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等了1012天,云南边城的热闹要回来了

钛度号
边城瑞丽的热闹,终于要回来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ID:jiuxing_neweekly),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1月8日,瑞丽口岸全面恢复通关。

这是这座边城关闭整整1012天后的首次重新流动,无数的镜头对准了这一时刻:姐告区的国门广场升起了五星红旗,中缅贸易大动脉瑞丽口岸宣布全面恢复通关。这也意味着,姐告国门、货场、中缅街等三个通道正式恢复了人员、货物的流动。

据红星新闻消息,瑞丽口岸恢复通关后,入境人员无需申领健康码,仅需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且明确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措施,同时入境货车仅需提前向海关部门申报驾驶员和车辆信息便可入境。目前,瑞丽口岸共拥有16条自助查验通道,44条人工查验通道,22条车辆验放通道,正常情况下能同时满足82人的验放检查,最快能保证14秒完成一名旅客的验放。

得知这一消息后,小摊贩、玉石商人、出租车司机、本地原住民等,一个接一个地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

边城瑞丽的热闹,终于要回来了。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瑞丽

瑞丽在哪里?比起最近《去有风的地方》带火的大理,它就显得低调得多。但瑞丽不仅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珠宝集散中心,还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

走在这里的街道上,你总能听到一首叫《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歌曲。这首在1997年被确定为瑞丽市的市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是电视台的节目,还是中小学校园、机关会场、宾馆饭店,几乎只要有音乐的地方,就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旋律。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它描绘的,是一幅喜气洋洋的世外桃源画面: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罗,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罗;密密的寨子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

△横穿瑞丽坝子的瑞丽江。

这也是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作者杨非,对瑞丽的第一印象。

1954年,瑞丽人民洋溢在庆祝全新的县治政府成立两周年的喜庆气氛之中。这一年,刚满27岁的江西小伙杨非跟随部队来到这里采风、体验生活。

从小对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音乐的倍感兴趣的杨非,当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便对这片富有生机的土地产生了格外的兴趣。

在与当地百姓的交谈期间,高大的榕树、茂密的原始森林、美丽的金孔雀、造型独特的傣家竹楼、源远流传的佛教文化、独特的民族风俗,以及那条给瑞丽人民带来生机的瑞丽江,在他脑海中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富饶的美丽画卷。

这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后来成为了电影《勐龙沙》的主题曲,就此火遍全国——瑞丽,也因此成了人们心目中美丽的世外桃源。

△《勐龙沙》电影剧照。

起码对于干旱的北方而言,瑞丽简直就是天堂——不信,你可以走进位于森林深处的莫里瀑布,清澈的泉水似一匹巨幅白绸在空中迎风飞舞,形成了一幅“叠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的景象。雨林中的蝴蝶,会从森林里几搂粗的大树飞出,停留在手心之上。

如果你想了解佛教文化,那必定要去瑞丽城东的姐勒大金塔。这座金灿灿的佛塔群始建于2500年前,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金光耀眼的主塔,掩映在大青树群之中,旁边的17座小塔则如众星拱月般围绕在金塔周围。南风吹来,佛塔上的风铃“叮铃叮铃”地发出清澈的声音,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地处热带的瑞丽,是傣族人世代生长的地方。走进“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喊沙村,时不时能看到傣族百姓在表演最原生态的孔雀舞,听见奘寺里的木鱼声和诵经声。

倘若是在傣历新年期间造访喊沙村,那更能感受到傣族百姓的热情好客。在这一天,男女老少全部身着节日盛装参加活动,吉祥的水花洒落在欢乐的人群里,欢声笑语散落在村子的道路上。

△泼水节。

自然与人文,在这片富饶的热土上交融——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想起瑞丽,总能将“美丽”二字与其挂钩。

一衣带水的近邻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瑞丽,这句话需要改一改。

德宏州503.8公里长的国境线,有三分之一就位于瑞丽。摊开地图,瑞丽如同插进缅甸的一个楔子,西北、西南、东南三面都与缅甸接壤。

如果细看这169.8公里的国境线,你会发现在瑞丽西南的多段边境线都是呈蜿蜒曲折、犬牙交错的S形。这是因为,这里的多段边境线以河流、田埂甚至一棵树为界。

在中缅边境71号界碑处,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

这个寨子很特殊,但实际上又不怎么特殊。特殊的是,它是典型的“一寨两国”地理奇观,在这里荡个秋千甚至遛个弯都能出国。

但在这个寨子里,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乎,连当地百姓自己的家都跨过国境线——寨子里就有一户人家,客厅和厨房在中国,而卧室则在缅甸。

