哈利为白宫国内政策委员会主任

12:26

正荣地产等被强制执行6.7亿

12:25

首个国产ADC药物在中国获完全批准上市

12:23

羽绒制品造假乱象曝光,中羽协紧急提示,上市公司最新回应

12:21

再创新高,中证A500ETF南方(159352)规模突破160亿元

12:18

中国有色将收购巴西锡矿公司,人工智能提振需求前景

12:10

美国银行预计标普500指数2025年将升至6666点

12:09

阿达尼集团:遭美国指控以来损失近550亿美元

12:08

胖东来集团本年累计销售额已超146亿

12:07

中羽协回应羽绒制品造假乱象

12:05

港股午评:恒指涨0.42%,生物医药股大幅走高,SaaS概念股继续活跃

12:01

知情人士称石破茂请求拜登批准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案

12:00

特朗普再提名两位卫生部门要员,称他们将与小肯尼迪“让美国再次健康”

11:59

回应南京工厂逼迫老员工离职传闻,欣旺达:确保员工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11:55

网传比亚迪致信供应商要求降价10%?最新回应: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

11:52

QQ音乐称“自定义播放器”再度升级,疑回应网易云音乐喊话

11:50

日本研发出以水为主要成分的新型蓄热材料

11:49

香港10月楼价指数回升0.6%,结束5连跌

11:48

二手房单周录得量再超2000套,深圳二手房源在售量持续上扬

11:46

中信建投陈果:当下是未来多年做多A股市场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