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艰难一年,物流行业或将迎来分水岭

深度
随着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以及新防疫环境调整,行业转向灯已经亮起,分化并购将进一步加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对物流人来说尤其如此。

从空运身价暴涨到海运价格骤跌,从运输受阻到仓储中转停滞,从境内竞争卷到海外竞争,从艰难的单个企业到聚合平台的发展,2022年整个物流行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快递业一波三折,疫情爆发曾导致诸多城市站点一度关停,驿站经营者艰难求生;新防疫政策下,快递员短缺,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难题上演;

冷链的重要性在2022年凸显。特殊时期,它既是防疫最前沿,又是保障国人正常生活水平的重要运输环节。停业、消杀增加运营成本之外冷链链条本身不完善使得冷链发展任重道远;

跨境物流遭遇降价内卷。国际物流竞争愈演愈烈,新旧势力交替下,忽上忽下的海运、空运价格犹如过山车,中国跨境物流企业面临新的“危”与“机”。

大考过后,行业韧性显现。2022年,物流行业风浪滔滔,在全国快递员的紧缺支援中落幕。2023年,物流行业转向灯已经亮起,分化并购将进一步加剧。

幕后到台前,保供第一线

2022年,“保供”是关键词。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生活物资的供应链条涉及仓储、运输、配送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紧密咬合,才能确保供应链条畅通。任何一个环节遇到问题,都会导致供应受限。2022年疫情之下,多个涉疫城市曾出现供应不及时的问题。“保供”一度成为最炽热的名词。

物流货运,一头关系着民生保供,一头连接着企业生产,是市场经济的经脉,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物流系统一旦受到冲击,供给短缺随时显现。

围绕保障物流,多部门密集出台举措。交通运输部强调,要依法依规制定通行管控措施,不得层层加码、一刀切。 国务院下发通知,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医疗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物资、邮政快递等民生物资和农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物资的运输畅通。

全力保障物流货运畅通成为重中之重。面对“保供”,物流企业始终冲在第一线。

京东“自杀式物流”保供一度成为热门话题。除了人力,京东物流还调派智能快递车增援疫区。顺丰则通过航空、陆运、冷链等综合物流路保障生活物资运输。菜鸟也通过多地分仓间灵活切仓、一键转仓等方式,解决疫情期间的发货难题。邮政、韵达、中通等身影也出现在保供中。

除了快递企业,冷链、公路运输等企业、货运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荣庆物流作为上海市物流协会冷链分会第一批公示可支援社会运力的冷链物流企业之一,不但通过医药冷链物流运输紧急药品,调配运输车辆支援抗疫,还通过线上“网团群”的方式,解决居民“菜篮子”问题。

针对货车司机“卡”在路上,福佑卡车等货运平台则是在第一时间获悉疫情信息后,上线了“疫情地图”以及货车司机24小时内上线办理通行证通道等功能。

物流畅通不仅保障居民日常所需,也打通经济的循环之路。

往年,作为基础行业,物流隐藏在幕后,社会大众对物流的关注度相对较少。在2022年疫情反复的特殊时刻下,物流行业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热门关注的行业之一。

“以往除了快递、外卖配送,大家关注较多一些。但具体到运输仓储,老百姓关注度是不高的。今年(2022年)整体感觉(物流)在社会层面的关注度比较高。”福佑卡车副总裁颜潮告诉钛媒体APP,“很多城市出现物资保障的困难,溯源发现供给没太大问题,但是中间过程的运输困难较大。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讲,如果整个社会层面关注度高的话,对应会有更多的人才、资金、政策倾斜。现在物流行业站到了台前。”

又到了年终时节,煤炭、粮食以及各种产品消费需求不断攀升,各个环节的物流企业依然奔波在运输路线上。

数字化、智能化进行时

2022年疫情之下,货车司机“卡”在路上,干、支线运输阻滞,暴露出物流行业中的短板。

公路货运中,货主需要稳定的、规模化的运输,但往下分包后,个体司机却没有足够的稳定运输的能力,这一结构性难题凸显了物流数字化的紧迫性。

将散乱的供应关系通过线上化、标准化、自动化、配套化实现更透明、高效、稳定的运力供应链,这对整个行业生态来说将是质的飞越。

不仅公路货运,跨境物流、快递运输、冷链等更多环节和操作都亟待数字化、智能化。

疫情反复横跳,人员流通成为重大课题,无人配送走进大众眼前。智能运输末端配送无人驾驶车辆以及机器人上岗找到更多适配场景,实现特殊情况下的服务提供和资源整合,减少人与人的交互。

以京东物流为例,京东物流曾在方舱医院、封闭社区、站点配送等场所的运力中持续投入智能快递车。此外,室内配送机器人也发挥重大作用,不仅在方舱内部送餐,还负责送核酸样本工作。

