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前沿科技、产业链和新需求”三合一创业,是当下和未来最大的创新机会|钛媒体T-EDGE

“三合一”的企业,不仅是立足于中国的好企业,也是把新品类、新产品、新附加值,以及新技术推向全球的国际性代表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2022年12月22-23日,2022T-EDGE全球创新大会暨钛媒体十年致敬盛典在中国北京举办,本次大会邀请全球创新领袖一起复盘过去十年产业变革的跌宕起伏,展望下一个十年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

12月22日,峰瑞资本的合伙人李丰在钛媒体2022T-EDGE大会上发表了《如何拉动内需和消费增长》的主题演讲,李丰表示,拉动内需、启动消费加服务成为近期的政策热点,也是我国明年经济增长的一大重点。这背后蕴藏的创业创新机会,是把中国科技、中国产业链和中国新需求这三件事结合起来。

以新能源车为例,在减免购置税等政策的推动下,不仅拉动中国汽车内需增长、还带来了出口增长、出口产品价值的增长,同时还吸引了非常多外商投资,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他表示,对于新消费创业者而言,未来中国启动了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之后,会出现非常多的新消费品,它们会经历和新能源车类似的轨迹和竞争力——既代表了中国领先的科技,同时又能够用到中国积累的重要产能和生产规模,同时又能凑巧满足中国新消费市场以及全世界的新消费市场。

最后,李丰强调,“三合一”的企业,不仅是立足于中国的好企业,也是把新品类、新产品、新附加值,以及新技术推向全球的国际性代表企业。

以下为李丰演讲实录,略经钛媒体App编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家好,我是峰瑞资本的合伙人李丰,恭祝钛媒体十周年生日快乐,同时也感谢邀请,在这个特别特殊的节点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对消费的看法。

过去一段时间,对消费影响最大的事情是出台的几大重磅的政策,其中拉动内需、启动消费加服务为主的市场成为我国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天大家对于政策有不同理解的时候,来分享下我们是如何看待的。

有人认为政策有一个调整,而我觉得消费对于经济而言一直都是重点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今年非常火热的新能源车行业举例,看看我们怎么刺激经济与消费,以及新能源车发展对拉动外贸和外资所发挥的作用。

新能源车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大的规模性的市场当中单体最大的行业之一,每年大概2000—3000万辆车的销量,如果只算销售额,按一辆车10多万元算,大约是3、4万亿左右的市场。

汽车市场在今年比较特殊的原因有如下几条,第一,汽车是非常大的消费品类;第二,疫情对接触性消费影响比较大,汽车凑巧是对接触性消费依赖不强的消费品行业;第三,新能源车与科技行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能源结构安全等等相关,减少了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更多的依赖我们自己拥有的资源让汽车跑起来。所以今年的汽车在疫情之后的6月份开始作为用来刺激消费的主要抓手。

今年的刺激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呢?从6月出台汽车购置减免税后,一直到8月,大约用了230亿的购置税减免,获取1200亿元的增量销售。

为什么叫扩大内需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了体现,汽车行业在今年4—5月受到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封控的影响,汽车销量同比2021年4-5月份下降了20%多。但是在6月份启动汽车消费刺激之后,前十个月相比2021年前十个月仍然实现汽车消费实现了1%的正增长,这是从4—5月同比掉了20%的情况下,拉上来的全部正增长,这是对内需的表现。

车是一个特殊行业。今年推出的汽车政策,让大家看到了更强的消费刺激的决心。我们也希望在越来越多重要的消费品或者服务行业有这样的政策能够推出。

在拉动内需层面,今年汽车拉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大盘基本面的增长。

除去对内需影响,今年的汽车还影响了如下几件事。第一,今年中国的汽车出口有机会保二望一。2021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跃了200万辆,位列世界第三,其它分别是,第一名是日本,第二名是德国。2022年前10个月,在不同口径上,中国已经实现了240~260万汽车的出口量,超跃了2021年全年的德国。此外,实际上今年中国8月到10月的单月汽车出口量开始超过日本,由此可以推断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有机会接近三百万辆,跃升为第二名,也有可能非常接近第一名日本。