瑞丽和缅甸,实在离得太近了——这种近,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一衣带水”。

比如银井芒秀两个村寨,中缅两国的老村民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世代相承。芒秀的小朋友,都愿意在“一寨两国”外的银井边防小学上学,与中国的小伙伴一起享受快乐的学习时光。

 

在瑞丽,很多村民和缅甸居民本来就是同族,通婚互市也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不少瑞丽人家里有个亲戚是缅甸人,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也正如此,几乎每一位瑞丽人都会说上几句地地道道的缅语。甚至在城区的一些主干道上,还专门用中文、缅文、汉语音译三种方式刻上缅语中的常用词。

跨过姐告大桥,便是这次重开的国家一级口岸瑞丽口岸。作为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中缅两国边民互市,贸易兴盛,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缅甸人,在这里都能做到无障碍交流。

瑞丽口岸前的姐告国门社区,是瑞丽最繁华的地带。各式各样的玉石通过口岸从缅北输运到姐告,来自五湖四海的商家在这里直接和缅甸人做生意,再将玉石带到国内大大小小的珍宝市场里。

改革开放后,瑞丽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沿边开放城市,也是全国唯一实行“境内关外”特殊管理模式和优惠政策的贸易特区。而实行“境内关外”管理后,姐告从原来扬沙飞土的贫瘠之地,一跃成为中缅贸易的“集散地”和“中转站”。

而正是这座中缅边境的桥头堡城市,在疫情之前,几乎占到云南全省边检一半的出入境流量。

但即便是之后反复无常的疫情,凭借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2020年瑞丽的GDP总值仍然在德宏州位列第二。

瑞丽,是历史的见证者

和云南很多地方一样,瑞丽早就有古人类的活动了。但“瑞丽”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地图上,还是在89年以前。

在这之前,如果向当地人打听瑞丽在哪,九成九的人都会指向城南那条与英属缅甸为界的瑞丽江——当然,也有人会告诉你,这座城的名字叫做“勐卯”

△与缅甸为界的瑞丽江。

“勐卯”是傣语。在傣族历史上,勐卯被视为“傣族文明的摇篮”——早在远古时期,在芒约雷奘相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在南姑坝发现的古人牙齿化石,以及在芒海出土的双层陶土罐、陶釉瓶,都能证实这里早已适宜傣族先民居住。

那时候的勐卯,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傣族部落。早在公元前425年,傣人就已经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政权——勐达光,囊括了今天德宏景颇族傣族自治州、保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内的云南多地。

而勐卯真正成为傣族地区中心,还要等到南北朝时期由混鲁(根伦)、混赖(根兰)兄弟以南卯江(今瑞丽江)为中心建立的“勐卯果占壁王国”。在这之后的数百年里,勐卯土司祖先方罕统一了勐卯各部落,勐卯也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今天在瑞丽城西北的平麓城故址,是云南傣族地区唯一的一座砖砌的城墙。这座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的城池,是在“勐卯果占壁王国”覆灭后为防止当时的缅甸东吁王朝侵扰而筑成的。这座城池后来也成为了瑞丽的政治文化中心,被瑞丽人称为“老城子”。

在这之后,瑞丽人一直过着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直到列强的洋枪大炮从缅甸越过曲折蜿蜒的瑞丽江。战火连绵不断,对岸的缅甸已被英国占领,原本安详和宁的边境小城一夜之间充斥了紧张和恐惧。

紧张和恐惧,在抗战时期显得尤为刻骨铭心。被视为改写世界抗战历史的“生命通道”滇缅公路,就是在瑞丽的畹町镇与缅甸相连。

这条路,不仅见证了滇西各族人民的报国热情,更是见证了峥嵘岁月里的一个又一个英雄故事。

当年出境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士兵和回国支援的南侨机工,在抗战胜利后大多留在瑞丽,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建起了更有影响力的边贸重镇。