苏宁易购物流也对钛媒体APP表示,苏宁物流建立了赋能全产业链的供应链系统及技术平台,并结合AI、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升级仓储管理、店仓运营、干支线运输、同城货运、多式联运等业务场景核心产品,进行物流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更多智能运输端的设备投入与使用是快递运输突出的变化。冷链在2022年经历疫情考验后,数字化水平也大幅提升。

目前,中国冷链物流大部分是生鲜食品类。但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偏低,物流成本较高。中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至40%,损耗率高达10%至15%。而在欧美,这一数据只有不到5%。

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运输效率低下,配送时间长等都是冷链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经历过武汉疫情的深圳市冷链物流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孟挺韬对此感触颇深,他对钛媒体APP表示, 2020年,武汉发生疫情的时候,物流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党员干部和快递小哥的热情。这时候看不到数字化、人工智能所发挥的作用。但是武汉疫情之后,冷链物流的人工智能、数字化发展非常快。

当前,冷链实现了对冷链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全程监控,以及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对全链条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改造,提升了冷链物流全流程运营效率。冷链物流业正在不断向科技化、智能化转型。

除此外,整个国际跨境物流市场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需求明显。

据《2022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显示,环节多、监控难、管理弱,集装箱紧缺、价格波动大、运输计划不可控等因素导致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透明、沟通层级多形成的数据孤岛和供应链“牛鞭效应”等行业痛点,正在不断推高国际物流数字化的商业价值,并衍生出先进的数字物流技术方案与创新模式。

当前,国际物流的电子商务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在线订舱、干线运输等领域。中国的物流数字技术也在正在不断成熟。中国跨境物流企业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已经推出了很多低成本、高效率的“当日达 ”甚至“次日达”的物流产品。行业数字化生态的完善不断加快进程。

成都易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旭对钛媒体APP说道,“单个独立的环节实现数字化的升级改造,不是真正的行业的综合改造,应该把所有这种企业联系在一起。数字化探索再加强,这是未来中国跨境物流市场的一个重大机会之所在。”

疫情期间,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物流保供的重要探索方向,也正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大鱼吃小鱼,整合加速

2022年物流行业整合速度加快,头部马太效应更加明显。

2022年最为瞩目行业收购案是三月份京东物流斥巨资97亿元收购德邦股份,一举刷新了2021年极兔速递创下的快递业最大规模收购纪录。德邦收入囊中,进一步拓宽了京东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的市场规模,增厚市场城墙。

年底,明珠货运以1500万美元(约1亿元人民币)收购新疆公铁联运中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的煤炭运输服务商飞鹏物流100%股权。作为长期在广东省和新疆自治区经营区域性码头的货运服务提供商,此次并购毫无疑问再次加深了明珠货运在新疆货运中的地域优势。

2022年,国际上的物流并购案也都是大手笔。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班轮公司MSC以57亿欧元完成了对非洲大型物流运营商波洛莱集团所有权的收购。波洛莱的业务涉及 42 个港口, 16 个集装箱码头特许经营区(科特迪瓦共和国、加纳、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刚果、多哥、几内亚科纳克里等),7 个滚装码头、2 个木质码头和一个河流码头。拿下波洛莱,打开了MSC 在非洲的市场窗口。

此外,达飞海运集团也宣布已签署协议,将会收购全球集装箱码头公司(GCT)持有的纽约-新泽西港两个集装箱码头。纽约-新泽西港是为美国东北部供应链地区提供服务的关键入口,也是美东最大港口。据达飞表示,两个码头目前的年吞吐量为200万TEU,有进一步扩建的潜力,容量可增加近一倍。

大鱼吃小鱼正在物流行业上演。物流企业间的并购无外乎两个意图,一是横向弥补市场空白,二是纵向加深市场护城河。

以集运龙头中远海控为例,其主营业务为集装箱航运业务和码头业务,纵向并购入股德国汉堡港码头、上汽总公司、CTT 码头等,意图深化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国内最早一批获得国际货运代理资质的华贸物流,先后收购德祥集团、中特物流、华安润通、华达国际、洛阳中重、 佳成国际等企业,横向拓展仓储物流业务、国际工程物流业务、跨境电商物流、特种物流等业务,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

物流业的交易并购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疫情的到来进一步加速了行业分化,为行业并购提供了更多机会。大而不强的物流企业成为资源整合的关键锚点,在加速并购企业发展步伐的同时,促进了物流体系的优化。

2022年,物流行业呈现出了强劲的修复能力和应急能力。快递业、冷链业、跨境物流等行业均显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出海步伐不停,甚至在巨头群集的国际物流竞争中也打开了天窗。

2023年,物流行业将继续迎着风雨赶路。随着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以及新防疫环境调整,行业转向灯已经亮起,分化并购将进一步加剧,物流企业增厚血液,打磨筋骨,才能经受住市场风雨的洗礼。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杨秀娟)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