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2月12日-12月16日)金融行业资讯速递。
监管机构方面,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积极推动支付服务减费让利、惠企利民,截至11月末实现降费91.1亿元;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目前已初步明确转型金融基本原则,条件成熟时将公开发布;港交所旗下证券市场即将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港股实名制将于2023年3月推出。
银行方面,广期所同意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10家银行为期货保证金指定存管银行;河北银行撤回上市辅导备案;北京银行3.6亿元投资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
险企、券商与基金方面,“阳性确诊险”投保人遇理赔难,彻夜排队开诊断书,还要“含CT值核酸报告”;2023年起北京职工医保门诊报销不再设封顶线;浙商保险15.3%股权拟以7.9亿元被收购;掌舵10年后,牛壮辞任恒泰证券总裁;今年已有208只公募基金“清盘退场”
监管风向: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积极推动支付服务减费让利、惠企利民,截至11月末实现降费91.1亿元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积极推动支付服务减费让利、惠企利民,截至2022年11月末,上海市地方性法人银行和法人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结算、电子银行服务、借记卡收单等多个领域共实现降费91.1亿元,累计惠及全国范围内市场主体3164.5万户。鼓励支付服务主体主动作为,引导银行、支付机构在政策规定的降费幅度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自主降费,鼓励扩大降费范围,加大让利幅度,累计实现在政策规定基础上额外自主降费1.7亿元。
央行行长易纲: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12月13日,央行行长易纲发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文章称,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维护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落实金融机构及股东的主体责任,提升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目前已初步明确转型金融基本原则,条件成熟时将公开发布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人民银行于2021年启动转型金融研究工作,目前已初步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并组织开展了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农业等四个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研究,条件成熟时将公开发布,为满足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合理融资需求提供依据。
港交所旗下证券市场即将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
香港交易所12月13日在官网宣布,旗下证券市场即将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进一步支持人民币柜台在香港上市、交易及结算。待监管机构批准及市场准备就绪后,各项新措施的登记程序预计可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推行。
在双柜台模式下,香港交易所将优化相关交易及结算安排,让投资者可以互换同一个发行人发行的港币柜台及人民币柜台证券。为提升人民币柜台的流动性及收窄两个柜台之间的价差,香港交易所将引入双柜台庄家机制,待相关法例经立法会通过后, 从事流通量供应活动的市场庄家在进行特定交易时可以豁免印花税。 各项新措施亦将为后续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交易以人民币定价的证券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港股实名制将于2023年3月推出
香港证监会12月12日公布,香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识别码制度(港股实名制)将于2023年3月20日推出。香港证监会表示,中介人须取得客户同意,以符合证监会的规定及相关的私隐条例。证监会提醒投资者尽快就其中介人所提出的相关要求作出回应。在香港投资者识别码制度实施后,如投资者不提供所需同意,则只可出售现时持有的证券,不得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买入证券。
银保监会拟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
近日,银保监会向各保险机构印发《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提出,当前普惠保险的发展重点是提升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加大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群、特殊职业和新市民等特定风险群体的保障力度,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银行动态:
广期所:同意10家银行为期货保证金指定存管银行
广期所网站12月12日发布公告称,根据《广州期货交易所指定存管银行管理办法》规定,同意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广发银行为广州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指定存管银行,准予其开展境内客户保证金存管业务。
河北银行撤回上市辅导备案
据证监会官网披露,近日,河北银行已经撤回上市辅导备案。对于此次撤回辅导备案的原因,河北银行表示,该行是根据监管指导意见,综合考虑资本市场动态,特别是银行业估值情况和注册制改革推进等因素,进行的终止辅导。这仅是对以前辅导工作状态的更新,并不会改变和影响该行后续上市的目标与计划。该行将根据业务发展和资本补充需要择机启动公开上市。
北京银行3.6亿元投资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
12月12日,北京银行作为网下投资人参与认购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华夏杭州和达高科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认购金额为3.6亿元。
厦门国际银行回应“考虑13亿美元的香港IPO”:不实消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厦门国际银行据悉考虑进行13亿美元的香港IPO。对此,厦门国际银行回应称,近期“厦门国际银行据悉考虑进行13亿美元的香港IPO”的传闻为不实消息,厦门国际银行目前仍以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为发展重心,谋求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有关厦门国际银行信息以该行正式公告为准。
工行拟为碧桂园提供“内保外贷”,规模初定为3亿美元
近日有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中国工商银行拟为碧桂园提供“内保外贷”业务,贷款规模初定为3亿美元,具体金额还有待最后落定。
花旗宣布将逐步关闭中国大陆个人银行业务 继续坚定在中国发展企业与机构客户业务
12月15日,花旗宣布,将逐步关闭中国大陆的个人银行业务。这是花旗此前全球个人银行业务战略转型的后续。早在2021年4月,花旗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对个人银行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在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后又宣布在墨西哥,共计14个市场退出个人银行业务。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大陆市场。