瑞丽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几乎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云南。美食也不例外,瑞丽也不例外。

傣族的文明摇篮,加上因珠宝贸易而兴起的新兴口岸城市,让瑞丽同时具备了传统和现代两种身份属性。毕竟处在热带地区的瑞丽,食物也充满了莫大的热情。

△瑞丽的美食丰富多彩。

如果走进一户傣族人家,热情好客的傣族人一定会用撒撇来招待远方的客人。这是傣族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最出名的便是苦撒。

一份米线、一份牛肚丝和一份熟牛肉片上桌后,还会配上一碗用牛苦肠、生牛肉和香菜混合熬制的浓汁蘸水。在炎热的夏天,尝一口甘凉甘凉的苦撒,能够吃出特别酸甜的味道。

△傣族风味小吃撒撇。

一份苦撒下肚,宴席的上等菜——火烧乳猪便随之而来。这头半岁左右的德宏小耳猪里,塞满了各种香料。用竹篾缝合后,小乳猪便架在木制的烤架上用文火烧烤。当烧到焦黄冒油时,傣族人便边烧边用尖刀将乳猪皮刺破,随后撒上湿稻草灰,再用火烘烤。肉香四溢时,便标志着小乳猪已经烤熟可以上桌。

夹上一块小乳猪,配上一碟用芫荽、小米辣制成的傣味蘸水,再添上一夹傣族人家喻户晓的酸扒菜,更是回味无穷。

而饭后的甜点,必定少不了用西米露、炼乳、特制面包干、新鲜椰丝,加上冰块配制而成的泡鲁达。甜中带有椰香,一口下去,清爽又甜蜜。

△饭后甜点泡鲁达。

在瑞丽少数民族人口数排第二的景颇族,也拿出了他们的拿手美食——景颇绿叶宴。

说是绿叶宴,并不是指这顿美味佳肴只有绿叶——景颇族人生长在山野之中,经常以肥大的树叶或芭蕉叶包盛饭菜,用青竹做餐具。逐一打开“绿包”,便能看到喷香的糯米饭、鲜美的鱼腥草,更有舂鳝鱼、竹筒烤鱼、炸猪皮、鬼鸡、卷米线、凉拌牛肚、酸木瓜炒牛肉丝等等意想不到的用传统制法制成的满汉全席。

缅甸菜自然是瑞丽不可或缺的菜品。缅北常见的掸族豆腐面、掸族汤面,缅甸最有味道的民间国食鱼板面,或者缅甸版咖喱饭,在瑞丽的街头都能找到。

△缅甸掸面。

但无论是何种菜肴,只要来到瑞丽,它们都能成为这座边境小城美食文化的组成部分——就像姐告口岸前的商业区一样,本地人、外地人,汉族人、傣族人,中国人、缅甸人,都能在同一个空间里自由自在地同走一条路、共赶一场集。

因为,这是一座灵动的城市,一座令人向往的怡人之地,一座具有少数民族风情历史的文化之城,一座拥有巨大贸易量的边疆小城,一座扼守着国门而让中缅人民感到欢欣鼓舞的小城。

△边境小城,瑞丽。

作为边境重镇,瑞丽曾扛下了疫情,也吞下了许多人并不曾了解的艰辛和困难。虽然目前缅甸的木姐口岸尚未开放,但我们始终会等到双方口岸恢复如初的一天。

正如一位瑞丽网友在微博上评论的一样:“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欢迎大家来瑞丽,这是一座栖息在七彩云南静谧美好的小城。

参考资料:

  • 1.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 五千里江山. 2021-10-28
  • 2.双重压力之下的瑞丽:持续的疫情,停摆的生活. 中国慈善家杂志. 2021-10-28
  • 3.瑞丽的边境线,到底有多长?瞭望智库. 2021-7-23
  • 4.一年三次封城,确诊超半数缅甸籍,在瑞丽守边境,为啥这么难?环球旅行. 2021-7-10
  • 5.云南瑞丽,在边境扛下所有。视觉志. 2021-7-9
  • 6.杨非——让《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传唱大江南北. 德宏网. 2019-7-22
本文系作者 精选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