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上的每日优鲜终于交上了拖欠已久的一份年报。
近日,每日优鲜宣布,已于11月14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每日优鲜总营收69.52亿元,同比增长13.4%,净亏损38.50亿元,同比扩大133.5%。
从收入构成来看,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高达97.6%,增量主要来自订单量的增加等;其他收入包括便利购业务和会员服务,同比也增长了26.5%。
亏损数额再破纪录,主要在于运营成本的攀升。财报显示,2021年,每日优鲜的总成本与运营费用为108.12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幅至205.0%、技术和内容费用增幅也有101.9%,都与股份薪酬增加有关。
截至2021年末,每日优鲜在全国17个城市共有前置仓546个,还与分布在21个城市的83个生鲜市场签订了合同,实际开始运营其中的64个。彼时,公司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仅剩19.05亿元,而流动负债高达32.99亿元。
进入2022年,每日优鲜的危机逐渐爆发。先是不断传出供应商欠款消息,后因股价跌破1美元/股,以及未能及时披露财报,两次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示函;又内部审查出“可疑交易”虚增了收入,相关员工离职;再3天连续关闭9城业务……
为了摆脱困境,自今年7月起,每日优鲜采取一系列资本及业务向的调整,此次年报中一一公布了最新进展。
7月14日,每日优鲜宣布山西东辉集团将对其进行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然而,截至报告日,该交易尚未完成,每日优鲜仍未收到山西东辉的任何资金。
也因此,于7月28日,每日优鲜不得不“断臂求生”(详见前文《每日优鲜被传解散,“生鲜独角兽”何以成为资本弃儿?|钛媒体焦点》),在全国范围内关停了极速达业务,随后次日达业务也无法正常运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其在全国8个城市的173个前置仓的租赁仍然有效,物业总建筑面积约为66390平方米,相关租赁协议的租赁到期日为2022年11月11日至2026年12月14日。
每日优鲜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终止这些前置仓的租赁。至于是否以及何时重新开放该业务,将视融资和业务运营的发展情况而定。
与业务关停同步,每日优鲜内部裁员开启。相关信息显示,大部分员工工作时间于7月28日截止,只留少数人员接管公司业务和处理后续事宜。截至报告日,该公司全职员工仅剩55人,而2021年底还有1925人。
对于被遣散员工的社保公积金欠缴问题,每日优鲜表示,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地的子公司已经申请将某些社会保障保险的支付延期至2022年12月末或2023年3月,该等申请已获相关政府部门批准。
之后,传出每日优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业务重组方案中”,并以3000万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了无人货架业务“便利购”,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已是“贱卖”,实际情况却还不如此。
每日优鲜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8月,每日优鲜签订业务及资产转让协议,将便利购自动售货机业务相关的业务和资产,包括北京便利购、济南便利购及其他相关子公司拥有的所有资产和专利,以总价1800万元现金出售给第三方。截至报告日,交易尚未完成,资金也没完全到账,购买方仅向每日优鲜支付现金460万元,另向每日优鲜供应商和员工支付账款320万元。
此外,为了保持其上市地位,自10月17日起,每日优鲜将其美国存托股票(ADS)与其B类普通股的比率,由1:3更新至1:90。至28日前的10个工作日,公司ADS收盘价均高于1美元,重新达到合规要求。
不过,截至11月15日美股收盘,每日优鲜市值只有1397万美元,依然存在低于最低上市标准的风险。
而从经营层面看,每日优鲜显然还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口。除了维持一般业务,最大的难题便是供应商欠款及员工劳动纠纷。据报告,截至2022年10月31日,以每日优鲜子公司为被告,由供应商提起的诉讼约616起,由员工或前员工提起的劳资纠纷约765起,总计金额约8.127亿元。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刘萌萌)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这种几乎是做无本生意的平台咋能亏损这么多
做好一个平台真不容易
亏了这么多还能坚持这么久
主要是太贵,送货成本高了一点
每日优鲜供应商这下可惨了,钱怕是要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