险企追踪:
“阳性确诊险”投保人遇理赔难,彻夜排队开诊断书还要“含CT值核酸报告”
随着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等措施相继发布,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确诊即付的新冠疫险必须调整,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的风险大大增加,保险公司可能遭受较大损失,在此背景下多家险企集体“下架产品”并“停售”此类保险。
但市场仍存在数量庞大、还在保险有效期内的保单。近日,各地有多位投保人投诉称无法提供“阳性诊断证明”遭遇理赔难。
“要求提供CT值大于35的核酸阳性报告,简直是’天方夜谭’”,投保人郑先生说:“医生告知核酸检测只出’阴性’或’阳性’的报告,不会具体标注测量的CT值。检测范围这个是判断标准,并不需要在给患者的报告中显示。问了几家医院都是这么回复的。”
12月13日,郑先生为了向保险公司提供盖章的“确诊诊断书”、“胸部CT”等证明材料,从前日晚上11点多到医院挂号到第二日清晨6点48分,彻夜排队就诊,看病并获得相关证明后,被告知仍材料不全且理赔专员不接听电话沟通。截止记者发稿时,仍未获得险企理赔的进一步跟进和处理。
2023年起北京职工医保门诊报销不再设封顶线
12月12日,北京医保局官微消息,明年起,北京市职工门诊报销不再设封顶线。据了解,目前,北京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一个年度内发生的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规定的门诊费用,最高支付限额为2万元。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再设置职工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2万元以下报销比例不变,其中在职职工报销比例70%以上、退休人员报销比例85%以上、社区卫生机构则为90%;2万元以上在职职工报销60%,退休人员报销80%,上不封顶。
中国太保联合太保私募于南京新设合伙企业,注册资本12亿元
企查查APP显示,12月12日,南京太保二期大健康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太保共同持股。
浙商保险15.3%股权拟以7.9亿元被收购
近日,浙江沪杭甬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上三公司与浙江省商业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据此,浙江省商业集团有条件同意出售,及上三公司有条件同意收购浙江省商业集团持有的全部浙商保险15.3%股份,股份转让对价为7.9亿元人民币。
国华能源拟将3.99%永诚财险股权无偿划转至国家能源集团
近日,永诚财险在保险业协会披露信息显示,股东国华能源因整合金融资源,拟将持有的3.99%全部股份,共计8685.6万股,无偿划转至国家能源集团。
股权划转后,国华能源不再持有永诚财险股权,国家能源集团持股比例由6.57%增至10.56%,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保险业年内开出逾2000张罚单
今年以来,保险业强监管态势延续。据统计,截至12月10日,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年内对保险业开出逾2000张罚单,罚没金额合计超2.56亿元。百万级罚单频现,多人被予以终身禁业的顶格处罚。
券商及基金动态: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为更好发挥国有资本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转型的主力军作用,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有限公司12月14日正式揭牌成立。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为上海国资母基金揭牌,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介绍上海国资母基金组建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上海国资母基金由市国资委牵头推动,上海国投公司、上汽集团、上港集团等市属国企以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口区政府、奉贤区政府等单位共同出资成立,上海国投公司旗下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管理。基金目标总规模500亿元,首期规模200亿元,重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市重大任务,加快国资布局优化和战略性产业培育,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上海国资母基金的发起股东,上海国投公司于2021年2月正式成立,专注于战略性持有市场竞争类企业股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和产业投资、受托管理划转社保基金股权等核心主业,是我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构建新型国有资本投资体系的重要举措。
年内26家企业IPO被否,中天国富西南证券国融证券等被否率靠前
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A股IPO被否总数达26单,审核家数为479单,被否率为5.43%。从保荐机构的IPO被否情况看,截至11月30日,年内被否率较高的是中天国富,“审3否2”被否率达66.67%;“审2否1”的有3家,分别为西南证券、国融证券和华西证券,被否率为50%;其他被否率较高的有华安证券(33.33%)、中德证券(33.33%)、西部证券(25%)、东兴证券(20%)。
掌舵10年,牛壮辞任恒泰证券总裁
12月12日晚间,恒泰证券(港股名为恒投证券)发布公告称,牛壮因专注个人职业发展事宜,已辞任公司总裁,自2022年12月12日起生效。董事会已召开会议,同意董事长祝艳辉自2022年12月12日起代行公司总裁职务,直至董事会委任新的公司总裁为止。
作为券商总裁,在牛壮任职期间,恒泰证券资产增值百倍,股东获利丰厚。也是自牛壮掌舵的2012年后,公司发展驶入快车道;作为券商总裁的另一成就,是牛壮在短视频直播领域试水并有所成就。牛壮抖音账号“牛得林奇”,目前拥有粉丝超过百万,单月最高涨粉约15万;短视频作品已超200多条,近一年来已发布64场直播;单条短视频获赞数量少则数千,破5万以上点赞视频也有数十条;单月最高播放记录达1亿+,并多次霸榜。
浙商资管副总经理离任,券业老兵楼小平拟任浙商资本董事长
近日浙商资管发生高管人事变动。浙商资管副总经理楼小平因个人原因离任,并即将前往浙商资本担任董事长。楼小平现年54岁,从营业部一线到负责券商资管业务,在证券行业已打拼了28年。
不同于浙商资管,浙商资本是浙商证券的私募子公司,专注于一级市场投资业务,曾经投资的项目成功上市并登陆科创板,同时获浙商投资跟投。2022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估值波动,导致浙商资本业绩下滑。
浙商资管持有公募基金业务资格,所发行的公募产品以债券型基金占绝大多数。截至上半年末,浙商资管存量资产管理规模1047.14亿元,由于资管新规整改总规模同比下降,而主动管理规模占比提升。
今年已有208只公募基金“退场”
12月12日,临近年末,基金行业优胜劣汰加速,多只公募基金宣布清盘。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208只公募基金宣布清盘,其中,11月以来清盘的基金数量为50只。在业内人士看来,近些年来,公募行业一直呈现高速发展,资产管理规模屡创新高,虽然每年均有相当一部分基金退出历史舞台,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不景气,反而体现了行业的优胜劣汰,有利于促进公募基金整体的良性发展。(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任敏敏)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