回到刚才讲的消费刺激上,在疫情期间我国拉动汽车增长,不光解决了内需问题,还解决出口问题,其实不光解决了出口地位的问题,还解决了出口价值的问题。中国今年单车出口的平均价值已经变成了12万元以上。而在五年前中国第一次突破100万辆车出口的时候,平均一辆车还不到9万元,单车价值得到显著提高,其中有30%左右是新能源车。目前为止,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机动车总销量四分之一以上,而中国单独的新能源车销量已占全球销量的60%,这是今年中国的汽车起到的作用。

除了内需和外贸,汽车消费刺激还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我们从新闻中可以看到,宝马和大众分在中国增加了100亿级人民币及以上的投资,对宝马而言中国变成了全世界宝马第一产能国,超过德国。同时,还有其它汽车一级经销商或者配套上也在中国投资了几十亿人民币。

简单来讲,通过拉动中国汽车消费,带来了内需的增长、出口的较快增长、出口产品价值的较快增长,也吸引了非常多外商投资,这是一举多得。

对于广大创业者来讲,汽车的发展能带来怎样的启示呢?还是拿汽车当中的新能源车举例子,我们把它称之为带有技术领先特点的新产品、新供给,满足了新需求。

中国新能源车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科技的发展——我们在电池、电机、新能源车整车设计等方面具有了较好的技术水平,与中国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最大产能市场结合起来,变成了全世界性价比最好之一的新能源车。

我们在新闻中看到,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车的代表,将汽车强国日本作为出口对应基地之一,这也证明了中国新能源车经过新供给+新技术+新需求结合,所产生出的产品竞争力、技术附加值和技术领先性,都已经达到了在全世界争取领先地位的程度。

对于新消费创业者而言,当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开始启动,会出现非常多的新消费品,它们会经历和新能源车类似的轨迹和竞争力——既代表了中国领先的科技,又能够用到中国原来积累的重要产能和生产规模,同时又能满足中国新消费市场以及全世界的新消费市场

我们认为,创业者把中国科技、中国产业链和中国新需求这三件事情结合起来,有机会创造出更多的像新能源车这样的发展奇迹,不仅立足于中国变成非常好的企业,也能够成为新品类、新产品、新附加值、新技术的代表变成代表中国的国际性企业。

让我们期待明年中国经济启动内需和消费市场之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成长出更多的优秀企业,谢谢大家。(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07:49

中关村科金与华为云联合发布垂类大模型应用解决方案

07:49

澜起科技: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5%

07:48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自动驾驶套件成本下降70%|2025上海车展

07:47

奔驰将继续扩大在华投入|2025上海车展

07:46

宁德时代联合车企发布10款换电车型|2025上海车展

07:43

印尼央行将关键利率维持在5.75%,符合预期

07:40

“中国警告韩国公司不要向美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矿物产品”?外交部回应

07:38

白宫称中美贸易协议谈判取得进展,外交部回应

07:36

特朗普称或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外交部: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07:31

央行副行长陆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从五方面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07:23

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40%

07:23

央行副行长陆磊: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到29.8万亿元,同比增30%

07:22

王毅将出席中国一中亚外长第六次会晤并举行中哈(萨克斯坦)外长战略对话、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和第十五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

07:19

中国、阿塞拜疆签署互免签证协定

07:19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效廉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07:17

中国建设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章更生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07:12

业绩不及预期股价一度跌超10%,特宝生物回应:需要考虑集采的影响

07:11

欧洲主要股指大幅高开,德国DAX30指数涨2.4%

07:09

国内商品期货大面积收涨,沪金大跌超4%

07:06

A股收评:创业板指放量涨超1%,机器人、低空经济概念股领涨

30
1
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